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与小仲马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英文)

《La dame aux Camélias》 (法文)

剧本简介

­  剧本。法国小仲马作于1848年。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作者简介

­  小仲马(1824~1895),19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的父亲是以多产闻名于世的杰出作家大仲马。在大仲马奢侈豪华而又飘浮不定的生活影响下,小仲马最初“觉得用功和游戏都索然寡味”。20岁时,他就结识了一些有夫之妇,过着纸醉金边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马就热切地期望着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扬名于文坛。于是,他也开始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作品简介

­  《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是发生在小仲马身边的一个故事。在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来到巴黎,走进了名利场,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开始了卖笑生涯;并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她爱好文学,音乐,谈吐不俗。一次在剧院门口咳血时被小仲马看见,小仲马甚是心痛。玛丽也非常感动,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交往。后来小仲马和玛丽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次小仲马回到巴黎时听说了玛丽的离去,异常后悔,愧疚,于是写出了这部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一些版本里,您会看到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是小仲马为玛丽·杜普莱西写的一首诗,名叫《献给玛丽·杜普莱西》。

­  值得一提的是,《茶花女》是第一本流传到我国的外国小说,由著名的翻译家林琴南先生用文言译就。现在也有很多不错的译本,笔者比较喜欢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黄甲年的那个版本

电影茶花女(1936年版)

­   赢得一个贞洁少女的爱,成为头一个向她揭示爱情奥妙的人,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福运,但又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夺取一颗未受过异性进攻的心,无异于进入一座没有设防,城门大开的城市。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责任感和家庭,都是十分坚定的哨兵,但是哨兵无论怎样警惕,也都逃不过一个十六岁少女的欺骗;须知大自然通过她心爱的男子的声音,向她提出爱情的最初建议,而且这些建议越是显得纯洁,就越具有火热的魅力。

­  同样。少女越相信善,就越容易失身,即使不投入情人的怀抱,至少也投入爱情的怀抱,因为她没有戒心,也就没有防范的力量,赢得她的爱,是任何一个有些意愿的男子都能赢得的胜利。这种情况千真万确,瞧瞧少女们的周围,监视和防范多么森严!然而,修女院的围墙怎么也不够高,母亲安的闺房门锁怎么也不够牢,宗教定的规范怎么也不够严密,根本关不住那些可爱的小鸟儿,甚至无须用鲜花引诱,她们也要逃出笼子。她们多么向往人们掩饰不让她们看的人世,又该多么相信这人世多么诱人,因此,她们多么愿意倾听最先透过笼子的隔柱,向她们讲述人世奥妙的声音,多么愿意祝福最先撩起神秘幕布一角的那只手。

­  然而,真正得到一个妓女的爱情,那是异常难于获得的胜利。在她们身上,肉体损耗了灵魂,感官烧毁了心,放荡麻木了情感。别人对她们讲的话,她们早已熟知,别人使用的手段,她们全领教过,就是被她们激发出来的爱情,也已经被她们出卖了。

剧情简介

­  版本一

­  巴黎风尘女郎玛格丽特约见华维尔男爵却与青年亚芒认识。后俩人在书店相遇,玛得知亚芒每天送花探病,深受感动邀其参加生日宴会。亚芒见她强颜欢笑更加怜惜,遂对她示爱。当晚男爵回来亚芒吃了闭门羹,懊悔之余斥责她无情,请求父亲资助他出国旅行。玛赶去见他并互吐心意,玛同意和男爵分手随他到乡下调养身体。亚芒父亲劝玛放弃亚芒,玛因真心爱亚芒,为其着想,骗亚芒与其分手。几个月后亚芒与男爵及玛在赌场相遇,不料亚满大赢,叫玛随他走,玛拒绝,亚芒盛怒之下加以侮辱,并与男爵决斗,男爵受伤,亚芒畏罪潜逃。玛深爱亚芒,却拒绝任何资助,病情加重,待亚芒了解真相玛已撒手人寰。 这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古典爱情片中极著名的一部,由乔治.库克执导。一名高级交际花被一位纯情的青年所感动,与他共堕爱河,最后并死在他的怀抱中。神秘女郎葛丽泰.嘉宝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演活了。本片的故事虽然有些俗套,但制作相当精巧,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  版本二

­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茶花女是一个高级妓女她以自己的美貌向玩弄她的阔佬们进行无可奈何的报复,弄得他们一个个倾家荡产。当她碰上真心爱她、关心她的贵族青年阿芒时她动了真情。她宁愿洗尽铅华抛开唾手可得的奢华生活,与财产不多的阿芒去乡间过隐居的生活。可是她作为妓女的身份危及了阿芒妹妹的婚姻。最后,在阿芒父母的恳求下,茶花女强忍自己内心的剧痛离开了阿芒,并且在阿芒的误解与报复中怀着对阿芒深埋在心的爱死去。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在阿芒的父母像吻女儿一样吻茶花女的前额时,他感激的老泪洗清了她所有的罪孽,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使她变得崇高如一位圣女。

­  You who are so young--where can you have learned all you know about women like me?

幕后制作

­  由乔治·顾柯执导的《茶花女》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古典爱情片中极负盛名的一部,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个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故事曾四次搬上银幕,但以本片的艺术成就最高。这部凝聚着永恒爱情的影片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神秘女郎葛丽泰·嘉宝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演得活灵活现,在片中有着完美的表现。她对玛格丽特的成功塑造凝聚了她对人生、社会、角色的理解、积累和交融,达到其表演艺术闪光的顶峰,并获1937年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女演员奖。

­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因为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在偶然发现玛格丽特很像他女儿,便收她做了干女儿。玛公爵答应只要她能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便负担她的全部日常费用。但玛格丽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到现在已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  税务局长杜瓦先生的儿子阿芒"杜瓦,他风狂地爱着茶花女。阿芒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和阿芒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公爵知道后,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阿芒了解后,决定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转让,以还清玛格丽特所欠下的债务。阿芒的父亲杜瓦先生要求玛格丽特和阿芒断绝关系,为阿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牺牲。

­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阿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回到巴黎,又开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阿芒禁仍深深地怀念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要玛格丽特与自己一同逃离,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玛格丽特说她不能那样,因为她已经起过誓,阿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有过海誓山盟,便气愤地把玛格丽特推倒。

­  玛格丽特受了这场刺激,一病不起。男爵与阿芒决斗受了伤,阿芒出国了。新年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更严重了,但她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心爱的人。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米利为她入殓。当阿芒重回到巴黎时,她把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她。从日记中,阿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灵。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幕后制作

­  《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学经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银幕。1995年波兰拍摄的这版《茶花女》,女主角由波兰著名女演员安娜"拉德万,并凭借高超的演技获得广泛的好评。《茶花女》是一部凝聚永恒爱情的影片,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细致的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巴黎风尘女子,为了自己不被认同的爱情而被命运遗弃,最终香逝人间。影片中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精彩对白

­  (茶花女和阿尔芒的父亲)你相信我是爱您的儿子的么?是的,我相信。你相信我对您儿子的爱是无私的么?是的,我相信。你相信我对您儿子的爱是我一生的梦想吗?是的,我相信。你相信我对您儿子的爱是我唯一的寄托、唯一的依靠吗?是的,我相信。

­  那么请您吻我,就像吻您的亲生女儿。我像您发誓您的儿子一定会回到您的身边。他可能会一时难过悲伤,但也将得到永恒的解脱。

歌剧

茶花女(三幕歌剧)

基本信息

作曲:威尔第

剧本:法兰契斯可·马利亚·皮亚夫

根据法国小说家兼剧作家亚利山大·杜玛(小仲马)戏剧“茶花女”改编而成

主要角色

薇奥莉塔·瓦蕾莉(Violetta Valery) 高级交际花 女高音

阿弗列德杰尔蒙(Alfredo Germont) 乡下富农之子 男高音

乔治3杰尔蒙(Giorgio Germont) 乡下富农 阿弗列德之父 男中音

弗洛拉(Flora Bervoix) 薇奥莉塔闺中密友 次女高音

卡斯东子爵(Gastone) 男高音

剧情简介

时空背景:1840年代,法国巴黎

第一幕 薇奥莉塔家中大厅

­  幕启,华灯初上时分,巴黎名交际花薇奥莉塔家中贺客盈门,这场宴会是为了庆祝薇奥莉塔身体康复特地举办的。其中一位来宾卡斯东子爵带了另外一位新面孔─阿弗列德?杰尔蒙─登门拜访;卡斯东告诉薇奥莉塔:当她卧病在床期间,阿弗列德每天必定前来殷切问候薇奥莉塔的病情。薇奥莉塔听了之后,只是淡淡地说:她不值得阿弗列德这般费心,而阿弗列德急则忙表示自己是一片真心。薇奥莉塔闻言,深感荣幸,同时她也半开玩笑地对另外一位仰慕者多男爵说:为什么从没见过男爵也对她这么用心呢?男爵本想辩驳,却被薇奥莉把的好友弗洛拉劝住了;弗洛拉要男爵少开尊口,而男爵表示他是愈看阿弗列德愈不顺眼。卡斯东子爵发现阿弗列德站在一旁沉默不语,于是起哄要他即席创作一首饮酒诗,以娱大众。在征得薇奥莉塔的同意后,阿弗列德像是德到了灵感一般,即兴高歌一曲─歌颂爱情、也歌颂欢乐时光!(饮酒歌)

­  这时从另外一个房间传来一阵音乐声,薇奥莉塔表示:舞会即将开始,请大家移驾前往跳舞,但薇奥莉塔才刚起身,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众人上前关心她的身体状况,而薇奥莉塔只说休息一下即可,先请大伙前去尽兴跳舞,稍待片刻她再过去招呼。在众人离去后,薇奥莉塔从镜中观得自己苍白的脸孔,但她一转身,就发现了阿弗列德还在大厅里。阿弗列德上前关怀薇奥莉塔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表达出心中的爱慕之意;薇奥莉塔心中虽然感动,但还是劝阿弗列德不要在她身上浪费时间。(二重唱:在那快乐的一天) 忽然,卡斯东子爵闯进大厅,眼见阿弗列德与薇奥莉塔两人「互诉情怀」,于是也很识趣地先行离开。就在阿弗列德起身告白之时,薇奥莉塔叫住阿弗列德,并且给了他一朵茶花,要阿弗列德在茶花凋谢时再回来拜访;而原本为爱所拒的阿弗列德,闻言不禁大喜,便约定在第二天必将回来探望薇奥莉塔。在阿弗列德离去后,众人也陆续回到大厅,向薇奥莉塔道谢告辞,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来临。此时原本吵杂的大厅,只留下薇奥莉塔一人,她的内心起伏不已,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想起刚才阿弗列德的真情表白,薇奥莉塔心中有些心神不定,同时又想起了自己卑微的出身,更觉与爱情无望。忽然间,像是有所觉悟似地,薇奥莉塔起身高唱「及时行乐」─与其等待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爱情,不如把握良机,享受眼前的欢乐。(咏叹调:好生奇怪!...梦中情人...及时行乐!)

─ 第一幕落 ─

第二幕

第一景 巴黎郊外农庄

­  接受了阿弗列德爱情的薇奥莉塔,终于远离巴黎的风尘社会,来到乡下和阿弗列德过着平静安详的乡居生活。幕启,阿弗列德着猎装进场,他自言从来都没有过如此这般的幸福生活,「只要离开薇奥莉塔,就没有快乐可言」。此时薇奥莉塔的贴身女佣安妮娜身穿旅行外套进场,看起来像是从大老远回来似的;阿弗列德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为了维持乡间生活的开销,薇奥莉塔私底下已经变卖了不少家产,但她都没有告知阿弗列德,而安妮娜正巧才从巴黎又变卖了一些金钱回来。阿弗列德闻言,深感羞耻,随即动身前往巴黎,他决定要亲自赎回薇奥莉塔的财物。(咏叹调:我的无知,我的耻辱!)阿弗列德离开后,薇奥莉塔上场,问起阿弗列德去向,安妮娜只说阿弗列德去巴黎办事,并没有说他此行所为何事。门房递交薇奥莉塔一份信函,原来是好友弗洛拉邀请薇奥莉塔出席当晚的化妆舞会;薇奥莉塔一方面讶异弗洛拉竟然可以找到她在乡间的地址,二方面则又窃笑弗洛拉可能要白等她了(因为薇奥莉塔目前只想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不一会儿,门房又进来通报,一位男士前来拜访薇奥莉塔,而这位男士不是别人,正是阿弗列德的父亲─乔治?杰尔蒙。乔治进门后,直截了当地表示:此番前来要把儿子从那位「让他一步步走向堕落之途」的女子身边带走。薇奥莉塔闻言,颇感不悦,但随即也向乔治出示她为了维持家计而变卖家产的证明文件;乔治阅毕,才知先前对薇奥莉塔有所误会,但他此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由于女儿即将与地方望族成亲,为恐「阿弗列德与出身风尘的女子交往」一事有辱家风,于是他要求薇奥莉塔永远离开阿弗列德(咏叹调:上帝赐我一位如天使般的女孩)。深爱阿弗列德的薇奥莉塔起初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乔治的要求,但在乔治的百般请求下,薇奥莉塔在伤痛欲绝的心情之下,终于点头让步。乔治离开后,薇奥莉塔要安妮娜代她通知弗罗拉,说她今晚将会参加在弗罗拉家中的舞会,同时她也准备写一封告别信给阿弗列德。正在写信的同时,阿弗列德突然回来了,薇奥莉塔有些不知所措,情急之下支吾其词,却不敢告知实情,只说要阿弗列德记得她永远的爱,随后即匆忙离去。阿弗列德察觉情况有异,但未再深入询问。此时,门房送交薇奥莉塔的亲笔信函,阿弗列德读信之后,才知道薇奥莉塔已离他而去,正巧乔治回到屋子里,阿弗列德哭倒在父亲怀中。乔治劝告儿子放下这段感情,和他一起回老家普罗望斯(咏叹调:普罗望斯的海与地),但阿弗列德却连只字也听不进去;忽然他撇见桌上弗罗拉寄来的邀请函,心中暗想薇奥莉塔的去处,随即夺门而出,不理会老父亲的呼唤。

第二景 弗罗拉家中大厅

­  幕启时,夜幕低垂,热闹的化妆舞会即将开始,宾客们正在一旁大桌上玩牌赌博。此时,一群打扮成吉普赛算命女郎的女士们蜂拥进入,随后则是男士们装扮成西班牙斗牛士,把场面气氛带到最高潮。在热闹的歌曲之后,阿弗列德登门拜访,并加入赌局。未久,薇奥莉塔在「老恩客」多佛男爵的陪伴之下进场;薇奥莉塔一眼就看见赌桌旁的阿弗列德,心想:自己来的真不是时候。赌局中的阿弗列德运气颇佳,连盘皆赢,但他不断地冷嘲热讽赌运甚差的多佛男爵、以及大厅一旁的薇奥莉塔。待弗罗拉招呼宾客们前往用餐之后,薇奥莉塔私下又约了阿弗列德单独会面;她请阿弗列德赶快离开此地,以免与多佛男爵之间发生冲突,而阿弗列德逼问着薇奥莉塔是否还爱他,但薇奥莉塔因先前与阿弗列德的父亲─乔治?杰尔蒙─有约在先,不得不说出「善意谎言」:她现在所爱的是多佛男爵。阿弗列德在盛怒之下,呼唤众人前来大厅,他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还清亏欠薇奥莉塔的「钱债与情债」;说毕,就像是要羞辱人似地,把在赌局中赢得的钱,全部丢在薇奥莉塔的身上;薇奥莉塔承受不住羞辱,昏倒在弗罗拉怀里。众人齐声责备阿弗列德的粗暴行为,而乔治也出现在人群中,他十分不耻儿子对一位女士竟然做出这样的不礼貌举动;薇奥莉塔则幽幽地说:总有一天阿弗列德会知道她是真心地爱着她,才会忍受此番痛苦。随后,在友人搀扶下,薇奥莉塔离去,多佛男爵则上前向阿弗列德宣示挑战,为薇奥莉塔的受辱讨回公道。

─ 第二幕落 ─

第三幕 薇奥莉塔在巴黎寓所的卧房

­  某个节日的早晨。薇奥莉塔的肺疾日益严重,已到病入膏肓的地步,贴身女佣安妮娜随侍在侧。医生来访会诊,私下告知安妮娜:薇奥莉塔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薇奥莉塔似乎也有自知之明,她要安妮娜将她仅剩的财产分给路上的穷人。待安妮娜退去后,薇奥莉塔从怀里掏出一封乔治?杰尔蒙写来的信,独自念起:乔治感激薇奥莉塔遵守诺言,并且也已转告阿弗列德有关薇奥莉塔所作的一切,而阿弗列德也将赶来向薇奥莉塔致歉─但这一切对薇奥莉塔而言,都已经太晚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只怕见不到阿弗列德最后一面。(咏叹调:永别了,美丽的回忆) 此时安妮娜匆忙回来,她问薇奥莉塔今天是否真的觉得好过一些?因为她要给薇奥莉塔一个大惊喜。随后阿弗列德急忙冲进来、紧紧拥抱住他亏欠甚多的薇奥莉塔,两人至此,误会冰释,并且打算离开巴黎,重新过着只有他们两人的宁静生活(二重唱:告别巴黎),但薇奥莉塔终因体力不支倒地。安妮娜紧急找来医生救治,此时乔治?杰尔蒙也赶来探望,同时也要表达他最深的敬意与歉意,但他所看到的则是奄奄一息的薇奥莉塔。薇奥莉塔取出自己的肖像交给阿弗列德,并且祝福阿弗列德有朝一日能够找到另一个可以为他带来真正幸福的女孩。说毕,她忽然觉得体内有一股生命力量不断升起,但那只是回光返照;最后,薇奥莉塔在众人惊呼之下,香销玉殒!

THE END
0.小仲马诞辰200周年!“茶花女”的底色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茶花女”的故事,还是非常有必要读一读小仲马的原著。《茶花女》反映了男女主人公所处的那个社会动荡时期的特征,阶层的不平等和社会习俗的偏见,成为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障碍本身构成了这个故事的背景,而人物在这一背景下表现出来的品质,是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个爱情故事的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1893892941/70e2834d02001oicw
1.杯中流转的瞬息:歌剧《茶花女》饮酒歌的深刻寓意《饮酒歌》出现在《茶花女》的第一幕,背景设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的家中。久病初愈的她正在举行宴会,青年阿尔弗莱德被朋友带到这里,深情地唱起这首歌。后来薇奥莱塔和舞会上的其他成员也加入了进来。威尔第运用了轻快的舞曲节奏和明亮的大调色彩,展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与宴会的热闹。 https://www.meipian.cn/57uo36fu
2.书评丨《茶花女》:爱情与社会的双重悲剧当然,《茶花女》也并非没有瑕疵。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其中的某些情节或描述可能显得过于陈旧或过于理想化,作者对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和背景的描写不够深入,小说中的语言比较陈旧,有些地方甚至难以理解,这可能会让一些现代读者感到困惑,使得一些读者可能会感到人物形象单薄。但正是这些“陈旧”与“理想化”之处,使得这部作https://www.jianshu.com/p/93b9b17bab47
3.《茶花女》和《杜十娘》遭遇同样悲惨,有何异同?二、玛格丽特与杜十娘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何异同? 玛格利特所处的时代,是法国七月王朝快速发展的时候。而显然,国王路易·菲利普并没有意识到,当大门完全向上流贵族与资本家,敞开的后果是怎样的。在小仲马《茶花女》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法国还没有出现经济危机。因此举国上下的生活基调,正如书中开篇描绘https://www.163.com/dy/article/ER6TOBJ605427O17.html
4.《茶花女》背后的真实故事《茶花女》是举世闻名的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此书完成于1847年,出版于1848年。 《茶花女》出版那年,小仲马刚好24岁。 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能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部传世之作,背后一定有他的故事和原因。 小仲马的父亲是被后世称为大仲马的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亚历山大·仲马https://www.jianshu.com/p/9326b2552956
5.陶渊明《饮酒》教学设计(通用5篇)1、背景介绍 1848年,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问世。后来,他又亲自将其改为剧本。1852年,威尔第在巴黎访问,并在此观看了话剧《茶花女》,随即产生了将其改为歌剧的想法。1853年初,皮阿维写成歌剧脚本。随后,威尔第用了四周的时间便写成了歌剧《茶花女》。同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威尼斯的费尼切剧院演出。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演员的'https://mip.ruiwen.com/jiaoxuesheji/2450755.html
6.茶花女(豆瓣)到目前为止 茶花女有12个以上比较有名的版本 其中最出色的只有两部,1936年美国版和1995年波兰波。本文将评析这2个版本 1936年的美国版嘉宝出演,因为好莱坞以及明星效应,是最出名的一部,但绝不是最好的一部,甚至不能称为出色的“茶花女式电影”, 与茶花女深邃的文化背景 (展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99114
7.与茶花女有关的6篇(全文)摘要: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的女主人公, 羊脂球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的女主人公。茶花女和羊脂球虽同为风尘女子, 但都是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人物代表, 处在资本主义大的时代背景下, 经历了几近相似的悲剧命运, 相似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命运走向安排使这两个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p0kfy8v.html
8.小仲马的艺术传承与人道主义情怀|编剧|大仲马|茶花女|小说家|剧导语:亚历山大·仲马,法国著名小说家,是文艺史上一位独具天赋的作家。作为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继承了父亲的文学血脉,他的作品以人道主义思想和真挚情感为基调,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并深受欢迎。本文将从他的生平背景、代表作《茶花女》以及其他一些剧本作品来探索小仲马独特的艺术传承与人道主义情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AMF180I0556499L.html
9.《茶花女》——一部揭示19世纪巴黎社会伪善与道德沦丧的爱情悲剧《茶花女》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爱情悲剧,通过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命运多舛的爱情故事,展示了19世纪巴黎上层社会的伪善与道德沦丧。这部作品不仅让读者深感爱情的无奈与挣扎,还引人深思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在当代社会,虽然时间与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茶花女》仍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品味。https://www.jianshu.com/p/06b992dd27ae
10.《茶花女》:一场注定的爱情悲剧!人生没有捷径,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唯有自我强大,自尊自爱自立,否则不管是职场还是爱情,你注定是个输家,这大概就是《茶花女》要让我们明白的真谛吧!!!https://www.jianshu.com/p/52b2b3ca7a96
11.《茶花女》为爱奋不顾身的交际花|爱情|成全|小仲马|杜瓦尔|阿尔芒《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了交际花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之间的爱情故事。 玛格丽特虽是一位为爱奋不顾身的痴女,却也是巴黎风月场所无人不晓的交际花。在这场不对等的恋爱关系中,玛格丽特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换来了误解和侮辱。 小仲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茶花女的故事,也通过玛格丽特的故事想要告诉https://www.163.com/dy/article/I9F1II050553SPV0.html
12.《茶花女》读后感(15篇)伴着徐徐清风,品尝一口涩茶,我读完了手中捧着的《茶花女》,这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之作,他的发行是对法国资产阶级社会道德问题的探讨,这使我对法国的社会背景有了最初的了解,也使我受益匪浅。 茶花女是追求纯真美好情感的.先驱。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一个城中的名妓,玛格丽特爱上了阿尔芒,在她的眼里,父母的障碍http://www.unjs.com/dhg/6606569.html
13.幻灯图:大剧院推出新版《茶花女》观众身临其“镜”著名歌唱家李光羲评价“在马泽尔的指挥下,好像所有的动作、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他手中流出来的一样”,264平米的巨幅镜面,茶花女近景,茶花女倾诉内心,茶花女在情感中纠结,大剧院版《茶花女》用光影营造的“太虚…http://slide.ent.sina.com.cn/slide_4_704_10386.html
14.芭蕾《茶花女》:足尖上的凄美虽然服装极尽奢美,但是诺伊梅尔却将整个演出的布景设计得十分简洁,几乎让人看不出故事的时代背景。诺伊梅尔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容易把这个100多年前的故事放到现代社会中来理解。” 音乐的选择也是《茶花女》的别具匠心之处,诺伊梅尔在背景音乐中,选择加入肖邦的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更强于刻画http://www.cflac.org.cn/ysb/2010-01/22/content_18842050.htm
15.剧赏丨《茶花女》:朦胧水彩风格打造19世纪的唏嘘爱情《茶花女》是舞台上复排次数和版本最多的歌剧之一,每个版本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2019年,上海芭蕾舞团推出全新版本芭蕾舞剧《茶花女》,由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英国芭蕾大师德里克·迪恩担任编导。 + + + + + 芭蕾舞剧《茶花女》以文学原作为创作蓝本,讲述了发生在法国七月王朝背景下的悲剧故事:为生计而沦为上流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c2MTM1NTGD331lsYbOcw.html
16.歌剧《茶花女》首演时无人喝彩被认为离经叛道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茶花女》每在一地上演都会被一次又一次地改造。 在此次上海歌剧院版《茶花女》里,故事的背景被设定在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场景则被放置在一艘白色“茶花号”国际邮轮的后甲板上。 “茶花号”从外滩起航,途经越南西贡、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最终抵达巴黎。而茶花女薇奥列塔此番则穿上了旗袍,成了http://www.chinawriter.com.cn/wutai/2016/2016-03-18/267889.html
17.关于小仲马《茶花女》作品的分析《青年文学家》2020年27期国内外很多著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永远不变的主题,而《茶花女》就是著名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之作,向读者展示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玛格丽特,她美丽可爱,但是却由于生活所迫而沦为了风尘女子,虽然在腐朽的社会底层艰难的生活着,但是始终保持 (共3页)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QNWJ202027072.htm
18.《茶花女》着旗袍站斜坡全新阵容明晚“回归”文化频道昨晚,这部东方韵味浓郁的《茶花女》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彩排。著名指挥家罗贝托·阿巴多受邀执棒,著名女高音杰西卡·普拉特(饰演薇奥莉塔)和著名男高音弗朗西斯科·德牧罗(饰演弗朗西斯科),两位国际大咖联袂“登船”,也让这部具有东方魅力的西方经典更有看点。 上海版《茶花女》的故事背景被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被誉为东方巴黎的https://culture.china.com/art/11159887/20170316/30332563_all.html
19.我见、威尔第!Valentino与SofiaCoppola联袂打造歌剧《茶花女》“我们与Sofia开始着手切入这出戏时,我们认为一定要赋予当代气息于其中,而且要考虑如何能让这一版特别的《茶花女》与年轻一代产生共鸣,”Pierpaolo说,而MariaGrazia则坦言一开始她非常担忧会不会“使歌剧蒙尘”。 因此,关于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Sofia是否能够让这个以19世纪巴黎上流社会为背景的故事“下来接一接地https://www.vogue.com.cn/no/news_1513325ed19b03fd.html
20.歌剧《茶花女》创作背景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这部以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小说为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备受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改编为歌剧。1853年在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首演时,因男女主角表现不佳,惨遭失败,面对这样的结果,威尔第只说了一句话:“时间会证明这次的失败究竟是主演的错还是我的错。”https://www.jianshu.com/p/156bb4b53e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