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红楼梦的原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大文豪吴伟业,也就是吴梅村。
曹雪芹只是负责红楼梦的润色编纂等工作。
理由如下:首先,红楼梦开篇“东鲁孔梅溪……”,就暗含着吴梅村三字。第二,吴梅村和曹雪芹的家境有相似之处,都是由盛到衰。第三,通篇阅读红楼梦的批语,给我感觉可以分为四类1,回忆类的评语。2,写作手法类的批语。3,批书者者自言自语类的批语。4,对书内容增删等的批语。 这些评语读下来感觉,批书人并没有对于曹雪芹构思文章,原创故事情节等方面的批语。第四,脂批明确的告诉大家“雪芹先生于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分出目录,攥成章回”。给人感觉也不像原创,而更像是负责编纂修改润色的工作。
即便是这样,也不能磨灭曹雪芹是一代大文豪。曹公的知识广博,诗词无人能及,语句精妙,可称为古往今来文坛第一人。可以说是,曹雪芹成就了巨著红楼梦。
胡适运用西方学术结合乾嘉考据法,从袁枚《随园诗话》中找到了一段: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曹雪芹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传世名著《红楼梦》,这本书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在小说第一回里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成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曹雪芹逝世年份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另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还有一说认为他死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曹雪芹死后,只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几个好友草草埋葬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红楼梦》跟本天书似的,为什么没有人怀疑过作者是“外星人”。
其实红楼梦自己交待说作者是块石头,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无才可去补苍天的那块石头,去到人间“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回来的顽石。
风月宝鉴
作者是石头,以创世开头,隐藏着奥秘,集体创作的天书,红楼梦跟一本书很像,圣经。
圣经的幕后真实作者上帝在圣经里就是用石头来预表,彼得前书“主乃活石”,“匠人所弃的石头,已做了房角的头块石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而且上帝更是以肉身耶稣的名字来临“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被鞭打被唾弃,被钉上十字架……“所有的默示,你们看如封住的书卷,”“……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圣经更是三十五位记录者历时多年写成……
地球人谁能写出红楼梦这么“抓人”的书呢,看不进去的不说了,一旦看进去就像毒药一样戒不掉,像是文字的韵律能与脑电波频率共振一样,直钻到人的意念深处。诗词曲赋无不上佳,难道唐诗宋词元曲的铺垫就是为了诞生红楼一梦吗?
还有,整部石头记早已经写好;空空道人、东鲁孔梅溪等人辗转抄题;曹雪芹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大家有的是时间,不可能没结局,八十回后怎么会缺失呢?而且缺失得那么整齐。只能说操作者早已洞悉人类猎奇心理,越是缺失的越会好奇不放,越能流传久长,所以故意把结局另外处理了……一般正常人做不出这事来,谁不希望自己作品是完整的,谁能想到这招呢?!
朱文震,最有可能参与其中。他和两次抄写《聊斋志异》的济南朱家同族同宗,非常熟悉。他和贾宝玉一样,不屑于科举。朱文震和早期“红学家”永忠、弘晓是认识的,有诗为证,而是和允禧、永瑢非常熟悉,从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长期在两人家中做门客。永瑢曾是四库全书总裁,是纪晓岚、朱文震的直接领导。“荣禧堂”包含了永瑢、允禧两人名字(谐音,一些红学家认为北静王是这两人的化身)。
红楼梦的作者时下最流行的说法是曹雪芹。书中云,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入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簒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就此认为作者是曹雪芹,是不是太武断呀?为什么不说是孔梅溪呢?实际上书中的人名都是作者杜撰而已,你想,书中的实事都写的那么隐晦,怎么会把自己的名字明目张胆地写在上面呢?
是曹頫(1706-1780?)曹寅之子,1715年9岁时入继伯母曹寅之遗孀李氏,继任江宁织造,由老家人打理公务。1725年19岁时获罪抄家败落。“半生潦倒”后,约于1765-1775年写完石头记,1782年《四库全书》完成时120回抄本始现于北京庙市。1790年左右程伟元大部搜齐120回石头记,更名为《红楼梦》,出版刻本。
《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合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合世人推测是高鹗写的,也有人说不是。不过后四十回合谁写的,人们谈到《红楼梦》都第一个会想到曹雪芹,因为《红楼梦》真的是一部经典之作。
想了解红楼梦作者,应该多在写咏红诗的爱新觉罗.永忠身上着眼,多往他的家族想,多往他的祖父身上想,再结合脂批的一再暗示,答案就很容易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