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版“拼爹”,是用人格精神力量帮助儿女成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彭晓玲    责编:李刚

2020年秋的上海书展上,《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举行了首发仪式。该书策划刘海滨说,在当时,梁启超更有“拼爹”条件,他有很多有名、有权的朋友,但他更多是在用自己的人格、精神力量去帮助儿女成长。这种帮助又不是用外在力量来直接简单解决掉,而是帮助儿女自己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拼爹”。

第一财经:你怎么看现在的“丧偶式育儿”?

刘海滨:从传统教育角度来说,父母是各有分工的,之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华家训,一共计划出14本,从中可以看出家训、家教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是非常重视的,父亲承担了主要的角色。现在出现“丧偶式育儿”,除了受早年社会分工的影响,认为母亲就应该承担更多家务,包括抚养孩子之外,很多父亲是因为自身准备不足,或者觉得母亲反正做得比较多了,顺势就把孩子教育都扔给了母亲。

我本身也是一位父亲,这也是我想做这本书的原因。梁启超是一个典型的父亲形象,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去看一看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应该承担什么角色,以及应该怎样承担这个角色。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古代家书、家训里那些父亲离我们的时代有点远,但梁启超生活的时代跟现在比较接近,他面临的很多基本情况跟现在也比较一致,所以这本书可以为怎样做父亲提供借鉴。

第一财经:梁启超当时面临的哪些情况跟现在比较像?

刘海波:首先,梁启超是处在古今、中西的交会点上,是生活在现代环境当中,时代环境和现在还是比较像。其次,当时他面对的教育问题和现在尤其像。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中国开始实行新式的学校教育,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式基本都是西化的教育模式——现在的教育其实也没超出当时那个模式。

传统教育以做人为本,也就是以德育为主,知识性的教育是辅助,主次很清楚。现代教育是以知识为主,重知识、重技能,德育退后甚至完全被忽略了,所以梁启超说当时的学校变成了贩卖知识的杂货店。这个评价非常深刻,放到现在的学校都会觉得差不多。所以现代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跟梁启超当时一样,都是知识化的教育占了压倒性地位,对人格、道德、实践、素质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所以这些年大家才普遍感到教育有很多问题,呼唤教育改革。

第一财经:说到梁启超很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很多家庭其实也十分注意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还是很重视德育的。

刘海滨:你这个问题非常好。我的个人看法是,一般有些文化素养的人都会这样跟小孩说,要懂礼貌、遵守交通规则、公共礼仪,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我觉得光有这些还不够,传统道德教育里面还有个更深的理念或者实践,比如为什么一定要讲礼貌?为什么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说话?道德教育不是“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变成规则化的东西,这在传统的德育里是非常表面的,属于“礼”的层面。《论语》里孔子就说,“人而不仁如礼何”。“礼”的背后还有一个精神性的东西在支撑,就是“仁”,是如何真正做人的东西。梁启超在书信里经常传达给儿女的一个信念,其实就是《易经》里说的“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围绕这个他和儿女们说了很多。

这背后有个更深层的精神需求,就是我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精神状态?如何来面对我的人生?有这种“三观”,落实在生活当中才会有相应的准则,如果身上没有这种源头性的东西,只是片面地跟小孩说不要这样,不应该那样,其实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传统教育是要回到以身作则的,教孩子要自强不息,要充满乐观、不会被困难打倒等等,这些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大人做出来的。

第一财经:梁启超给人感觉是温情的,你在《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的代前言里也说,古代其实这样的父亲不少。但为什么一说到传统父亲形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比较刻板?比如想起哪吒的父亲李靖,或者贾宝玉的父亲贾政,都给人很严厉的感觉。

刘海滨:这个问题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为什么我们脑海里有李靖、贾政这种形象?可见古代肯定有父亲是这种类型。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讲人格平等,注重父子之间的亲情。《孟子》里就说“父子之间不责善”,就是不互相责备,要求你一定要成为一个道德多么高尚的人,否则“不祥莫大焉”,很容易伤害了父子亲情,造成不好的后果。类似的话孟子还说过很多。所以从文化源头上来看就是,好的父亲形象应该就是有情感的,跟儿女之间有很好的交流,处在很融洽的情感状态。

第一财经:现在也流行一个词“拼爹”,有些爸爸觉得我多积累财富人脉、增加社会地位,关键时刻能为子女铺路,就是好爸爸。

刘海滨:我们现在所说的“拼爹”,其实是用一种外力去解决子女面对的具体问题,比如帮忙找工作、进好专业等。从这方面来说,梁启超更有“拼爹”条件,他有很多有名、有权的朋友,但他更多是在用自己的人格、精神力量去帮助儿女成长。梁启超自己做人就有很大的格局,对人生看得很透彻,很多事情也经历过,有高屋建瓴的看法和认识,这些东西在教育儿女时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儿女碰到烦恼或者困难给他诉说,马上就能站在很高的点上去帮助他们梳理问题。但这种帮助又不是用外在力量来直接简单解决掉,而是帮助儿女自己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拼爹”。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梁启超 著 彭树欣 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6月版

彭晓玲

军工股反复活跃,中船系方向领涨;芯片产业链、银行、电力、脑机接口、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固态电池、多元金融、消费电子、光伏等板块走弱。

新书《看见不可见社会》围绕“不可见社会”这一核心议题,揭示了社会的不可见部分,进而帮助大家管窥社会如何运转。

在出生人口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数量变化的同时,许多幼儿园也在探索托幼一体和老幼同养的新模式。

谈论失去父母的哀伤时,是否忽略了原生家庭中那些破碎、暴力、控制甚至背叛的情感经验?李昀鋆说,可以理清这些情绪,理清跟去世的亲人的关系,然后接纳自己

THE END
0.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什么亲戚关系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林黛玉的母亲和贾宝玉的父亲同是一个母亲,所以,林黛玉之母为贾敏,为贾宝玉之姑,林黛玉与贾宝玉为姑表兄妹,属三代旁系血亲。 林黛玉: 林黛玉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hLt6oH4RNM.html
1.《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家庭养育模式贾政:贾宝玉的父亲,对贾宝玉采取专治型养育模式。宝玉很怕父亲,父亲对他非常严格,平时极少关注宝玉的情感,都是关心他的学习,儿子心中想什么,感情生活根本就不去了解。有一次,宝玉差点被父亲打死,宝玉看见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只要一说父亲找他,马上就会被吓得不行,典型的封建社会的专治型养育模式。 https://www.jianshu.com/p/a399edc0b985
2.叙事护理百天微课学习总结和体会(副本)第17课讲社会文化对人的塑造,主要讲了两个故事:贾宝玉抓阄和唐代著名歌妓薛涛的故事,说明文化和文字背后所隐含的寓意和含义对人产生的影响,所以才会有贾宝玉的父亲不喜欢他和薛涛的父亲因为她女儿吟诵的诗而勃然大怒的事情。 第18课讲了一个冰棍的故事和一个屡次恋爱失败男人的故事,说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https://www.meipian.cn/2254iakw
3.《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对父亲贾政唯恐避之不及贾宝玉的父亲贾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天天读书,对宝玉的教育也前后一致,时时刻刻都让他读书,凡说话必“孽障”“畜生”不离口,骂儿子不惜搭上自己,打起来也不含糊,大板子亲自上阵招呼,结果怎么样呢?宝玉见他如“避猫鼠”,唯恐避之不及。 《红楼梦》中宝玉无事想去宝钗处逛逛,为避免遇到他父亲,宁肯绕远路。https://www.jianshu.com/p/c371c3aee5a0
4.贾宝玉人物分析作文750字(通用20篇)宝玉的人生理想也不过就是在女孩子里混,得过且过而已,他认为女孩子是最美好的事物,有着最纯洁的特性,每当贾宝玉挨父亲打的时候,他总是“姐姐妹妹”的乱喊,以此化解皮肉之苦,他完全把女性看作是同自己平等的人,爱惜、尊重她们,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http://www.unjs.com/zuowenku/219555.html
5.《红楼梦》“大百科全书”之一《红楼梦》人物大全及相互关系(上031.贾政(贾代善次子,贾宝玉父亲,林黛玉二舅,员外郎) 032.王夫人(贾政之妻,贾宝玉母亲,林黛玉二舅妈,王熙凤的姑姑,也是婶子,邢夫人妯娌) 033.贾珠(贾政长子,已故) 034.元春(大小姐,贾政长女,贾宝玉姐姐) 035.迎春(二小姐,贾赦庶出之女) 036.探春(三小姐,贾政庶出之女,母亲是赵姨娘) https://www.meipian.cn/4ygqd4ye
6.贾府子侄论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在过往的讨论中,贾政的一个典型的形象就是遇见宝玉就要训斥一顿的,逼着宝玉读书的严父,就是一个刻板的封建卫道士。贾政,假正经也。这些说法都是习以为常的了。但是走进文本中,贾政不是这样的,至少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贾政是不是对宝玉很严苛?是不是时不时训斥宝玉?是不是残酷打了宝玉?这都https://www.jianshu.com/p/29f280b9a98e
7.读《红楼梦》有感——品读贾政贾政,字存周,宋国府二老爷,贾母的次子,贾宝玉父亲,林黛玉舅舅。他也是全书中拥有鲜明复杂性格的人物之一。 《红楼梦》对人名有特殊的见解。而政,谐音"正",作者描其性,确实多时现其"正"。但其"正",也终在封建之景下变为其一生悲剧。 贾政有自己封建眼光的迂腐一面。自宝玉出生后,政已为他铺设一条漫长的仕途之路。贾家家惨受抄家时,政生悲却https://www.jianshu.com/p/a83b7ff50246
8.名人怎样做父亲?鲁迅用报纸打屁股胡适常责怪《红楼梦》中,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为人端正甚而近乎迂腐。对于宝玉的叛逆,贾政大为光火,不时打骂,甚至往死里痛打。宝玉写的诗词被斥为“浓诗艳词”,他不爱读书,贾政挖苦道:“你要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作家王蒙认为,这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6-17/207797.html
9.《红楼梦》中个个貌美如花的“金陵十二钗”结局怎么样?哪位最悲惨?与林黛玉同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薛家千金。薛家乃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家资雄厚,誉为"珍珠如土金如铁",其舅舅就是权倾一方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姨爹就是贾宝玉的父亲工部员外郎贾政。 薛宝钗是肌骨莹润的贤妻良母型美女,与贾宝玉的恋爱被称作"金玉良缘"。她陪同母亲"薛姨妈"与兄长薛蟠到贾府后,入住大观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19-10-30/1945007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