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在研究《红楼梦》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跑偏的情况,一旦出现不严谨的情况,理论就会受到强烈的质疑,比如在第四十九回里有一段描写: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
有不少人认为黛玉说的话是有严重的政治问题的,因为在古时候汉人一直对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称为“鞑子”或“达子”,有一种鄙视的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露骨的讽刺和谩骂。鞑子、鞑靼,指的是塔塔儿人,是鞑靼人,在蒙古兴起之前,这是对蒙古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称,十六世纪后期后金兴起以后“鞑子”又成了汉族人民对后金的蔑称,清末的时候“同盟会”曾提出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黛玉看似随口拿湘云的奇装异服开玩笑的话却一不留神将她比作北方少数民族,而且还是个“骚达子”,什么是“骚达子”呢?多半是因为这些番邦异族的体味很浓重,长年不洗澡,还有狐臭,而且他们主要是以牛羊这样羴味十足的动物为食,所以自然要称之为“骚达子”了。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提到宋徽宗时金人猖獗,围困汴梁城,莘善带家人逃难,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谁想鞑子倒不曾遇见,却逢着一阵败残的官兵”,这时这些官兵忽然故意高喊:“鞑子来了!”吓得众百姓四散奔逃,于是官兵们借机掠夺,这叫什么人品呀?这里的鞑子是指金兵,也就是满清的祖先。
明代的《蕉帕记·幻形》中写道:
爹爹只要杀那达子,何难写个本与皇帝老官,把孩儿做个掛印总兵。
明代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有这样的描写:
阳世赵大郎家,与金达子争战江山,损折众生,十停去了一停。
这两个描写中的“鞑子”或“达子”都是指女真人,也就是后金。在梁章矩的《归田琐记》中记载:
汉人亦俗称满州曰达子。
徐珂的《清稗类抄》中也提到:
鞑子者,满、蒙人之通称也。
在《烈皇小识》二卷中记载着:在崇祯二年,皇太极带兵围攻北京城,袁崇焕在城外与后金的军队对峙,当时的情况非常紧张,崇祯让袁崇焕入城商议,袁崇焕入城以后众官员围上了来询问外面的情况,他居然不动脑子张嘴就说:
“达子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
他的话让举朝震惊!无论他说得合适不合适,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汉人确实称后金为“达子”。那个时候一直有传闻说袁崇焕与后金勾结,于是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话:
“投了袁崇焕,达子跑一半!”
在《明熹宗实录》卷六十八中的辽东经略高第塘报中也称后金为“达子”:
“本月二十三日大营达子俱到宁远扎营一日……其龙宫寺收贮粮囤好米,俱运至觉华岛,遗下烂米,俱行烧毁。讫近岛海岸,冰俱凿开,达贼不能过海。袁参政于贼退后,差景松与马有功从城上系下,前来报信等情。”
在《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六》中也用到了“达子”这个词:
“我自思自悔,当初原不该与你通这个机密,你到底是达子家做事,只图目前之小利,那知日远之大妙。”
所以有人感觉黛玉开玩笑说湘云穿着奇装异服象“骚达子”是非常露骨,是在有意贬低满清,然而这样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达子在清代不仅无需避讳,还是吉祥字。关于达子的含义,清代官方有过正式的定义,乾隆二十年上谕指出:“汉人亦俗称满洲日达子,此不过如乡籍而言。”达子一词在清代被广泛使用,检索《清高宗实录》内容,各种达子名字共出现45次,按照种类,有在前加数字的:二达子、三达子、四达子、五达子、六达子;有的在前加爵位、职位的:贝子达子、山海关税务监督达子、司库达子、护卫达子、广储司银匠达子;有在前加表明民籍、旗籍的:王达子、徐达子、方达子、旗人达子;有在前加归属地的:口外达子、噶勒丹多尔济户下达子。另外,在晚清河北梆子演员中,有达子红、小达子、银达子、何达子、梁达子等号称“晚清五达子”。
清代北京专门招待内扎萨克蒙古人的蒙古里馆,位于玉河附近,也被命名为达子馆:“京师玉河西岸之南有达子馆,盖蒙古人年例人都所居,携土货于此,贸迁焉。贾肆栉比,凡皮物、毳物、野物、山物、茼物、酪物,列于广场中而博易焉。冬来春去,古之雁臣也,此为里馆。”
达子一词的应用,一直延续到到现在。在北京方言里,有“达子饽饽”一名,指满、蒙旗人的糕点。在满族祭祀仪式上,使用一种名为“达子”的盘香。带有达子的地名更是遍布中国北方地区。新疆石河子南有达子庙,辽宁丹东有达子营,辽宁沈阳有达子堡,辽宁开原有达子房子,天津河东区有张达庄,武清有达村(达子村),北京有达子营、达智营、达子桥、达子坟等等。东北地区还留有许多带有达子一词的事物。映山红在东北被称为“达子香”。在辽宁省锡伯族的聚集地,人们自称“老达子”,锡伯族一种传统食品被称为“达子粥”。
由此看来仅从《红楼梦》时出现“达子”一词来断定其反清的思想是不严谨的,所以这种说法可以休矣。虽然《红楼梦》中有强烈的反清的思想,但我们还需要找到更为可靠的内容才成,否则我们的理论会很容易受到质疑。这样看来,黛玉戏称湘云为达子不过是将其比作北方异族而已,是指他的服装奇怪,奇装异服,而且还提到穿得象孙行者,更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