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里,《红楼梦》是唯一一部不完整的。流传下来的,只有前八十回,至于后四十回的结局到底如何,几百年来,引得人们竞相猜测。张爱玲还将“红楼梦未完”,列为人生三大恨事之一。
其实,仔细分析前八十回,曹雪芹早已将贾家的结局交代得明明白白,如果再来个后四十回写出来,反倒显得是狗尾续貂,不是大文学家的手法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曹雪芹在开篇就明明白白地交待,《红楼梦》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就是假,假就是真,没有的已经有了,有的已经没了。
所以,书中有个贾家,就有个甄家,有个贾宝玉,就有个甄宝玉。甄家的结局,就是贾家的结局。甄宝玉的结局,就是贾宝玉的结局。前八十回,甄家被抄,已经写得清清楚楚,贾家的命运和甄家是一样的,因此,曹雪芹没有将贾家的结局再写一遍,重复完全没有必要。
贾宝玉是《红楼梦》第一男主角,大部分主线情节都围绕着他来展开,但是,书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宝玉,那就是江南甄家的甄宝玉。甄宝玉各个方面都跟贾宝玉一模一样。首先,名字一样,只不过一个是甄(真)宝玉,一个是贾(假)宝玉。其次,二人长相一样。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派人进京,顺便来贾府探望。
甄家的四个妈妈一见贾宝玉,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得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贾母笑道:“哪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又养的得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
两个人相隔千里住着,却长得一模一样,哪有这样巧的事?所以贾母还问,曹雪芹这么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甄宝玉和贾宝玉就是同一个人,
其次,二人性情也一样,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而甄宝玉呢?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如果说甄宝玉和贾宝玉是两个人,你信吗?还是贾雨村明白,所以下结论说,他们二人是秉正邪之气而生者,都算是同一类人。曹雪芹还怕读者不明白,又进一步安排贾宝玉做梦,梦见了甄宝玉。
贾宝玉做梦到了甄家花园里,第一次见到甄家的丫头,丫头们直接管他叫宝玉,可见两人外貌的相似。贾宝玉有一个心中的挚爱林妹妹,可是贾宝玉梦到的甄宝玉,也有一个让他发愁的妹妹:“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
其次,甄宝玉和贾宝玉是同一人,江南甄家和贾家也是同一家。虽然书中交代甄家远在江南,与贾家相隔千里,实际就是同一家,只不过一个隐写,一个明写。这个甄家在前八十回里,不曾有正面描写,只是通过一些人的话语交待了出来。第十六回,贾琏、王熙凤与赵嬷嬷谈到省亲时,曾提到江南甄家: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贾家接驾过,甄家也接驾过,贾家还将五万银子放在江南甄家,可见两家关系之密切。如果说密切还不能说明两家实际上就是一家,那贾宝玉所做的梦,就是最确凿无疑的证据了。贾宝玉在做梦梦到甄宝玉的时候,十分惊讶:“除了我们大观园,竟又有这一个园子?” “除了鸳鸯、袭人、平儿之外,也竟还有这一干人?”“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曹雪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甄家和贾家就是一家。
这样,甄家的命运,就是贾家命运。所以说,曹雪芹一虚一实,写了甄家,就是写的贾家。他在前八十回里,已经间接交代了甄家被抄的命运,第七十四回,探春曾说:”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甄家被抄后,还曾派人拉了几车东西,送到贾府。
贾、甄二家实为一家,那么,甄家被抄,贾家的命运也是如此,实在没有必要再重写一遍了。风烛认为,曹雪芹虚实相映,如此交待贾家的结局,才是大家的笔法。各位认为,风烛说的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