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唐僧,我相信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唐僧这个人,意志从来就不坚定。面对钱财富贵,唐僧还能够稍稍把持,面对女色,几乎就是一攻就破。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唐僧在成佛时,如来这样说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檀功德佛”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前世是我二徒弟,因为上课不听讲,所以把你贬下凡间去历练(镀金),才有今日成就。说白了,唐僧就是如来的二徒弟,一个官二代,虽没有佛位,但是地位比观音等一众菩萨无形中高了一些。类似于家主的儿子,看起来总是比长老地位高一些,这样的话对于团队来说,确实难以管理,确实这个徒弟虽有慧根,却很不争气,为佛教无太大建树。且作为佛祖二徒弟没有正式编制,总归说不过去。所以,抓到唐僧一个错,贬下凡历练。从这个典故中也能看出来,唐僧的定力是非常差的,如来二徒弟,座位极其靠前,众目睽睽之下上课打盹。所以,才安排了非常多的劫难,考研唐僧,这定力的考研便是重中之重。那西游中出现过几次美女呢?
一、观音、骊山老母等四圣试禅心事件
二、是白骨精变作的村姑
三、是女儿国国王。
四、是蝎子精。
五、遇到美女,是杏仙。
六、蜘蛛精。
七、是老鼠精。
八、是玉兔精。
那唐僧对谁动过心呢?我们来看看唐僧看到这些美女有过的表现。
第一次唐僧遇到四圣试禅心的时候,贾母让他们留一个下来继承家业,考研唐僧对钱财的定力。唐僧的表现是“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唐僧在这里是经受住了金钱和美女的考研,但是受到了骊山老母和观音的批评,原文道“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其实就是在说,唐僧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徒弟出来挡刀,没有一个师傅的担当,佛教常宣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在唐僧这儿,只是嘴上说说,在四圣试禅心的环节,虽然唐僧不为美色钱财所动,却表现出非常自私自利的模样,让四圣所不喜。但是在这次试心以后,唐僧再也没有类似情况。
言归正传,唐僧在四圣试禅心经受住了考研,但是其实主要是钱财的考研。要知道唐僧其实是非常看轻钱财的,如果一上来就把四个闺女叫上来,还不知道唐僧出啥丑呢。
第二次是白骨精变作的村姑,看原文对村姑的描写,“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白骨精这个形象描写是非常的哇塞了,穿着在唐朝时候,应该是非常开放的。看唐僧的表现“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看“跳”这个词,你说不心动,傻子才相信,而且跳起来就问你家住哪儿,是什么样的人家...从此处可看出唐僧的凡心未退,还从一个情节看出来,在孙悟空发现白骨精变得村姑是妖精,悟空要去打死,被唐僧拦住,孙悟空是看出来唐僧动了凡心的,原文如下“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如果唐僧没动凡心,他的表现应该是生气,而不是害羞。在孙悟空打死白骨精以后,唐僧疯狂念经泄愤。
第三次,是唐僧遇到了女儿国国王。来到了女儿国,就派太师来游说唐僧,原文唐僧的表现“三藏闻言,低头不语。;长老越加痴哑。”说白了,就是唐僧刚来到驿站,刚坐下吃饭。突然来个人,说女王要留你下当国王。给谁谁都会一脸懵逼的,毕竟对方长啥样也不知道,唐僧有这个表现很正常。但是,当见到了女儿国女王时,唐僧的表现“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为什么有这个表现,因为女儿国女王太美了,原文道“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美过貂蝉,赛过西施,可见唐僧面对如此美貌,他还是心动了的。但是,唐僧心动只是一这一瞬间,后面唐僧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取经大业。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女王以势压人,一切都太快了。女儿国是女强男弱,在当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是唐僧所不能接受的。唐僧的喜好还是娇滴滴的,看起来更容易被保护的女子。如果,女儿国国王不那么猛浪,稍微温柔一点,再多留唐僧下来风花雪月,估计就容易多了。
第四次的蝎子精,完全是掳走的,全程被逼迫状态。只有惊恐,还伴随着中毒,遇到这种情况,是个男的都不可能有什么别的想法。你看图中这样掐着你,你还能咋地?
第五次,杏仙。在电视剧中,杏仙在遇到唐僧那一段,也给很多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求爱不成,隐身而去。原著却不是这样,原著里唐僧被树妖施法,跟徒弟失散,弄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局,来迷惑唐僧。然后让杏仙出场对唐僧表达爱慕之情,其实就是想骗去唐僧的元阳。唐僧发现不对劲后,极力反抗,这些妖怪才露出了丑恶的嘴脸,最后徒弟们及时赶到,才幸免于难。这些树精才被猪八戒,全部打死。影视剧中是艺术手段,并没有打杀掉。
第六次蜘蛛精,这次是唐僧完全耍性子,非要自己去化缘。看到一户人家有七个美女,来看看唐僧是啥表现,“三藏看得时辰久了,只得走上桥头,应声高叫道:“女菩萨,贫僧这里随缘布施些儿斋吃。””。这不该是一个高僧该有的表现,佛经常说美女是“红粉骷髅”,看来唐僧还是凡心未脱,看到美女也会盯着看。不过唐僧的警觉性还是高的,毕竟取经路上,唐僧被抓了许多次,被吊了许多回,也遇上了一些女人或女妖,这个时候的唐僧定力还是可以的了。
直到第七次遇到了白鼠精,初遇唐僧时,白鼠精化身被强盗绑架的少女,说自己父母亲都死于强盗之手,为了唤起唐僧的共情的心理。因为唐僧也有着失去父母的共同遭遇,所以对白鼠精化作的少女稍有好感。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唐僧非要让白鼠精留宿在这佛门清净之地里,住在了寺庙里的天王殿的天王身后三天。接下来的情节,成为西游里的一大争议。就是在此后的三天,唐僧接连三天没有出门,更是在这三天里,向李世民写了辞职信,原文道——
“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
这里有人解读唐僧在这里失了元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住下的第二天早上,唐僧迟迟未醒,孙悟空去看唐僧时候,唐僧怎么说的“三藏道:“我半夜之间,起来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风吹了。””也就是说唐三藏半夜起夜了,这里就让大家起了无限遐想。然后就写了辞职信,第三天,然后起来第一句话是什么?师父欠身起来叫道:“悟空,这两日病体沉疴,不曾问得你,那个脱命的女菩萨,可曾有人送些饭与他吃?”
唐僧起来第一句是关心白鼠精,所以有人解读唐僧在这失了元阳也不是不无道理的,这段情节就很迷。然后唐僧被掳走,也是唯一一次叫了别人“娘子”,唐朝时候娘子只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另一半的,虽然有‘虚与委蛇’的成分。但是,掳走唐僧的妖精很多,也不见唐僧以“娘子”相称,也见唐僧还是对白鼠精,有一些爱慕的情感,或许在梦里唐僧已经知晓了和白鼠精的前世今生。
新版《西游记》白毛鼠
在孙悟空要设计钻进白鼠精的肚子。杀了老鼠精时,唐僧是极力阻止的,让孙悟空不在再造杀孽。孙悟空还是钻进了老鼠精的肚子,逼她送出唐僧。而白鼠精竟然忍住疼痛,舍不得送出唐僧,并说出一番奇怪的话来——
夙世前缘系赤绳,鱼水相和两意浓。不料鸳鸯今拆散,何期鸾凤又西东!蓝桥水涨难成事,佛庙烟沉嘉会空。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
也就是说,唐僧的前世和老鼠精是有一些前缘的
在奎木狼章节,奎木狼和披香殿的宫女私通。然后在奎木狼私下天庭后,披香殿的宫女下凡投胎,和奎木狼再续前缘。唐僧前世是金蝉子,金蝉子是陪伴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的一只金蝉,在释迦摩尼悟道后,成为释迦摩尼的坐下二弟子。当然,金蝉子在佛教典籍里是不存在的,属于作者杜撰的人物。那这个同是妖修金蝉子是否和老鼠精相识呢?白鼠精在西天听到了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后,才偷吃的香烛,下凡和唐僧再续前缘。当然,以上是小编想象的,做不得数。
所以说,白鼠精是唐僧西游路上唯一心动的一个女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西游路上最后一个对唐僧女色的考验,这次是谁呢?
月中仙子的宠物——月兔
最后一次定力考验是遇到玉兔,话说唐僧在一个寺庙里见到了天竺国真公主。次日就被早早等待的玉兔变得公主用绣球砸住,要招唐僧当驸马。当唐僧见到玉兔的时候,原文是如何描写的:
“婷嬝娜,玉质冰肌。一双双娇欺楚女,一对对美赛西施。云髻高盘飞彩凤,娥眉微显远山低。笙簧杂奏,箫鼓频吹。宫商角徵羽,抑扬高下齐。清歌妙舞常堪爱,锦砌花团色色怡。行者见师父全不动念,暗自里咂嘴夸称道:“好和尚,好和尚!”
连孙悟空都忍不住夸赞唐僧的定力,可见此时的唐僧才真正做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然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涵盖的是世界万物皆是“色”,我们不研究这个,只要知道美色也在这句话里被涵盖就对了。
小编觉得,《西游记》里的如来佛祖为什么要让唐僧,也就是金蝉子去西天取经。原因是两个字“因果”。
1.当时佛教对中土的影响力不高,佛教缺乏一位东渡传法的人才。
2.身为如来二弟子理应身兼为师傅传法的责任,虽有悟性,但是对佛教毫无贡献。
3.也正是因为有悟性,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导致定力极低,容易受外力所惑。
4.如来的私心:让唐僧东渡,一是传法,二是镀金。毕竟一直都是佛祖的亲传二弟子,并无什么道果,说不过去
5.唐僧悟性很高,但是一直没有得道的原因就是因果缠身,所以,需要转十世来还这些因果。
所以,在第十世即将功德圆满之时,安排了这次西游取经之行。让唐僧真正的功德圆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