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故事原型,曹雪芹借鉴自三个历史大事件,可谓无人不知薛蟠画家清朝诗人贾元春杨玉环贾宝玉小说家

《红楼梦》开篇时,贾家已经处于末世。在贾宝玉出生前后的故事,算作《红楼梦》前传。

曹雪芹借鉴历史上三个重要事件,铺垫了三个重要线索,并影响了《红楼梦》最终结局。

关于《红楼梦》的故事原型,有人说是明朝故事,有人说是清朝故事。但看了下面三个故事,就会发现曹雪芹借古喻今,警示后人才是真心。绝非为了记录他那时候的当下。

本文就简单讲一讲这三个故事,看过就能大体明白《红楼梦》所讲的故事。

一,宁荣二公崛起

关于贾演、贾源兄弟崛起,建立不世功勋的故事,原文有不少的线索。

比如他们是辅佐皇帝登基为帝的功臣,获封宁国公和荣国公,成为京城贾家一脉的创始人。

再比如宁国公是焦大从战场死人堆里背出来的。可见当初创业的艰难和凶险,真正经历过残酷战争。

于是,便有人好奇贾家这段故事的原型是什么?

抽丝剥茧,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明初那段有名的故事——靖难之役。

想要证明靖难之役的说法,便要从贾家由南京北迁的事实再佐证。

二,贾家北迁。

贾家原籍在南京,贾雨村当初专门去看了人去楼空的宁国府和荣国府。

贾家在京城则居住在敕造宁国府和敕造荣国府。

贾家同时在京城和南京各有一座国公府,只说明一件事:迁都。

历史上南北二京同时存在一座国公府邸,且京城为“敕造”,南京没有敕造的事,就只有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夺了侄儿朱允炆的天下后,迁都北京的那段历史。

姚广孝奉旨督造北京城。当时的王公府邸全部为敕造。

南京的王公府邸,由于迁都主人北迁,则人去楼空。

靖难之役是叔叔睡了侄儿的龙床,是以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老嬷嬷才有“哪有叔叔睡侄儿床”的讽刺。

“扒灰”代表曹雪芹对靖难之役朱棣夺权的讽刺。

也表明宁荣二公建功立业的功勋,典出靖难之役。

这从赵嬷嬷提到贾家曾在扬州一带监造海舫得到证实。海舫就是指郑和下西洋的大海船。

当然,借鉴历史并不是记录历史,《红楼梦》也并非是写明朝这段故事。因为,下面要讲的这件事则又是个唐朝故事。

三,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事”

义忠亲王老千岁很神秘,是秦可卿死后薛蟠提起他的棺材板送给贾珍时才说到。

当时说这副棺材板是他父亲当年带来,结果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没用上,随后薛父又死了。

义忠亲王老千岁与皇帝争夺储位,皇帝胜出,义忠亲王惨败,连准备好的棺材板都不能用。随后太上皇退位,皇帝登基。

这段故事的范本熟悉不?分明就是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啊。

薛蟠父亲在明支持义忠亲王老千岁,作为四大家族的贾家,肯定在暗也支持。

贾家就像拥护李渊,同情太子李建成的裴寂、萧瑀一干老臣,认为李世民杀了哥哥,逼迫父亲退位得位不正。

皇帝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岂能容忍贾家不忠不顺的立场?势必要想办法将之“劫杀”!这才是贾家无论如何也难逃一劫的结局。

综上,《红楼梦》之前的故事,曹雪芹先后借鉴了三个历史故事做为铺垫。

一,靖难之役为宁荣二公之功。

二,永乐迁都北京,表明贾家京城一脉的由来。

三,玄武门之变,交代《红楼梦》故事开始时的朝堂复杂,以及贾家与皇帝深层矛盾的由来。

那么,皇帝最终不容贾家,双方发生冲突又借鉴了哪一个故事呢?答案是马嵬驿之变。

贾元春的判词四句话,同样说了两个典故。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是说贾元春已经二十多岁却不辨是非,像五月榴花神的孙权皇后潘淑一样,(纵容贾家)卷入皇权之争。最终被“缢死”。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是说贾元春起点比贾探春等姐妹都好,却一把好牌打稀烂。由于她不辨是非,没有阻止和引导贾家与皇帝的对立立场。最终在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冲突中被赐死,贾家则被抄家。

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点了一出《乞巧》出自《长生殿》,脂砚斋批语伏贾元春之死。

《长生殿》讲述的是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与潘淑一样,因卷入权力斗争而被缢死。

据此,君笺雅侃红楼推测贾家最终结局是:

贾家伙同北静王“聋·子(龙子)放炮仗”,要做惊天之事。在平安州皇家秋狝时,发动龙禁尉对皇帝意图不轨,却不想落入皇帝算计而被围杀。

贵妃贾元春一如杨贵妃那样被赐缢死。堂兄贾珍则像杨贵妃堂兄杨国忠一样被杀。

贾家一如杨家,至此“灰飞烟灭”。

《红楼梦》中类似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宝黛钗三人的故事原型脱胎于《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也是非常明确。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红楼梦》“平儿”原型人物考《红楼梦》中的平儿与历史人物原型宦官汪直的相互呼应: 1.平儿之“平”,寓意功过两平,有过也有功,平儿虽然是是王熙凤“心腹通房大丫头,但并非同王熙凤那样心狠手辣、贪婪残忍,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行善积德之事的,例如照顾尤二姐,私藏多姑娘头发智护琏,巧寻 虾须镯保护了丫头坠儿,行权断案,解决了玫瑰露偷盗事https://www.jianshu.com/p/f3b969276c5e
1.当前对《红楼梦》的错误解读五花八门唐宇红,山西黎城人,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文秘专业,业余时间喜欢研读 《红楼梦》,多次在士君读书会、大唐诗社、山西大学、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等场所作专题讲座,多篇研红文章发表于 《黄河》杂志、 《山西日报》 《山西市场导报》,并著有《我眼中的红楼梦》一书。 http://www.sxgrw.com/2024/03/15/9973231.html
2.细了解才发现非说红楼梦作者是明遗民有多搞笑。曹雪芹是红楼梦他们也不可能料到后世在这吵红楼梦的作者提前写这些诗。原来怡亲王弘晓也帮忙印发了红楼梦的最初的传抄本。原来红楼梦第一批读者就是满族贵族子弟。我特么的。雍正也确实没有对曹家赶尽杀绝,回到北京变底层旗人了而已。曹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还能在宗室子弟学校上学。所以曹雪芹朋友圈还比较多宗室子弟。 赞(1101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1097992/
3.克勤郡王府曾留曹雪芹足迹或被写入《红楼梦》文化一部分红学家认为,新文化街东的克勤郡王府和街西的诺尼府是荣宁二府的原型。据一些红学家推断,《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型即是平郡王福彭。那么平郡王府自然就是北静王府了。福彭与曹雪芹是姑表亲,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指婚平郡王讷尔苏与曹寅之女为配,曹寅之女曹佳氏即是曹雪芹的姑姑。曹佳氏婚后生有四子,长子是福彭,如此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1018/c172318-23251557.html
4.《红楼梦》人物王熙凤的原型是谁?在《红楼梦》里,王熙凤是荣国府长房的媳妇,长相俊,嘴巴巧,有心机,好嫉妒,识字不多,但办事利索,八面玲珑,不仅帮忙把荣国府二房的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还跟大观园里舞文弄墨的姑娘们相处融洽,确实是个厉害人物。王熙凤这个小说人物的原型是谁?平西王吴三桂是也。 首先,来看《红楼梦》作者如何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原文https://m.douban.com/note/731712875/
5.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上)部分网友让我作个红楼梦人物与原型对照表,方便阅读理解,好吧,抽空总结一下。 解读第一回时我就说了,我对红楼梦兴趣不大,迫于无法发表自己喜欢的思想理论,只好解读红楼梦了。 我还说过解读红楼梦的原因是看过一些索隐派的文章,感觉不过瘾,就自己买书研究上了。很多人看了我的解读就说我是索隐,我标题都写了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508/22/5186857_1079816021.shtml
6.《红楼梦》人物原型与康熙的关系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小学,已经没什么印象了。第二次看是中学,最深刻的印象是林黛玉死那段我哭的稀里哗啦的,妈妈看我桌子上立着课本人在哭,还说了一句“看把孩子累得”。 后来多年接触的书籍中也有一些提到红楼梦原型曹家。今天看书评,看到有人在讨论红楼梦的背景是明朝不是清朝……,或又分不清是康熙还是https://m.douban.com/note/737848133/
7.《红楼梦》说的正是南明史!(转)我们都知道,明代是华夏复国后的文艺大复兴时代,中国四大奇书全部成书于明朝。作为奇书《金瓶梅》的后来者《红楼梦》,说的到底是清代的事还是明代的事呢? 《红楼梦》人物背景考证 《红楼梦》书中描写了二百多个人物,这些人物绝大多数都栩栩如生,性格特点十分鲜明。《红楼梦》是原创型小说,同《水浒传》、《三国演义https://m.douban.com/note/348214199/
8.民间研究:曹雪芹非红楼第一作者脂砚斋是临朐人我是一个临朐人,一个正在潜心编写《临朐马氏状元家族史话》的马家后人。一年前,我在整理临朐马氏族谱第四卷8-9页时,突然发现“畸笏”和“梅溪”四字,他们分别是明朝马愉状元的第10代孙马大观和第11代孙马益著的字号。 这四个字对于一位红学爱好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在《红楼梦》手抄稿里经常出现“畸笏叟”“东鲁孔梅溪”。我当时就非常激动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11-11/1445433.shtml
9.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朝还是其他朝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朝还是其他朝代? 红楼梦中时代背景是明末时期,证据极多,列举几个最为典型的吧。 首先,红楼梦里曾反复谈到末世,并在书中核心内容里对“末世”景象有大量描写。 红楼梦中,最关键的内容,莫过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判曲,其中王熙凤和探春判词中,都明确点明了红楼书中“末世”的时代背景。https://www.55xw.net/show-426371.html
10.学者:《红楼梦》中怀古诗述及曹雪芹祖先曹操王熙凤原型是曹雪芹嗣父? 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康栋东、曹祖义二人发现,所谓的“脂砚斋”就是曹雪芹的嗣父曹頫,而小说中的人物王熙凤,其原型就是曹頫,而王熙凤的丫鬟平儿,就暗指脂砚斋的嗣父评论嗣子的作品,平儿实为评儿。 在进行深入索隐之后,康栋东二人感到,作者曹雪芹暗示他们家族并不是单纯的一脉相承,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11-06/223882.html
11.红楼梦说的是哪个朝代《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那么你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说的是哪个朝代 清朝、明朝等。 ①原因及分析: 当时正是大兴文字狱的时期。有人就猜想,为了保护生命安全,曹雪芹就把一些容易被他人视为敏感内容的人和事,都选用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这或许是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38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