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何不见红楼只见梦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看到《红楼梦》的书名,顾名思义,定会想到小说是写的“红楼一梦”,是发生红楼里的梦幻故事。然而,看过《红楼梦》小说的人都会有困惑,为什么《红楼梦》里不见红楼只见梦呢?《红楼梦》书名究竟有什么含义和寓意呢?

一、《红楼梦》写梦无人置疑

《红楼梦》作为书名的涵意很醇厚。庚辰本第四十八回在写香菱梦中作诗时,有条“脂批”写道:“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可卿)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宝鉴’亦从梦中所有,故曰‘红楼梦’也。”《红楼梦》第五回回目为:“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回书中有十二支“红楼梦曲”,隐偷“金陵十二钗”身世、命运,关系到整部书的结构与故事发展脉络,意味是很深广的。

《红楼梦》的写梦手法也变幻莫测,不见雷同。有时像是描绘一个真实的生活细节,结果是写梦,有时写梦又通篇不用一个“梦”字,如不细看,不觉是在写梦。总之,《红楼梦》全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是在写梦,实际并非写梦。所以,将这本写一个大家庭兴衰的书定名为《红楼梦》,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可见,好的书名更容易传世。

不难看出,《红楼梦》是一个梦,曹雪芹的思想就藏在这个梦里。梦是象征,是符号,里面人物的命运也都包含在这个梦里。《红楼梦》用一个家浓缩了一个社会,实乃一个大梦。那么,《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梦呢?经过统计,发现《红楼梦》全书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梦共有32个,前八十回共写了20个梦,后四十回共写了12个梦。书中的梦境描写或长或短,或详或略,都是根据情节而定的。

二、《红楼梦》中“红楼”的含义

殊不知,在《红楼梦》中,“红楼”并不是专指红色的楼,而是有其含义和寓意的。

《红楼梦》原是书中警幻仙子在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给他演的十二支曲子的总称。开篇第一支曲即说:“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红学大师周汝昌在北大讲演时说:“红楼”一词乃唐诗人用的美好语义,专指富家妇女的金闺绣户。

红楼,泛指华美的楼宇,旧时常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处。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韦庄《长安春》诗曰:“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宋王庭珪《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元萨都刺诗:“记得小红楼畔梦,杏花春雨早寒时。”

“红楼”者,豪门也。红色,历来是权势豪门的颜色,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说,至今故宫、中南海的围墙还是红色,体现的就是这种传统观念。此外,红色又有激情和声色之意,所以“红楼”,又有“激情与享受”的寓意。“梦”者,幻象也,代表着一种幻灭的人生态度。因此,所谓“红楼梦”者,一场富贵豪门的人生与情感之梦幻历程也。

《红楼梦》本是太虚幻境中警幻所演之曲名,而如白居易所言,古代的“红楼”是指富豪权贵人家妇女所居的华丽楼宇。“梦”则是“本书主旨”之所在,在提纲挈领的《红楼梦引子》中,作者就明确指出要演出“悲金悼玉”之“梦”。所以梦觉主人序中说:“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以为此名总其全部,最为切中题旨。

由此看来,《红楼梦》所写的应是:住在深宅大院里的富贵人家的十二个女子的命运。

三、是谁取书名叫《红楼梦》

大家也许不知道,被誉为中国最伟大小说的《红楼梦》,其书名,并不是作者曹雪芹先生“钦定”的。

《红楼梦》第一回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小说最早的名字叫《石头记》,后一度改为《情僧录》。而在这部小说的流传过程中,一个叫孔梅溪的,又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风月宝鉴》。最后,作者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正式取名叫《金陵十二钗》。这是作者在小说中自述的最可靠也最真实的书名的变迁由来。

那么,这部小说后来为什么又改名叫《红楼梦》 了呢?

红学界普遍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所作的这部旷世杰作最为恶俗的一个名字。确实,在小说曾经有过的不同的书名中,这是唯一没有得到过作者首肯的,而且是后人改的。最早提起《红楼梦》这个名称的是在脂砚斋甲戌抄本《石头记》的“凡例”中,脂砚斋依据书里“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并认为‘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但是,必须注意,脂砚斋并没有称这部小说为《红楼梦》。真正称小说为《红楼梦》的是永忠在《延芬室集》中写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悼雪芹”一番话,另有明义在所著《绿烟琐窗集》也有“题红楼梦”诗二十首。至乾隆甲辰(1784年)菊月梦觉主人序本,就直截了当的用《红楼梦》作书名了。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红楼梦”这个词语,首创的“专利权”就是曹雪芹先生。小说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在接待贾宝玉的时候,不仅给他看了金陵十二钗的部分判词,而且让众仙子为他演唱了预示着小说中十二位主要女性命运和小说主要情节的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正因为《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几乎概括了小说主要女性的命运以及小说的主要情节,所以在脂砚斋甲戌抄本《石头记》的“凡例”中,脂砚斋依据书里“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的情节,认为“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此一说,应该说对于后人大胆地用“红楼梦”来命名整部小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THE END
0.我国四大名著书名的由来.doc我国四大名著书名的由来 《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还有《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书名,但都没有《红楼梦》更符合原书旨意,原书的“凡例”说,“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我国四大名著书名的由来 https://m.taodocs.com/p-773287396.html
1.三分钟带你认识《红楼梦》的版本,但研究它可能要用十年关于《红楼梦》成书的故事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二书合成的说法。 在《红楼梦》甲戌本的开篇,有一篇“凡例”,谈到《红楼梦》书名的来历,说其“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红楼梦》第一回也有脂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有人认为,《风月宝鉴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34338
2.红楼梦第五回读书笔记曹雪芹的玄幻之说,并非当今作家的专利。却更胜一筹。文中再次使用:“假亦真时真亦假”。用以比喻宝玉“红楼一梦”并非真实存在,但这恰是《红楼梦》书名的由来。 宝玉这次太虚幻境之游,都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无非也是在贾府之中平时做过的一些事情,即:品茶、饮酒、观舞、听曲,但这些并非尘世可比,那茶是“千红https://www.jianshu.com/p/499b919eb1d5
3.《红楼梦》第一回粗读浅评《红楼梦》的版本现存有十三种之多,而我读的这本是“庚辰本”。 下面,简单地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第一回的一些粗见,因学历和知识储备都有限,肯定会有露怯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指点和赐教。 一、写明《石头记》的故事由来、过程及目的,并为故事的结局埋下伏笔。 https://www.jianshu.com/p/3f89340467c7
4.《红楼梦》的不同“题名”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金钥匙根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和第一回内容透露,《红楼梦》先后共有过五个“题名”,依次为《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每个书名都有一定的深意,且与小说主题关系密切,是理解原著真义的金钥匙。 所谓《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小说言道,女娲炼石补天时遗弃在https://www.jianshu.com/p/871bb168197e
5.《红楼梦》的读后感100字感悟13篇(全文)一、书名的由来 张爱玲从十一二岁开始读《红楼梦》, 十四五岁写了一部《摩登红楼梦》共六回目。“《红楼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 “直到一九五四年左右, 才在香港看见根据脂批研究八十回后事的书, 在我实在是个感情上的经验, 石破天惊, 惊喜交集, 这些熟人多年不知下落, 早已死了心, 又有了消息”。张爱玲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oi6ll9b.html
6.“伟大的传统”:《红楼梦》与清末民初小说文史摘要:作为“伟大的传统”,《红楼梦》对清末民初小说影响显著。“拟旧”“翻新”之风中有《真假宝玉》《新石头记》,后者也是《红楼梦》最重要的一部现代续书。《林黛玉笔记》重写了《红楼梦》,《泪珠缘》是现代小说中仿写《红楼梦》最像的一部。而《广陵潮》宏大的历史视野、纷繁的世相描述,突破了《红楼梦》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3/c404064-31415255.html
7.《红楼梦》读后感(通用47篇)看《红楼梦》的故事,感同身受,喜他人之喜,悲他人之悲。“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可叹,可悲! 《红楼梦》读后感 2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http://www.unjs.com/zuowen/duhougan/20210506082305_3556985.html
8.《红楼梦》的别称曹雪芹的《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就传入日本,但最早翻译《红楼梦》的却是英国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人汤姆将它的几个章节译成英文,书名为《红楼梦幻》。 《红楼梦》的别称 2 它有很多别名,书上提到的就有好几个,诸如:《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https://m.yuwenmi.com/baike/1039528.html
9.从改琦《红楼梦图咏》看纸上雅集艺术收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文人雅士,借由题写题跋而得以“聚集”在同一件书画作品之上,或互相唱和,或因画而咏,可以称作“纸上雅集”。清代松江文人改琦的《红楼梦图咏》,一图一咏,是典型的“纸上雅集”模式,而其人的生平和社交圈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模式的一个缩影。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一种雅集活动,一批朋友,同时聚在一起,吟咏景物,观赏书 http://art.people.com.cn/n/2013/0916/c206244-22938286.html
10.红楼梦教案(精选6篇)3、《红楼梦》的书名变迁史,请大家详细阅读第一节,理出。 明确:《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 (二) 1、阅读《导言》第二部分,概括本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本部分主要介绍《红楼梦》的版本与“增订补作”的情况。 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23311.html
11.文学院举办一多中文讲座第105讲木斋从甲戌本的《红楼梦》谈起,层层递进,抛出观点。他谈到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认为做学问是极其孤独的,可唯有与孤独作伴,才有可能在学术研究当中有所突破,《红楼梦》研究亦是如此。他还提到了脂砚斋其人与《红楼梦》其书的由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认为脂砚斋最早来自《红楼梦》的书名。木斋https://www.ynnu.edu.cn/info/1100/30264.htm
12.红楼细读第一回:故事缘起因为这一大段的弯弯绕绕 导致《红楼梦》至今为止著作权依旧不明。而滑稽的一点是,至今为止作者自己给出的四个书名都没有被广泛流传于世,反而是《红楼梦》这个名字众所周知了。 甄士隐 前面所有的长篇大论是整个故事的架构,这个架构是借由女娲补天的神话搭建起来的。接下来才是故事的细节,也就是前面说的那块石头上https://www.douban.com/note/777801705/
13.一揭红楼梦作者之谜《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问题一直是红学界十分关心的。在学术界关于《红楼梦》作者的争论由来已久,刘梦溪先生在《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对《红楼梦》作者之争有过详细的、客观的评论〔2〕:"《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自胡适1921年发表《红楼梦考证》以来,《红楼梦》研究者绝大多数对这一结论都是肯定https://wenxue.httpcn.com/info/html/20071122/KOTBUYMEUY.shtml
14.🌊对《红楼梦》的笔记(9)引自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引自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https://book.douban.com/people/88167915/annotation/207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