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不复存在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师板书“缶”字。(出示缶的图片)

(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预设点:

(1)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地说”

“铁罐()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2.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联系生活实际,谈对寓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复习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二、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三、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四、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一、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陶罐和铁罐:

师:老师手上拿的是──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注意盛的读音)。它们的区别是——陶罐容易碎,所以老师轻轻地把它放下。

2、从前,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知道这地方吗?(理解御厨──就是专烧菜给皇室人员吃的厨房),也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你看出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了吗?(看课件图)

板书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3、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二、初读课文

1、师:自由读读故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谁能正确、响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懦弱争辩兴奋惊讶神气恼怒羞耻理会流逝宫殿荒凉光洁朴素价值轻蔑

掘出来相提并论

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你点提示,你自己试着说说看,也可以跟同桌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 )陶罐。

三、读课文,分析两个罐子的个性

1、自由读2到9小节:

师:请你仔细读读2~9小节,把有关陶罐的话用横线划下来,有关铁罐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可以边读边划。

2、反馈对读。

3、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怎样的个性呢?这样的陶罐或铁罐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自己练一练,并用着重号把对话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标一标。

4、反馈:

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敢/你肯定不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就/懦弱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我/敢/相提并论/要/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什么/总/你

板书铁罐: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自以为是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真宽容,愿意“和睦相处”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习《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

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

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

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

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

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

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

四、总结: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

教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习情绪很激昂、很踊跃。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看来学会取舍是应当有大家的风范的。

一、课题:

《陶罐和铁罐》

二、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㈡能力训练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

㈢德育渗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瞧不起他人,为人要友善、有礼貌。

㈣美育渗透

做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

三、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1.启发式

2.提问式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②课件的播放展示氧化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氧化知识。

2、媒体选用情况:

1、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生字。边导视边导思考。

2、多媒体自制课件陶罐与铁罐动画对话及氧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去感受每个形象个性,逐步积累,达到对寓言的品味理解。边导视,边导读,边导思。

3、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边导视,边导思,边导说。

4、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思维。边导视,边导思。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简述:

(一)激趣,谈话导入。

(二)媒体播放,整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体会第一部分--寓言故事(故事1)。

1、出示媒体,看动画,听对话。

2、学生品读,教师相机引导。

3、课本剧表演,人物对话。

(四),合作学习第二部分--寓言故事(故事2)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怎么样了?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②、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③、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2、分组学习。

3、分组汇报。

4、教师相机引导。

(五)整体品味

1、陶罐和铁罐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说说理由。

2、如果铁罐改正了缺点, 和他交朋友吗?

3、教师引导总结寓意。

(六)拓展学习

重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3、演一演。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THE END
0.《中国古代寓言》推进课教学设计总结:瞧,读着、玩着、比较着,我们居然又收获了这么多的知识呢!其实寓言中还有很多小秘密!如果我们将《中国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一起对比阅读的话,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同学们,让我们继续打开寓言宝库的大门,尽情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吧!https://www.jianshu.com/p/c9152897f50e
1.《伊索寓言》交流课教案(精选15篇)《伊索寓言》交流课教案(精选15篇) 一、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2 、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850306.html
2.初中阅读指导课教案《伊索寓言》阅读交流会——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https://www.diyifanwen.com/w/chuzhongyueduzhidaokejiaoan/
3.小学语文阅读教案(精选10篇)2.掌握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搜集介绍《伊索寓言》有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火眼金睛识价值 1.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 2.认识《伊索寓言》的价值 你对《伊索寓言》有哪些了解?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https://www.51test.net/show/10991539.html
4.智慧课堂教学设计(通用10篇)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伊索寓言》《阿凡提的故事》两本书。教师准备伊索的资料,阿凡提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狼来了》《龟兔赛跑》《狐狸与酸葡萄》这三个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这三个故事?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sheji/624257.html
5.《寓言》教案童话、寓言、神话以及故事、传说的'教学,讲求鲜明的动感,讲求多种感官的调动,讲求思维的灵活,因此可重点研究课堂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情景的设置。 第一,童话、寓言、神话的教学需要设计活动方式 童话、寓言、神话的教学意义主要表现在:文体认读,内容理解,手法辨识,想象延伸,意味品析,语言积累,知识扩展,思想教化,情感熏陶http://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203926.html
6.12《伊索寓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经管之家资源下载12《伊索寓言》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件名: 12《伊索寓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资料下载链接地址: https://bbs.pinggu.org/a-7769403.html 附件大小: 1.96 MB 举报本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 十册第三单元第12课:伊索寓言 课型讲读课1、了解寓言特点,学写寓意。 2、体会寓意,学习做人。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https://bbs.pinggu.org/a-7769403.html
7.《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174427.html
8.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精选16篇)必读书目:《我要做个好孩子》和《伊索寓言》。本学期利用阅读课时间上好这两本书的推荐、指导和交流课。 3.各语文老师结合学校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坚持撰写读书笔记。 4.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移动杯”20xx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读书节”亲子阅读征文活动。 https://mip.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760363.html
9.人生寓言教学设计(优秀9篇)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寓言的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学准备: 事先阅读《伊索寓言》,并了解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讨论 板书“寓言”并提问:“寓言”是什么意思?你们读过或听过哪些《伊索寓言》的故事?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伊索和他的寓言? https://www.xfanwen.cn/art/606720143a2d9.html
10.2025年小学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优秀23篇】每周五第三节课,大家都在一起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集体备课。这个学期,我们从每个单元选出一篇重点课文,先由备课中心发言人深入研究,备好课,再互相交流,寻求佳教学设计与方法,并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力求把交流后的备课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在常规教学中,老师们深钻教材,领会课标的年段目标,认真备课,https://www.baihuawen.cn/gongzuo/zongjie/286435.html
11.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0篇)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提高教学的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 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10811091444_125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