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是明崇祯太子“朱慈烺”而非“曹雪芹”

世界名著《红楼梦》自诞生以来就备受瞩目,二百年来,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考证派等研究络绎不绝,对于《红楼梦》作者的猜测和探索一直层出不穷、众说纷纭,现存在曹雪芹、曹頫、洪昇、查继佐、吴梅村、朱明末系隐王等多种说法,也有人索隐出《红楼》故事是“明珠家事”、“张候家事”、“康熙朝政治状态”、“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作者自传”等,而经过笔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表明:

《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崇祯朝太子朱慈烺,他在明末战乱中逃出,后改名为俎云阳,隐居于今河北省乐亭县冯家哨,而《红楼梦》中“贾府”“大观园”及四大家族的参考原型也皆在乐亭。在康熙初年南明小朝廷相继灭亡后,太子感到以自身力量实现宏伟大志无望,于是以“石兄”、“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为笔名、化名,写作“怀金悼玉”的治理之书《红楼梦》,寄希望于后人身上。因此,《红楼梦》其实就是“朱楼梦”,是借才子佳人的故事,写朱明王朝三百年江山社稷突然幻灭的南柯一梦,以悼故国之悲,怀亡国之恨,讽清初之政,悟万事之空。

原著中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因此,曹雪芹也是当前各界公认的作者。然而曹雪芹是谁?他的身份如何?目前众说纷纭,终无定论。据笔者考证,曹雪芹并非《红楼梦》的真实作者。

其次,由现在红学界公认的、流传最早的《红楼梦》抄本甲戌本中对乾隆皇帝“弘历”的名字无避讳可知,此版本形成于乾隆朝以前,应为前朝甲戌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又据第五回元春判词可分析出《红楼梦》故事发生在康熙元年1662年之前。此时被认为是曹寅孙子的曹雪芹尚未出生。

第四,清代上层学者玉研农早已表示《红楼梦》是部“糟蹋满人”的书,而作为世代受满清皇帝恩宠、执掌江宁织造数十年的正白旗包衣曹寅的子孙,即便家道衰落,又怎能在作品中大骂满清朝廷?在康乾文字狱鼎盛之时,如此具有政治意味的著作中又怎可署作者真名呢?与此同时,以“曹雪芹”一个真名与四个化名混在一起也极不符常规。

第五,作品中多处涉及皇族家事,如贾妃与贾母王夫人的对泣,皇宫内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奖惩制度、婚嫁内选等各项制度礼仪,被抄家的五品官后代曹雪芹是无从得知的。

最后,作者在著作中反复表露“生于末世运偏消”,脂批:“感叹句,自寓”。若按“曹学”纪年,当时清入中原,进入康乾盛世,不存在末世,唯一可解释的就是朱明王朝的末世。作者是朱明王朝遗民,化名曹雪芹(“曹”姓与“朱”姓同宗),借爱情故事,暗写朱明王朝的衰亡史。

《红楼梦》作者真实身份——明末太子朱慈烺下落之谜

据《明史》可知,崇祯朝太子朱慈烺,生于1629年二月初四,为周后所生,崇祯三年(1630)立为太子,十岁正式出阁读书,崇祯帝为培养其成为一代明君,选调方逄年、吴伟业等全国最好的醇儒名士十六人作为太子的老师,并常带太子参加各种国务活动,教其阅读和批改奏章,这些都为太子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明末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崇祯为给大明保留一丝血脉,命太子换上平民衣服出城,自己与太监总管王承恩自尽于煤山。太子在逃亡中被农民军捕获,不久,李自成携太子、定王参加山海关大战,李自成败北。从此,太子的下落成了难解谜团,虽然南明小朝廷和清初都出现太子案,但最终都证实是假。

“甲申之变”至今三百余年,太子下落仍是团团迷雾,有人说太子被清廷所杀,有人说太子被吴三桂所杀,有说太子随李自成兵败、不知所终,有说太子逃出后出家为僧。据笔者考证,太子朱慈烺逃脱后隐居乡下,首先建立家庭,过平常人的生活,然后在明遗老帮助下着手置办铁匠炉、打造兵器,为实现反清的大志做物资人员储备。

纵观《红楼梦》全书,帝王之气显露无疑。作者开篇便运用“女娲氏炼石补天”的故事,并用脂批“补天济世,勿用常言”暗示主人公的帝王身份。

其次,人物取名暗藏玄机。贾宝玉是贾府接班人,暗指太子自己。其父名政,隐皇帝;其母王夫人,即帝王的夫人;妻子薛宝钗称蘅芜君,用汉武帝李夫人典故暗指帝王皇后身份;他爱慕的林黛玉称潇湘妃子。而宝玉自称“怡红公子”,红隐朱姓,“怡”是朱元璋的燕王支,也是帝王支子孙起名排行辈的第十三个字,暗指宝玉即作者自己是朱明王朝的第十三代太子。

第三,贾府、大观园建筑、园林有皇宫气派,室内设置、奴仆配备、衣着颜色、服侍图案等均为皇家专用,其亭台楼阁、匾额题词等也暗射了帝王之家。再者,秦可卿丧礼、贾母大寿、祭祀、生日、看戏等礼仪风俗也均为皇室规格。

第四,由“娄东诗派”和明朝遗老的诗词可见,太子朱慈烺在战场逃脱后隐居在今河北省乐亭县,按其父遗嘱改名为俎云阳。俎,一方面为朱的谐音,也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祭器,以此为姓是对祖宗和家族的祭奠;另一方面,俎作砧板解,如俎上肉,表明太子当时受压迫欺凌、无可逃避的处境。他“凡有外形亲友之人,一概不见”,只暗中与明遗民联络。康熙初年,南明诸帝相继被清所灭,他预感自己反清的希望渺茫,就开始写作《红楼梦》,寄希望于后人。

《红楼梦》“一声多歌”、“一笔不写一家文字”。首先要写成一部宝黛爱情故事小说,吸引读者,保护自己和著作的流传;其次要反省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警示后人;三要揭示清朝由盛及衰、“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社会发展必然规律;最后还要记录下明末清初的历史史实和自己的一些经历。所以,太子朱慈烺把后半生大部分精力和心血用于写作此书。

自古名山大川,雄奇秀丽,萃天地精华,含钟灵毓秀之气,故常引得奇人逸士或驻足流连,或结庐而居。太平时节,居于斯地,读书吟咏,学问精进,佳句连篇;如逢乱世,僻处深山,遁入空门,参禅悟道,避祸全身。梅州东南有一胜境为阴那山,号称形似天钟,五峰耸秀,山下灵光寺三殿巍峙,与粤之罗浮、南华鼎峙东南。自晚唐高僧惭愧和尚托钵驻足,卓锡此山,创庵参禅,从此引出历代不知多少传奇故事来。 在雄伟瑰丽五指峰下的阴那山灵光寺,进寺的山道旁有一座名叫“小歇石”的大石头,石上题刻梅州先贤明朝翰林李士淳的一首《小歇石》同名诗: 铁桥过去便桃源,石上桃花不记年。 寄语中原车马客,风尘暂此一停鞭。 驻足吟读这首意境隽永的古诗,仰观五指奇峰,俯听明溪潺潺流水,足达物我两忘的境界。然而陶醉其中者恐怕想不到:自己已触及一个历史秘密,当年李士淳提到的中原车马客,不是普通的文人骚客或叩佛香客,而是在正史中被宣告不知所终、生死不明的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这是一桩令人唏嘘的历史悬案。

THE END
0.谁是《红楼梦》原撰者?《红楼梦》原撰是袁于令? 目前,没有仼何历史文献能够直接明确谁是《红楼梦》的原撰,曹雪芹也仅是增删者。看红书文本是晚明气脉,写明末清初国破家亡之事,明末清初的先贤们,如冒辟疆、吴伟业、洪升、朱皇子、顾景星、傅山等等都可以写,都能写。 赵老师说:文本内证众多内容指向一人,苏州大才子袁于令,如岭南风物,官事私情等,足以排他。 袁于令(1592~1672)https://www.meipian.cn/4z4qrt4l
1.红楼梦作者是谁庙一间,面积约十平方米。因为庙中没有神祇偶像和牌位,空空荡荡,当地人叫它‘空空庙’。此庙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整土地时被拆除……虽已无文字记载,但从形制和位置判断,当为山神庙一类。建筑年代已无考证。有人认为这座‘空空庙’可能与曹雪芹《红楼梦》开头所写的‘空空道人’有关。”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70390.html
2.初访大观园再入红楼梦世事如梦,百转千回,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曹公执墨笔,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思,字字泣血,句句珠玑。 红楼不见,梦依旧在,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三十二载愿得偿,今终踏足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西街,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水域面积2.4万平方米,堆山叠石6万立https://www.meipian.cn/25obuiir
3.醉读红楼《红楼梦》的作者之谜《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恐怕是一个旷世之谜。就算是所谓的“红学家”及其观点,在我看来,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细读原著并由此而分析一些所谓的“红学家”的论述,发现良莠不齐。其中有些言论,着实经不起推敲。而我以为,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或者有相关的佐证材料,我们都应该给https://www.jianshu.com/p/207fce90d689
4.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原著中有明确的答案,并非曹雪芹|野史|诗人|画家|《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在原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提到了曹雪芹,甲戌眉批也提到了曹雪芹,很多人便把曹雪芹认作是此书的作者。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JMDFUF0521FDQV.html
5.《红楼梦》为什么不能只是一部小说斗转星移,事过境迁,三百年前,曹公写《红楼梦》之初衷,我们都无从得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它当做是一部纯粹的小说、纯粹的经典、纯粹的文学看看呢?既然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加以说明,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妄想与揣测呢?既然你自称是红学爱好者,为什么还要无休止地肢解《红楼梦》呢?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https://www.douban.com/note/723781299/
6.87版红楼梦与原著对比(红楼梦)剧评5.原著中鸳鸯斗牌的这段,其实也挺有趣,不过为了整体格局就也可以接受这个删减。 这两回里发生的事情很多,编剧能压缩到一集里说清楚,实在是不容易。21-6-887版红楼梦在夏金桂之后的电视剧情明显感觉到一个断层的存在,导演和演员不得不诉诸于特写和背景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场景的过渡就变得东榔西棒般突兀起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784296/
7.87版《红楼梦》对比原著做了哪些改动?效果如何?(红楼梦)剧评87 版《红楼梦》对比原著做了哪些改动?效果如何? 首先说效果: 87版电视剧对原著的魔改,并因此影响了所谓的“原创结局”,导致很多对原著了解不深的观众误解角色和剧情很多年,甚至单独拎出来结局都有逻辑硬伤。 1,人设 87版魔改的角色特别多。这里只说我认为魔改最过分的,是林黛玉和王夫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621479/
8.《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快看漫画问答《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18浏览 KK问答官《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 ),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07317
9.红楼梦已有几十个版本,白先勇为什么还要再推荐这部程乙本校注新版?《红楼梦》的神话寓言,架构恢宏。一开始曹雪芹便写下女娲补天、顽石历劫、绛珠仙草下凡还泪这几则神话作为引子,第一回由跛足道人唱出了《红楼梦》的主题曲《好了歌》,替整部小说定了调;第五回曹雪芹更进一步创立了一个五色缤纷的“太虚幻境”,掌管“孽海情天”中“痴男怨女”的命运。这些超自然的因素,使得《红https://www.douban.com/note/6245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