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彻头彻尾的悲剧

东西方的文化上分别出现了两大显学,西方的莎学,东方的红学。对《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对于曹雪芹身世的研究,也是红学家研究的一个问题。

据考证,《红楼梦》的作者名字叫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溪,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曹家三代为江宁织造,官职是在南方为皇家搜刮民脂民膏的一个皇商。

第一代江宁织造叫做曹玺,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的奶妈。第二代是曹玺的儿子曹寅,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康熙六下江南,有4次都在江宁织造。第三代江宁织造叫做曹荣,很早就去世了,于是在曹姓中选了一个青年——曹福,继承了这个爵位。这个人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雪芹早年在江宁,度过了一段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曹雪芹爱好广泛,对金石、书画、工艺、等饮食等各个方面都有研究,这都为《红楼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雍正继位后,曹家因为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了北京老宅,靠卖字画和朋友接济为生。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曹雪芹深深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对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清贫的生活,尤其是晚年,过得非常困顿,到了举家食粥的程度。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经多年的艰辛,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创造出了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了。

《红楼梦》的名字有很多版本,《红楼梦》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原来的名字叫做《琴声录》,还有《宝玉园》《风月宝鉴》,最后定名为《金陵十二钗》。曹雪芹病死之前只整理出80回,所以《红楼梦》就有了两个系统,一个是80回的抄本系统。这个版本大多提名为《石头记》,有署名“脂砚斋”的评语,我们习惯上称为“脂评本”“脂本全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还有一个版本是120回的刻印本系统,一般都被定名为《红楼梦》,后40回是高鹗续写,程伟元两次刊行,我们称为“程本”。

《红楼梦》是长篇著作,其中人物众多,到目前,还没有谁把所有的人物准确统计出来。近年,有个红学家重新统计,共统计出975人。《红楼梦》人物浩繁,尤其是女子。但是没有使读者产生重复的感觉,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力。

《红楼梦》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彻头彻尾的悲剧。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爱情和婚姻的悲剧。宝黛爱情是经历长期共同生活了解培养起来的。黛玉少年进贾府,宝钗13岁进贾府时已在贾府待了数年。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在少年就就建立起来的,他们的爱情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新型爱情,包含了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和习俗的特征、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然而这种爱情不被封建礼教和家庭所认可,因此“木石前盟”注定悲剧。

相比而言,“金玉良缘”更合乎家族的现实利益和改造宝玉的意愿。德言工容俱佳的宝钗,理所当然的成就了宝二奶奶的理想人选。但宝钗同样不是胜利者,她亦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宝玉和宝钗的爱情,也是一场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

这部作品的悲剧还体现在女子。从“悼红轩”到“金陵十二钗”,作者已经把视角集中到女子身上。在书中虚构的与现实不一样的大观园,实际上是儿女们精神乐园和理想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女儿们,尽管出身、性格、思想意识不同,但是身上都散发着青春之美、生命之光。

作品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女子被摧残扭曲,被吞噬的命运,最终无可挽回的一起走向“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终极归宿。作者以饱含同情和愤慨的之笔,书写了晴雯惨烈的夭亡、黛玉的郁郁而终,让无数作者落泪,即使强势的王熙凤,最后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用破席子裹着草草掩埋。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还体现在家族悲剧和社会悲剧,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至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的复杂阶级矛盾,从而客观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这一出“树倒猢狲散”的家族悲剧,实际上是作者曹雪芹所寄身的封建社会的缩影,因此《红楼梦》又是一部巨大的社会悲剧。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还体现在人生悲剧。在红楼中,贾宝玉是最让人注目的,他突出的性格是叛逆,他身上表现出追求个性解放和反封建意识的人道主义精神。贾宝玉生在功名富贵之家,却鄙视功名富贵;他生在科举是正途的时代,却极端鄙视科举。他的“水泥骨肉论”更是对传统的公开挑战。

虽然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但贾宝玉却无可奈何,寻求出路又无路可走,所以倍感人生痛苦。他目睹了一幕幕丑剧之后,对人生有了独特的感悟,产生了失落和幻灭的情绪,出家成为他唯一的归宿。

关于《红楼梦》的解释和研究有很多问题仍在探讨之中,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红楼梦,同一个读者在多次阅读时,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感悟。这正是《红楼梦》巨大的艺术魅力所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 - 清代曹雪芹著章回体小说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1/00/6956316_502580503.shtml
1.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章节测试答案-24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问答题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中国红楼梦学会)》2023章节测试答案-24 答案:正确答案:× 主体故事与局部情节的背反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efa7399f22e743dd86879772e77ea8ef
2.《中国古典小说课》阅读感想:重温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中国古典小说课》 周汝昌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代沈谦 《红楼梦赋图册·海棠结社赋》 清代佚名 《彩绘全本西游记》   周汝昌先生课讲得好,早在四川任教期间即有口碑。当年的华西大学学生在回忆中说:“周老师上课时一口京片子,讲得抑扬顿挫,娓娓动听。有一次周老师说中国语言这个宝库,其中有无穷无尽的源泉,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20901/3f6bbd8833094503a7372b3c5085bc82/c.html
3.《红楼梦》是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判断题 《红楼梦》是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文职 公安招警京https://ha.huatu.com/question/k76z.html
4.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范文三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https://www.xuexila.com/fwn/jiaoxuegongzuojihua/c288429.html
5.为什么毛泽东建议把《红楼梦》当历史读?《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集大成者,毛泽东一生反复阅读,并曾多次向身边人推荐。他有个特殊的读法,“《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用林黛玉的话“东风压倒西风”比喻国际形势;用丫环小红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言明事物发展规律;告诫青年“不读一点《红楼https://www.12371.cn/2021/05/12/ARTI1620796980588413.shtml
6.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供大家的品读。 https://www.51test.net/show/10196560.html
7.中国文艺网《红楼梦》是中国情本体论美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说情本体的理论表述是由明代的李贽、汤显祖和袁宏道等共同建构的,则它的作品代表便是曹公雪芹的这部《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情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因其与现实生命、与社会伦理之礼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因而,其具体表现亦是丰富多样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301/t20130107_163797.html
8.世界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精选73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说的巅峰巨著。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也呈现在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红楼梦》通过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http://www.unjs.com/fanwen/Duhougan/mingzhuduhougan/duhougan_25352.html
9.李希凡:《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文史李希凡一生著述丰厚,《红楼梦评论集》《弦外集》《论“人”和“现实”》《管见集》《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寸心集》《题材·思想·艺术》《〈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京门剧谈》《红楼梦艺术世界》等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有《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通史》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0/c404064-3036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