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与甄宝玉

一念一世界,再回首已百年身。

沉湎于中国传统哲学宇宙人生阴阳学说多年,我常常怀疑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反物质自己与我一起欢笑哭泣,一起愤世嫉俗。只可惜“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丁肇中教授告诉我们, 物质与反物质的结合,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且因而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

甄宝玉、贾宝玉就是这样的一对人:他们有着共同的性情、喜好,他们共同厌恶仕途经济。最终他们见面了,虽没有 导致两者湮灭,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但彼此却只能互相嗤之以鼻,不欢而散。 最终奔向了不同的人生追求:贾宝玉出家,甄宝玉进仕。

何以至此?因为这对心心相印的知己彼此初见都在客套礼节,未能免俗。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该死的世俗、这该死的语言!

有人偷偷告诉我: 神瑛侍者投胎转世的是甄宝玉,而非贾宝玉;惟其真宝玉故不需含玉而生,惟其假宝玉则必须含玉而生 。甄宝玉无须用“通灵宝玉”护体,及至后来贾宝玉因失玉而迷失了“本性”,甄宝玉送玉时,便完全揭示出了事情的本相。正如林黛玉与林红玉相对一样,这就是以假出真,与“真事隐去”相对应。甄宝玉从未因任何原因而迷失“本性”,以客观真实性,证明着他才是真宝玉。

很平淡的一句话让我一夜难眠——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岂非今生还泪还错了人?这真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

有人说,年轻是一种罪过。因为年轻自以为是,因为年轻处处是抉择。

一个由盛转衰的豪门贵族需要的是家族中兴能臣,偏偏甄宝玉、贾宝玉却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的人物。之于 名利世俗,闺阁是净土,女儿乃高洁之人;红尘是泥沼,男子乃污浊之物。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守住本性纯真,还是走入仕途经济使命?这是个矛盾。

先看看贾宝玉的知己,那些守住本性纯真的人们抉择的结局吧:秦钟为情而终,蒋玉菡回归平庸,柳湘莲出家入道。三个人三种不同的人生,虽不同,但殊途同归于本真。而甄宝玉,却违背儿时的本真,科考入仕,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何其相异乃尔!

何以至此?

因为甄府被抄家,甄宝玉亲眼看着 “钟鸣 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步步走向“举家食粥酒常赊”,年迈的父亲艰难地支撑这个已破败不堪的家庭,他看到的更多的是责任——一个家族男人的责任。甄宝玉病倒了,在痊愈后仿佛换了个人似地:他孝敬父母、友爱朋友、悌爱兄弟;他要 显亲扬名,著书立论,干一番忠孝双全、立德立言的大事业; 他要活出个样来给爸妈看,给世人看,给自己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甄宝玉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他的抉择,向着 家族中兴能臣奋进 。

贾宝玉,你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英雄惜英雄,甄宝玉与贾宝玉终于见面了。“宝玉,我等你太久了!” 甄宝玉、贾宝玉异口同声道。

贾宝玉见到甄宝玉,想到梦中相见之景,并且素知甄宝玉为人,必是和他同心,以为得了知己,只因初次见面, 且又贾环贾兰在坐, 不便造次故用一些客套话极力夸赞。

而甄宝玉 素来也知贾宝玉的为人,只是可与我共学,不可与我适道。他既和我同名同貌,也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了。我如今略知些道理,何不和他讲讲?但只是初见,尚不知他的心与我同不同,只好缓缓的来。

他们初次见面小心翼翼,礼貌寒暄,保守探问,各自说些不着边的人情世故话。甄宝玉于是讲述了一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仕途经济道理。

对于贾宝玉而言,甄宝玉是镜中的自己。镜子的特点就是内外映像一致,但运动的方向却相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样的相见,相见争如不见?见又如何,不见又如何?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林妹妹已去,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那甄宝玉原是与贾环、贾兰一般人物。只可惜他也生了这样一个相貌。我想来有了他,我竟要连我这个相貌都不要了!

从红颜知己林黛玉 魂归离恨天至今,孤独的 贾宝玉以为世上还有一人与自己相知的幻想彻底破灭了!贾宝玉从充满期待、怀疑、厌恶到最后想早点离开,无情的幻想就这样破灭了!镜子轰然坍塌粉碎,残酷而真实的客观世界就这样赤裸裸摆在面前——偌大的京城,偌大的世界唯有自己一人在坚持本真而已,这是怎样无望的孤独?否定他人的同时,自己却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这又是怎样的彻头彻尾的迷茫?

贾宝玉在大哭一场后,不久病倒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众人见到甄宝玉都是一片称赞,紫鹃竟一时痴意发作,因想起黛玉来,心里说道:“可惜林姑娘死了,若不死时,就将那甄宝玉配了他,只怕也是愿意的。”可笑的是在她的眼中甄宝玉与贾宝玉并无不同——人们大多只是关注表面现象,有谁又会去真切关心他人的内心世界?

甄宝玉马上要成亲了,见都没有见过的未婚妻是 王夫人做媒的李纨的堂妹 李绮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他们缔结连理。

永别了,那个“ 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女儿)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 ”的甄宝玉,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已是贾府三姑爷。自此甄宝玉完全脱胎换骨,变得如此陌生,变得如此世俗,变得如此教人心酸。

“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的甄宝玉,毕竟也没有需要女儿伴着读书而考取了功名。甄宝玉,这一切的一切,是你的真实想法吗?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甄宝玉走上仕途经济的道路,他选择了重新拥有。

贾宝玉,你呢?

坚持,还是妥协?那一夜,贾宝玉并没有陷入沉思,他毅然做出了抉择。

他最终选择了出家,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出家!

与甄宝玉参加科考目的不同,贾宝玉要的只是科考这个形式,只是为了给疼自己爱自己自己割舍不下的父母一个交代。科考前他走过来给母亲 王夫人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只有这一入场,用心做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 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

永别了,这个让我既痛恨又留恋,抛不开,放不下,却又走不进的红尘娑婆世界。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明知不可而为之,明知荒谬而放不下,超越理想而超越不了现实。他不是甄士隐、柳湘莲,他并没有一无所有,甚至相反他所拥有的让大多数人羡慕。这一切的一切,从此都永别吧!

一切有情,皆无挂碍。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原谅了让他闻之色变的父亲,原谅了一切与自己恩怨欠还的人们,因为他懂得在红尘娑婆世界中的每一个人的无奈。在冰天雪地之中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父亲贾政拜别,孩儿辜负您老的一片厚望了。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贾宝玉选择了放下尘世中的所有,逃避了现实的喧闹,回归本初。你真的能做到“ 一切有情,皆无挂碍 ”吗?还会想到林妹妹,而抱着病身 泪洒相思地 哭得像个小姑娘吗?

如果甄府没有没落,甄宝玉会不会执著纯真?如果宝钗生子,贾宝玉会不会积极入世?苦笑,只可惜这是个没有奇迹的现实的客观世界,不允许这么多的假设如果。

最后,想问这 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作者一句:曹雪芹先生,您是不是真(甄)宝玉呢?那个假(贾)宝玉已经替您出家了吧?

THE END
0.清改琦《红楼梦图咏》欣赏甄宝玉 这部图咏运用传统的单线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体态神情、服饰变化、景物衬托,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刻划。构图丰富,线条流畅。同时在刊刻方面,刻工细腻、刀法纯熟,较好地保持了原作的笔意,是清代插图画中难得表现出较高技术水平的作品。 https://www.meipian.cn/4yne9uxx
1.甄宝玉,功成名就的贾宝玉甄宝玉青年进取,母亲带他造访贾府,见过贾政、王夫人,两个宝玉见面谈人生。因彼此心中早已认对方为知己,初次见面难免拘谨,相互试探。甄宝玉坦言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家族变故对性格的重大影响。贾宝玉越听越烦,二人不欢而散。 贾宝玉顿悟“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最终他从梦中醒来,知道万事皆不可转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07/05/137012_934338235.shtml
2.《红楼梦》大结局分析——两个宝玉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第一男主角,很大一部分主线情节都围绕着第一男主角来展开,但是书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宝玉,就像贾宝玉的影子似的,虽然在公认的曹雪芹原著的前八十回没有正式出场过,但仍旧给人印象深刻,这个宝玉就是甄宝玉,甄宝玉各个方面都跟贾宝玉很相似:首先,名字一样,只不过一个是甄(真)宝玉https://www.jianshu.com/p/8b8b897d05fa
3.红楼·贾宝玉与甄宝玉的两次会面,一梦一现实接着进入屋子,贾宝玉便听到甄宝玉说的:“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个梦,竟梦中到了都中一个花园子里头,遇见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厮,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偏他睡觉,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宝玉忙上前说他是贾宝玉,两个宝玉还没来得及交流,就https://www.jianshu.com/p/e6034d58b129
4.贾宝玉,甄宝玉,究竟谁真谁假?(二)甚至还有人说,让薛宝钗嫁给甄宝玉,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才是天作之合,这样的设想固然完美,但与作者曹雪芹的理想大相径庭。 总结一下: 在《红楼梦》的文本中,贾宝玉是作者描写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甄宝玉是贾宝玉的梦幻和镜像。 作者设置一个甄府和甄宝玉,是为了暗示这本书所虚构的故事是有真实蓝本的,这个蓝本就是https://www.jianshu.com/p/e443aa567959
5.一文看懂红楼梦!贾政贾琏王熙凤贾环薛蟠宝玉甄宝玉后考中举人。 87.包勇 甄府家奴。因甄府败落,甄家便把他推荐给贾家。包勇身长五尺有零,肩宽背阔,浓眉爆眼,磕额长髯,气色粗黑,人甚憨厚。来到贾府,包勇便想真心办事,见有人欺瞒主子,就时常不忿,偏因是新来之人,一句话也插不上,他便生气,每日吃了就睡。 有一日,喝了几杯酒后到荣府街上闲逛,https://www.163.com/dy/article/FLLM3Q9F05439A3X.html
6.探佚后二十八回猜想(下)宝玉黛玉宝钗妙玉李纨巧姐罗玉凤直到他遇见甄宝玉,终于彻底醒悟,人生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弃了“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通灵玉和“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的金麒麟,悬崖撒手,不知往何处去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宝钗终于也没等来她的丈夫,唯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伴她终老了。https://www.163.com/dy/article/HVUG38T40521D9N5.html
7.42贾府中有个贾宝玉,江南的甄府中还有个甄宝玉,这甄贾宝玉不仅性情相同,而且长得也一模一样。 第五十六回,贾宝玉得知在江南甄家有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连名字也一样的甄宝玉,回到房中睡午觉时竟然梦见自己到了甄府花园中,见到甄宝玉,甄宝玉竟然说自己也梦见贾宝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VOI6GS05564D0E.html
8.《石头记》索隐|解读春秋笔法藴藏守候服侍之人,贾宝玉甄宝玉(一邪一正) 神瑛:五彩玉石,带有瑕疵,朱红欠正色也。 绛珠仙子,一人一物: 成仙的草木之人,林黛玉、薛宝钗(一正一邪); 绛红色泪珠,(红色眼泪、源于白山黑水被漂白的白色清水) 仙界:生活地点:九重天灌愁海方春山 人间:昌明盛世温柔富贵之乡簪缨世族。朱明家,桂林方家。 https://www.meipian.cn/50m7g3l1
9.甄宝玉和贾宝玉什么关系?甄宝玉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甄宝玉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24期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男孩儿。 他抓周的时候,选的是胭脂水粉。 七八岁的时候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7837_1091425896.html
10.《红楼梦》贾家甄家与曹家的联系与区别元妃省亲点的第三出戏《仙缘》,脂砚斋评语是“《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甄宝玉送玉的故事小说里看不到了,但是甄宝玉大梦醒来看破红尘将“玉玺”送走,不正是象征着曹家放下皇明心态,接受并且过上了平常百姓生活了吗?贾曹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甄家与贾家的关系来求证。 https://www.sxllnews.cn/2023-03/01/3_140637.html
11.除了甄宝玉,还有一个人和贾宝玉相似,只是这个人是个女的!可是,除了甄宝玉,还有一个人和贾宝玉相似,只是这个人是个女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不管是甄宝玉,还是贾宝玉,都有一个至理名言,那就是视男性为浊物,视年轻女性为水做的。也就是说,不管是甄宝玉还是贾宝玉,都不把自己当成男人看待,所以才会和这么多女性,有这么多的交集。 https://www.jianshu.com/p/294b411ebc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