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也是个色胚哈哈哈,你爸带回来的书不要乱看”契诃夫路遥古龙张爱玲钱钟书

前段时间,理想君跟一位书友交流,她说读完《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其中一卷,然后她92岁高龄的奶奶接着看。有所触动,就在网上发起话题活动“我和父母辈都读过的一本书 ”,尤其在豆瓣,成了热点话题,读者朋友的参与热情,出乎意料。一位豆友回忆自己整理爷爷遗物时发现一本书,“我爷爷也是个色胚哈哈哈”,这条广播成了最受欢迎的,可惜后来被删除了,这次整理时放入。

猜想,对于这样的话题,有兴趣读的相对要少多,毕竟不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醍醐灌顶的醒世恒言,不过这些故事,有的好玩、有趣、暖心,或许能激起你的回忆、感触。

1.

@大正:有次亚马逊做活动,满99送畅销书,我翻了十几页,找了一本契诃夫的小说集。买回来之后,我拿了契诃夫在看,我爸说,呦呵,还看契诃夫呢。我说,啥啥啥,你还懂看契诃夫呢。我爸说,你这什么破玩意,我给你看我的版本。

2.

@菲比惠:这是母亲的藏书,也是母亲最珍爱的书之一,从八十年代初购买后,历经数次搬迁都小心呵护。我直到两年前才开始翻开母亲的这本藏书,从此走入契诃夫笔下的世界并读得欲罢不能,喜爱至极。读这种俄国经典作品配合上本身就极具年代感的印刷,翻阅着泛黄的纸张,徜徉在繁体铅字之间,读得似乎更带劲儿了。

3.

@乍暖:小时候在家里找到的一本笑话大全,应该是我爸偷偷买来看的。前几页还是正常的笑话,后面就时不时出现黄段子,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原来这是一本成人笑话集。

4.

@ilora_池也:有一次我在家看《第三次浪潮》,看完之后惊为天书,然后在那边疯狂的给朋友打电话安利。被我爸听到了。然后我爸轻蔑一笑,哼,这不是我年轻的时候读的玩意儿吗?怎么到现在你们还在读?看来这个世界也没有进步得这么快呀?

5.

@富川白书:最近在家翻书柜,把我爸爸年轻时候读的书翻出来读。他很爱勾画和批注,还喜欢在扉页题字,而我是连书折一下页都会生气的。所以在家里都是,他不能碰我的书,我随便动他的宝贝还“赏析”他的笔记。

6.

@神威:我妈读书的时候,课外读物全是红色小说,她对这些书的爱好持续了一生,我没上学时要她讲故事给我听,她不会讲童话,就给我讲周扒皮半夜鸡叫,高玉宝我要读书的故事,还读过红岩哄我睡觉。

我上班以后疯狂买书,我妈就责备我不给她买书,于是陆陆续续给她买了五六十本红色小说,结果她就病了,视力下降眼睛干痛,看不了书,这批书很多都买回再也没读过,去年六月,我守着弥留的她时,左手拉着她的手,右手翻页重读了《创业史》和《山乡巨变》。现在妈妈走了,那批书我会一直带在身边,就像她会一直在我身边一样。

7.

@醉红自暖:家里有个书柜,一些书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都读过,最初是外祖父收藏的一些书,而后我又加以扩充,有种说法“人终究会被其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而我是被年少轻易获得之物困扰一生。

8.

@午白:妈妈读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看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常常在上课时把书放在腿上偷偷看,一晃30多年过去,妈妈退休了,“退休了,又有闲情可以看书了。”于是我陪她书店买书,她挑了半天,依然是买了本阿婆的《无人生还》,让她多买几本阿婆系列,她却说一本书就可以读好久,买一本就够了。30年的光阴仿佛发生在另一个时空,她还是高中那个她,继续着高中的爱好。又或者是高中读完《东方快车谋杀案》后,想着等以后有机会再继续看阿婆的其他书吧,结果一等就是30年。

9.

@一百个叶杨:我妈年轻时买了一套福尔摩斯,那会儿这套书才5块多钱,然后我小学也开始看,有些故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恐怖小说,但还是被吸引的放不下来。我妈很喜欢看侦探小说,什么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我都是从她这儿知道的。后来第一次去伦敦的时候,我就专门去贝克街朝圣了,还给我妈带了福尔摩斯的纪念品回来。再后来卷福的剧我们也觉得好看,但始终觉得是另外一个故事,没法和当年心里的福尔摩斯形象联系到一起去。

10.

@byeyebadman:正好最近对老爸的书柜产生强烈的兴趣,挑了几本想看。(围城和文化苦旅很久以前看过)据我妈说,老爸当年其实也是个有点小帅的文青。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一直很喜欢看书。他看的大多都是国内作家的作品,钱钟书,王朔,王小波,余秋雨,徐志摩,贾平凹,路遥,陈忠实,萧红,席慕容……而我在这方面,了解的实在太少。每次和他聊天聊到这些不由得心生惭愧。

11.

@brixas:我的妈妈是个制鞋厂的下岗工人。念到初中因为脑膜炎就中断学业了,在她生病的那段时间她从学校的图书馆借了《悲惨世界》。我大概在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新课标读到《芳汀》这一章,随后在暑假不眠不休读完原著,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影响深远。书海浩瀚,但是人性的压轴之作只有一本。《悲惨世界》会让你成为一个有刻度的人,不会迷失在这个充满感官刺激,无聊庸俗文化的世界。

12.

@94olive:小学的时候,爸爸读一本从单位图书馆借的书,叫《金瓶梅》。我翻开看了看,里面有很多的框框,还在下面标注出此处删去了多少字。这实在是我看过的最特别的一本书了。过了几天,我妈跟我说,你爸带回来的书,不要乱看。

13.

@胶东半岛佟湘玉:《安娜卡列尼娜》从姥爷开始看的书,后来到爸妈舅舅都看过。这本书经历了无数次搬家辗转竟然留下来了。感觉像古董,还有姥爷补救过的痕迹。一直记得家里有这本书,但是很久没见到了。这次拿完赶紧放回去。

14.

@内陆飞鱼:这本书的手抄本(足本),记得很清楚,1994年六月儿童节,阴天,学校搞完活动回家,家里空荡荡的没人,就想从父亲的大箱子搜点宝贝玩玩,就偷出他藏好钥匙,打开,就翻到了一卷发黄的信笺,有蓝色复写纸垫着抄写的痕迹,看得惊呆了,吓坏了,身心都有一样的感觉, 傍晚煮饭就投入火炉烧了。现在想想,保存下来多好,可能父亲也没发现他上学时偷偷看过的东西不见了……

15.

@素问:此类书为主。那个时候我喜欢看科幻、推理,所以隔三差五就对长辈发牢骚,抱怨为什么家里只有这种书。现在回过头看看,只觉得当年的自己阅读口味太狭隘。

如果这个话题是仅指同步阅读的书,我曾经跟父亲共读过坛经、道德经……,边读边讨论心得体会,很有意思。记得有一回我从图书馆借了本杜拉斯的小说《爱》,读完之后感到一头雾水,就给父亲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听他讲解品评。大概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朗诵。

16.

@買櫝樓主:古龙的武侠小说。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父母生于40年代,我出生于74年。小时候家里的书不太多,除了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还是儿童版)以外,有印象的只有一本《小兵闯大山》。听母亲说过她读过的小说《红岩》、《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等。这些书家里都没有,我也基本没看过,是母亲读书时在煤油下和被窝里打电筒看的,也导致她双眼上千度的高度近视。记得10几年前,我那时看古龙的书上瘾,见母亲在家无聊,就去租书店陆续租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七种武器》、《欢乐英雄》、《白玉老虎》等书给母亲看,她居然很喜欢,午饭时还和我摆会书中情节的龙门阵。

前几年,阅毕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后我觉得挺好,推荐给母亲看,她觉得写得还不错,就是有些情节直接了当,让她有些不适。母亲年纪大了以后,患有眼疾,视力很差,现在很少时间阅读了,电视也基本靠听,不看画面。教会母亲用智能手机后,她基本就在手机上和同学聊聊微信,看看各种资讯。其实父亲也一样爱读书,因为当过兵,他喜欢读点军事、历史类的书,还有就是古典文学类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应该是父亲买的,书架上还有《唐诗选注》、《诗词若干首》等书籍,读小学时,还写小纸条夹在我作业本里纠正过小学语文老师《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应该是到了,不应该是回来的错误。

要论起父母对我和弟弟喜欢上文学的影响,还是母亲对我们的影响大一些,她当过语文老师(虽然早早当从军家属改行了),对我和弟弟的学业付出的也多得多。父亲军人出身,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以前在陕西某部队从事和麦家小说中人物差不多的工作,转业到地方后在人大从事政工工作。小时候父亲对我和弟弟管理异常严厉,我们经常挨揍,被摁在床上,用军用皮带抽屁股。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个“暴君”母亲为阻止父亲施暴,没少和父亲吵架,皮带横飞时,劝阻的母亲也常会不幸被波及。父亲对自己两个孙子(我和弟弟各有一子)却百般慈爱,真是隔代亲呀!完全想象不出我和弟弟小时候眼中的“暴君”会有如此温情的一面。

17.

18.

@Тихий Дон:因为之前搬家,所以很多书都扔了或者卖废品了,家里实在放不下。我的书架上只留了几本。浙江文艺出版社豪华精装烫金的《简·爱》,据说非常贵,花了我爸不少钱,买来送给我妈做定情信物。

《世界文学》我妈当年的大学课本,豆瓣上都没有条目。我的文学启蒙,后来许多喜欢的作家都是从这上面了解的,马尔克斯,福克纳,黑塞,冯内古特,尤金奥尼尔等等许多人。

一整套中篇小说译丛,《上尉的女儿》,《少年维特之烦恼》,《当代英雄》,《红字》。我记得还有还有《伯父之梦》,《变色龙》等等,后来我买了新版都被扔掉或者送人了。这些是我爸当年刚开始就职的时候的消遣读物。

《艺术概论》,我爸的课本,小时候晚上睡觉前不给我讲故事,就讲这本无聊的书,我差点给他撕了。

我记得还有三国,水浒和鲁迅全集,金瓶梅什么的,一部分留在了老家,一部分直接被卖掉了。

据说,卖掉那本金瓶梅的原因是,我小时候喜欢乱翻书柜,书柜没有锁,而且那一本上面有许多我爸写的批注,十分不适宜小孩观看,所以就被处理掉了。

我小时候我爸经常和我说,俄国文学史世界上最美妙的文学,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里最好的作家,可能是由于他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也变成了一个狂热的俄国文学和鲁迅爱好者。

19.

@阿妍妍妍妍妍:只有《活着》和《鬼吹灯》。之前为了防止我爸沉迷抖音,塞《娱乐至死》给他看,被拒。最近为了缓和亲子关系向他推荐了《我是你爸爸》,也被以没心情读书拒绝。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执念,总希望他不要被生活磨平到失去读书的心境。

20.

一只浅愿qwq:优秀的我妈,超厚的唐诗鉴赏辞典,里头还有她圈画是否背过的铅笔痕,最近毕设真的非常焦虑,每天翻一小时唐诗舒缓心情。

21.

@朱尔摩斯:《李宗仁回忆录(上下)》我外公是以前市下面的县长,文革被斗得很惨,平反后组织安排去市里的一个偏远郊区的农场当看守,在那里它就一直带着这本书,是都被他翻烂了,每次妈妈去看他,他说吃的什么都不用带太多,我妈每周去都给他带一碗刚煲好的鸡汤,他每次都叮嘱我妈从他书柜里带几本书来。那个版本我记得是黄色封面的,已经传了三代了,我估计也我会存下去。

22.

@Paplica:很奇怪,偶然聊天时谈起,竟然是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和张贤亮的小说,过了三十几年(他80年代读大学)父亲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人性的证明》的情节,而我却忘得差不多了(或许是信息过载)。那个时候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去图书馆看《收获》《人民文学》……父亲现在已经不怎么看书了,文学在哪个时代的影响力与今日完全不同……

23.

@6ix9ine VI:《人间失格》我以前不知道我爸爸妈妈也读过,原来抑郁证早就刻入了我的DNA。

24.

@July:《穆斯林的葬礼》,我爸妈的书柜里都有的一本书,爸爸有旧版,书页已经泛黄了,我看的是妈妈书柜里的新版。

爸爸的书柜很大,是爸妈结婚时用实木打成的,它成了我童年的一个宝库,爸爸喜欢收集旧书,我记得我曾从里面拿了不少书来翻,但现在只记得《鲁滨逊漂流记》,《茶花女》,《红楼梦》这几本了,还有一些连环画,像《罗宾汉》,《三个火枪手》之类的,是他小时候读过的,都透着浓浓的旧书味,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爸爸也买了不少新书,他尤其喜欢孔庆东的书,然而我没读过几本。

妈妈的书柜里都是一些比较新的书,她买过一套红皮硬壳的世界名著,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布置了读名著的任务,我从妈妈的书柜拿来一些书看,但我只记得《少年维特的烦恼》,《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几本了,后来从她那拿了一些课外书看,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海上繁花》,还有林清玄的几本散文。现在我们平时读的书都变少了,倒是多了一些一起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

25.

@攻围守:父亲保存下来的藏书,占据了家里书柜的一格——人民文学80版的《红楼梦》和《西游记》、上海古籍83版的《水浒全传》等等。这些书里,唯一一本我和我爸都读过的,就是这本岳麓书社88版的《儒林外史》了。

26.

@陈秋水:《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著。

27.

@Better youth:在我爸书柜里翻到的,只能偷偷看。

28.

@我好中意你粤语:我爸的《肉蒲团》。大概初一的时候翻到这本书,我没看。我为了说我那一天在看书没有出去玩,就骗我哥说我今天在家看书,看了《肉蒲团》,可好看了。过了几天,我哥一脸严肃的和我说你看过《肉蒲团》了?我当时一脸懵逼。过了好多年后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我想起我哥严肃的表情都狠尴尬啊。

29.

@WeiWei:高一有天周六中午上完某专司破坏周末生活的竞赛课去逛书店,找了半天没买到任何一本想要的习题集,脑袋一热就顺手入了套《爱因斯坦文集》哼哧哼哧背回家。

父上见状笑个不停,第二天便带我去他办公室,从桌子最下面一层的抽屉里拿出一套下图这个版本的八九十年代印本,书页有点泛黄了。

见状我囧囧地说,早知如此我就不买啦。父上邪魅一笑:这还没完。于是回到家,进了书房,叫我打开母上的一个书柜,一看最下面一排赫然摆着父上那套的同一版本同一批号,只保养得轻微好些。

后来就是,果然束之高阁这种行为模式是可以遗传的,而我对相对论的了解也就只停留在本科学渣水平。

30.

@黑巧:这套书,老爸当年推荐了好几年,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读,一直到现在,基本上,平均三年就会完整的重读一遍,平时也会经常拿出来随便翻起一页都能读下去,去年还买了电子版,在kindle里面常驻,其实他也推荐过别的,但是这一套的的确确是真心跟我念叨几十年的,直到现在,我俩没事吃饭喝酒的时候还会谈谈里面情节和史实。

31.

@连江点点萍:50年代姥姥买给老娘的生日礼物,是她读的第一本苏联小说,同样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字书,以及我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全部读完的苏联小说。。。(充分地暴露了自己的不学无术。。。。)

32.

@遥遥无期开江鱼:爷爷藏书众多,念初一那会儿,看见爷爷书架上有《平凡的世界》,我心想世界怎么就是平凡的了?每天都会发生都多奇妙多彩的事情呢。读过才知,其中描写的是一个时代里普通人的挫折与追求、苦累与快乐的交织。

在被《平凡的世界》一书所洗礼后,我买了路遥的《人生》。在卷首,路遥引用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

当时我依然在读初中。我想我也得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行呐!也是在那个时期,我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并持之以恒,一直延续至今。

读完《人生》后我立刻推荐给爷爷,爷爷说,这本书他看过了,并且也是他很喜欢的作品。他曾经,最初也是从这本书中领悟了很多。

那时突然就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好像我读了爷爷年轻时的经历,忽然感觉爷爷就是我一位知心的朋友。

33.

@吴小某77:父亲的这套书如今传到我手里,父亲给书包了封皮,基督山伯爵的书名是父亲的手迹。小时候听父亲讲书里的故事太着迷,后来等到我懂事一点时也读完了这套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主人公邓蒂斯在监狱里遇到那个法利亚长老,我觉得好神奇,那长老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

34.

@潇潇精灵:看电视剧白鹿原,爸说了一嘴这个和原著不太一样啊,我好奇地问:爸,你也看过白鹿原?爸爸说:是呀,那种封皮的白鹿原,我原来还有,不知道被谁借走了… 后来我在潘家园找到了最老版本的白鹿原买了,给爸看,爸说就是这个封面,两代人,一本书。

35.

@向迎灯去:和父辈一起读的书还挺多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三字经》和《百家姓》。最近我们一起读的是张大春老师的《见字如来》,谢谢这些可爱的字,让我对汉字有了更深的感情。

36.

@太宰茜:这本破破烂烂没有封皮的书叫《跟爷爷去打猎》。这是我爸爸小时候,奶奶给他钱买的,我小时候奶奶又拿给我看,成了我跟爸爸两代人的回忆。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大兴安岭,第一次知道猞猁,现在也还记得主人公纳彦和他的枣红色小马。再过两个月,我也要有自己的宝宝了,这本书估计承受不住再来一个宝宝的撕扯了,前两天定了一本新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茶花女(精装版)(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茶花女(精装版)(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豆瓣评分:8.9 简介: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59421029
1.茶花女图书简介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最著名的小说,《茶花女》也是第一部被译介到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阿尔芒的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玛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千寻2024-12-04 21:43:35 把烂俗的故事讲好,这才是真本事。小仲马的代表作搭配草鹭的装帧让心也柔软了起来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7035411/
2.【特装版】茶花女(插图珍藏系列)后浪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解析睡梦秘境让你轻松获得一夜好眠的科普书籍 ¥30 《九三年》特装纪念珍藏版 纪念雨果逝世140周年 大家都在买 ¥49 早春的中国 (软精装版)纪实摄影师深刻捕捉1978—1985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国风貌 ¥84 一生(插图珍藏版)后浪插图经典系列 https://h5.youzan.com/v2/goods/3nrpihu76k6hupq
3.人教版初中音乐课课件8篇(全文)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1、构思。构思是造型的灵魂;2、表现手法。有具象手法和抽象手法两种。具象手法是运用写实的手法, 使读者从直观形象中了解书籍的内容和性质, 给人的印象是真实的、立体的如少儿类、通俗类书籍用此手法较多。抽象手法用联想、象征等方法间接地体现书籍的内容、精神, 给人的印象是广阔的、深远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h24ni0d.html
4.茶花封面图片茶花封面高清设计图片素材大全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茶花封面图片素材,茶花封面设计,茶花封面制作,茶花封面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茶花封面设计制作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设计制作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https://699pic.com/image/7406149.html
5.阅读的故事新作品我们两个人的脑袋凑在一起阅读起来,这是激动人心的阅读过程,读到三分之一篇幅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已经感叹不已,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小说。我们开始害怕失去它了,我们想永久占有它。看看手抄本《茶花女》并不是浩瀚巨著,我们决定停止阅读,开始抄写,在明天还书之前抄写完成。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12/c404019-29530003.html
6.我们家的小书虫作文800字(通用87篇)看着爸妈一脸幸福的微笑,我偷偷地笑:这些书上的图片我不止认识,而且还留下了“好多口水”(我想咬咬那些所谓的“书籍”,根本就算不上是“书”! 无论封面怎样精美,插图怎样华丽,但只要内容贫乏,那就是每一天,每分,每一秒,我的手中总会捧着一本书,而我最喜欢的,则是英国作家小仲马写得《茶花女》。https://mip.ruiwen.com/zuowen/800zi/2403223.html
7.黄云松作品黄云松简介黄云松作品大全精】海底两万里 绢版 】【32开大精】海底两万里上下两册 黄云松 绘布脊 绢版 合订本三种封面可选(TT)部分图片套装书籍可能不全下单前请咨询线上客服 0条评论 (苏)肖洛霍夫 原著,黄云松,张昌洵 绘画(25册)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收藏本:乱世佳人+漂亮的朋友+蝴蝶梦+茶花女+娜娜 寻找儿时回忆少儿童文学小人https://www.dangdang.com/author/%BB%C6%D4%C6%CB%C9_6
8.茶花女txt(婚礼当天伴郎玩伴娘)免费阅读最新章节《茶花女》简介 和前夫上离婚综艺后我爆红了番外 茶花女完整版在线观看 知乎离婚综艺温凝 前夫离婚后的债务怎么法院连我一起起诉了 野玫瑰by周老板txt 茶花女波兰版的扮演者 和前夫离婚之后 和前夫谈恋爱爻雪 十里仙途茶花漫txt 茶花女书籍封面图片 夏茶花txt周老板娘 茶花女1998法国版本观看 女儿长大了几乎不联系我 https://www.kingho.net/book/59931.html
9.茶花女(典藏版)(豆瓣)图书茶花女(典藏版)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69383/
10.《老师一定有办法》读后感17篇(全文)一、看封面,激起重读图画书兴趣 同学们,请看封面,这本图画书大家一定很熟悉吧,记得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分析阅读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主要用在阅读论说式的书籍。作者列出了分析阅读的十五个步骤,要求读者先——在中国一直卖得很好的外国文学名著有《安娜· 卡列尼娜》《茶花女》《基度山伯爵》《红与黑》《老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ztee7og.html
11.山东美术西游记之五《悟空智擒天王女》郭子宣.绘画:焦岩峰(盒装套山东美术西游记之五《悟空智擒天王女》郭子宣.绘画:焦岩峰(盒装套书散本),品如图,阅读本自然旧,黄。原汁原味未整理。封面封底略显陈旧内侧渍痕,内页是完整少量淡淡黄斑。书脊书口以图为准。有意下单的朋友务必看清图片,不清楚先问。本店非全新书籍拒绝无理由退货,做https://7788chaju.997788.com/s102/107445415/
12.茶花女(新版)/经典译林epubpdf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5猎人笔记(新版)/经典译林,名著精选,京东正版,热卖畅销,好评最多,读者推荐,和图片上描述的一样,以后还会来光顾的。 评分☆☆☆ 快递很快,凌晨两点下单,下午就到了!目前书的封面没有破损,印刷的话,确认过其中一本,没有问题。其他的五本等阅读的时候再看看有没有问题。 评分☆☆☆ 装帧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2144211
13.五年级读书计划通用12篇革拉特科夫曾说过:“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当我们看到一本书时,我们的灵魂已随着它飘走,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十五岁的船长》让我置身于大海;《茶花女》是我进入阿尔芒的回忆中;《聊斋》让我来到另一个世界;《中国通史》是我到了尘土飞扬的战场;《苔丝》让我了解到一个可怜姑娘的命运……我的思想https://zgjghq.xueshu.com/haowen/70466.html
14.我是小书虫作文800字(通用50篇)在众多书籍中,我最“偏心”于贝尔·格里尔期写的《荒野求生》。翻开封面,便看到贝尔的一句名言,“永远不要失去希望,这是生存的基石。除此之外,野外生存的第一条法则就是永远保持微笑,只要你活着就还有希望。”我最喜欢这句话,因为它说出了人生的道理:只要还有机会,遇到困难就以最好的心态迎难而上,一定会成功。http://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381360.html
15.陶昕然女星档案喜欢收藏:各类书籍 喜欢异性类型:安静、稳重 粉丝名:桃心 粉丝口号:昕然倾心意,桃心不相离。---参演《茶花女》饰:玛格丽特---参加活动 2012年 1月1日 录制乐视网节目; 1月1日 录制BTV生活频道《生活《金鹰报》封面 《南都娱乐周刊》插页 《武汉新生活》封面 《Me·蜜》杂志采访插页 《BITEKI秀美》插页http://www.hy9.org/nxda/2012/0811/picture_1835.html
16.书海迈步的作文(精选24篇)我爱阅读,就好像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籍上想饥渴的人,扑在面包上”。 下午的凤是清凉的,我坐在那被繁茂的绿荫从所遮盖的长椅上,翻阅着,那一本跟字典般厚的书,书的封面已经被损坏的不忍直视,但书里的内容是我所求的知识。不知怎么一缕朦胧的睡意将我的`思想带入书中的世界。 https://www.yuwenmi.com/zw/430820.html
17.关于读书受益终生的作文(通用53篇)书到手了,彩色的封面,清晰的字体。我当宝贝一样捧在胸前。那天晚上我便开始自己读《西游记》的故事。《西游记》里的故事十分精彩生动。什么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是写的栩栩如生。因为每天晚上的时间有限,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妈妈的催促下上床睡觉。渐渐地我对《西游记》这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我https://www.oh100.com/a/202201/4123766.html
18.精选读书类中考满分作文34篇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书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广泛,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各方面的书的内容更是精彩至极,而不同年龄的人便对不同种类的书籍有了一定的偏爱与青睐,比如孩子们就爱读故事书或是儿童小说类的书籍,这类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生动曲折,能够勾起孩子们的无限遐想;科普类书籍则是青少年http://m.wenshubang.com/zhongkaomanfenzuowen/15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