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典汉译文学名著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在古希腊已是尽人皆知,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他创作的寓言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现存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寓言故事集成》,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

《伊索寓言》中收录有300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

《伊索寓言》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传播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戏剧家、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作品中深刻地论述孤独、异化、自由、正义与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主题,他在揭示出现实荒诞的同时并不绝望和颓丧,主张唯有直视荒诞的现实,才能构筑自己生活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哥特爱情小说名篇《呼啸山庄》的作者。这部作品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这部作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他的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作品颇丰,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斯当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笔名“斯当达”(又译“司汤达”),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其墓志铭上刻着:活过、爱过、写过。代表作有《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红与黑》的故事发生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主人公于连是作坊主之子,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有染被逐,后去神学院进修……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于连,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于连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作品用小说语言,抒情笔调,讲述于连一生的奋斗史。

[法]巴尔扎克 著

傅雷 译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该书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以主人公葛朗台的家庭生活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悲剧为矛盾核心,成功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者形象,通过他的发家史,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讲述了贵族的产业如何逐步转移到资产者手中,满身铜臭的暴发户是如何成为地方权贵和众人膜拜的对象。

《高老头》可以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序幕,是最能体现巴尔扎克艺术风格的作品。小说中依次登场的野心家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与主人公高老头共同构成了小说的整体架构,也使得小说内容更加光怪陆离,动人心魄。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最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教育家、政论家、宗教思想家。他创作的经典长篇著作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创作于1863至1869年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涵盖了19世纪初俄国和西欧国家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此外书中还有大量关于战争、历史、哲学的议论,作者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同时,也表达了反对战争的人道主义思想。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法国剧作家、小说家。他的父亲是《基度山恩仇记》《三个火枪手》的作者大仲马。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小仲马一举成名。

《茶花女》是作者小仲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848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1852年作者将小说改编为剧本,后经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改编成歌剧,风靡一时,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著名歌剧之一。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一生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客”。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15.名利场(上下卷)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英国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与狄更斯齐名,擅长描写中上层社会,《名利场》为其成名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赞他观察细微,对人生和人类的心灵了解深刻,富有幽默,刻画人物非常精确,叙述故事非常动人。他认为当代欧洲作家里萨克雷是第一流的大天才。

16.幻灭

长篇小说《幻灭》是巴尔扎克最重要的代表作,也被作者称为“我作品中首要之作”。这部小说几乎集中了作者本人最主要的生活经历和最深切的思想感受。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整整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整个社会生活。《幻灭》也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中揭露文坛和新闻界内幕最为大胆、透彻的一部。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复活》一起被公认为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三部小说,其中《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这三部小说中承上启下的一部,也是托尔斯泰整个创作的核心之一,被视为俄国近现代文化崛起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凭29岁发表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定义了浪漫主义运动,即思想自由、内心真实、充满激情的想象等,晚年被奉为法国艺术和国家精神的代表,灵柩安放在法国先贤祠。

《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著名的的 “命运三部曲”之一。

本书通过对让·瓦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让·瓦让被比安维尼主教感化后做出的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在封建压迫下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

雨果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勾勒出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活得有尊严、仁义至善等高尚的道德情怀贯穿整本书,让人读来荡气回肠。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弥开朗琪罗传》《弥莱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名人传记。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

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传》包括三位艺术家的传记:《贝多芬传》《弥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本书的三位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为追求理想的艺术境界,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 “英雄交响曲”,希望这些艺术巨匠的精神能引导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

本书是茨威格很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内容由“十四幅历史人物画像”组成。采用的文学形式新颖,有别于历来的文学体裁:它不是小说,但犹如小说一般口人心弦;不是传记,却又传记文学的真实性;不是报告文学,却给人报告文学的现场感。

西塞罗、拿破仑、列宁、歌德、托尔斯泰……这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悉数登场,茨威格截取了这些历史伟人名家传奇一生中极具戏剧性的插曲(闪耀时刻),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史实,指点评说,语言优美,富含哲理,予人极大的美学享受。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最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教育家、政论家、宗教思想家。他创作的经典长篇著作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26年连载成名作《伊豆的舞女》。1949年发表《千只鹤》,获“艺术院奖”。1959年获歌德奖章。1960年获法国艺术文化勋章。1961年被授予日本第21届文化勋章。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古都》《睡美人》等。

尚永清(1907—2001),原名尚德纯,商务印书馆资深日语编审,外语辞书专家。曾主编《日汉辞典》《新汉日辞典》等大型辞书,译有《日本文学史》《虚构的大义》《雪国》《日本哲学史》等。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第一辑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第二辑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第三辑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第四辑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第五辑

131.窄门 [法]安德烈·纪德 著

132.雪国 [日]川端康成 著

133.蓝眼盗:1861-1863年间墨西哥生活逸事 [墨]阿尔塔米拉诺 著

THE END
0.《茶花女法国文豪小仲马爱情经典翻译家李玉民未删节全译本,收录当当佳倪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茶花女 法国文豪小仲马爱情经典 翻译家李玉民未删节全译本,收录作者小传及珍贵照片新增3000字后记书籍 正版》。最新《茶花女 法国文豪小仲马爱情经典 翻译家李玉民未删节全译本,收录作者小传及珍贵照片新增3000字后记书籍 正版》简介、书评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37741102.html
1.茶花女的意思茶花女是什么意思茶花女的含义解释书中真情流露,对巴黎上层社会的生活型态有真切的描写,为十九世纪的佳作之一。 茶花女翻译 德语:Die Kameliendame(Werk) 法语:La Dame aux camélias 茶花女是什么意思 茶花女读音 怎么读 茶花女,拼音是chá huā nǚ,茶花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茶花女造句子https://cidian.gei6.com/unhnio0h.html
2.翻译理论与实践(赵秀明)期末复习试题.docx一、翻译的基本理论复习题(一)列举至少三种翻译标准(中、西均可),并指出長由谁提出的,中国的:严复,信雅达三字标准;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傅雷,神似;茅盾:意境论;钱钟书:化境秀明:韵味说外国的:泰特勒的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 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928/5211024323004014.shtm
3.茶花女的解释|茶花女的意思|汉典“茶花女”词语的解释条目茶花女 拼音chá huā nǚ 注音ㄔㄚˊㄏㄨㄚㄋㄩˇ 词语解释网络解释网友讨论 茶花女词语解释 德语Die Kameliendame (Werk)​ 法语La Dame aux camélias © 汉典 茶花女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茶花女 (小仲马创作长篇小说)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https://www.zdic.net/hans/%E8%8C%B6%E8%8A%B1%E5%A5%B3
4.翻译的传说(豆瓣)翻译无疑为探究这一生成过程提供了极佳的视角。作者通过考察各种文体、版本及媒介方式,大跨度地并置、比较形象类型,对“傅彩云”、“茶花女”、“苏菲亚”及“罗兰夫人”等流行形象的生产、流传以至移植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追踪。这些经典“传说”都将成为建构中国“新女性”的重要资源;而通过对它们的生动剖析,《翻译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08035/
5.21世纪中国典籍英译:谁译?如何译?从接受美学视域看林译《茶花女》 [作 者]:孙开建 [主题词]:林纾|《茶花女》|接受美学|翻译研究 接受美学可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使翻译研究更加注重译者的主体性。本文将林纾的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置于接受美学视域,分析影响文学翻译的诸要素,并以林纾译者的身份为切入点,探讨其如何实现基于文本的作者、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46b97ede4fe1a829ce5f2.html
6.茶花女的英文茶花女翻译茶花女英语怎么说茶花女的英文翻译 基本释义 Camille 茶花女的相关资料: 临近单词 茶包 茶 茶叶冷冻 茶叶减肥作用的研究进展 茶叶出口 茶叶出口贸易问题 茶叶分级 茶叶分选 茶叶分选机 茶叶切断器 茶叶初制加工 茶叶初制机械 分享单词到: 以上内容独家创作,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http://dict.cn/%E8%8C%B6%E8%8A%B1%E5%A5%B3
7.英语名著阅读带翻译英语名著阅读带翻译-《茶花女》:Chapter 10 ★以下是®无忧考网英文写作翻译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名著阅读带翻译-《茶花女》:Chapter 10》,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请看本站写作翻译频道。THE room in which she had taken refuge was lit by a single candle on a tablhttps://www.51test.net/show/5582617.html
8.新女性的“对照镜”——从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摘要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将过去有关新女性的本体研究,引向了形象生成的研究,同时试图以“翻译”为对话桥梁,站在跨中西文化、跨历史文化、跨性别文化的三重坐标轴中,揭示西方女性之于中国新女性生成的“在场”与“催化”作用。但是,由于作者在中/西、男/女的双重“对照镜”中择取的http://literature.cssn.cn/ztzl/mkszywyllypp/202308/t20230830_5682309.shtml
9.茶花女的意思茶花女是什么意思茶花女的含义茶花女的寓意茶花女拼音:chá huā nǚ 茶花女注音:ㄔㄚˊㄏㄨㄚㄋㄩˇ 茶花女五行:木木火 茶花女属性:名词 茶花女含义解释 ⒈ 剧本。法国小仲马作于1848年。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芒同居乡间。阿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芒盛怒之下,在社交https://cidian.yw11.com/ci/%E8%8C%B6%E8%8A%B1%E5%A5%B3
10.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作者:胡缨著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10页数:259定价:26.00 元ISBN-13:9787214059871ISBN-10:7214059878 去豆瓣看看 想要 拥有 00暂无人评价 目录内容简介 晚清民初,以一种构建民族文化身份的现代性焦虑为背景,中国“新女性”形象在中西各种话语与实践的纠缠混合下,逐渐浮现。而作为对话的桥梁,翻译无疑为http://www.queshu.com/book/10107085/
11.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文史不谙烹饪的美食家与不识乐谱的作曲家大有人在,可是不懂外语的翻译家,就叫人百思难得其解了。然而在清末民初,就有这样一位古文很棒却不认得ABCD的教书匠,阴差阳错翻译了一本法国文豪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其时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居然广受追捧,红到发紫。康有为曾经“点赞”过近代中国两位最出色的翻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5/c404063-30958412.html
12.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去世曾翻译《茶花女》等名著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去世 曾翻译《茶花女》等名著新京报 记者 吴荣奎 编辑 杜海涛 2020-09-21 10:06 热点 订阅 相关推荐 国际|哈梅内伊出席一宗教仪式 系本次以伊冲突后首次公开露面 00:27 世面 1.5万阅读 国际丨航拍美国得州洪灾大量车辆浸在水中,已致49死 00:28 世面 5947阅读 春秋航空一航班因漏油http://m.bjnews.com.cn/detail/160065398515978.html
13.外国文学社版茶花女(著名翻译大家王振孙翻译,32开本,简装本)作者:(法)小仲马 著 王振孙 译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04-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1990-08-00 页数:256 字数:155 版次:1 ,购买外国文学社版 茶花女(著名翻译大家王振孙翻译,32开本,简装本)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book.kongfz.com/6414/1043929086/
14.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魏瀚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在C语言的赋值表达式中,赋值号左边必须是( )。 答案: 变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答案: 正确答案:上星期你干什么了? 点击查看答案&解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a8a91ed558524de6944e3797c66fc94f
15.越剧还原《茶花女》翻译史90后主演《枫落寒江》《枫落寒江》为2015年福建芳华越剧团新排剧目,在2015年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上获得剧目二等奖。该剧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副团长徐建莉导演,以福州籍著名翻译家、福建工程学院创始人林纾和谢蝶仙的爱情悲剧为背景,意在还原林纾翻译法国名著《茶花女》的历史过程。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6/04-28/7852691.shtml
16.译学观点|宋炳辉:汉语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经此二度,数量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得以被翻译与介绍,正是它们的广泛流传,配合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本土作家的新写作方式,培养了新的文学读者,也启蒙了新的作者,参与了新文学观念体系的建构。 同时,在文学话语方式和思潮演变层面上,引证外国资源以争夺文学知识话语权,既是新文学不同派别所共享的策略,也成为文学思潮演变的https://iots.shisu.edu.cn/9c/70/c15638a171120/page.htm
17.东西问丨刘成富:文学翻译为何能架起中法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我曾经给这部作品写过序,在文化观方面,我与作者的视野融合到了一起。我想通过对这些作家的研究来告诉人们,文化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文化是平等、多样性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文学翻译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观照法国社会,同时也能让我们从中观照自己。(完)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6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