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大背景,以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家为代表,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讲的是一家事,是四大世家之事,更是腐朽王朝走向末路的缩影,揭示了封建大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展现了人生百态,体现了不悲不美的意境!
全书以贾宝玉了却俗世情缘而终,宝黛二人天人永隔,二人的爱情被这个时代所埋葬,二人结局令人唏嘘,可宝钗也同样是这个荒诞时代的牺牲品,随着宝黛爱情一同埋葬的还有宝钗的余生,真真是印证了“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宝玉小登科之夜,黛玉香消玉殒之时
贾宝玉,携通灵宝玉而生,是贾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二爷,长于纯洁的少女世界,因贾母溺爱,贾宝玉不受约束,喜欢纯真的爱恨嗔痴,厌恶伪装的世界,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之路,是封建叛逆者,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认为热衷于功名之人是沽名钓誉之徒,他的这一番思想与他的大家庭思想乃至整个大环境相悖!
无独有偶,孤傲率真的林黛玉,体弱多病,年幼丧母,父亲未曾严格要求她去接受世家小姐的妇德训练,黛玉同宝玉一样生成对封建礼教嗤之以鼻的叛逆者,她从不劝宝玉走仕宦之路,二人有共同的志趣与理想,对彼此心生爱恋,存有真情。但偏偏这最是心心相印之人却无法走到一起。
在贾府鼎盛之时,贾宝玉的婚事并未被拿出来提过,宝玉一直随性而活,他也不用担起家庭重任,做一闲散公子到老也未尝不可,在原著中,宝玉婚事被提议是在贾府走下坡路时,在九十四回中,海棠十一月开花,探春认为“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必是妖孽。”接着贾宝玉命根子通灵宝玉丢失,元春病逝,宝玉疯癫,贾政外任,贾母为着给宝玉冲喜,贾母在明知宝黛二人情意时还是议定迎娶宝钗!
贾母言道黛玉是外人,论长大的情分,黛玉宝钗一样,可论家世,黛玉差了一大截,且宝钗会笼络人心,得了贾府上上下下的人心,将来会做好宝玉的贤内助,而黛玉体弱多病,无法理事,为着“亲上加亲”和“金玉良缘”,全府上下瞒着宝黛二人,偷梁换柱,哄着宝玉成亲,甚至让黛玉林家侍女雪雁搀扶新娘,可世上无不透风的墙,黛玉听闻宝玉另娶她人,焚稿断痴情,在宝玉宝钗新婚之夜终是香魂一缕随风散了,而宝玉在得知消息时几度昏厥。
在原著中对二人的结局也有暗示,宝玉乃是神瑛侍者下凡,黛玉为时神瑛侍者甘露灌溉的一株绛珠草,绛珠仙子下凡“还泪”,这一充满悲剧意味的神话也预示着两人的悲剧结局,二人是追求个性解放与平等的个体,是初步民主思想的追崇者,但宝玉软弱的性格注定他无法与家族撕破脸,而黛玉寄人篱下,只能用泪水与死亡表达抗议,三个主人公注定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宝玉出家随黛玉而去
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非同一作者,曹雪芹先生为前八十回作者,前八十回里面各种伏笔可谓是付延千里遥相呼应,我们完全可以从前面的内容推测出故事的走向,甚至是结局。到了续作,更多的是完成了本书的完整度,至于各人物具体结局值得再仔细推敲,那么根据前八十回的分析来看,贾宝玉在黛玉死后究竟结局如何呢?
在红楼梦续本中,宝玉中了科举第七名却走丢,最后一回当中,贾政与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之时,见到了宝玉随一僧一道而去,宝玉辞别了众人。当然,在续本中贾宝玉出家当了和尚,这在前八十回当中也是有章可循,在第三十回和三十一回当中,黛玉每次说到“死”,宝玉都会提到“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根据曹老先生的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更多可能贾宝玉之后的确出家当了和尚。
而在黛玉去世之后,宝玉为黛玉所做的很可能还有守墓这一件事,根据上文的分析手法,在前八十回的写作中,人物说的每句话大有深意,看似是无意间的嬉笑拌嘴,大概率就是每个人的结局所归,在二十三回中宝玉讲到要为黛玉的坟上驮一辈子的碑去,按时黛玉去世之后,宝玉会去为她守坟,按照曹雪芹先生的伏笔来看,宝玉将会在黛玉去了之后为他守坟直至死去。
宝钗与湘云相度余生
在红楼梦当中,有一对玩得很好的姐妹花——宝钗与湘云,两人都出生于世家大族,但性子截然不同,湘云大大咧咧,性格豪爽,宝钗善于观察,很有眼力。湘云来到贾府中,从小家中缺乏爱的她,宝钗出现给了她家的温暖,在大家哄闹着要湘云还席时,是宝钗站出来说自己哥哥得了不少肥美的螃蟹,用来宴请最为合适不过,解了湘云的窘迫,因为湘云本就手头拮据,待遇甚至不及黛玉。
在拟定作诗题目时,宝钗也对湘云多有指点,使得湘云的回宴办的十分成功,在宝钗对湘云的处处提点与照顾之下,湘云也将宝钗视为知己,处处维护宝钗,湘云一出场就对宝钗大为赞赏,并对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及你,他怎么不及你呢”,并时时流露出对宝钗的倾羡之情“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宝钗时刻为她打点好,她也将宝钗是为亲姐姐。
湘云成亲之后,也有过一段幸福时光但都随着丈夫去世消失,湘云丈夫早亡,而宝钗虽与宝玉成亲,但宝玉撇下她去出家,忘不了心中知己,随黛玉而去,至此,湘云和宝钗成立两个孤独的苦命人,很可能就此相依为命,共同度过她们悲剧的余生,当然,在第四十七回当中,湘云来到贾府,贾母留湘云在贾府,命凤姐另设一处房舍而湘云不肯,执意要与宝钗住在一起,也是一处伏笔,暗示在两人在经历苦难之后会相依相伴,走完一生。
结语: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越是显赫就越容易登高跌重,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那么眼下的经营终究是梦里黄粱,人去楼空,不过是南柯一梦而已。贾府声名显赫,顷刻间赫然倾覆,令人唏嘘,往大了说,此时的封建王朝又何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谁又为这个朝廷的倾覆来买单呢。对于红楼梦中三个主人公的结局你怎么看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