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必须开除一个,你会选择谁唐僧沙僧白龙马孙悟空猪八戒

如果《西游记》师徒四人,必须开除一个,我会选择沙悟净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里面有着桀骜不驯但是一心一意保护唐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的猪八戒,以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沙僧,一天只知道念经但是有着顽强毅力的唐僧,还有作为脚力辛苦奔波的白龙马。

但是如果要将其中的一个人开除,我觉得应该开除沙僧。唐僧是西天取经的主力,孙悟空是降妖除魔的主力,白龙马是坐骑,猪八戒属于人力资源的主力。

沙僧呢,除了再经过流沙河做出了贡献之外,实际上却显得很平凡,作为天庭的卷帘大将其实力和猪八戒不相上下,但是每次被抓走的就是他和唐僧两个人,不得不说沙僧的心机深重。

留在一个组织,要看你有没有价值

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却属于遇事不怕事的主。猪八戒作为天河水军,是掌管天水(弱水)的存在。在天庭中有着自己的势力和人际关系网,这也是为什么孙悟空每次都让猪八戒去搬救兵的原因。在原著中曾写道猪八戒和真武大帝的关系,真武大帝都愿意和他称兄道弟,可见他的关系网络有多强大。真武大帝在所有妖怪心中属于最大威胁的一类,由此可见猪八戒的本领弱不到哪里去,最强大的就是水战。

孙悟空作为团队中的主要输出人员,每一次降妖除魔都离不开它的存在,再加上猴子有着大闹天宫的本事。这样的处理且为整个组织带来极大利益的人,不可能被开除出去。猴子所带来的利益就是唐僧师徒能够功德圆满,取得真经。这样的人不会被开除。

唐僧作为领导者,是被上级领导所看重的人,只有他在整个团队才能完成这次的合作,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相当于唐僧就属于联系上层领导的关键,和完成任务的关键,这样的人也不会被开除。

至于沙僧这样的,有能力却显得自己勤勤恳恳,毫无作为,跟在团队后面拖后腿的人物,是所有组织都很讨厌的类型。除了每次告诉孙悟空“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建树。在原著中沙僧被抓的次数是仅次于唐僧的存在,唐僧是凡人没有自保能力这说的过去,但是沙僧作为卷帘大将尽然连小妖都打不过这就说不过去了。

适者生存,永久的法则

西游记所处的时代属于群魔乱舞的时期,只有活下去才是真道理。在西游记这个朝代中,孙悟空不必多说,有着强大的武艺傍身,妖魔难近,再加上自己所拥有的火眼金睛,能够明辨是非,在朝堂上属于那种忠心耿耿且明辨是非有强大武艺的将军。

猪八戒有着自己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只要自己求助就有人来帮助自己,人际关系是猪八戒的依仗之一,其次就是猪八戒的小人嘴脸,猪八戒对唐僧非常的献媚,属于奸臣或者小人的角色,在乱世之中这样的人也是有着自己的保命能力,续航能力超强。

唐僧是被指定的人选,属于钦差大臣,领导者不会让他一命呜呼。沙僧就比较悲剧,作为老实巴交的人物,对唐僧惟命是从的小人物,没有强大的武力,没有庞大的关系网,没有上层人物的关照,这样的人在乱世之中往往最先牺牲的典型。至于小白龙虽然没有强大的实力,但是它却受到唐僧重点照顾得对象,再加上他家族的声望,也是不可能拉出去就没有命的存在。

这样看来最先牺牲的就是沙僧,一个要背景没背景,要实力没实力,最为老实巴交的人物,会被最先淘汰。

再回到西游记中,沙僧的任务是挑担,但是在流沙河之前,挑担的一直都是猪八戒,也就是说沙僧的这份工作是所有人都能干的,孙悟空也可以挑担,但是作为大师兄肯定这样的脏活累活不能是自己。

白龙马作为脚力,他的作用是其他人所代替不了的,难道让猪八戒恢复原型让唐僧骑乘吗?或者说是孙悟空变成动物让唐僧骑乘?这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沙僧在西游记中就没有过关于他变化的描述,为此认为沙僧是不会变化的存在。

后记

对于组织要的人就是能为公司带来利益的人,唐僧、猪八戒、孙悟空、白龙马都属于能都带来效益的人物。孙悟空保证道路通畅没有阻碍,白龙马负责赶路,猪八戒负责交际,唐僧负责签订文案。多余的沙僧能干什么呢?

端茶递水,这些对于猪八戒来说也不是问题,谁都能做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安排别人干,这样会提高成本,这样看来沙僧这个人物设定在组织没有是在价值。为此开除沙僧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那些年追的央视爆款《西游记》,到底透漏出什么道理?(荐读)也有的人说:当有一天你真正的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同时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同时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 更多的网友有点懵,这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的故事怎么就成了成功学?还跟人生挂上了钩? 说降妖除魔真的不为过,但是真的仅仅就是一部神魔大战吗? https://www.jianshu.com/p/b726172c1efe
1.西游记读后感800字(通用27篇)《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一部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师兄孙悟空。他原来是一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的`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140812151551_273864.html
2.《西游记》深度解析(耐心看下去非恶搞绝对颠覆你的西游记印象)1.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连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可为什么后来在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2.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取回经来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吗? 3.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完全可以飞到西天把经书取来,为什么还要慢慢吞吞地走过去呢,难道不嫌麻烦么?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62272_1112155384.html
3.杨洁:三十年前拍《西游记》难比西天取经故事外的事,有时和故事本身一样精彩。导演杨洁1982年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就是这样。 “《西游记》剧组的全体演职员是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来完成这部巨著的。”杨洁并不认为自己的描述有丝毫夸张。 1982年春节开机,历经6年才拍完的电视剧《西游记》,三十年来获奖非常多,至今仍被不少观众奉为经典,各个电视http://news.youth.cn/jsxw/201704/t20170417_9502569.htm
4.《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精选7篇)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小圣施威降大圣》就是节选自《西游记》,看我们读了有怎样独特的感受。 https://mip.jy135.com/jiaoan/755970.html
5.煮酒探西游俗话说:“人无利, 不早起。”人, 一个正常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 都是要经过考虑, 抉择的。凡考虑, 抉择都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的。 唐僧去西天取经, 既然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抉择, 我们就可以认定: 这是他的最佳选择! 可是, 他的这个最佳选择却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做出的。不知道各位看出来https://www.douban.com/note/61829953/
6.《西游记女儿国》┃如何抹去你身影?如同忘却我姓名但是,孙悟空明白唐僧师徒拖家带口自然顾虑多,那么西天取经必然难以成行。为了完成师傅最初的愿望,必须解胎。但是,唐僧是要成佛之人,怎么能够是杀人之人呢?因此,孙悟空想到的是自己来做恶人成全唐僧。 这个世上人人都想做好人,都想有一个好名声。让人捐款容易,让人毁誉难。而孙悟空却能够为了唐僧牺牲个人的名誉https://www.jianshu.com/p/5b7375c27d89
7.《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换来师傅一纸贬书,你怎么理解?场景简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他们三遇妖怪变身寻机伤害唐僧,从给丈夫送饭的妻子、寻找女儿的老太太,再到寻找妻女的老头,孙悟空火眼金睛及时识破,三打白骨精。师傅唐僧难以理解此情此景下悟空的行为,师徒决裂。 《西游记》不愧为一部经典作品,每次看,都会从中获得这样或那样的感受与思考。今天分享三点https://www.jianshu.com/p/1f69a72f2fb6
8.《西游记》的思想意义从整个情节内容来看,《西游记》一百回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第一回到第七回,主要写孙悟空的出生、学道和大闹天宫这些故事;第二部分从第八回到第十三回,主要说的是唐僧的出生和经历,以及他和唐太宗的关系,包括西天取经的缘起;第三部分从十三回到结束,写西天取经一路上的事情。 https://shuangyashan.dbw.cn/system/2007/05/23/050823262.shtml
9.竺洪波:《西游记》为什么成为经典更值得后世称道的是,正是吴承恩,才将《西游记》写成了一部独一无二的神话小说。按以往文学史的命名规则,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大概率应该像《马可·波罗游记》或《鲁滨逊漂流记》那样,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或者,从“取经求法”的题材上看,它更有理由成为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然而,《https://www.ecnu.edu.cn/info/1095/60807.htm
10.简发对《煮酒探西游》的笔记(1)如果唐太宗不知道如来佛有这个经可以为他解灾,那他也就不会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经了。所以整个事件的关键之处还在于观音菩萨。 那么,观音菩萨又为什么要来指点唐太宗呢?《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讲得非常清楚: 一日,如来佛祖唤聚诸佛、众弟子,对大众说: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https://book.douban.com/people/189669975/annotation/4086927/
11.高校教师用《西游记》解释管理学:唐僧为啥当领导?教育原标题:高校教师用《西游记》解释管理学:唐僧为啥当领导? “西天取经时,唐僧为什么能做领导人?”昨天上午,在武昌工学院《领导科学与艺术》课堂上,这个问题引起全班66名学生的热议。 当天上课的王丹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们讲课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们自由分组讨论《西游记》中的唐僧担任领导人的理由,并要求每组给出不同结论http://edu.people.com.cn/n/2015/0409/c1053-26819190.html
12.西游记书推荐理由(精选13篇)西游记书理由 2 《西游记》是明朝作家吴承恩写的一部神话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个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这本书中,你可以认识心底善良的唐僧,忠心耿耿的沙僧,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天不怕地不怕、本领高超的孙悟空。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https://mip.yjbys.com/jiuyezhidao/fanwen/qitafanwen/1222313.html
13.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精选26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 篇1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磨难重重,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大难,才从如来佛祖的手中拿到http://www.unjs.com/fanwenwang/ziliao/536448.html
14.名著阅读|《西游记》最全考点汇总,高分必备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03/11/16205163_10586404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