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断臂维纳斯

我想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似乎都比较偏爱以寓言式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命运。

这是一种以先知先觉者的寓言来点拨后知后觉者觉醒的创作方法。

从乾隆五十年开始,《红楼梦》问世距今己经有二百多年了。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道光十二年,俄罗斯东方正教成员帕维尔·库尔梁德采夫,带回莫斯科的第一版仅有七十八回,三百多条眉批的手刻本《红楼梦》。

光绪十八年,由爱尔兰·大不列颠的赫·本克拉夫特·乔利在爱尔兰出版的全译本《红楼梦》第一册。

1931年日本大高岩先生带回札幌的《红楼梦》手抄本。

以及最早的韩中文对照全译抄本《乐善斋本》既《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此外,还有乾隆三十二年,由畸笏叟批注的七十四回王府本《红楼梦》在内的共计几百个版本还在广为流传。

两百多年以来,多少人为了一睹《红楼梦》的全貌而牵肠挂肚。他们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共命运、同呼吸。

是什么样的结局让他们如此坐立不稳,寝食不安呢?

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纷纷拿起笔来,开始了他们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艰难里程。

到目前今为止,能够称得上己完成《红楼梦》后四十回续本的己经有五十多个版本在流传。

也就是说,自从第一部《红楼梦》问世以来,每五年就有一部后四十回续写本出台。

据我了解,早在1795年间有据可依的。主要代表作有;

(一)逍遥子刻版的《后红楼梦》共计三十回,是最早的一部续本

(二)之后步其后尘的秦子忱出版的《续红楼梦》

(三)兰皋居士的《绮楼重梦》

(三)吴沃尧又名吴趼人的《新石头记》、

(四)陈少海的《红楼复梦》

(五)海圃主人的《续红楼梦》

(六)临鹤山人的《绘图金陵十二奴后传》

(七)归锄子的《红楼梦补》

(八)郎袁山樵的《补红楼梦》

(九)花月痴人的《幻梦奇缘》

(十) 姜凌的《红楼续梦》

以及佚名等人的《红楼后梦》、《红楼再梦》、《红楼重梦》等续本。都是有据可查的。

其实,在这十几位续写人当中,可以说个个是高手。人人是名家。

你看《新石头记》的吴研人,他除了曾经续写过《红楼梦》之外,还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被今人评为清代 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但是,由于这些续写作品都没有达到原作的艺术水准,而且大部分又都沿 袭中国文艺的俗套,构思狭隘。恨不得“将黛玉晴雯从棺材里抱出来”,搞他个轰轰烈烈、团团圆圆、一睹为快。

可喜可贺的是,高鄂在编订整理后四十回的过程中,主题上还是踩着悲剧的基调,捋着原作的基本构想,承前启后,闭合了作品的前后桥接。应该算是众多续作之中可以挑挑拣拣的一个吧。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鲜为人知的流传。姑且说之。你也没必要正本求源。

当年,和珅看到了全本红楼梦以后,欣喜若狂。特别想当做礼物献给乾隆皇帝。不过他觉得后四十回美中不足,太悲了。格调也不是很理想。就是太敏感了吧。

于是他就找了一帮人,分别续写《红楼梦》后半部分。结果,只有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最好。

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比较让他称心如意。一句话,就是比较适合和珅的口味。所以就被和珅选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红楼梦》全壁本的雏形。

但总体来说,高鄂的续作被普遍认为是完全不能与原作同日而 语的。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哪里是一个高鹗想续就续的。

为什么有人说,《红楼梦》仅上半部就有许多个版本。可是下半部怎么抄来抄去,就抄没了呢?难道终将成为文学史上的又一个维纳斯吗?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归智先生,曾经在一次题目为《断臂维纳斯·红楼探佚》的演讲报告中率先将《红楼梦》比做东方断臂维纳斯。

其实这个说法,与台湾女作家张爱玲的狗尾续貂,可谓曲工异同,不谋而合。

著名作家钱钟书老先生也曾戏言:

没错,这都是后四十回闹腾的。

随着我们对《红楼梦》的探究不断深化,带给后人的遗憾也就越来多越多。

但是,要想一部完整的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又谈何容易呀。

要知道一部文化巨著,凝聚着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而且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取而要代之。

如果说高鹗写得差,那么谁又能写的更好呢?要知道我们这代人的思想已经离作者意识形态越来越远了。但愿有人会锦上添花吧。

缺憾又何曾不是一种美?红楼之梦难道不是一种结尾吗?非得弄得鸡飞狗跳,或者是典型的中国式大团圆,就是理所当然的故事了吗?

红楼仍是一梦,假作真来真亦假。这已经是一种最好的结局了,非常完美。

你看按照曹雪芹的用意与写法,他在前八十回书中已经埋好了伏笔。

就如同一张上满弦的弯弓,明缓暗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倾刻之间,暴风雨就要来临。

THE END
0.《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 - 清代曹雪芹著章回体小说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1/00/6956316_502580503.shtml
1.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章节测试答案-24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问答题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章节测试答案-24 答案:正确答案:× 主体故事与局部情节的背反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efa7399f22e743dd86879772e77ea8ef
2.《中国古典小说课》阅读感想:重温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中国古典小说课》 周汝昌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代沈谦 《红楼梦赋图册·海棠结社赋》 清代佚名 《彩绘全本西游记》   周汝昌先生课讲得好,早在四川任教期间即有口碑。当年的华西大学学生在回忆中说:“周老师上课时一口京片子,讲得抑扬顿挫,娓娓动听。有一次周老师说中国语言这个宝库,其中有无穷无尽的源泉,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20901/3f6bbd8833094503a7372b3c5085bc82/c.html
3.《红楼梦》是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判断题 《红楼梦》是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文职 公安招警京https://ha.huatu.com/question/k76z.html
4.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https://www.xuexila.com/fwn/jiaoxuegongzuojihua/c288429.html
5.为什么毛泽东建议把《红楼梦》当历史读?《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集大成者,毛泽东一生反复阅读,并曾多次向身边人推荐。他有个特殊的读法,“《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用林黛玉的话“东风压倒西风”比喻国际形势;用丫环小红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言明事物发展规律;告诫青年“不读一点《红楼https://www.12371.cn/2021/05/12/ARTI1620796980588413.shtml
6.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供大家的品读。 https://www.51test.net/show/10196560.html
7.中国文艺网《红楼梦》是中国情本体论美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说情本体的理论表述是由明代的李贽、汤显祖和袁宏道等共同建构的,则它的作品代表便是曹公雪芹的这部《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情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因其与现实生命、与社会伦理之礼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因而,其具体表现亦是丰富多样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301/t20130107_163797.html
8.世界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精选73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说的巅峰巨著。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在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红楼梦》通过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http://www.unjs.com/fanwen/Duhougan/mingzhuduhougan/duhougan_25352.html
9.李希凡:《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文史李希凡一生著述丰厚,《红楼梦评论集》《弦外集》《论“人”和“现实”》《管见集》《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寸心集》《题材·思想·艺术》《〈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京门剧谈》《红楼梦艺术世界》等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有《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通史》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0/c404064-3036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