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名叫于连,他是维埃尔小城木材厂老板的小儿子,瘦小清秀的他凭着超常的记忆力和聪明好学,被当地市长雷纳尔选中,聘为家庭教师。进入市长家庭后因其貌美,很快引起了雷纳尔夫人的关注,不久便与之勾搭成奸。市长家的一位下人也垂涎市长夫人美色,因嫉妒而告发了于连。
事情败露后,于连逃离了市长家,也离开了小城。经西郎神父引荐,住进了贝尚松省城的神学院。神学院里绝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而于连却能全部背诵拉丁文的《圣经》,这使他很受彼拉院长器重。后经神学院彼拉院长的举荐,于连终于当上了巴黎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因他聪明俊秀和别具个性,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也很快赢得了侯爵女儿拉莫尔小姐的芳心。
正当于连飞黄腾达之时,教会策划并逼市长夫人写的告密信抵达,揭发了他的种种前科,致使他功败垂成。愤怒之下,于连开枪射伤了雷纳尔市长夫人,最后被判死刑,送上了断头台。
小说还流露了被压抑的小资产阶级渴望自由和战争的思想,希望青年们来推翻黑暗的封建统治,作家也表达了准备用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事业的决心。小说的政治倾向非常明显,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对当时欧洲各封建君主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1815年领导的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法国,欧洲各国就结成了同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分赃会议,俄、英、奥、普操纵签订了《总决议》,决议了各国的土地新疆界,并明确了恢复各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主张。于是封建君主又纷纷上台,封建势力复辟,镇压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巩固反动势力的统治。
欧洲君主的倒行逆施,必然会激起了人民的反复辟斗争。《红与黑》在这种形势下问世,各国很快流传开来,书中流露出的政治思想,激励着新兴资产阶级革命者,者当然也严重影响着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各国封建统治者就此把《红与黑》列为禁书,禁止发行和传播。
《红与黑》确实是一部政治小说,它的“红”与“黑”不是指赌盘上区别输赢的标志;也不能片面理解为拿破仑军队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因为小说中写到拿破仑军队军装是红色的非常少,写到是白色很多。小编认为,这里的“红”是象征一种反复辟力量,具体可认为是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教叛逆者于连,“黑”是象征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其它黑暗势力。于连是一个内心渴望“红”而现实却穿“黑”袍的“少年野心家”。
小说轻外在描写而重心理刻画的写法,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被后来作家竞相仿效。小说流传不久,社会就流传着“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于连从此成了“少年野心家”的代名词。
今天,司汤达的《红与黑》已经是世界文学名著宝库中“双红”之一了(另一为《红楼梦》),也已不再是禁书了,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流传,并被多次搬上了银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