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呼啸”——从“贝尔三兄弟”到勃朗特三姐妹

作者:白天明(复旦大学英文系博士研究生)

“1845年秋季的一天,我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卷诗歌的手稿,是我妹妹艾米莉的笔迹。当然我并不诧异,因为我知道她能写诗,也的确写诗:我把她的诗读了一遍,有些更甚于惊讶的东西抓住了我——我深信这些诗歌不是普通的感情流露,它们与多数女性创作的诗歌截然不同。”夏洛蒂·勃朗特在1850年版本《呼啸山庄》的序言中如是写道。

她记忆中的妹妹艾米莉面露愠色,对于姐姐未经批准便擅自披览了她诗稿的行为不依不饶。面对小自己两岁的艾米莉,30岁不到的夏洛蒂十分耐心,她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平息了妹妹的怒火,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劝服妹妹,“这样的诗歌理应付梓”。她二人找来三妹安妮,让她也贡献几首诗歌。她们将各自的诗歌合卷整理,于次年经由艾洛特与琼斯出版社自费出版。就这样,英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勃朗特三姐妹迈出了文学之旅的第一步。

夏洛蒂·勃朗特肖像 资料图片

Ⅰ.隐藏在笔名之后

有趣的是,勃朗特三姐妹在出版《诗集》时,没有选择用自己的真名,反而选择了极其男性化的笔名:夏洛蒂·勃朗特署名柯勒·贝尔,艾米莉·勃朗特署名埃利斯·贝尔,安妮·勃朗特署名阿克顿·贝尔。1846年,《诗集》的出版无疑是一次惨烈的商业败笔,仅仅售出两册。但它的出版却标志着勃朗特三姐妹以笔名为掩护,正式进入了文学这一在当时十分男性化的领域。可以想见,销量惨淡的《诗集》在文学批评界也是无人问津,但在为数不多注意到《诗集》的人中,却有一位批评家十分犀利地指出,作者们之所以有所隐瞒,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诗歌仅仅凭借其优劣长短而收到批判,要排除掉其他不相干的因素”。在所谓“不相干的因素”中,性别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勃朗特姐弟中,夏洛蒂与弟弟布兰韦尔·勃朗特是最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并在文学圈子中崭露头角的。志趣相投的二人却因为性别的差异而遭受到不同的待遇。1836年12月,年仅20岁的夏洛蒂用真名致信英国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她在信中附上了自己部分诗作并向骚塞坦言自己渴望“被永远铭记”的志向。骚塞不吝笔墨,虽在回信中承认夏洛蒂有“作诗的天赋”,却也泼了她一头冷水,告诫她“文学不能、也不该是女人毕生的事业”。骚塞在信中对作为职业选择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性别化的解读,劝解夏洛蒂回归家庭,认为她一旦全身心致力于女性“得体的义务”,她便会“不再如此渴求名望”。骚塞信中的隐喻不言自明:对于女性而言,“渴求名望”是一种疾病,而回归家庭的“义务”有如一剂良药,药到病除。

讽刺的是,骚塞曾一度怀疑与他通信的“夏洛蒂·勃朗特”并非真实姓名,是编造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骚塞的怀疑是正确的,因为“勃朗特”的姓氏确是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的臆造。帕特里克在前往剑桥求学前,姓氏写法有许多变种,例如“布兰迪”和“布伦迪”。为了掩盖他的爱尔兰血统,帕特里克在剑桥大学注册时,署名“勃朗特”。有人认为,这个姓氏是在模仿不久前因为在抗击法国战役中表现出色并受封勃朗特公爵爵位的霍雷肖·纳尔逊(1758—1805);也有人称,勃朗特是希腊神话中象征闪电和雷霆的女神,对于一个即将从事神职工作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帕特里克虽避免谈及其姓氏的由来,但我们可以相信,勃朗特姐妹早早就从她们的姓氏中意识到了名字的“可塑性”,以及在遮掩真实身份方面的有效性。

也许,是骚塞的怀疑启发了夏洛蒂,让她在三年后再次将自己的部分小说寄给名噪一时的哈特利·柯尔律治时,以自己在少年时期虚构出的安格里亚王朝中的第二自我“查尔斯·汤申德”为名,署名“C.T.”。哈特利·柯尔律治并没有给予夏洛蒂鼓舞之辞,这让她怒火中烧,因为弟弟布兰韦尔在同年早些时候也曾致信柯尔律治,后者却赞赏他才华横溢,甚至邀请他畅叙一日。寻求赏识而不得的夏洛蒂借由笔名的庇护,反唇相讥。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倘使她在当初与骚塞的通信中也使用了笔名,还是否会在收到骚塞否定的答复后,十分本分地回信说,她试着克制自己创作的欲望。

夏洛蒂在与罗伯特·骚塞以及后来的哈特利·柯尔律治的书信往来中,体认到女性在追求文学创作和所谓上帝赋予的本职工作——照料家庭——之间的割裂,更借由弟弟布兰韦尔体会到男性女性在追求文学盛名过程中的区别待遇。就这样,她的自我在“被永远铭记”的志向与时代对女性期待的鸿沟中被不断撕裂。也许,正是这种撕裂感让她在与妹妹们第一次合著出版诗集时选用笔名进行伪装,即使在她们之前并不乏女性作家署本名并登上文学殿堂的先例。

勃朗特三姐妹肖像,由她们的兄弟布兰韦尔·勃朗特作于1834年。资料图片

《简·爱》插图 资料图片

Ⅱ.文坛崭露头角

《简·爱》出版时的全名为《简·爱:一部自传》,而扉页上的“柯勒·贝尔”只是这部自传的“编者”。早在《简·爱》出版之际,英国文学评论家乔治·亨利·刘易斯就注意到了这部作品中十分逼真的心理刻画,认为这部小说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经历,称其力量在于“实际的磨难与经历”。《名利场》的作者威廉·梅·萨克雷也在《简·爱》出版后没多久,便给出版商威廉·史密斯·威廉姆斯写信:“这是女人的手笔,但会是谁呢?”他们都凭借敏锐的直觉发现了“柯勒·贝尔”的笔名下掩藏着的是一位女性。

《简·爱》的出版使“柯勒·贝尔”名声大噪,让先前便接受了《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却久久按兵不动的出版商托马斯·纽比着急起来。上述两部作品于1847年12月合卷出版。纽比在勃朗特研究领域可谓臭名昭著,他是一个被蝇头小利驱使的出版商,甚至有意借《简·爱》之盛名为自己谋取利益,故意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制造谜团。他将《呼啸山庄》宣传为“贝尔先生的最新力作”,却不言明是哪位贝尔先生,又于1848年将“阿克顿·贝尔”(安妮·勃朗特的笔名)的第二部作品《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以《简·爱》作者的名义提供给美国的一家出版社。这让《简·爱》的出版商乔治·史密斯十分惊愕,他想不通自己如此器重的作家何以背着他另谋出路,并致信“柯勒·贝尔”,讨要说法。

史密斯的来信让原本不以为意的三姐妹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为了廓清误会,夏洛蒂与安妮于1848年夏赶赴伦敦,面见出版商,并揭开了“贝尔三兄弟”的真实身份。夏洛蒂对于终于能以真实面貌示人十分满意,但素来内向的艾米莉却想始终——借用2016年萨利·温莱特指导的传记电影的题目——“隐于书后”。当她得知姐姐和妹妹将三人的真实身份向出版商和盘托出后十分不悦。这让刚刚“卸下伪装”的夏洛蒂不得不再次致信出版商,请求他对“埃利斯·贝尔”(艾米莉)的身份佯装不知:“请允许我提醒您,在您给我信心时,不要提到我的妹妹们——我是说,不要用复数。‘埃利斯·贝尔’不能接受‘笔名’以外的任何称谓。我向您和史密斯先生泄露了他的身份,这是大错特错。”

夏洛蒂和安妮对于真实身份的披露是有选择性的。在夏洛蒂与安妮的伦敦之旅前,文学批评界就对“贝尔三人”的作品颇有微词。《基督醒世刊》批判《简·爱》“粗俗”,《观察者》认为《呼啸山庄》“粗俗且令人生厌”,而就在夏洛蒂与安妮抵达伦敦的当天,《旁观者》更是指责《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对粗俗有着病态的热爱”。可以说,许多对“贝尔三人”妄加置喙的批评中都充斥着“粗俗”一词,而所谓“粗俗”作为一种笼统的表述,囊括许多被视为“非女性化”的因素,而这样的批评在伊丽莎白·里格比于1848年12月发表在《季度评论》的匿名文章中得到了最为极致的表达。里格比认为《简·爱》“语言粗俗”,称它“反基督教”,可以想象,这般评价对于牧师的女儿而言将会是多么刺耳。里格比还抨击女主人公的个人主义和自我主张颇具颠覆性,与女性谦卑的品德背道而驰。

因为艾米莉与安妮相关信件和生平史料的阙如,我们难以判断看似恣意妄为的艾米莉和一向温婉娴静的安妮会如何看待《呼啸山庄》和《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出版之初就面临的责难。但可以肯定,夏洛蒂十分在意读者在阅读《简·爱》过程中建构出的作家形象与她本人多年来悉心维护的得体女性形象之间的断裂。她在1847年12月《简·爱》第二版的序言中就曾以“柯勒·贝尔”的口吻申辩道:“习俗不一定就是道德。”她讽刺“少数谨小慎微、吹毛求疵的人”,并称“在他们看来,凡是与众不同的东西都是错误的”。1849年8月,在她的第三部小说《谢利》出版后,夏洛蒂依旧想在与文学评论界的反击战中,躲藏在笔名的盾牌之后。她给威廉·史密斯·威廉姆斯写信道:“这里绝不能出现‘夏·勃朗特’的名字;她怎么想不重要——被侮辱的是‘柯勒·贝尔’——他必须还以颜色。”

安妮·勃朗特肖像,夏洛蒂·勃朗特作于1833年。资料图片

Ⅲ.镌刻进英国文学史

在1848年至1849年的短短两年间,勃朗特家族噩耗频传。夏洛蒂的弟弟布兰韦尔情场失意,整日酗酒、吸食鸦片,在1848年9月突然去世。自那以后,向来与兄长亲厚的艾米莉便一蹶不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同年12月辞世。安妮·勃朗特也罹患肺病,于次年5月撒手人寰。就这样,勃朗特四姐弟中三人离世,只剩下夏洛蒂与父亲相依为命。

1850年,《呼啸山庄》再版之际,夏洛蒂决心在序言中向读者交代自己与妹妹们的真实身份。这时的她,没有了笔名的庇佑,摒弃了先前激进的文风,仿佛当初是男性化的笔名赋予了她在与男性作家和批评家针锋相对时的底气。如今的夏洛蒂已是家喻户晓、声名远播,自然不必听从骚塞的意见,放弃文学事业,回归家庭主妇的职责;但她依旧要回归社会对女性作家的期待。面对文学批评,在新版《呼啸山庄》的序言中,她承认《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在主题的选择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却在面对《呼啸山庄》和艾米莉笔下那恶棍般的拜伦式英雄希思克列夫时,犯起了难。作为艾米莉唯一存世的小说,《呼啸山庄》自然经不起夏洛蒂对《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做出的全盘否定——安妮·勃朗特至少还有一部《阿格尼丝·格雷》。在为艾米莉辩护时,夏洛蒂回归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强调“天才”的重要性,将艾米莉刻画成了一个天真无邪、幼稚无知、离群索居、避世退隐的孤僻形象,一个在“天赋”的指引下任由才思倾泻的被动“容器”,而她的任何错处都并非她刻意而为。这样一来,《呼啸山庄》在受世人批判最深之处,恰恰变成了距离“天才”的感召最近之处。而摆脱了笔名束缚,同时也脱离了笔名保护的夏洛蒂,在将艾米莉刻画成家中唯一的天才之际,无疑也限制了后世对艾米莉的批判性鉴赏。真实性别的暴露,让她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男性文学的固有成见,即女性独有的才能无法解释《呼啸山庄》的诞生。

距离夏洛蒂在新版《呼啸山庄》序言中首次向读者回忆她们姊妹三人文学之旅的开端已经过去了一百七十余年。“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还会以作者的名义留在勃朗特三姐妹作品的封面上。然而,人们早已把“贝尔三兄弟”淡忘,而将“勃朗特三姐妹”镌刻进了英国文学史中。勃朗特三姐妹从笔名背后走向公众面前的历程集中体现了维多利亚女王御下英国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性别排斥。这样的现象在今天有了好转,但依旧有文艺作品启发我们重新思索文学领域的性别问题。2022年,由弗朗西斯·奥康纳编剧兼导演、埃玛·迈凯主演的传记电影《艾米莉》在英美两国上映。电影将艾米莉·勃朗特的生平虚构成了一个爱情故事,片中的艾米莉与一位名叫威廉·韦特曼的副牧师坠入了爱河。现实生活中,这位韦特曼牧师与勃朗特一家熟识,但没有史料表明他与艾米莉萌生过爱情。

可见,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倾向于用男性来解释女性作家的文学创意,似乎女性创造力不能独立于男性而存在。今天的文化对女性创造力尚且抱有如此狭隘的看法,反观19世纪40年代的文化,我们便不难理解夏洛蒂在向公众展现隐藏在“贝尔三兄弟”背后的“勃朗特三姐妹”时,会面临怎样的诘责,需要怎样的勇气了。

THE END
0.寻觅勃朗特三姐妹故居三姐妹坎坷的命运让人唏嘘。艾米莉29岁写完了《呼啸山庄》,一年后就去世了。安妮也只活了29岁。38岁的夏洛特嫁给了父亲助理牧师,幸福的生活还不到一年,怀着六个月的身孕不幸离世。 眼前这个朴素、庄重的灰褐色教堂,是父亲勃朗特牧师供职的地方。 像多数英格兰的乡村教堂一样,这里没有特别之处,它却是三姐妹的精神https://www.meipian.cn/2bxyiynp
1.一生未婚的女作家们(3):艾米莉·勃朗特欢迎关注公众号:五月一 在才华横溢的勃朗特三姐妹中,艾米莉是神一样的存在。 三个姐妹中,名气相对较小的安妮·勃朗特性格最宁静,她的作品也静静地叙述了她的经历以及她小小的梦想。名气最大的就是《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朗特,她直视着生命的缺憾,热烈而华丽地向世界倾诉她的不满及痛苦。她的情感与才情与大多https://www.jianshu.com/p/ccf070231536
2.勃朗特三姐妹1847年年底,柯勒·贝尔(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埃利斯·贝尔(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阿克顿·贝尔(安妮·勃朗特)的小说《艾格妮斯·格雷》几乎同时出版,并且引起英国读书界的极大轰动和评论界的热情关注,人们被作品中那愤懑强烈的女性意识、狂放不羁的人物激情、不同凡响的旷野风骨所感奋。三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29/16/1747547_42294739.shtml
3.勃朗特三姐妹:豪渥斯上空的三颗耀世明星这一年,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妹妹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斯·格雷》,三篇名著同时问世,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她们如三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豪渥斯的乡村荒原、照亮了英国北部的纺织之乡约克郡、也照亮了英国文坛乃至全世界。一个普通家庭同时出了三位女作家,多么https://www.jianshu.com/p/e16c14b8fbf3
4.论安妮·勃朗特《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中海伦·亨廷顿的女性主义元摘要:安妮·勃朗特(1820-1849)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她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解放先驱者,她的第二本小说《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以下简称《威尔德菲尔庄园》)被称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独立宣言。该文本讲述了女主人公海伦·亨廷顿不断寻求自我的故事。海伦不顾自己姑妈的劝说执意嫁给纨绔子弟阿瑟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0991592
5.英文原版TheTenantofWildfellHall女房客安妮·勃朗特企当当华研外语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英文原版 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女房客 安妮·勃朗特 企鹅黑经典 Penguin Classics 英文版 进口英语原版书籍》。最新《英文原版 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女房客 安妮·勃朗特 企鹅黑经典 Penguin Classics 英文版 进口英语原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11255769110.html
6.安妮博林的解释和发音「德语助手」德汉安内莉耶滕迈基,安内特,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安妮,安妮勃朗特,安妮博林,安妮的日记,安妮法兰克,安妮荷尔,安妮特班宁, 德汉-汉德词典 ān nī bó lín [ Eigenname ] Anne Boleyn欧 路软 件版 权所有 用户正在搜索 Glockenwäscher,Glockenwinde,Glockenzählrohr,Glockenzelle,Glockform,glockig,Glockluftfilhttps://www.godic.net/mdicts/de/%E5%AE%89%E5%A6%AE%E5%8D%9A%E6%9E%97
7.阿格尼丝.格雷安妮勃朗特阿格尼丝•格雷 安妮 勃朗特 ¥5.00 阿格尼丝 格雷 英)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著 ¥1.00 阿格尼丝•格雷 安妮 勃朗特 ¥5.00 阿格尼丝 格雷 (英)安妮·勃朗特 ¥2.40 阿格尼丝格雷 英)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著 ¥3.20 阿格尼丝•格雷 安妮勃朗特 ¥1.00 阿格尼丝 格雷 安妮勃朗特 ¥2.80 阿格尼丝格雷 英,https://book.kongfz.com/18466/7119382148
8.英国文学神话勃朗特三姐妹和她们的成名作艾米莉则是埃利斯·贝尔,安妮是阿克顿·贝尔。直到很久以后三姐妹才找到出版商,说自己就是贝尔兄弟。三部巨著的作者竟然是女人,出版商极为震惊。他们便想以此为噱头曝光作者的性别来宣传,但是勃朗特姐妹拒绝了。这就造成了读者完全不知作者,仅仅是出版商知道勃朗特姐妹的情况。勃朗特姐妹很低调,没有对社会文学评论家的https://www.jianshu.com/p/17240e5913d4
9.曾经不得不用男性笔名投稿的勃朗特三姐妹,如今却在世界文坛占据不受到鼓舞的勃朗特三姐妹,信心倍增。她们开始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就在那一年,好消息接踵而至。 英年早逝,作品永留人间 所谓天道酬勤。经过多年的笔耕不辍,1847年,夏洛特写出了小说《教师》,艾米莉写出了著名的《呼啸山庄》,三妹安妮写出了《艾格尼丝·格雷》。 https://www.jianshu.com/p/820aa4cd0711
10.勃朗特三姐妹作品–快看漫画问答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诗人,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姊,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的作者。 安妮·勃朗特(1820-1849),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及艾米莉·勃朗特之妹,代表作是《艾格妮丝·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府上的房客》(又译《女房客》)。 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98274
11.女房客(豆瓣)作者: 安妮·勃朗特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译者: 莲可,西海 出版年: 2000-12 页数: 447 定价: 21.80 装帧: 精装 丛书: 勃朗特三姐妹文集 ISBN: 9787532724987 豆瓣评分 7.9 111人评价 5星 24.3% 4星 58.6% 3星 16.2% 2星 0.0% 1星 0.9%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84913/
12.体验勃朗特姐妹短评最好玩的桥段是模拟安妮勃朗特参加家教面试,一个体面的中产阶级女子在当时的选择是如此之少。八个月里连续失去至亲,能体会去曼城拜访Gaskell夫人时的夏洛特是什么心情了。2 有用 The_Faker 看过 2017-01-20 02:11:41 雖然說得不夠深入,但足夠美了。文字配合影像,足夠美了。淺也有淺的情趣。0 有用 持恒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08591/comments
13.勃朗特姐妹的爱情读本    沮丧和失望折磨着夏洛蒂·勃朗特。倔强反抗的性格使她最终选择了放弃。以罗切斯特为恋爱标准的她,显然不认为尼科尔斯是一个浪漫的伴侣。她之所以接受他,人们说是因为妹妹安妮的去逝,让她身陷凄清与寂寞之故。     婚后的生活远远好于夏洛蒂·勃朗特的预料。她发现,“丈夫是女人所能拥有的最温柔的护士、最http://www.shcpg.com.cn/sjcb/bkview.aspx?bkid=239432&cid=724725
14.《荒野庄园的房客》文学评论——安妮勃朗特是勃朗特姐妹中最不被2020年1月17日是安妮勃朗特的200周年生日纪念日:被忽视的安妮、被遗忘的安妮,安妮是一个家族的天才们当中最不出名的那一个。但是她的200周年是勃朗特研究的一个转折性时刻,因为对安妮勃朗特的一致看法正在改变。 尽管传统上来看,安妮勃朗特被认为比她的姐姐夏洛特(《简爱》和艾米丽(《呼啸山庄》)不那么有趣,然而在https://www.douban.com/note/796243341/
15.生活在勃朗特姐妹的时代为世人留下了《简爱》(Jane Eyre)、《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和《艾格尼丝·格雷》(Agnes Grey)等小说和几百首诗的勃朗特三姐妹夏洛特(Charlotte)、艾米莉(Emily)和安妮(Anne)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霍沃思。在她们才几岁时,父亲被任命为这里教堂的牧师,于是全家搬到霍沃思,住进了专门的牧师住所。现在 https://m.douban.com/note/854033872/
16.安妮•勃朗特(poem出版时署名是actionbell)诗两首一次回忆 安妮勃朗特(poem出版时化名是action bell) 是的,你走了 再也没有如你般满溢的欢笑 能让我迸发同样的喜悦 然而,我仍可以由经教堂的门 在覆盖你的石板上 慢慢地走 站在寒冷、潮湿的石板上 我想着,是怎样的圣洁 与无比宽容的心 在此地下被冰封 尽管不能再看到你 尽管你短暂的生命已终止 可是想到你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789733
17.勃朗特姐妹版本整理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是被她姐姐无意中发现的,艾米莉和她怄气了半天,夏洛蒂认为这些诗作值得发表,安妮花了好几天时间平息了她的怒火,说服了她同意出版,还贡献出了她自己的诗歌,艾米莉和安妮挑选了21首1840年之后写的诗歌,而夏洛蒂选了早期创作的19首诗,加上她们姨妈给的钱一起寄给出版社发表了诗集。《呼啸山庄》再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93245889/
18.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那些愿意陪你beingweird的人——献给我最而在开始这个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剧是一部商业剧,而且是一部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商业剧,这就决定了在剧情方面,它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那么平滑,甚至野蛮和生硬的部分,接受了这个认知,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公正的去观察这部瑕不掩瑜的佳作。01 关于成长前面提到过,这部剧的主题是成长。CASEY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202245
19.夏洛蒂·勃朗特为什么对简·奥斯汀不买账?她就是对奥斯汀最不买帐的夏洛蒂·勃朗特。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一家的姐妹最著名?勃朗特三姐妹肯定名列其中。 这三姐妹可谓世界文坛之奇迹: 大姐夏洛蒂·勃朗特,著有《简·爱》;二姐艾米莉·勃朗特,著有《呼啸山庄》;小妹安妮·勃朗特,著有《艾格妮丝·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府上的房客》。 https://www.jianshu.com/p/86508c7af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