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古抄本哪部古抄本更接近原著面貌

《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古抄本?一般认为,最早的《红楼梦》抄本是被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接下来还有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抄本、庚辰本、被称为《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的戚序本、收藏于俄罗斯亚洲研究所的列藏本、清蒙古王爷府所藏抄本的蒙府本、又称乙酉本的舒序本、全称为《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的梦稿本、也称梦觉本的甲辰本等。如此之多的版本,令人惊叹之余,也实在令人眼花缭乱。

在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看来,想要更好地阅读和认识《红楼梦》,就一定要对《红楼梦》的版本有所了解。上周末,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线上重新启动,张庆善以“我们为什么要看《红楼梦》的古抄本?”为题,讲述了《红楼梦》的版本故事。

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脂批是论证《红楼梦》作者最重要的依据

自2010年1月起,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楼梦》古抄本丛刊”。迄今为止,已推出8种32册。张庆善说,现在《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只有11种。在这11种早期抄本中,郑藏本只有两回,靖藏本已迷失,戚序本和戚宁本出自同一个祖本。而这意味着,除了甲辰本以外,这套“红楼梦古抄本丛刊”已经基本包括了全部早期古抄本,显然,这在《红楼梦》出版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红楼梦》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抄本?这些古抄本,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或者意义呢?普通读者需要看这些古抄本吗?

张庆善说,《红楼梦》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传的,只有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程伟元、高鹗整理萃文书屋刊刻印行一个新的本子,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是120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程甲本。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红楼梦古抄本丛刊),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这之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萃文书屋又刊印了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也是120回。这时,距离程甲本刊刻出版仅仅过了七十天。这个本子的版式、插图与程甲本完全一样,在具体文字上却有2万多字的差异,人们通常称之为程乙本。“我们今天所说的‘古抄本’,指的就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前,即程甲本刊刻之前形成的手抄本。”

张庆善说,严格来讲,今天的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过录本”。所谓“过录本”,就是《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爱好者、收藏者,还有以卖书为营生的商人抄录的本子。虽然这些“过录本”并非曹雪芹的手稿,也不是早期在曹雪芹亲友之间传阅评点的本子,但这些本子保留了早期古抄本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对于我们研究曹雪芹的创作、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探索《红楼梦》“迷失”的内容,整理出最为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都具有极大的价值。而这也是今天《红楼梦》古抄本出版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要看《红楼梦》早期古抄本呢?

张庆善表示,这其中有五点原因:其一,为了了解作者曹雪芹;其二,为了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其三,为了研究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及其发展变化;其四,为了研究八十回后遗失的内容;其五,为了依据古抄本校勘整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红楼梦》版本的需要。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这些早期古抄本中,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批语,这是古抄本最突出的特征。脂砚斋批语,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早期批语人除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诸公”。张庆善说,这些人与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尚难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是曹雪芹的亲友,关系密切,可能是同辈的亲友、兄弟;也可能是长辈,如畸笏叟,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的叔叔或父亲曹頫。

《红楼梦》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对此总有人表示质疑,但通过古抄本中脂砚斋批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甲戌本第一回中提到: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甲戌本第一回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甲戌本第一回)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梗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块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甲戌本第一回)

这些批语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红楼梦》作者不是别人,就是曹雪芹。张庆善表示,脂批关于《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是论证《红楼梦》作者最重要的依据。

早期古抄本比程甲本、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

对于《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林黛玉,许多人都记得程甲本、程乙本中这样描述她: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餍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吁吁。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并没有感觉到不对,但在后续发现的一些古抄本中,对林黛玉的眼睛描述却不尽相同,遗憾的是这些古抄本大多残缺,以至于尽管人们对程甲本、程乙本(其实是据甲辰本)的描写不很满意,也无可奈何。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为什么不满意呢?张庆善说,林黛玉明明是“泪光点点,娇喘吁吁”,又怎么会长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不是太不合黛玉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呢?张庆善提到,这种疑惑一直到列藏本的发现,才令人眼前一亮。列藏本是如何描述的呢?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罥”是挂的意思,“罥烟眉”显然比“笼烟眉”好,而且“似泣非泣”与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吁吁”的形象更加契合,“含露目”太美了,太富有想象力了。张庆善表示,虽然列藏本“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描写是不是曹雪芹的原笔,尚需进一步验证,但到目前为止,这显然是最好的描写,“如果列藏本没有这样的描写,这些古抄本没有传下来,林妹妹的眼睛还会那么漂亮吗?”

为什么这些传世的古抄本这么重要?张庆善通过秦可卿和林黛玉的例子,表明了这些古抄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抄本的存在,使得我们离曹雪芹更近了。”一直以来,学术界也认为,早期古抄本即脂砚斋评本的文字,比程甲本和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

那么,脂本和程本的差异究竟有多大呢?张庆善回答说,几乎页页都有差异,数字难以统计,这恐怕是一般读者很难想象的。而且,这些差异,不仅是具体字句、段落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节的不同,譬如“红楼二尤”的故事就很不相同。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的差异,是《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争议。而张庆善表示,古抄本中其实对诸如此类的争议,保留了许多珍贵线索。“《红楼梦》前80回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的一些描写显然不符合曹雪芹原意,譬如贾宝玉的结局、史湘云到底与谁结了婚、花袭人的结局、林黛玉是怎么死的等问题,现存的古抄本也为我们保留了许多珍贵线索。”

张庆善以古抄本为例,如第十九回批语: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夜噎酸跻,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

第42回脂批(靖本):应了这话固好,批书人焉得不伤心!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千里。哀哉哀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

庚辰本第三十一回回末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百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

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

这几条批语都来自畸笏叟,有专家认为,他极有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父亲。张庆善表示,“从上面的批语,我们知道曹雪芹不仅写完了《红楼梦》,而且80回以后也在亲友中传阅,不幸是被借阅者弄丢了。”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与此同时,张庆善认为,据此得出,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其他的稿子就在批语人畸笏叟的手里,但因迷失了那么多稿子,留在畸笏叟手中的稿子成了残稿,无法誊清。更遗憾的是,很可能80回以后的稿子,随着畸笏叟的离世,而彻底迷失了。因此,《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三十回或四十回,未能传世。

THE END
0.谁是《红楼梦》原撰者?《红楼梦》原撰是袁于令? 目前,没有仼何历史文献能够直接明确谁是《红楼梦》的原撰,曹雪芹也仅是增删者。看红书文本是晚明气脉,写明末清初国破家亡之事,明末清初的先贤们,如冒辟疆、吴伟业、洪升、朱皇子、顾景星、傅山等等都可以写,都能写。 赵老师说:文本内证众多内容指向一人,苏州大才子袁于令,如岭南风物,官事私情等,足以排他。 袁于令(1592~1672)https://www.meipian.cn/4z4qrt4l
1.红楼梦作者是谁庙一间,面积约十平方米。因为庙中没有神祇偶像和牌位,空空荡荡,当地人叫它‘空空庙’。此庙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整土地时被拆除……虽已无文字记载,但从形制和位置判断,当为山神庙一类。建筑年代已无考证。有人认为这座‘空空庙’可能与曹雪芹《红楼梦》开头所写的‘空空道人’有关。”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70390.html
2.初访大观园再入红楼梦世事如梦,百转千回,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曹公执墨笔,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思,字字泣血,句句珠玑。 红楼不见,梦依旧在,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三十二载愿得偿,今终踏足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西街,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水域面积2.4万平方米,堆山叠石6万立https://www.meipian.cn/25obuiir
3.醉读红楼《红楼梦》的作者之谜《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恐怕是一个旷世之谜。就算是所谓的“红学家”及其观点,在我看来,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细读原著并由此而分析一些所谓的“红学家”的论述,发现良莠不齐。其中有些言论,着实经不起推敲。而我以为,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或者有相关的佐证材料,我们都应该给https://www.jianshu.com/p/207fce90d689
4.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原著中有明确的答案,并非曹雪芹|野史|诗人|画家|《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在原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提到了曹雪芹,甲戌眉批也提到了曹雪芹,很多人便把曹雪芹认作是此书的作者。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JMDFUF0521FDQV.html
5.《红楼梦》为什么不能只是一部小说斗转星移,事过境迁,三百年前,曹公写《红楼梦》之初衷,我们都无从得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它当做是一部纯粹的小说、纯粹的经典、纯粹的文学看看呢?既然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加以说明,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妄想与揣测呢?既然你自称是红学爱好者,为什么还要无休止地肢解《红楼梦》呢?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https://www.douban.com/note/723781299/
6.87版红楼梦与原著对比(红楼梦)剧评5.原著中鸳鸯斗牌的这段,其实也挺有趣,不过为了整体格局就也可以接受这个删减。 这两回里发生的事情很多,编剧能压缩到一集里说清楚,实在是不容易。21-6-887版红楼梦在夏金桂之后的电视剧情明显感觉到一个断层的存在,导演和演员不得不诉诸于特写和背景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场景的过渡就变得东榔西棒般突兀起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784296/
7.87版《红楼梦》对比原著做了哪些改动?效果如何?(红楼梦)剧评87 版《红楼梦》对比原著做了哪些改动?效果如何? 首先说效果: 87版电视剧对原著的魔改,并因此影响了所谓的“原创结局”,导致很多对原著了解不深的观众误解角色和剧情很多年,甚至单独拎出来结局都有逻辑硬伤。 1,人设 87版魔改的角色特别多。这里只说我认为魔改最过分的,是林黛玉和王夫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21479/
8.《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快看漫画问答《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18浏览 KK问答官《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 ),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07317
9.红楼梦已有几十个版本,白先勇为什么还要再推荐这部程乙本校注新版?《红楼梦》的神话寓言,架构恢宏。一开始曹雪芹便写下女娲补天、顽石历劫、绛珠仙草下凡还泪这几则神话作为引子,第一回由跛足道人唱出了《红楼梦》的主题曲《好了歌》,替整部小说定了调;第五回曹雪芹更进一步创立了一个五色缤纷的“太虚幻境”,掌管“孽海情天”中“痴男怨女”的命运。这些超自然的因素,使得《红https://www.douban.com/note/6245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