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泉边话红楼》元春贾家影射下的年家

红楼释梦,循着年妃这条暗线一路走来,至此,有必要了解一下现实中年妃的娘家。

一、年家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年妃娘家,家族显赫,向上可追溯到明代名臣年富。祖辈为明军将领,在东北战败被满人收编为包衣,后随满清入关。三代仕宦江南,祖父年仲隆为顺治年进士,父亲年遐龄是地方大员,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家族与清初文化名人王渔洋,查慎行兄弟等均有来往。年妃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从小接受了比较好的文化教育。

与之相对比,雍正的孝敬宪乌拉那拉氏皇后的父亲为清军武将,兄弟子侄皆为平庸之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父亲为四品典仪官,其他如李氏,武氏等,父亲为知府知州,受过的文化教育极可能均不及年妃。

二、贵妃册文,暗合“凤藻宫尚书”。

雍正元年《贵妃册文》曰:咨尔妃年氏,笃生令族,丕著芳声,赋质温良,持躬端肃。凛箴规于图史,克勤克俭,表仪范于珩璜,有典有则。

咨:赞赏。笃生:上天独厚于其人,使生而不同于凡常。令族:名门世族。丕:大。凛:严肃、严厉。箴:规劝,告诫。珩[ héng ] 佩,杂佩,各种不同的佩玉。典、则:标准、规范。

册文意思:赞赏贵妃年氏,受上天厚爱,生于名门世家,美名远播。品性温良,谦让端庄。能经常引经据典,对雍正皇帝进行规谏,要求克勤克俭,行为举止,遵循标准规范。

从册文可以看出,因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年妃能经常引经据典、按照规范劝谏雍正,故被称赞为“实能赞儴内政”,直白地讲,就是参与政务。

元春封妃时,有一个职衔是“凤藻宫尚书”。尚书是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宰相,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元春职衔与年妃册文暗合。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年氏的贵妃朝冠与皇后相同制式,都为三层金顶,凤凰七枝,而妃为凤凰五枝。在举办晋封仪式时,年妃与皇后同款待遇,命妇“至贵妃前行礼”,可见其礼遇之高。

三、雍正与年家情谊深厚,关爱有加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指婚年氏为雍亲王胤禛的侧福晋,年家所在佐领划归于雍亲王属下,成为雍王府属人,全家抬入汉军镶白旗,此后雍正与年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雍正元年,年家又抬入镶黄旗。反观乾隆的母亲熹妃,虽然儿子密立储君,但雍正愣是一直不给抬旗,直到乾隆登基后,生母家族才被抬入上三旗。

雍正执政十三年,新封了三个一等公,一是生母德妃的娘家,一是年贵妃的娘家。年家一门,新封两个一等公,赋闲在家的老丈人年遐龄,二舅哥年羹尧。年羹尧犯事后被剥夺了爵位,但年遐龄一直享受到去世。一等公是当时皇帝能给非宗室的最高爵位、最高荣誉和最高待遇。

年羹尧常年外放,镇守边关。雍正和大舅哥年希尧的互动更多,从现存奏折可以看出,两人经常讨论佛学,雍正曾赏赐给大舅哥宗境大纲、经书,交流坐禅情形,有时还赏赐荔枝和福字。两人的这种感情交流,一直保持到雍正去世。

从上面雍正元年十一月的奏折看,那时雍正与大舅哥就亲密无间。朱批用语,既严厉又亲昵、还呵护有加,如批大舅哥是“公子哥儿”“特无能”。骂归骂,但骂了之后,越无能越信任,越重用,这就看出关系的密切程度。字里行间,一国之君的威严中,多了恨铁不成钢的亲情,多了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关爱。如果不是至亲,哪能享受这种待遇?

康熙六十一年,雍正一登基,就立即让大舅哥以布政使衔署广东巡抚;雍正二年,又兼海关监督一职。海关是个肥差,不是心腹,到不了那位置。正如王熙凤所言:“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国外洋船想靠岸,没有不知道海关监督大人的重要性。

据《八旗通志》,年羹尧案后仅十天时间,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就给年大舅复职,授正二品内务府总管。七月,惟恐差事不肥,又忙不迭地给大舅哥增加税官肥差,并遥领景德镇御窑监督。天下是自己的,肥差当然给最信任的人;年大舅人憨、命好、钱多,经手的钱都是妹夫的小金库,件件肥得流油。

雍正五年发生的年希尧淮安衙役被参案,最能说明雍正与大舅哥的亲密关系。年希尧管理淮安关税务时,雍正给鄂善打了招呼,让他协助年大舅工作。但不久鄂善回京就参了年大舅一本,说他衙役有一千一百多,收税用的度量尺长短不一,有人还勒索过关商人。

雍正怎么处理的呢?他把鄂善的折子直接发给年希尧,提醒他“督查下人要紧,万勿松懈”。

后来,年大舅上奏折汇报整改情况,雍正却朱批回复他,“官场好人难做”,还悉心教导为官之道。言外之意,都是自己人,理解你,好好干!雍正一朝,以铁腕反腐著称,但这件事却反映了雍正藏有私心,内外有别。

雍正十二年,雍正更是给大舅哥左都御史的位子,那可是“督查百官”的从一品大员,大舅哥既管钱又搞监察,这正如贾政所言“猫鼠同眠”。其实,雍正之所以如此厚待年家,一切都源自雍正对年妃的情谊。

现实中的年家,与故事中的贾家,惊人地相似。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对准时代坐标,才能加深理解红楼故事。

THE END
0.琴雪说红楼之迷雾重重的贾元春4.“虎兕相逢大梦归”——说元春的死期。有人以为“虎兔相逢”乃影射康熙死胤禛嗣位于壬寅年,明年癸卯元雍正事。又所根据底本属早期脂本的《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和“已卯本”中“虎兔”作“虎兕相逢大梦归”,就有可能暗示元春死于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之中。兕,一种猛兽,有可能暗指清朝当时的“弘皙逆案”https://www.jianshu.com/p/acd2e86d682c
1.第四节几门亲戚正文红楼梦新证按昌龄乃富察傅鼐之子,据此知寅又有一姊妹,嫁于傅鼐。考傅鼐,《清史本传》云卒于乾隆三年,袁枚撰《神道碑》云卒年六十二,合推当生于康熙十六年,小于寅者几二十岁(寅生于顺治十五年),故知适傅鼐者乃曹寅、曹宣之妹无疑。傅鼐事迹见本传:初为镶白旗侍卫;雍正二年官汉军镶黄旗副都统,寻授兵部右侍郎;三年改盛京户部侍郎。四年五月革职抵罪 http://cb.newdu.com/book/s89.html
2.红楼索梦人物索隐篇(连载50)康熙雍正皇子雍正被何人刺杀?大学士马齐、领侍卫内大臣马武(冯紫英与冯唐铁网山打围隐含刺客是乾隆马皇后家人)脱不了干系。“赵姨娘(影射弘历生母)”与“马道婆(影射弘历王妃)”一番问计,足可见证是这二人为了不使“家业”旁落,不怕“造孽”,“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那时你要什么不得!”日后所谓“二http://k.sina.com.cn/article_5953466483_162dab0730660159no.html
3.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之18—19贾元春判词清史年妃,1698至1724,为雍正生3子1女。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死时未满30岁。榴花开处照宫闱,年妃为雍正生3子一女,包揽了雍正11年所有子嗣。三春争及初春景,探春嫁与北静王弘时,和元春相争,弘历得利。虎兕相逢大梦归,应为虎巳相逢。年妃生于1698年,戊寅年。死于1724年,乙巳年。 贾元春应该是1710年生,1710年是庚寅年,她属虎。乾隆元年是https://www.jianshu.com/p/bf289348ddfb
4.为什么《红楼梦》里贾元春在皇宫过得不快乐?明清宫女谁更惨?加之作者曹雪芹生在雍正、乾隆两朝,如书中箭袖常为满清服饰标志,林黛玉进贾府,开饭时李纨在旁伺候,此“重小姑”习俗亦是在清朝常见的,故用清朝类比,也同样没问题。 按原著,贾元春第三回“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第四回写到薛宝钗,也说到部分宫廷或者后宫、女官制度: https://www.jianshu.com/p/b000e7b690d3
5.刘姥姥系雍正帝的又一重要隐指分身(三)此卧室是探春的,探春嫁与了蕃王,正是隐指着红玉与雍正(在登基以前,作为蕃王,园明圆是其府邸),那么住在这里的主人就是雍正皇帝与红玉皇后的了,而板儿却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这对皇室与皇帝本人的公然辱诟(国之虫子),能不招来刘姥姥(雍正)的打骂么?同时,作者亦通过此处来为下文中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https://www.jianshu.com/p/51da88b0f5ef
6.元春是哪个皇上的妃子–快看漫画问答元春是雍正皇帝的宠妃。曹雪芹的家人里并没有人在皇宫里做妃嫔,所以贾元春其实指的并不是贾家的人。这个形象的原型其实是雍正皇帝的宠妃,敦肃皇贵妃,年羹尧的妹妹,年氏。《红楼梦》中贾元春人物介绍:贾元春为贾府的嫡长女,贾家四姐妹之首。贾元春有着孝母爱弟之情、忠君为国之心、崇尚俭朴之德,早年因贤德被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0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