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回,宝玉随风姐到宁府闲逛,风姐宝玉回府时,酒醉后的老仆人焦大,因不服派工,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的面,把荣国府上上下下痛骂了一遍。原文如下:
(焦大——红楼梦剧照)
作者在这一段描写得绘声绘色,非常精彩,写世相百态:“众小厮们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吓得魂飞魄丧。”凤姐和贾蓉等人,也远远地听到了焦大的骂人的话,只是“便都装作听不见。”宝玉那时已上了马车,因人还小,不谙世事,更不懂“爬灰”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才有了这样一段:
(秦可卿——红楼梦剧照)
为什么小众小厮们听到“爬灰”就吓得“魂飞魄丧”,而凤姐听到宝玉的问话“立眉嗔目断喝”?原来“爬灰”这是指的贾珍与儿媳秦可卿(贾珍之子贾蓉的妻子)有不清不楚之事。虽然在荣宁两府,上下都心知肚明,无人敢说出口来。焦大骂出这等话时,等于是揭开了荣府里公媳之间暧昧的遮羞布,着实让在场的人尴尬,让奴仆们害怕。只有不懂事的宝王还要傻傻地问凤姐,凤姐完全失去了平时哄宝王的耐心,只有对他来横的。凤姐一向对宝玉这个亲表弟加小叔子很好,这种对宝玉耍横的场面,在《红楼梦》中是少见的,可见爆出这种丑事来,凤姐也是脸没地方搁。
(贾珍——红楼梦剧照)
“爬灰”又叫“扒灰”,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的乱伦,是一种专用词语。不是所有的偷奸都叫扒灰。
民间关于“扒灰”典故的来源,多种多样,仅各种古书籍记载的就有十多种,还牵涉到一些历史的著名人物。民间各地还流传着多个有地方特色的版本,加起来有几十种之多。有的地方甚至还把“扒灰”作为婚礼上,一种恶俗节目来进行表演,成为一种羞辱娘的陋习。
本文只说一说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版本,是一个被冤枉的公公和儿媳妇,还闹出了一场悲剧,算是民间一说吧。
古代南方农村,一个家庭之中人常聚在一起的就是茶屋(厨房)里的火塘。火塘分四方,上方,又称火塘头,为父辈或者有身份客人坐的地方,长方,又称长凳边,为兄弟和普通客人坐的地方,下方,又称为火塘角,为幼儿坐的地方,最后就是炒菜边,是女人炒菜的地方。
(火塘)
传说,古时,有一人家讨了一个漂亮的儿媳妇,非常能干贤惠,每天清晨起来操持家务。而公公是一个喜欢早起的人,每天起来后,坐在火塘火,看着儿媳妇煮饭炒菜。因是大清早,茶屋里只有公公和儿媳妇两人。有一天,媳妇的耳坠掉在火炉边的灰里,公公就扒开灰寻找。这天,婆婆早晨起来,正碰见丈夫在扒火炉边的灰。婆婆感觉不对劲,就质问公公说:“清早地在火炉边扒灰做什么?”公公回答说:“扒灰找东西,是儿媳妇的耳坠掉到灰里去了。”
(火塘)
从此以后,婆婆每天清早起来,将火炉里的灰扒得干干净净,免得让丈夫找借口。其实,公公和儿媳妇什么事也没有,也就是很正常的公公和儿媳之间的关系。可婆婆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遇事怀弓蛇影,再说,她也是一个快嘴婆娘,没事也说成有事。俗语说“丑事不出门”,可她偏要到别人家去张扬,很快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了。公公索然无辜背了一个天大的冤枉,有苦难言,没脸呆在家里了,他就负气出了云南四川,究竟是哪里,谁也不知道,从此再也没有回家。而儿媳妇因被冤枉,无处申诉,一根绳索挂在梁上自尽身亡。婆婆的多心,搞得一家人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