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十大小说

1.《十日谈》——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与对爱情的歌颂

简介:《十日谈》叙述了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

评论:对《十日谈》的批判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实,但对《十日谈》的赞美却主要也是因为它的真实——这并不矛盾,因为批判对象是不相同的,前者是教会与王权,后者则是那些有着“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我们姑且不去看这部书的内涵,毕竟薄伽丘自己也曾想过把它给烧掉——我们不妨想想,假如在《爱弥儿》当中痛批《伊索寓言》的卢梭看了这部人文主义的杰作,他会作何感想呢?——《十日谈》至少是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但他却适合大人,原因或许是为了晚一点再告诉人们某些事情,那就是人性,从来都不是至善的。

2.《贞洁的厄运》——善与美德的努力终将成为泡影?

简介:萨德侯爵是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色情文学作品,其代表作品《贞洁的厄运》讲述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因为家道中落而不得不外出谋生,作者分别向读者叙说了姐妹的不同遭遇,淫荡的姐姐靠着自己的阴险手段而获得幸福与好运;善良的妹妹虽然有着高尚的美德却屡屡遭到身心的摧残,最后竟被闪电劈死。

评论:萨德的极端自由主义让人不得不去用“变态”来形容,在他的观念当中,自然界到处都是罪恶,善与美德的努力是无望的,终将遭到失败和毁灭。而人的罪恶却为人带来财富、快乐和权力,罪恶使人成为强者。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很难令人去判断,因为这些思想的确显示出了某种现实存在的症状,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观点是及其悲观的,它不符合任何理想的进步性。

3.《危险的关系》——自由与浪荡之间的界限

简介:《危险的关系》讲述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都是巴黎的社交圈红人,这两位情场老手都发誓不再受爱情束缚,只愿游戏人间。美丽迷人又工于心计的梅尔特伊夫人,让瓦尔蒙去引诱自己前任情人热尔库尔伯爵的未婚妻赛西尔以报复他的负心,而瓦尔蒙却准备对善良忠贞的都尔维尔夫人发起进攻。而在作品的结尾,两位纯情女子终于在一场残忍的游戏中失足,一位忧郁而死,另一位则进了修道院。

评论:《危险的关系》是18世纪末一个法国军人在闲暇时所写的一本小说,出版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但是在整个19世纪,该书却被法院以“内容淫猥、有伤风化”为由而多次遭禁,直到20世纪中后期,经过许多作家的推崇赞赏,方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注意。该书的主题并不难以理解,作家通过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大胆描写,表现了贵族的荒淫生活和思想情趣,同时反映当时恶的横行,展示人心中恶的观念,对于公认的社会及道德标准提出质疑,但不得不说的是,有些地方笔调不免流于猥亵,格调也并不很高。

4.《亲和力》——“一部不道德的书”?

简介:《亲和力》描述了一对热恋的情侣,历经了种种波折,终于在中年时成得眷属,在乡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谁知造化弄人,由于丈夫的朋友与妻子年轻貌美的养女的拜访,四个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作者在书中肯定和颂扬了一种“无条件的在爱”的人,那种既藐视当时的婚姻制度也敢于抗拒命运的人,使该作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巨大。

评论:《亲和力》的问世在当时的德国掀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反响和品论也莫衷一是,爱它者称之为“一件含义无穷的艺术作品”;卫道士们却骂它是“一部不道德的书”。我们需要注意的并不是使这部作品获得两种对立评价的人们到底哪一方获得了胜利,我们甚至还可以越过批判资产阶级婚姻制度这样一种观点看到更深刻的含义——亲和力,这种用化学现象做书名的作品,其作品中的四个“化学物质”的分分合合,其背后隐藏着的巨大的内涵需要读者耐心才能发现。这就是歌德为什么建议——“至少要读三遍”。

5.《红与黑》——炽热的理想与冰冷的现实

简介:《红与黑》讲述一个贫苦木匠的儿子于连,从小就希望跻身上流社会。由于天资聪颖,十八九岁来到维利耶尔市长家教授拉丁文,与市长的妻子瑞那夫人产生了不伦关系。但二人的恋情不久便暴露,于连只得离开维利耶尔前往贝尚松,后来又经彼拉院长介绍在木尔侯爵府担任秘书工作,并与侯爵女儿玛特儿产生恋情,但当于连快要被封为贵族时,瑞那夫人给木尔侯爵写信揭露了他们原先的关系使事情泡汤。于连恼羞成怒,便前往维利耶尔开枪射伤了瑞那夫人。于连则因开枪杀人被捕,判处了死刑。

评论:关于《红与黑》的争议仅仅存在于那个王朝复辟的政治黑暗时期。而在其他时代,这部作品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司汤达亦被人称作“现代文学之父”。历来被人探讨最多的便是此书的标题,红与黑分别所象征的事物,有人觉得是理想和现实,有人认为是革命的热血与封建时代的黑暗,还有则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这些解释均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并没有错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杰出文学的典范,不仅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它拥有着永不会过时的两大文学主题——爱情与理想的幻灭——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创造与贡献。

6.《包法利夫人》——是爱情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

简介:法国著名自然主义先驱福楼拜的作品《包法利夫人》讲述了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爱玛,饱读浪漫派作品,向往书中的爱情。可后来破产的父亲却把她嫁给了平庸、迟钝的乡镇医生包法利,这使迷恋浪漫生活的爱玛不安于室,于是先后成为了地主罗多尔夫与书记员莱昂的情妇。为后来莱昂对她生厌,债主向她逼债,她走投无路,服砒霜自杀。

评论:《包法利夫人》的发行使福楼拜惹上了一桩官司,审查当局以这部作品有伤风化而将福楼拜告上法庭。虽然最后福楼拜以无罪的宣判而赢得了胜利,但这部作品的种种“现代性”的确是还是存在的。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部像浪漫主义告别的作品,但是福楼拜本人却似乎对这位成日幻想不现实的浪漫爱情的女人抱以同情,他曾这样说过:“就在此刻,同时在二十二个村庄中,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在忍受苦难,伤心饮泣。”——福楼拜固然认为爱玛的幻想是空虚而可悲的,但是他仍然看到了女性悲哀的地位,需要这样一部作品去告诉世人。

7.《卡拉马佐夫兄弟》——“史上最伟大的小说”?

简介:《卡拉马佐夫兄弟》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评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出版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挠,但是在它被翻译成外国文字时,我们却发现了各个译者与其所在国度的审查机关对它的残暴肢解与弃尸。至于这部作品的内容——他几乎被后世的所有作家捧上了天。但不得否认的是,陀氏是一个有着疾病的人,并且这个疾病表现在了他的创作上,他十分善于夸张人世的种种价值,但事实上有很多都是一种奢侈的病态。这就是为什么托尔斯泰很敬佩陀氏,可他却为陀氏的颓废与其作品艺术性的缺乏而感到惋惜。

8.《娜娜》——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简介:《娜娜》是法国文学巨匠、自然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左拉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位轻浮放荡、穷奢极侈的年轻妓女娜娜短暂一生的兴衰沉浮,详尽地表现了第二帝国时期法兰西上流社会荒淫糜烂的生活风俗,预示着第二帝国走向灭亡。它是一部颇具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的典型实验小说,在法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评论:《娜娜》是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作品的代表。我们爱其创作的真诚与大胆,但同时又为未来的文学担忧——它表明着古典与传统主义的文风正渐渐成为化石。这部作品在当时成为禁书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它里面所展现的腐朽时代的让人掩鼻的臭气,影响到了当时民众对于当权者的态度。但它现在却成为的最为常见的名著,有人曾评论,《娜娜》所描写的那个社会,其幽灵至今还在这个世界飘荡着,但这并不完全代表了这部作品的伟大,它同时也显示了某种创作上的徒劳。

9.《背德者》——自然的欲望高于一切

简介:法国作家纪德的小说《背德者》,记述一名违背传统习俗、企图遵循他个人癖好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尔偕其妻玛丝琳娜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结核,玛丝琳娜照顾他时,发现他对她并没有爱情且具有同性恋倾向。返回法国后,米歇尔遇见超乎道德的梅纳尔克,后者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不久玛丝琳娜染病而亡,完全自由的米歇尔决定放纵自己的欲望。

评论:这部小说宣扬了纪德大胆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人生理想。而在艺术方面,小说打破了19世纪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法国古典文学的完美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复杂思想感情,为传统的小说模式重铸了新典范。小说出版后,由于主人公奇特的行径及恋童癖的描写使纪德在当时受到不少诟病,但是更多人在其中发现了对于时代的一种预见。

10.《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是部一本纯正的、健全的小说”

简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讲述了康妮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但不久查泰莱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庄园里的猎场守猎人重新燃起康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后来康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这时守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康妮为生下孩子先下嫁他人,只能让守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的降生。

评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属于这种作品,作者明知道他所写的会遭致巨大的争议,但他却从不害怕,说不害怕,不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底气去迎击众人的指责,而是他深信他没有做错,也深信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做错。康妮的选择在作者看来不仅仅是为了爱情,而是爱情需要成就它自身,谁来完成这个任务呢?劳伦斯的回答是,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人会选择它所应该选择的。树向阳而生,人又岂能甘于在干渴中耗费宝贵的生命?

THE END
0.性与政治的禁忌:西方历史上的百部禁书(4)新闻中心《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随笔》、《迷途指津》《夏娃被隐藏的一面:阿拉伯世界的妇女》《无谬说追问》、《古兰经》《羞耻》、《最后试探》《九十五条论纲》《雾都孤儿》《论宇宙及世界的无限性》《物种起源》、《创世书》《红与黑》、《新约》《建立在有限理性基础上的宗教》《撒旦诗篇》《少年维特的https://news.sina.com.cn/w/2007-07-10/104612178178s.shtml
1.红与黑电影法国意大利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红与黑电影法国意大利”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红与黑电影法国意大利”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http://client.so.pps.tv/so/q_%E7%BA%A2%E4%B8%8E%E9%BB%91%E7%94%B5%E5%BD%B1%E6%B3%95%E5%9B%BD%E6%84%8F%E5%A4%A7%E5%88%A9_ctg__t_2_page_1_p_1_qc_0_rd__site__m_1_bitrate_
2.《红与黑》为何会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真相揭开,让人不敢相信Astro descriptionhttps://www.sohu.com/picture/321044692
3.红与黑第四章侯爵府年轻人出于责任到这里来,他们生怕失言,使人怀疑有什么出轨的想法,或者泄漏出看过什么禁书,因而对罗西尼[28]的歌剧和当天的天气冠冕堂皇地说过几句之后,便缄口不言了。 于连发现,一般使谈话保持活跃的是两位子爵和五位男爵,都是德·拉摩尔先生流亡国外时认识的朋友。他们每年有六到八千利勿尔的收入,四人支持《每日https://www.williamlong.info/xiaoshuo/archives/1952.html
4.红与黑司汤达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http://fb.newdu.com/book/b11.html
5.红与黑[中文版](司汤达)最新章节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 http://www.kankezw.com/du/0/31292/
6.红与黑(精装版)精彩绝伦!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http://product.m.dangdang.com/23737009.html
7.一生必读的60本名著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sssy.shfxjy.cn/mcdd/5922.htm
8.名著名译丛书红与黑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5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731433
9.禁书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禁书”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禁书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禁书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禁书”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202893.htm
10.钻天打洞找书看的“读书人”博览群书看书,家里却是没书可看”,因此当在业余合唱团结识了一个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本人又在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女友时,便有了走进图书馆的机会,几乎每月去两次,把《红与黑》、《战争与和平》、《怎么办》、《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约翰·克里斯朵夫》、《大卫·科波菲尔》等许多被当时封闭起来的“禁书”给读https://epaper.gmw.cn/blqs/html/2012-03/07/nw.D110000blqs_20120307_1-10.htm
11.禁书详解这里边有些早已经解禁,甚至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名著,比如《十日谈》,《母亲》、《忏悔》、《爱弥尔》、《忏悔录》,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的《红与黑》也没能幸免于难,当年也被列入禁书的行列。如今《汤姆大伯的小屋》《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茶花女》等作品还多次被搬上银幕,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谁会想到,当年这些也在查禁之列https://baike.sogou.com/v63496599.htm
12.法国司汤达:《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http://t.icesmall.cn/wapbookDir/1/22/0.html
13.100本禁书:世界文学史上的书报审查制度《圣经》《古兰经》《新约》《雾都孤儿》《论宇宙及世界的无限性》《物种起源》《创世书》《红与黑》《建立在有限理性基础上的宗教》《撒旦诗篇》《少年维特的烦恼》 基于性原因的文学压制: 《一千零一夜》《忏悔录》《十日谈》《欲经》《洛莉塔》《包法利夫人》《尤里西斯》 https://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8330_1.html
14.河北东方学院官网《红与黑》 01.前言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830年。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https://www.hbdfxy.cn/basic/detail/58/175/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