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到底有多牛中国文学史

清嘉庆年间,有一部诗词集被今人视为最早的“红学书窗”,它就是当时一位叫得硕亭(又名得舆)的诗人所著的《草珠一串》(又名《京都竹枝词》)。

和得硕亭本人一样,这部诗集本身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其中一首评《红楼梦》的诗却广为流传,诗曰: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

这首诗后来被很多人当做《红楼梦》的推荐语,尤其“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被很多读书人奉为圭臬,颇有成为千古名句的趋势。

记得孔子在教育儿子伯鱼时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习《诗经》,就不会交流与表达。”

而得硕亭的“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恰恰和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只用区区14个字就充分体现了《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使之成为印证早期《红楼梦》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重要证据。

正因为得硕亭对《红楼梦》的极高评价和敬意,原本寂寂无名的《草珠一串》才会被今人视为最早的“红学书窗”。

那么,《红楼梦》到底有多牛呢?

首先,作为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之首,《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超高的文艺价值。因此,《红楼梦》才能在普通百姓、知识分子、专家学者、政治精英等等群体中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次,《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影响深远,享誉中外。自20世纪以来,《红楼梦》甚至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和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使学术界产生了以其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第三,《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包罗建筑、绘画、服饰、饮食、民俗、礼仪、诗词、戏曲、医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难怪有人感慨:“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是一部旷世绝作,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古今中文名人对《红楼梦》的评价非常高。

前文提到的“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就是其中最早的“铁粉”代表。

清代张新之《红楼梦读法》点评“是书叙事,取法《战国策》、《史记》、三苏文处居多。《石头记》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摄神在《水浒传》。”

清代诸联《明斋主人总评》盛赞“笔臻灵妙,使人莫测……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象、弹棋唱曲、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独得。”

清代脂砚斋《红楼梦旨义》感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近代诗人黄遵宪高呼“《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认为“《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

鲁迅直言“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的确,“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而酷爱读书、同样开天辟地的伟人毛泽东主席则要求“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并称“你要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不仅如此,1956年4月毛主席在谈中外关系时,又再一次提到了《红楼梦》,他说:

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中国地之大、物之博、史之久,毛主席却独提《红楼梦》,由此可见《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国外,《红楼梦》被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学中赢得了极高的赞誉。比如:

1910年版《大英百科全书》盛评“《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

1981年法国《快报周刊》称叹“这部巨著的完整译本,填补了长达两个世纪令人痛心的空白。这样一来,人们好像突然发现了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似乎发现,法国古典作家普鲁斯特、马里沃和司汤达,由于厌倦于各自苦心运笔,决定合力创作,完成了这样一部天才的鸿篇巨著。《红楼梦》是‘宇宙性的杰作’,曹雪芹具有布鲁斯特的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阶层的能力。”

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道“这本史诗般的巨著……充满人文主义精神。”

没错,《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具有卓越的文学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因此,《红楼梦》成为了中国文学和文化中的奇葩和瑰宝,其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是其他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THE END
0.《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 - 清代曹雪芹著章回体小说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1/00/6956316_502580503.shtml
1.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章节测试答案-24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问答题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章节测试答案-24 答案:正确答案:× 主体故事与局部情节的背反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efa7399f22e743dd86879772e77ea8ef
2.《中国古典小说课》阅读感想:重温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中国古典小说课》 周汝昌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代沈谦 《红楼梦赋图册·海棠结社赋》 清代佚名 《彩绘全本西游记》   周汝昌先生课讲得好,早在四川任教期间即有口碑。当年的华西大学学生在回忆中说:“周老师上课时一口京片子,讲得抑扬顿挫,娓娓动听。有一次周老师说中国语言这个宝库,其中有无穷无尽的源泉,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20901/3f6bbd8833094503a7372b3c5085bc82/c.html
3.《红楼梦》是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判断题 《红楼梦》是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文职 公安招警京https://ha.huatu.com/question/k76z.html
4.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https://www.xuexila.com/fwn/jiaoxuegongzuojihua/c288429.html
5.为什么毛泽东建议把《红楼梦》当历史读?《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集大成者,毛泽东一生反复阅读,并曾多次向身边人推荐。他有个特殊的读法,“《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用林黛玉的话“东风压倒西风”比喻国际形势;用丫环小红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言明事物发展规律;告诫青年“不读一点《红楼https://www.12371.cn/2021/05/12/ARTI1620796980588413.shtml
6.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供大家的品读。 https://www.51test.net/show/10196560.html
7.中国文艺网《红楼梦》是中国情本体论美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说情本体的理论表述是由明代的李贽、汤显祖和袁宏道等共同建构的,则它的作品代表便是曹公雪芹的这部《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情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因其与现实生命、与社会伦理之礼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因而,其具体表现亦是丰富多样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301/t20130107_163797.html
8.世界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精选73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说的巅峰巨著。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在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红楼梦》通过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http://www.unjs.com/fanwen/Duhougan/mingzhuduhougan/duhougan_25352.html
9.李希凡:《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文史李希凡一生著述丰厚,《红楼梦评论集》《弦外集》《论“人”和“现实”》《管见集》《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寸心集》《题材·思想·艺术》《〈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京门剧谈》《红楼梦艺术世界》等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有《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通史》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0/c404064-3036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