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去世为什么称为“宾天”红楼梦真是一部皇家秘史吗贾珍驾崩再生缘日本政治人物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贾敬忽然驾鹤西去。

当时大观园里正热闹着呢。好几波人轮着过生日,主仆大欢聚。正在吃酒玩闹时,忽见宁国府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尤氏说:“老爷宾天了!”

这句极其简单的台词,却为后世埋下了无限想象空间。

索隐派说:红楼梦是写清朝皇家事,【宾天】这个词就是明证!因为这个词是帝王死亡的专用词。

你还别说,如果你去度娘上查【宾天】,得到的答案就是特指帝王之死。

那么,这是否证明索隐派正确呢?

01 “宾天”释源

《礼记·曲礼下》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新唐书·百官志》也有规定:“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

礼记是封建社会的最高法则,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宾天”的说法。历代法规里都没有。

但是请注意啊,它没有进入礼记!只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习俗!

什么意思呢?没有强制性,不存在违法、僭越的问题。

这个词是否只能用给帝王呢?不!

经过演变,普通人也可以用,只要是尊长即可。尤其是修道之人,几乎人人皆用。

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1、用于官员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祭裴尚书文》:至人厌世,寥廓为友。精神不留,天地长久。谷神不死,是曰长生。伏料尚书,上宾天庭。

这是唐代作家顾况的散文,祭奠裴尚书。

《济南集·卷三·嗟美人词》:感佳时兮嗟美人,蜕遗荣兮上宾天。

这是宋朝李廌的作品,怀念枢密直学士刘希道的。

《石湖诗集·卷二·夜行上沙见梅记东坡作诗招魂之句》:苏仙上宾天,妙意终难陈。

这是范成大怀念苏东坡的。

2、用给修道者

《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玄珠心镜注》中有白日宾天、解蜕宾天、茅君宾天之时等语。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暂迂蓬莱宫,倏忽已宾天。伟伟众真会,渺渺凌重玄。

这是一个道士受封成仙时,写的诗歌节选。

《嘉兴大藏经·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松镇周护法请为先慈李太君对灵》:恭惟李太君恩赐凤诰。荣秩皇封。仁慈恻隐。惠淑洪深。便能福慧齐修。致使兵民共化。一旦宾天。

《嘉兴大藏经·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为西逝皇清诰授镇远将军光禄大夫赞之李大护法禫服对灵》:不意流光冉冉。石火沉沉。寂尔宾天。五内分裂。

《嘉兴大藏经·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皇清诰授上寿柱国荣禄大夫岳大护法金灵》:龙楼标百代之功勋。凤阁注千年之忠孝。不意流水已夕。剑阁生尘。一旦宾天。

3、戏曲唱词

清朝弹词作品《再生缘》:哭一回,燕珠长女宾天后。思一遍,奎璧娇儿被擒身。

02 贾敬升仙

大量的先例可以证明,【宾天】非帝王专用,表示尊重时对谁都可以用。

【宾天】本意是上天做客,也就是羽化成仙。这不就是为了修道者量身定制的吗?所以,与其说归帝王专用,不如说归修道者专用更准确。

众人听了,唬了一大跳,忙都说:“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家下人说:“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道士修行的目的就是早日飞升成仙。古代修道成仙的传说非常多,如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等,都是凡人修道成仙。

不是所有道士都能修行成功。但为了表达尊重和肯定,当道士死亡时,要说他已羽化或登仙。与之相呼应的,正是使用【宾天】之语。

贾敬修道一生,死因也跟修道有关,其实是过度服用丹砂。

对于这样一个人,家人或下人以【宾天】代指死亡,再正常不过,再合适不过了!

03 文化之殇

现在明白了吧?原本万般正常的事,经过索隐派故弄玄虚,就成了惊天大案、皇家秘史。

索隐派的存在,本质上是借用大众的文化匮乏贩卖毒药,在贩卖的过程里,再疯狂暴露自己的没文化。

按照索隐派的说法,贾敬谐音嘉靖,所以他是嘉靖皇帝;还有说是雍正帝,因为雍正也喜欢修道炼丹;还有说是嘉庆帝,因为贾敬的谐音也可以是嘉庆。总之,哪个皇帝都行,反正都是皇家秘史。皇帝死了自然要叫做“宾天”,这不叫僭越。

吼吼!看这一堆什么污糟糟!

既然是秘史,就是不能为人所知。现在竟然明示出皇帝身份,还秘个什么呢?

假如“宾天”为帝王专用,贾敬在书里却只是普通人,这不还是触犯了文字狱吗?难道当政府追查时,作者解释说“我是写皇帝的“”,所以不算僭越?

这什么鬼畜逻辑啊?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古典文学的高峰,是因为它真实客观的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在礼仪方面,没有哪部书比它更严谨。

比如某回老太妃死了,书上称之为【薨逝】,严格遵循礼记要求。

到了贾敬去世,礼部替贾珍具本请旨。皇帝诏问贾敬何职,礼部代奏:

“系进士出身,祖职已荫其子贾珍,贾敬因年迈多疾,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玄真观。今因疾殁于寺中,其子珍,其孙蓉,现因国丧随驾在此,故乞假归殓。”

请看,【殁于寺中】才是官方用语。殁,也就是死,是一种文言说法,显示了贾敬无官无职。

【宾天】这词历来只见于诗词唱曲,根本不是官方用语,何来僭越不僭越?前面提到的《再生缘》就是清朝剧本,怎么没见政府动用文字狱呢?

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说,索隐派都是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罢了。

04 僭越之辨

红楼梦的故事细节里,的确常常出现超越身份的物件和享用,但却跟皇家并不挂钩,跟秘史更是毫无关系。

1、一部分源于时代的发展和演变,比如本文论证的【宾天】一词。

2、更多的是源于生活本来面貌

封建社会规定了很多“不得僭越”,但现实情况却是“僭越无处不在”。

只要是凭银子能买到的东西,有银子的人就不可避免想突破身份限制、想显摆,这是人性的本然。

所以贵族圈里的僭越现象,家家皆有!只看统治者要不要说你的事。宠你时就纵容你僭越,厌你时就说你僭越。

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里,僭越罪一直是搞事情的最大利器。每当皇帝想对付官员时,若实在找不到错,就抓抓生活细节,总能“发现”僭越罪。

这就跟现代的明星偷漏税一样,人人都在偷漏,只看要不要查你。

反过来说,为什么历史上常有正直官员清贫到破衣无棺的地步?那是保命之法啊!故意降低物质享用,僭越就找不上自己。

所以,懂历史的人,看到一门双侯的史家,竟然勤俭度日,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再看看“史”这个姓氏,就更明白了!

只有愚昧无知之人,才会嘲笑史家“穷”。

(有关史家的真相,参看文后链接1)

贾家的做派跟史家相反,在物质上奢靡无度。既然是这个做派,若没有僭越之物,反而不正常了。

再看其历史原型,江宁织造曹家当年把持着皇家小金库,专门为皇帝搜罗天下奇珍。你让他家不僭越,呵呵,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以曹家当年的恩宠、当时的工作职责,僭越都是公开的,那就是康熙皇帝特许的!

所以红楼梦里必然出现僭越之物。事实上,作者一定是点到为止,记录下来的只是九牛一毛,更多的光华璀璨都淹没在历史中。

但是你会发现,改编出版红楼梦的过程里,删除的、强行改动的,全是涉及思想类的。大量的僭越之物却没动一动。

这说明什么?

说明封建统治者并不在乎这个。说明他们也默许,这就是生活原貌。

真正在乎的,永远是人们的思想。只要把大脑搞得蠢蠢的,一切都ok了。

一旦你对世界、对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那才是真正的“僭越”,那才是“罪不容诛”。

05 小结

红楼梦在古典文坛上的地位,不是某个人说的,而是历代知识分子公认的,甚至也是历代最高统治者所公认的。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里,能达到最高峰,需要怎样精深的文化含量?需要怎样深邃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

难道用那些鬼畜逻辑,把历史上人尽皆知的事件,装神弄鬼的搞成什么宫廷秘史,就算是最高级的古典文学?就值得万千人去思索和探究?

哎......这是有多么无知、多么空洞,才认屎为宝啊?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四大名著之一。大家之所以一致推崇《红楼梦》,认为它是一部文学性高、伟大的小说,认为曹雪芹无论是从诗、词、赋,还是从小说的架构,以及大量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刻画,称其为伟大的小说家,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说《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堪称为巅峰之作呢? https://www.jianshu.com/p/f8e21503facf
1.红楼梦里平儿为什么不称姨娘地位很低,离姨娘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严格意义来讲她还没有赵姨娘的地位高,赵姨娘是贾府上上下下都认可有姨娘身份的,而姨娘的位置是在正夫人有意外的情况下是可以扶正做正夫人的。只是这个概率不是特别的高, 当初贾赦要娶鸳鸯就许了愿,过门就是姨娘就算半个主子,而且邢夫人能力有限嫁给贾赦基本和正夫人没什么区别https://www.jianshu.com/p/7eea69ece7ee
2.科举题库更新05期9:《红楼梦》里贾宝钗住的地方是? 答:蘅芜苑 10:杜牧有诗“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指年龄多少岁的女子? 答:十三四岁 11: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的是? 答:沈从文 12:朱自清作品《背影》中,父亲在月台给儿子买什么水果? 答:橘子 13:“红娘”的由来是出自以下哪部古典名剧? 答:《西厢记》 14:《桃花扇》的作者是https://ds.163.com/article/64ca4e4a96695c00016d1340/
3.贾宝玉的女儿心——细读《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为什么是晴雯?因为在大观园里面的丫鬟中,晴雯是最潇洒最自在的,她是真正的女中豪杰,所以由她来打扮芳官,还挽了一个慵妆髻,便是顺理成章的。《红楼梦》借这些少女形象,写的是美,是青春,是美好的生命。 [图片1] 假凤泣虚凰,独合呆性,宝玉称奇绝https://news.gmw.cn/2024-05/03/content_37302002.htm
4.《儒林外史》常识摘选《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3. 在《儒林外史》中,具体描写了四位“奇人”,他们是在寺院里的https://www.jianshu.com/p/5cbde85de410
5.华夏本土起源说49:我们为什么称“华夏”?——华夏来历详考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红楼梦》 又如:华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⑨鲜美[delicious] 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⑩彩色。特指雕绘或装饰。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https://www.jianshu.com/p/e67d620c488d
6.《红楼梦》里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称呼——周瑞家的|称呼|周瑞|大娘作者:子凡shine《红楼梦》里周瑞家的绝对属于有脸的奴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也就是跟随着王夫_新浪网http://k.sina.com.cn/article_6337267932_179bb08dc00100n61p.html
7.红楼梦第八回内容概括讲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为百科全书 《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是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真正经历过他写的这些事情的,人家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有本而来”,并非胡乱臆造,所以让读的人感觉特别真实可信。 例如:黛玉在贾府吃的第一顿饭,贾母让黛玉坐左手边的上座,这是除贾母以外最尊贵的一个位子,所以黛玉一开始谦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35031.html
8.聊聊《红楼梦》里五花八门的称谓作者:李大奎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记录封建贵族之家日常生活的《红楼梦》,写了上百号人,人物之间关系复杂,相应的,称谓也五花八门,各种“老爷、太太、奶奶、姨娘、姑娘、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侄儿、嬷嬷、婆子、干娘、大娘、某某家的”,直让人眼花缭乱。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889994_1075526294.html
9.《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5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A.《金陵记》 B.《石头记》 (B)《红楼梦》名称,作者曹雪芹是位石头谜,他画过石头画,写过石头诗,所写的书叫《石头记》,最重要的是,主人公贾宝玉也是一块补天顽石。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https://ren.cz001.com.cn/index.php?m=detail&id=139604
10.《红楼梦》的别称紫禁城有“红楼”之称,这是一场缭绕在紫禁城上空的梦。它告诉我们,《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紫禁城里面的一些清宫秘史,同样涵盖了皇权争夺战,以及大量鲜为人知的宫闱秘史。 所以,《红楼梦》已经包含了《石头记》的内容。它比《石头记》涵盖的面要广。另外用《红楼梦》之名,也比《石头记》更具人性化,更能被红楼https://m.yuwenmi.com/baike/1039528.html
11.重读《红楼梦》:巫术及其世情化书写文史林辰先生称:“历史小说的历史题材往往成为神怪小说和人情小说的引线或构架;神怪小说的神怪事常作历史小说和人情小说的情节或表现手段;人情小说则总是历史小说和神怪小说的精髓。”在《红楼梦》中,魇魔法的施展是作为一面镜子,呈现贾、薛二家复杂的人际纠葛,并反映出金钱、利益与人性,与简单刻画神异之术相比,更具有近代化特质。 (三)人物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20/1201/c419384-31950924.html
12.许昌网1987年上映的《红楼梦》里,元妃元宵节省亲,众人猜谜,贾母的“荔枝”谜、迎春的“算盘”谜、探春的“风筝”谜别有深意,引人无限遐想……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http://www.21xc.com/content/202402/23/c51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