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有多个名字,原文第一回中曾提到的名字有《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其中《风月宝鉴》这个名字很引人注目,因为后文它还曾出现过一次。
贾瑞惦记上了王熙凤,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的生了病,卧床不起,他临死前照的那面镜子正是“风月宝鉴”。所谓风月,无外乎男女之事,红楼梦开篇也点明主题,即“大旨谈情”,而男女之情则是红楼梦里最被大书特书一种情。
曹雪芹笔下的男女之情,基本都还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之内,比如宝黛之间的爱情,比如小红贾芸之间的爱情,以及龄官贾蔷之间的爱情,都比较克制,并没有太多失礼之处,但曹公写到贾琏与众多女子的情时,则完全是另外一副笔墨。
红楼梦里有一段很露骨的描写,就被曹公用在了贾琏和多姑娘身上。这一段情节发生在原文第二十一回,贾琏之女巧姐出了痘疹,贾琏被王熙凤要求搬到外面去睡,而贾琏是个“只离了凤姐便要寻事”的浪荡公子,“独寝了两夜,便十分难熬,便暂将小厮们内有清俊的选来出火。”由此可见贾琏的无耻行径。
曹雪芹为他的小说取了《石头记》、《风月宝鉴》和《红楼梦》等几个名字,但《石头记》太实,《风月宝鉴》又太俗,唯有《红楼梦》别具情致意境,所以广为流传。
从表面上看,“红楼”,本指富贵家妇女所居住的华丽的楼房,在小说中,指代的就是华楼丽厦的贾府,而“梦”呢,则指代的是生活在“红楼”中的那一群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如梦如幻般的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但若从小说所反映的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多层多义的主题内涵着眼,“红楼”实则象征的是世人很难看透的繁华热闹的人间“红尘”。但用“红尘”毕竟太直太露太俗,以“红楼”代指“红尘”,则含蓄隽永而雅致,颇具意境之美。而“梦”呢,以弗罗依德的学说,就是人的无法遏制又难以满足的各种欲望在睡眠时下意识的实现,这梦,究其质,即“欲”也。因而“红楼梦”其实也就是“红尘欲”的代称,它含蓄地点明了小说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就是滚滚红尘中各色人等的各种欲望。
“红楼”世界,的确人欲横流,人人都在为实现着各自的欲望而争而斗而悲而喜而憎而爱,而在各种欲望中,小说所重点表现的则是色欲、财欲、权欲、情欲。
《红楼梦》第一回交代:“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据书中所言,《红楼梦》先后有过五个书名,《风月宝鉴》只是其中之一,是东鲁孔梅溪题的一个名子。孔梅溪题名,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尚未证实,但《风月宝鉴》的缘起,书中却另有交代。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按照脂批“睹新怀旧”一词理解,《风月宝鉴》是两部不同的书:一部是曹雪芹旧时所有的书,名曰《风月宝鉴》,这部书,雪芹执笔,棠村作序,脂砚见过,只是没有流传下来。另一部是曹雪芹现在所有的书,先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曹雪芹自题《金陵十二钗》。
孔梅溪题名《风月宝鉴》一说,尚无确论,然书中这样写,又是何意?一种可能是曹雪芹凭空杜撰,只为在书名上关联自己曾经的旧作;另一种可能是作者另有所寓,《红楼梦》是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改写扩建,有着前续后承的关系;再一种可能是作者想说,《红楼梦》和《风月宝鉴》一样,都具有箴言鉴世的功用。
空空道人见《石头记》不涉时世,大旨不过谈情,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不想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此乃《情僧录》书名来源之一,又因多情的贾宝玉最终遁入空门,堪称情僧,此乃《情僧录》书名又以原因。
后来《情僧录》在传阅的过程中被一个东鲁地方的名叫孔梅溪的人看到,他则提名此书为《风月宝鉴》,此乃又名《风月宝鉴》原因之一。另“风月”乃风月之事 ,“宝鉴”俗称照妖镜 ,“风月宝鉴”就是关于风月之事的照妖镜。风月宝鉴的正面,映出的是风月繁华、温柔富贵、儿女情长,而风月宝鉴的背面,则是白骨粼粼、血泪斑斑。《红楼梦》中写到贾瑞因为调戏凤姐不成,倒添了一身病,吃了几十斤药也不见效。此时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取出一面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即风月宝鉴给贾瑞,并告诉贾瑞,这镜子专给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的,并且告诫他,“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但贾瑞不听劝告,照了正面,结果一命呜乎。可见,风月宝鉴有警示世人的作用,此乃又名《风月宝鉴》原因之二。
后来有名曹雪芹者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在书中重点描述了金陵十二位钟灵毓秀的女子,故又名《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里有一件很有意思的神器:风月宝鉴。
这件神器,是一柄双面镜,镜把上錾着“风月宝鉴”四字,外观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奇就奇在它的功用上。
据说专为治疗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的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用。
有了病不用喝药针灸之类,照镜子就能好,真是够奇。
原来,对于普通人,这就是一柄普通的镜子,不管正反只能从中照见自己。
而对于某些患有邪思妄动之症的人,却能从正面看到自己心中所想,从反面看到一具立着的骷髅。
更神奇的是,若那因邪思而患病又有缘被度化的的人,只照反面,坚持三日,即可痊愈。但若总照正面,则几次下来必定丧命。
这么奇的镜子出处也奇。
是一位居住在离恨天上灌愁海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的名为警幻仙姑的仙子所制。
这离恨天灌愁海又在哪,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又在哪?
估计不是凡夫俗子可以到达的幻境吧。
难怪,还真不是谁都能有机会用这神器治病。
你看,通篇一部红楼巨著里,为情痴狂的人那么多,唯有一名叫贾瑞的青年,有这个福气。
其实这并不完全对,曹雪芹在《红楼梦》之前还写过一部小说,名字就叫《风月宝鉴》,脂砚斋在批语中说过:“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就是说曹雪芹把《红楼梦》的别名,又称为《风月宝鉴》,第一他曾经写过这样一本书,第二这本书是他的弟弟棠村给作序的,为了纪念弟弟棠村,所以《红楼梦》又延用了,他曾经的小说《风月宝鉴》
曹雪芹的《风月宝鉴》没有流传下来,非常可惜。否则可以媲美《金瓶梅》也未可知。但是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把《风月宝鉴》里的故事有可能照搬或者稍微改编一下,挪移到了《红楼梦》小说里。故而在《红楼梦》里还是可以找到《风月宝鉴》的信息。比如《红楼梦》十二回里就是“风月宝鉴”的正文,回目名字把“风月鉴”的字眼都给提出来了。那么我可以认真提炼一下,红楼梦里到底有几处是风月宝鉴的文字,贾瑞和凤姐,这算一个,并且是最典型一个。贾琏和鲍二家、灯儿姑娘这算一个。贾珍和秦可卿,这算一个。柳湘莲和尤三姐,这又算一个。茗烟和卐儿姑娘算一个;司琪和表弟潘又安,这算一个。甚至宝玉与袭人、与警幻仙子之美可卿,也算一个。“风月宝鉴”的笔墨把贾府上上下下,主子奴仆,男人女人全部包含尽了。所以《红楼梦》曾经被称为淫秽之书,也不算冤枉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