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识三峡

【三峡总览】: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长江三峡,无限风光:古人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说法,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38公里),江谷开阔,花岗岩岩基坚硬、完整,并可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近5000亿立方米。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勘测、规划、论证、审定后,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特选址于该地—三斗坪。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入峡白帝城·夔门】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在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给三峡启开了漂亮的扉页、优美的导游词。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原被称为川东门户。距重庆市区451公里。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将抬高。白帝城将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峡口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墙、孟良梯、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奔腾咆哮的长江,一进峡谷便遇上气势赫赫的夔门。夔门两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条细带,蜿蜒于深谷之中。这里河宽只有一、二百米,最窄处不过几十米;而两岸主要山峰可高达1000-1500米。这里峡深水急的江流,绵延不断的山峦,构成了一幅极为壮丽的画卷。

【瞿塘峡相关诗句】“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郭沫若《过瞿塘峡》);“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杜甫《夔州歌》、《瞿塘两崖》);“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刘禹锡竹枝词十首);“峡两蒙蒙竟日闲,扁舟珍落画图间。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清张问海《瞿唐峡》);“上有方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塘呀直泻,滟澦屹中峙。末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蔑篱,鼓危揖师趾。一跌无宗舟,吾生系于此。”(白居易《初入峡有感》)。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以“秀”著称的巫峡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小三峡)口,东迄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长约40公里。峡两岸为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俏丽,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的画廊。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令人神驰。北岸六峰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蚩并不临江。如欲游览,须从飞凤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兰厂登岸,才可领略三案的雄姿。

【巫峡相关诗句】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陆游在《三峡歌》说:“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巫山案十二,合沓隐昭同”。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巴东山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郑世翼《巫山高》);“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杨炯《巫峡》)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严峻闻名于世。应分为二峡,自秭归至青滩为上峡,自石碑至南津关为下峡。中段较平衍,不足以峡名。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黄猫峡、灯影峡、青滩、泄滩、崆岭滩、蛤蟆碚等名峡险滩和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过去这一带触礁沉船的事故层出不穷,青滩北岸还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峡中险峰夹江竖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银瀑飞泻,古木森然,水势湍急,浪涛汹涌,景象万千。很多礁石险滩已得到了整治,惊险万状的“崆岭滩”“鬼见愁”“鬼门关”已成为历史陈迹。

【西陵峡相关诗句】欧阳修有“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名句;“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这是白居易形容险滩层布的名句,而今经航道整治,葛洲坝兴修,水位提高,已是风平浪稳;郭沫若的《过西陵峡二首》:“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1兵书宝剑存形似,2牛肝马肺说寇狂。3三斗坪前今日过,4他年水坝起高墙。5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清凉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洲。”(注:1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位于香溪东15千米、长江北岸的陡壁峭岩上,像石隙中有物叠置其间,状若书卷,名曰“兵书”,其右下方条形岩石凸起,宛如巨剑直插激流,名曰“宝剑”。“兵书”实为巴人悬棺葬之遗迹;2牛肝马肺峡:西陵峡中的一个峡,因其峡壁上,有两块形状酷似牛肝马肺的岩石而名。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1900年,英国炮舰顺长江而上,炮击沿岸,将马肺石击碎。此句极力谴责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罪恶行径;3三斗坪—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特选址于该地;4他年水坝:拟议中的三峡大坝;5莲陀至南津关间有灯影峡及黄猫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西陵峡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巨石,很像《西游记》中唐僧四人去西天取经,悟空探路、八戒牵马、唐僧合十、沙僧挑经,姿态酷肖。每当落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灯影戏中人物,故名灯影峡。

【出峡南津关·荆门】南津关位于三峡东口,“三峡至此穷”,是西陵峡的终点,它和瞿塘峡入口处的夔门,是三峡首尾两端的天然门户。长江出南津关,便摆脱了高峡深谷的束缚,开始进入辽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真是“送尽奇峰双眼豁,江天空阔而夷陵”。关口内外迥然不同的景色,往往使游人有入峡喜崤岩,出峡爱平旷之感。现在的南津关两岸,由于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许多悬崖危壁均已炸除,取而代之的是下牢溪上横空而起的公路桥巍峨矗立的导航塔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站在这里遥望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其景色尤其令人惊叹。南津关两岸地势险要,陡壁直立,江面狭窄,犹如细颈瓶口,锁住滔滔大江,成为长江上、中游的天然分界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雄关蜀道,巍巍荆门”之说。在南津关下游三公里处,江面由300米左右展宽到2000多米,南津关以下的长江,虽比三峡远为宽阔,但两岸山势未尽,故人们常把荆门山视为三峡的东口,川鄂两省的咽喉,史称“上收蜀道三千之雄,下锁荆襄一方之局”。“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唐]胡皓《出峡》)“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

古代:“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李白《三峡闻猿》);“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宋】曹冠《念奴娇》)。

近现代:“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洒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水调歌头》);“浩淼平湖水,一朝出三峡。群山万壑星拱,横空凌霄汉。石破天惊起处,造就旷世伟业,登临大风酣。举头望神女,清波收微澜。屈子吟,昭君梦,三国弹。欲觅野人踪迹,更上神农架。西南通道网织,崛起远航巨舰,明珠镶龙冠。沿江二百里,银花不夜天。”(郭凡《水调歌头·三峡壮观》);“白云万里赴三峡,坝高百丈傲青天。却乘巨龙向世界,平湖茫茫烟雨间。”(郭凡《咏三峡工程》)

我们中国人有“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气概,所以,江水上涨,伟大的平湖打通了川江的道道鬼门关,使天堑变通途;聚众水之力造就了一座世界最伟大的电站,让诗化的江水变成了托起中国人新的富裕、繁荣的银水;让长江中下游曾经一年一度紧绷的洪灾之弦舒缓如一支小夜曲。唐代诗人繁知一说“行至巫山必有诗”。而面对今日的平湖三峡,我们则要说“行至平湖必有诗,有诗必有新佳句”。

THE END
0.人参果的主人人参果树下全是尸骨妖怪敢吃唐僧肉为啥不打人参果的主意? 妖怪们之所以敢吃唐僧肉而不敢打人参果的主意,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妖怪们都惧怕镇元子大仙;第二、镇元子大仙的果园很难闯进去;第三、人参果必须要特殊的法器才能够拿到。 人参果的主人 人参果树下全是尸骨 一、妖怪们都惧怕镇元子大仙 首先,《西游记》中出现的妖怪们之所以 https://edu.iask.sina.com.cn/jy/3aCwIlspIrZ.html
1.难怪悟空宁愿被念咒,也要打死白骨精,你看他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啥而第三次,唐僧面对化作白发老公公的妖精时,已经无法再忍受孙悟空“滥杀无辜”了,可以说此时的他已经“痴傻”了。 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虽然最后落得被唐僧赶走的下场,但也算是除去了他们的“痴傻”。 所以说,“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使用火眼金睛看到的不仅仅是三具化作平常人家的妖怪的尸骨,还有这些尸骨背后所代表的https://k.sina.cn/article_7507128148_1bf75af5400102tq8n.html
2.你猜,谁杀了唐僧的前九世?第一次读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九个取经人,吃人无数,尸骨都沉于河底,唯有九个人漂上来,沙和尚拿那九个骷髅做了项链。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时,尸魔曾提到唐僧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如果是十世修行,那前九世的唐僧去哪了?关于这个问题也有过很多解释,有人说神界谁掌握了长生不老大计,谁就掌握了绝对权力。佛这边有金蝉子,作为如来坐 https://www.jianshu.com/p/5bc114d2cea0
3.《西游记》荆棘岭5妖没有危害唐僧,为何却被打的尸骨无存?《西游记》中的荆棘岭群妖跟其他的妖魔都不同,这些都是有文化的妖怪,并且也没有危害唐僧,那么他们为何却被打的尸骨无存?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挡了佛家的路。 所谓的荆棘岭五妖,其实就是荆棘岭四老外加一个杏仙。这荆棘岭四老是:松树“劲节十八公”,柏树“孤直公”,桧树“凌空子”,竹竿“拂云叟”。他们都是http://baike.qulishi.com/guoxue/v387985.html
4.白龙马:从西游记到尸骨无存的悲剧英雄唐僧角色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白龙马无疑是《西游记》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本是西天取经队伍的一员,随唐僧、孙悟空等一同经历无数艰险,最终获得了功成名就。然而,关于他的结局却让人不禁唏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英雄的落魄,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https://m.sohu.com/a/853355047_121924583/
5.惊人发现!唐僧唐玄奘之墓被发现,墓底下埋着大量遗宝,如今尸骨惊人发现!唐僧唐玄奘之墓被发现,墓底下埋着大量遗宝,如今尸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0/22/37060586_1144258001.shtml
6.《西游记》:荆棘岭树妖这一难背后的深意但回过头来看,这些树妖们其实并未对唐僧行大恶,除了逼婚外,甚至都不曾动过要吃他的心思,却为何还是逃不过被连根拔起,最后尸骨无存的命运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三: 首先,是通往佛法的路障需要清除。荆棘岭其实是前往西方取经路上的一条必经之路。然而这八百里的路,左右均是荆棘丛生,根本无法过人。正如唐僧所言:“…https://www.jianshu.com/p/99ca4028fd51
7.1997年,西游记白龙马惨死马棚,尸骨无存|白龙马|杨洁|尸骨无存上一次的文5章写了唐僧的故事,这一次,我们来聊一聊白龙马的一生。 虽然只是一个坐骑,但是也是贯穿了西游记的始终。 可以说是剧组的第五个演员了。 最终在1997年,白龙马离开了人世,死后无人安葬,尸骨无存。 再也没有了下落。 杨洁痛心的为留下眼泪,写下了《白驹悲歌》。 http://k.sina.com.cn/article_6895999930_19b089bba00100pqh2.html?subch=star
8.经典湖北三峡大坝导游词(精选30篇)灯影峡得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相传北宋名将杨业被害后,尸骨埋在白盐山腰的平台-“望乡台”上。其部将孟良为盗尸骨,悄悄驾舟入瞿塘,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daoyouci/hubeidaoyouci/13135109.html
9.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艾青诗选》名著阅读.docxB.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11.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不同类别的书可采用不同的读法。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从作品中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度 众生的信仰。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场面、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07/714516201400414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