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懂四大名著这个词在你看来是不是权威和正确的。
四大名著只是某些人做的排行榜,既然如此,它就不可能成为绝对的文学标准。四大名著这个说法也是近代才有的,是出版商为了方便集结出版才搞出来的,好像还和那是的某位重要领导有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四大名著”的说法是有市场因素和时代背景的,由于它是面对人民大众的,所以《金瓶梅》根本无法入选,所以金瓶梅不遗憾,入不入选没什么。
如果四大名著是一个绝对权威的标准的话,我们也需要明白,《红楼梦》的优秀和《金瓶梅》的优秀没有冲突的,为什么《金瓶梅》写得更好(如果按照问题的逻辑,不那么露骨就能更优秀的话),《红楼梦》就要被顶下去?就算真的要顶一个下去,为什么是《红楼梦》而不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是觉得红楼梦在四大名著里最垫底?然后我觉得,要不咱们就凑个五大名著?干嘛非要跟着四大美女的数字走?五行五岳,五大三粗也可以嘛。
然后讨论《金瓶梅》如果不那么露骨,是不是就更优秀了的问题。白先勇先生在《十三邀》里有一个说法,我只能记得大概:《红楼梦》的世界观和哲学上的思考是《金瓶梅》所不能比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事实上,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都很难找到“哲学上的思考”。《金瓶梅》把男女之事写到了极致、机械、冷酷,这让人觉得《金瓶梅》马上就要戳破什么,触碰到某些本质了,依我粗浅的看法,《金瓶梅》通过对x的极致描写,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它的哲学思考。
如果没有了那些触及本质的露骨,《金瓶梅》固然还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但它会“沦为”《儒林外史》之类的讽刺小说,价值会大大降低。如果没有了露骨,一个土豪官员和他几个老婆的故事又有几个人看呢?他们又不风花雪月,也不吟诗作对,还不儿女情长,全是家长里短,勾心斗角,势力纠纷。
有人说:《金瓶梅》所写的是《红楼梦》无意写的那些人,比如丫鬟,小妾,刘姥姥之类的“粗人”,这句话很正确,我不认为不那么露骨的《金瓶梅》会有多受欢迎。总之,《金瓶梅》已经很优秀了,给它做减法只能损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