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三个火枪手》……那些年,法国文学在中国为什么那么火正观新闻

扫描二维码下载正观新闻客户端

也许正是这种跨越文化的相似性,使两国文脉相通,友谊长存

雨果的《九三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小仲马的《茶花女》、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些法国名著,就算你并未一字一句细细读过,也一定对它们的名字和作者耳熟能详。

在这些看似轻盈优雅的纸页与墨香背后深藏着的,其实是一个民族厚重的救亡图存与自我革新之历史,以及两种文化之间深刻的灵魂共鸣。法国文学为何在中国那么火?在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法国文学又经历了怎样的旅行?

可怜一卷《茶花女》

1898年,由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小仲马《茶花女》),在福州首次印行。林纾署名“冷红生”,取自唐代诗人崔信明的孤句“枫落吴江冷”,以契合茶花女的哀艳奇情。

林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人。他不通任何西洋文字,却可以借助深谙外语的友人口授,自己执笔,以文言笔法翻译西洋小说180余种。而其好友王寿昌,曾在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法律,精通法语,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口译出《茶花女》的主要情节。当译到感人的段落时,两人常常相顾流泪,“掷笔哭者三数”。

在林纾笔下,原著小说中那个为情人而落难牺牲的风尘女郎,化身为一个具有东方意趣的痴情佳人。或许,使人们为之着迷的,正是这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悲情形象。

然而,更切中时人痛处的,是由至情至忠的茶花女身上引发的关于亡国忧思和丧国之痛的联想。晚清时的中国,风雨飘摇,朱祖谋等名士就曾自比茶花女,以其为情人的不悔牺牲来暗喻士大夫对国家的忠诚。严复,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政治学与科学介绍到中国,翻译了《天演论》的西学大家,在赠别林纾时也提道,“可怜一卷《茶花女》”。

林纾后来追述:

“以为天下女子性情,坚于士夫,而士夫中必若龙逄、比干之挚忠极义,百死不可挠折,方足与马克(即《茶花女》的主角玛格丽特)竞。”(林纾《露漱格兰小传》序)

在他与王寿昌相对而泣的泪水里,是否也饱含着家国忧思呢?

法国文学翻译的先驱者们

在西洋文学进入中国的初期阶段,人们渴望读到更多的法国文学作品,却苦于缺乏精通法语的人才,只能借由那些法语之外的外语译本,将法国小说二次翻译成中文。

比如热切关注着法国文学的鲁迅,就曾经在1903年根据井上勤的日译本,转译了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现译《地心游记》)。在清末民初的科学救国思潮之下,这些展现出西方先进科技与奇思妙想的小说,担负着向大众宣扬科学、开启民智的任务。鲁迅的译本文白相间,比林纾的桐城古文更为贴合原著韵味。

不过,直到1907年,完全由白话文翻译的法国小说才问世。近代翻译家伍光建由英文转译了大仲马的《侠隐记》(现译《三个火枪手》)。他的译笔生动传神,为茅盾等文学大家所赞誉。但是相比于从法语直接翻译,还是稍有缺陷。

首先将法国文学的翻译规范化的,是近代小说家兼翻译家曾朴。青年时,他在清政府开设的同文馆法文班学习法语,后又得中国驻法国武官陈季同将军的辅导,因而精通法语。他眼光长远,提出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应当遵循的“六条标准”,力求整理翻译界毫无章法、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从1908年开始,他陆续翻译了雨果的《九三年》(曾朴译为《九十三年》)《巴黎圣母院》、剧本《欧那尼》以及莫里哀等法国文学家的作品。

法国文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寒光在论著《林琴南》中说:“中国的旧文学当以林氏为终点,新文学当以林氏为起点。”。在翻译先驱的努力之下,西洋文学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和思想轰轰烈烈地自我革新拉开序幕,而法国文学正是其中石破天惊的“先锋号”。

而由法国文学带来的冲击与启迪,在一代中国人的灵魂中沉淀并融入血脉,待时机到来,就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阅读着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大小仲马成长起来的一代新青年,纷纷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中流砥柱。

陈独秀、鲁迅、胡适……都曾参与过法国文学的翻译传播活动。新文化的倡导者们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渴望在外国文学中寻找人格力量,获取社会批判的武器。因此,法国文学因其强烈的人道主义理想与针砭时弊的社会责任感而颇受关注。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人文理想,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自然主义文学对黑暗的大胆揭露……凡是对改革中国社会之弊病有用的文学作品,都纷纷被引入。

鲁迅就曾经由日语译本转译过雨果的随笔《哀尘》(出自《随见录》,现译《芳汀的由来》)。芳汀是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的人物,她被爱人抛弃后,独自打工求生,抚养女儿,却又遭受工头凌辱,小人蒙骗,只得流落风尘。她因受辱反击而得罪了客人,最后却因严苛的法律被逮捕,终于饮恨而死。芳汀悲惨的命运折射出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风俗的批判,他同情受到压迫的底层人民,号召开拓民族未来的责任感,所有这些都切中了新文化倡导者们抨击社会积弊、医治民族沉疴的心愿。法国文学成为号召变革的有力武器。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雨果《悲惨世界》序

罗曼·罗兰:数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偶像

自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传入中国后,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便经久不衰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尤其在30、40年代后的抗战岁月里,罗曼·罗兰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使其在人们成为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精神领袖。

傅雷的译作对罗曼·罗兰的传播功不可没。从28岁到33岁,他用了五年时间精心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因其文笔流畅,且融入了译者真挚的心血,以至于有人以为这是傅雷“写”出来的。外国文学翻译确实是一种再创作,正如傅雷所言:

“(翻译)好比蚕宝宝造丝……吃了桑叶,吐出来的应该是丝嘛。翻译的人应当把原文彻底弄明白了,完全消化了之后,再重新写出来。”

但更为重要的,应当是法国文学家与中国文人志士跨越民族的灵魂共振。

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勇敢与周遭环境抗争,反对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以追求艺术的真诚;反对封建门第观念,以追求健全的文明。这样一位为维护独立与尊严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主义,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4年罗兰逝世,中国文坛为之震动。郭沫若、茅盾……一大批文人学者将罗兰的精神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事业联系在一起。在译者献词里,傅雷写道: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

法国文学与30、40年代

在延安解放区内,虽然苏联文学最为流行,法国文学却依然能占据一席之地。在《解放日报》的文艺栏内,赫然可见法国文学的靓丽身影。人们尤其喜爱莫里哀的戏剧,不仅为之撰写文艺评论,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伪君子》和《悭吝人》都曾被搬上舞台。贾芝和葛陵还合作翻译了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磨坊书简》中的精彩篇章。

另外,在这一时期,还涌现出诸多我们今天仍耳熟能详的法国小说的著名译本。1943年底,司汤达的《红与黑》被翻译成中文,让中国人看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洋洋大观。1948年,李健吾译成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因其文辞犀利,风趣幽默,契合原著的气韵,至今饱受赞誉。

法国文学与知青岁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小说被译介入中国,法国文学书成了中国青年们行李箱中不可或缺的藏品。

法国文学曾经陪伴着无数人度过青年岁月,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九三年》和《悲惨世界》、司汤达的《红与黑》、左拉的《娜娜》、莫泊桑的《漂亮朋友》……法国名著里跌宕起伏的故事和复杂的人性纠葛,如同丝丝泉流,浸润着精神大地。

20世纪60-7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还在陕西梁家河当知青,也就是在这时候读到了司汤达的《红与黑》,他还曾谈起过自己的读后感:

“司汤达的《红与黑》很有影响,但对人世间的描写,还是要算巴尔扎克、莫泊桑的作品,像《人间喜剧》的影响就很大。”

而后80年代以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一大批作家,大都也是读着这些书成长起来的,他们中不少人的名字如今家喻户晓:史铁生、王安忆、北岛、贾平凹、阿城、梁晓声……在滋养着他们的文学养料中,总是少不了来自法兰西的那一缕书香。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处处可见法国文学的影子。法国文学因为其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气质,尤其为中国人所喜爱。

不过,中国文学与法国文学,从来都是双向奔赴。从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时代开始,中国文化就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直到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国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也被翻译为法语,从鲁迅到莫言,法国书店处处可见中国文学的身影。在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曾收到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的法文译本作为国礼。而在今年,习近平主席又回赠马克龙总统法国小说的中文译本,象征着两个民族间文化的友好往来,跨越文明与时空的界限,激荡出长久的精神共鸣。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写道:

“世界上似乎只有法国人最能理解中国和中国文明,因为法国人拥有一种和中国人一样非凡的精神特质。”

也许正是这种跨越文化的相似性,使两国文脉相通,友谊长存。或许在未来的岁月里,中法文学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还将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与感动。

VIP-7521

文化

推荐阅读

今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为何值得期待?

中国和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即将生效

商务部:持续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促进夏日消费升温

中尼边境地区突发山洪泥石流,6名中国公民失联仍在搜救

01【风物郑州】我姓郑,郑州的郑

02“鲁豫对赌” 河南再获生态补偿金6207万元

03看上街区“链主”领航,如何打造百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042024年河南省平均工资公布!

05郑州市党政考察团到新乡市、开封市调研走访

06市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建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

07一男子发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网络谣言被依法查处

09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成功举办“交才汇智 共话未来”人力资源行业企业家峰会

THE END
0.96岁翻译大家圈粉无数网友因那岁月困不住的人生如今已是96岁高龄的老先生,但在谈论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滔滔不绝,说到动情时刻依旧是热泪盈眶,每一个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辉。 他究竟是谁?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RJF7PKU05412DN2.html
1.越剧还原《茶花女》翻译史90后主演《枫落寒江》《枫落寒江》为2015年福建芳华越剧团新排剧目,在2015年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上获得剧目二等奖。该剧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副团长徐建莉导演,以福州籍著名翻译家、福建工程学院创始人林纾和谢蝶仙的爱情悲剧为背景,意在还原林纾翻译法国名著《茶花女》的历史过程。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6/04-28/7852691.shtml
2.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文史拗不过“海龟”的盛情力邀,林纾半开玩笑地说:“须请我游石鼓山河。”一场旅游,说走就走,在石鼓山游船时,朋友口译了几段《茶花女》,林纾听了精神为之一振,随即以文言文记述下来……就这样,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新鲜出炉,为国人见所未见,迅速风靡晚清阅读界。受到激励,林纾译笔不辍,一发而不可收,应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5/c404063-30958412.html
3.陶渊明《饮酒》教学设计(通用5篇)1、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诗句。 2、有疑问之处圈点勾画出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3、解释加点词语。 结庐在人境 盖房子 人世间 而无车马喧 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自称 这样,如此 悠然见南山 悠闲自得的样子 山气日夕佳 气象,景色 接近黄昏的时候 飞鸟相与还 一起 https://mip.ruiwen.com/jiaoxuesheji/2450755.html
4.听福州丨因为福州人“h、f”不分,才有了福尔摩斯?《北京晚报》对福尔摩斯名字的来源作了详细解释。真相是,林纾不是第一个将Holmes翻译成“福尔摩斯”的人,而且也不是翻译“福尔摩斯”最多的人。 1852年林纾在福州出生,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他并不懂外文,但能根据别人口译,以古文笔法描摹成篇。 1897年,他与精通法文的海归友人王寿昌合译了第一本翻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 https://share.fznews.com.cn/pu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9/363384.html?isShare=true
5.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去世曾翻译《茶花女》等名著国际丨多角度瞬间:美国一购物中心突发火灾爆炸 00:30 世面 四川森林消防全力投入城市排涝救援 00:59 政务+ 一落马财政局局长任职前曾3次犯罪 官场人士:有人帮他改年龄 04:33 紧急呼叫 贝壳财经早报|国家医保局公布八起典型欺诈骗保案例 09:31 财经看见 1小时前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http://m.bjnews.com.cn/detail/160065398515978.html
6.翻译家林纾不通外文靠人口译翻译《茶花女》文化频道翻译家林纾不通外文 靠人口译翻译《茶花女》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2_06/08/15147559_1.shtml
7.生物学家译的《茶花女》,风行台湾半世纪我尤其不喜欢他把夏康农“一个娼家姑娘的房子”直接改成“妓院”。茶花女当然是卖身的,但妓院也未免太贬低她的身份了,她至少也算是个体户吧。 ———\ 哈哈 引自 生物学家译的《茶花女》,风行台湾半世纪 90人阅读 赞 >妖殇|谈恋爱又不是特异功能的所有笔记(194篇) 说明·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28893293/
8.口译一部茶花女造就一个翻译家——记被遗忘的翻译家王寿昌提起法国小仲马名著《茶花女》,许多人都知道它的第一位中文译者——大翻译家林纾。但遗憾的是,对他的合作者王寿昌人们却知之甚少。林纾因不懂外文,必须依靠合作者们口述才能进行翻译,而王寿昌,他的第一位合作者,口译《茶花女》的第一人,在大翻译家林纾声名远播 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ZGFY200304013.html
9.20世纪中国最受欢迎的十本外国文学译作(含原版下载)这可能是本世纪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西洋小说,文言和白话的版本,不下五六种,甚至有人(如程小青)改写福尔摩斯和亚森罗苹斗智的小说,惟妙惟肖。 二、《巴黎茶花女遗事》(流传最广泛的译名《茶花女》)【下载此书】 这本林琴南翻译的小仲马小说,最早出版于1899年,可谓整整影响了半个世纪,我幼时读此小说,对其古文不甚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25/17/18339917_640063242.shtml
10.外国文学社版茶花女(著名翻译大家王振孙翻译,32开本,简装本)儒教门人 联系 离线留言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 商品详情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商品分类: 文学 本店专题 红色收藏文献 相似商品 茶花女(外国文学版) 小仲马 著 ¥5.20 茶花女(外国文学版) 小仲马 著 ¥5.10 茶花女(外国文学版) 【法】小仲马 https://book.kongfz.com/6414/1043929086/
11.著名翻译家林纾与船政教师()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轰动一时著名翻译家林纾与船政教师()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轰动一时。A.王寿昌B.王强C.张为昌D.林之昌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fc29b66d6047bda9154cd376fd9947.html
12.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魏瀚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在C语言的赋值表达式中,赋值号左边必须是( )。 答案: 变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答案: 正确答案:上星期你干什么了? 点击查看答案&解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a8a91ed558524de6944e3797c66fc94f
13.新女性的“对照镜”——从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该书选取的主要材料是清末以来的流行通俗读物——小说,并重点聚焦于四部作品:《孽海花》《巴黎茶花女遗事》《东欧女豪杰》《黄绣球》。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四位新女性:傅彩云、“茶花女”、苏菲亚和罗兰夫人。有趣的是,尽管“翻译”是该书另一个重要关键词,但在以上四种小说中,除了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之外http://literature.cssn.cn/ztzl/mkszywyllypp/202308/t20230830_5682309.shtml
14.浅析林纾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摘要:作为我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代表人物,林纾秉持的独特翻译原则――创造性叛逆结合了古今因子,糅合了汉欧元素;不但给读者带去审美怡情的享受,而且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wenxue/640526.html
15.译者译书之乱七八糟的整理。。。曹雅学先生《伟大的书》韩少功先生《惶然录》刘珠还先生《诺斯托罗莫》叶汝琏、孟明先生所译法国大诗人佩斯的诗歌李野光先生所译的希腊大诗人埃利蒂斯、塞菲里斯的诗歌卞之琳先生翻译的瓦雷里诗歌邓正来先生翻译的哈耶克作品(崔卫平的好)。叶维之(一级棒),<狄更斯文集>好多人翻的,一比就知道了. 黄素封译的<亚瑟王之死>https://www.douban.com/note/32574558/
16.近代文学家林纾生平简介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后来人们所知道的《茶花女》,他的朋友将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之后他非常的感动,于是他决定将这个故事传播到中国。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他的朋友负责口头叙述,而林纾负责记载,说到小说高潮的时候两个人经常因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抱头痛哭,他们两个人就这样翻译了《茶花女》这部小说,翻译了这部小说https://www.xuexila.com/lishi/bk/zhishi/54704.html
17.《饮酒》教学设计(精选10篇)2、根据注释,翻译全诗 (1)补充《饮酒》的注释。 结庐:构筑房舍。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尔:代词,这样。 偏:偏远,偏僻。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山气:山中景色。气:气象,景致。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2)分小组翻译全诗 https://mip.ruiwen.com/jiaoxuesheji/3757519.html
18.【图】林纾文言文翻译的茶花女魔侠传(堂吉诃德,民国书)等10册【孔夫子拍卖网】拍品图片:林纾文言文翻译的 茶花女 魔侠传(堂吉诃德,民国书)等10册合拍 一版一印和民国旧译等,提供网上拍卖信息、拍卖出价记录、拍卖图片、拍卖交易平台;孔网是国内最权威的艺术品收藏品拍卖网站,为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便捷的网上拍卖交易平台以及拍http://www.kongfz.cn/item_pic_93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