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西游记》“猪八戒”的老巢就在这里,飞来峰到底有多少秘密石刻灵隐寺摩崖石刻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很多游客习惯直奔灵隐寺去祈福烧香,而隔着冷泉溪相望的飞来峰,常常被人忽视。

即便是老杭州人,提到飞来峰,除了小时候都合影过的“哈拉菩萨”(布袋弥勒佛造像),好像也讲不出更多了。

灵隐寺门口的冷泉亭

飞来峰标志性造像——布袋弥勒佛

然而,这座拥有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石窟造像群的文化宝库,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递出的史料信息丰富又密集——从五代到明代,400余尊造像,年份最久的已经有1000年历史;它还是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的“留言板”,官方公布的飞来峰题刻就有180多处,而实际上,还有更多未被史料记录的。不经意间哪块石头上,可能就镌刻着传世书法名作。

冷泉溪畔的飞来峰造像

每一次去,都会有新发现,这就是飞来峰。

本期杭州Discovery,我们跟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探寻飞来峰里的秘境。

秘境档案:飞来峰

位于灵隐飞来峰景区,有400余尊造像,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还是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的“留言板”,官方公布的题刻就有180多处。

飞来峰从哪里来?

洞内就有“在线辟谣”题刻

民间对飞来峰流传着各种神奇的传说。

其中一种,说飞来峰是从印度飞来的。据《灵隐寺志》记载,相传东晋咸和年间,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这里,看到了这座山,非常惊奇地说:“此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时,多为仙灵所隐。”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不就是我们印度灵鹫山的小岭吗,什么时候飞到这里来了?于是便把这座山叫“飞来峰”,又叫灵鹫峰。

现在飞来峰内著名的“理公塔”纪念的就是慧理和尚,慧理和尚来飞来峰后,在山周边分别建了5座寺院:灵隐寺、灵鹫寺、灵顺寺、灵峰寺、灵山寺。

灵隐寺天王殿“灵鹫飞来”匾额

飞来峰玉乳洞中就一副“辟谣”题刻,“人到无求即是佛,峰因靡据说飞来。”

青林洞

“猪八戒”和济公都在这里住过

飞来峰高168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质构造上属石灰岩,与周围群山迥异,洞壑遍布,传说这里原本一共有72洞,但大多已经湮没。

在它的东南侧,有一个最大的洞,叫“青林洞”。进飞来峰景区大门,不到理公塔,左转沿着林中小径很快就能找到洞入口。

因洞口形似虎嘴,以前也称为“老虎洞”或“金光洞”。很少有人知道的是,86版《西游记》中的《计收猪八戒》一集就曾在这里取景,青林洞正是剧中“猪八戒”的老巢“云栈洞”。

《西游记》第7集《计收猪八戒》 视频截图

剧中同一位置今昔对比 (灵隐管理处供图)

除了影视剧中的猪八戒“住”过,青林洞还“住”过另一位大家熟悉的传奇人物——济公。

“济公床”、十八罗汉像

洞中,有块大岩石像一张床,被称为“济公床”,相传当年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时,常到这里来睡觉。

这张“济公床”上还刻有“十八罗汉”造像。目前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十八罗汉是在西湖烟霞洞(953年),这里的十八罗汉与前者相差100多年。18尊罗汉像坐在游龙身上,形成了腾云驾雾的趣味。

这张“床”,还是宋代文人雅士的一块“留言板”。在床沿光滑的表面,比较有名的是北宋诗人沈辽的题刻:“癸卯重午□,王伯虎来,二弟邀,逌偕行。沈辽题。”

沈辽是谁?他有个大名鼎鼎的族叔(也有说两人是同族兄弟)——文学家、科学家沈括。

历史上,沈辽与哥哥沈遘以及沈括合称“三沈”。沈辽还与大家熟悉的苏东坡、黄庭坚是好友,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

王安石虽然与他政见不同,但对他的文学水平非常认可,认为他的文学水平可以与东晋的谢安石、陶渊明相提并论。沈辽对于书法更是精通。题刻中提到的王伯虎,是北宋高官,与王安石是同僚。北宋嘉佑八年的这个端午节,沈辽一行四人,结伴出游,也证实古代人们视端午为重要的社交节日。

这组精美北宋浮雕今年正好1000岁

青林洞里,不只有传说和历史,更有庄严的浮雕造型和摩崖题刻,它是飞来峰最早开造佛像的洞窟。

罗汉群

比如,东侧岩壁上的卢舍那佛会浮雕,被认为是飞来峰造像中最精美的一龛,刻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

线条流畅的壸门式龛楣上方还刻有两个飞天,手捧鲜花,凌空飞撒,在佛会的上空可看到几朵天花。

壸门中心是卢舍那佛,龛内主次分明,采用中心构图法,人物左右对称,场面热烈。

卢舍那佛会浮雕

这一组17尊人物造像与两头动物组成的北宋浮雕,到今年,正好1000年。

根据浮雕的造像记记载,“所期来往观瞻,同生净土,时大宋乾兴元年四月日记”,此处的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眼下,正是农历四月。

石龛周围是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一共七处。有北宋苏颂、沈立、林希、清代西泠印社创社四老等人访造像时的摩崖题刻。

苏颂题刻拓印

这里提到的苏颂,与苏轼是好友至交,也曾当过杭州市长(杭州知府)。苏颂最后官至宰相,他在杭州留下大量的石刻,仅在飞来峰的石刻就有不下四处。

浮雕上的题刻,显示了他带领一众官员,“自净慈南口下天竺过灵鹫遂游灵隐而归”的宋代经典游线。

沈立是北宋水利学家、藏书家。林希的题刻就更有意思了,“李琮、朱明之、楊景略、黄颂、胡援、林希元丰二年五月四日游灵鷲洞”,这上面的人名,与杭州老市长苏东坡都有交集,有两人接班当了杭州市长,其中一位就是写题款的林希。林希继苏轼任杭州市长后,题“苏公堤”三字,苏堤由此得名。在林希之后,任杭州市长的是李琮。这一连串人名背后的故事,体现的正是北宋士大夫雅致的生活情趣。

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青林洞内不见苏轼,却处处有东坡。”

三尊元代造像为忽必烈祈福

洞口正上方,有一龛佛教造像。雕凿的是被称为“华严三圣”的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像。

“华严三圣”造像

这三尊造像是元代在杭州西湖最早的石刻造像,背后也有一段历史。

造像下刻有造像记,文字从右向左,用楷书书写,共有10行,75字。内容大意是,大元国杭州的徐僧录和潭州(长沙)的李僧录,一起镌造了这三尊造像,为祝延皇帝万安。

这个被祈福的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

僧录是起源于后秦时期的一种“以各项法度、戒律约束僧人”的官职。发展到元代时,在蒙古贵族的扶持下,他们的权力扩大了,不仅管理僧务,而且还主政或管理军队。在中央一级有释教总统所,地方级的就称为“僧录司”,受地方都总统管制。

1282年,元朝击败南宋完成统一仅三年时间,政局还没有完全稳定,据《元史》记载,就在这一年的3月17日,京城大都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事件:元朝左丞相被民间义士刺杀。这桩事件被当时旅居中国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写入了他的游记。左丞相被刺杀,徐李二人在这一年,镌造这组龛像,为皇帝祈福,并把重点放在了平安上。

玉乳洞

相传葛洪祖父在这里得道成仙

与青林洞相连的,是玉乳洞。从前洞中栖息着许多蝙蝠,洞顶又呈蝙蝠状,又叫“蝙蝠洞”。

玉乳洞洞前,有一块岩石平台,称为“翻经台”。相传,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翻阅过经书。

一进玉乳洞,黑漆漆的洞内被几束光给点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玉乳洞内,创新性的试用LED冷光源,利用灯光照射把洞内的细节和造像的神韵给表现出来。

猫腰走进玉乳洞东侧的石洞中,左右两侧有对称排列的六尊造像,这组造像雕刻于北宋年间,被称为“禅宗六祖”。

六祖像

上方石壁上,有一只石窟中少见的凤凰浮雕,嘴里衔着一束花,在空中展翅盘旋。

凤凰浮雕

雷公浮雕

在这个洞内,还流传着一段东晋炼丹家葛洪祖父葛孝先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葛孝先因机缘,游历到飞来峰的玉乳洞中,并在此洞内得道成仙。

就在葛孝先成道后,玉乳洞内“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洞中的岩壁盘旋曲折,许多地方产生了石柱,点滴的水渗透到石柱中凝固呈乳白色。

实际上,从现代科学来讲,溶洞是水流冲刷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会逐渐转化,溶解在水中,最终形成钟乳石、石笋等溶洞景观。

说到石灰岩,在玉乳洞与青林洞之间有一块平平无奇的大石,曾吸引过地质学家前来探秘。1957年6月,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这块石头上,用放大镜察看石灰岩中的有孔虫(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化石。

这十八罗汉大部分以汉族形象为依据

玉乳洞内的造像,除了前面说的“禅宗六祖”,还有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所雕刻的十八罗汉像。

它不再如过去按照设计图样人工开凿石窟,而是采用因势造型的布局方法与造型样式,使石雕造像与洞穴取得统一调和的效果,而富有凹凸变化的岩壁又对造像起着背景的衬托作用。

玉乳洞的十八罗汉像在造型处理与表现手法上,已比先朝更趋于写实。

尤其是十八罗汉,原多为天竺的佛教人物,而飞来峰玉乳洞内所雕刻的与烟霞洞内的五代时期罗汉造像一样,大部分以汉族的形象为依据,其罗汉的姿态,已完全摆脱了宗教的约束,而趋于自然生动,姿态多样,罗汉的神态,亦生气奕奕,各有个性。

至于衣纹线条的刻画,则多简洁畅达,宛如中国写意的人物画。连伏虎罗汉身边的老虎,看起来也有点“萌萌哒”,在罗汉身边,像一只乖巧的猫咪。

龙泓洞

高僧取经故事浮雕讲的是《西游记》?

玉乳洞的邻居,是龙泓洞。在飞来峰诸洞中,数它的名气最大。著名的“一线天”景观,就在龙泓洞内。

一线天,其实蛮难找的,真的只有咪咪小那么一点点孔透出光亮。如果遇到阴天或者雨天,那基本就无缘相见了。

龙泓洞内的观音菩萨坐像

龙泓洞口,有一组雕凿于宋代(10-13世纪)高僧取经故事组雕,由三个不同时代,内容各异的“高僧取经”故事组成。

最西边是一位虔诚的僧人,他双手合十,表情看起来既平和又专注,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玄奘。其左上角隐约有“唐三藏玄奘法师”一行题字。

在唐玄奘后方,还有几个人物和马的造像,很多人误以为这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他后面跟着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叫朱士行,法号“八戒”,难道他就是飞来峰青林洞里的二师兄?

有一种说法,吴承恩写《西游记》,猪八戒的原型之一就是朱士行。

吴承恩曾居住在吴山脚下的石乌黾巷,也就是现在的十五奎巷。在杭州,他游遍梵宫佛刹收集了不少唐僧取经的材料。

朱士行取经雕像上方,隐约可见“朱八戒”石刻

这个朱士行,真实身份是三国曹魏前往西域(今我国新疆和田一带)求佛法的僧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去西域求法的汉族僧人,并取得梵本《大品般若经》,但他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回到中原。

浮雕中的三人牵二马作阔步行进状,可惜的是,头部皆已残损。

在这组浮雕的最东边,靠近洞口的位置,雕刻着两位西域僧人,这又是东汉时期的故事。

这两位僧人是摄摩腾和竺法兰。当时的皇帝汉明帝信奉佛教,于是派遣使臣到西域去求佛法,请来了这两位高僧。两位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一路到洛阳去传播佛教。汉明帝为了纪念这件事,于是在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龙泓洞的各种题刻

南宋权臣贾似道想避的是什么祸?

飞来峰的名人题记很多,类似于古人的“到此一游”,有的是祈福的,也有的是求避祸的,比如,在龙泓洞留下题记祈求避祸的一代权臣——贾似道。

贾似道的题记留在了龙泓洞内左壁,高四尺二寸,宽三尺八寸。

这段题记共有六行,用楷书写成,内容为“咸淳丁卯七月十八日,贾似道以岁事祷上竺回,憩于此。客束元哲、俞昕、张濡、黄公绍、王庭从。子德生侍。期而不至者廖莹中。沈坚刻。”大意是,咸淳三年(1267年)夏天,贾似道带着一众亲友等去了上天竺烧香回来,又到灵隐寺求佛,还点名批评爽约的人。

至于他在题记中提到的“岁事”,到底是件什么事?

贾似道是南宋末年的宰相,就是他,加速了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漩涡。

公元1259年,蒙古忽必烈率军围攻鄂州,南宋边城告急。宋理宗任贾似道为右相兼枢密使,命其出兵汉阳,声援鄂州。

贾似道的题记 灵隐管理处供图

当时,蒙军攻潭州,被南宋守将击溃,又恰遇蒙古可汗蒙哥病逝,内部争权激烈,忽必烈无心恋战,敌兵一退,贾似道称自己率军抗战得胜,隐瞒了私自求降真相。

宋理宗信以为真,下诏褒扬,加封他为魏国公。从此,贾似道排除异己,独擅朝权。宋度宗当政后,更是加封他为平章军国重事,满朝大权都落在贾似道手中。

1267年,蒙军知道襄阳是南宋在长江北境的重镇,所以准备攻打襄阳,然后由汉水渡长江。贾似道救国无计,才赶到上天竺去祈求保佑太平无事。因此猜测,题记中所写的“岁事”,大抵指的就是这件事。

【多知道一点】

很多人会说,飞来峰摩崖石刻有些能看清,有些看不大清晰,又不明白背后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景区里正在进行的“不畏浮云”飞来峰石刻文化展或许可以作为导赏指南,展厅内展示了14幅飞来峰石窟造像、摩崖石刻的原始拓片,以飞来峰的宋代题刻为主。

怎么找到这个展览?

进飞来峰检票口,左手边“飞来寻踪”四个用苔藓植物“装点”的字,沿着园路走进,有两座鼓。

再往里走,沿路两边布置了不少园林小品,这个区域叫“玉液幽兰”,现在布置了20余组主题各异的园林小品,大部分选用养护成本低、绿色生态的耐阴植物。

像名为“息羽听经”的园林小品,取自飞来峰清代曹寿仁的题刻“息羽听经”,传说一生不停飞翔的无脚鸟,在佛祖旁息羽停飞,静心聆听佛的教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这里曾经是老杭州人熟悉的“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再往里走,就到了幽兰苑展厅,除了拓片,还有书法作品展,邀请当代各界书法名家以题跋的形式向古人致敬。

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游客在近距离欣赏实物造像和题刻前,能了解更多看得更清。比如青林洞口的那组1000岁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就值得细细品赏。

飞来峰景区导览图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记者 余夕雯

摄影 陈中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西游记的内容概括西游记十个经典故事内容概括西游记的内容概括 西游记十个经典故事内容概括1、大圣大闹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园,监守自盗,又赴瑶池https://edu.iask.sina.com.cn/jy/2KWHzSBciDp.html
1.名著阅读|《西游记》最全考点汇总,高分必备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答:沙僧:大闹流沙河;猪八戒:高老庄娶亲。 5、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答: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天竺国。 6、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03/11/16205163_1058640460.shtml
2.你了解完整版《白蛇传》故事吗?其中还有几个经典小故事哩!其中还有几个经典小故事哩!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白蛇传 爱情故事《白蛇传》,作为中国鼎鼎大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谓源远流长,家喻户晓。 我对于这个传说的深刻记忆,完全是因小时候看了好几遍1992年版本的歌舞剧情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缘故。https://www.jianshu.com/p/547d9226360c
3.致敬国民剧:86版《西游记》文化好故事好台词成就经典之作 直到今天,如果有电视台在放86版《西游记》,我都会津津有味地看上一集两集。 这种经典的魅力是怎么来的呢?当然,老一辈艺术家的匠心是前提,但真正能让86版《西游记》历经几十年仍然被热捧的,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两个字:好看。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0422/c22219-29228517.html
4.西游记的读后感范文妈妈也是从这本《西游记》入手来培养我的读书兴趣的,我记得几乎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总要给我念几个小故事。现在,我一天天长大了,儿童版的《西游记》已经成为了我童年的记忆了,如今,妈妈又给我买了青少年版的《西游记》,书中少了许多插图,但语言文字却显得更加优美了。于是,我就利用这次暑假自己认真地阅读起来了https://www.gwyoo.com/haowen/49249.html
5.剧透慎入!《黑神话:悟空》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当无数玩家正在通关体验,网络上已经出现了速通视频,呈现出可能是众多结局中的一个。从目前可知的游戏剧情和结局来看,游戏本身讲的一个怎样的故事?到底和古典文学经典《西游记》有多大的关系?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谨慎阅读。 《黑神话:悟空》关卡介绍。图/《黑神话悟空》官网 1.寻找“六根”复活悟空 《黑神话:悟空》的故事开始于西游师徒https://news.ycwb.com/2024-08/22/content_52880381.htm
6.关于86版《西游记》,故事外的故事同样精彩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女士于4月15日因病去世,享年88岁。86版《西游记》自1986年起播出,称霸荧屏30年之久。杨洁当年力排众议,在重重困难中拍出了一代经典影视作品。我们为何如此怀念86版《西游记》?新湖南带您探寻那久远经典的86版“西游”故事外的事,有时和故事本身一样精彩。 https://m.voc.com.cn/xhn/news/201704/13736960.html
7.《西游记》在海外:不只是电视剧19世纪晚期,《西游记》故事跟随广东、福建移民进入东南亚诸国。在以《西游记》故事为蓝本的潮州戏曲里,孙悟空往往被视作危难时可以提供庇佑的神灵。这种信仰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也可以看到。 美国经典电影有线电视台功夫题材的科幻美剧《穷山恶水》 http://www.chinatoday.com.cn/chinese/society/zgss/201707/t20170705_800099689.html
8.秭归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论语译注》系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 2.《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套装 罗贯中 吴承恩 施耐庵 曹雪芹/著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人http://zg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0b006efa15884b558dc281955947affc&id=1613595719
9.西游记经典故事歇后语大全西游记经典故事歇后语大全 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经典故事歇后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游记经典故事歇后语 1 1、唐僧读佛经——出口成章 https://yjbys.com/xiehouyu/1350543.html
10.《东京爱情故事》将出续篇经典剧是否需要续集?传媒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有无数个版本,但只有99版的这一部是87版《西游记》的续集,两部的导演都是杨洁,当年因为经费问题只拍了25集,所以这16集的故事是接着之前进行的,虽然特技、化妆等方面都与时俱进了,但不能回避的是这一次杨洁没有把故事讲好,尤其是随意改编、添加女性角色这一点成为重灾区,让古典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221/c40606-28136930.html
11.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通用10篇)(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4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脸谱上图案的含义,感知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征。 2.借助儿歌,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575091.html
12.西游记故事梗概作文400字(通用58篇)老师说“《西游记》是经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会一直读下去,收获着读书的快乐。 西游记故事梗概作文400字 6 故事发生在古代的中国,一个名叫孙悟空的猴子因为淘气被天庭里的玉皇大帝贬到了花果山。孙悟空有着非常强大的'本领,他可以七十二变、筋斗云和火眼金睛,但他却不满足于花果山的生活。他渴望更广阔http://www.qunzou.com/zuowen/sibaizi/1844597.html
13.《黑神话:悟空》官网版《黑神话:悟空》是一款震撼人心的国产单机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它由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制作,背景故事取材于《西游记》。玩家扮演的“天命人”以悟空形象面世,为探寻传说真相踏上险象环生的西游之路。游戏拥有逼真的场景,众多取材自中国各地的精美景观,让玩家仿佛https://dl.3dmgame.com/pc/132095.html
14.1986年版《西游记》不少场景拍于福州披露幕后故事新闻频道上月15日,是经典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去世一周年的日子,福州老人潘崇虎的心情又沉重起来,这源于他与剧组之间难以磨灭的回忆。原来,1982年,剧组来到福州涌泉寺、连江青芝山取景,还邀请他参与武术指导工作,其间发生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过去的一年,潘老常常翻看尘封30多年的旧照,一切宛如昨日重现。这一次,他首次披露https://news.fznews.com.cn/dsxw/20180503/5aea7162681b2.shtml
15.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从1956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去世前,孙敬修爷爷用形象生动、爱憎分明的语言讲述了上万个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他的故事里,小朋友们知道了孙悟空、神笔马良、匹诺曹,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在那个并非所有家庭都舍得买收音机的年代,只要是孙爷爷一讲起《西游记》,总有一群孩子躲在街坊邻居的屋檐下,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3545010499223981141&newsid=329127
16.西游记故事情节6篇(全文)西游记 故事情节 第4篇 关键词: 《西游记》;兵器;性格;情节 一、《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兵器概说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奇幻小说,为我们塑造了四个传奇人物,同时又展开了一幅幅棍棒相争,钯舞杖迎的战斗场面。虽然书中的兵器不像《水浒传》中的兵器那样完全真实,但它里面的兵器五花八门,想象奇特。作者吴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h5x54fv.html
17.王扶林:电视剧《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背后的故事艺术4月21日,电视剧87版《红楼梦》与《三国演义》的导演王扶林来到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主讲“致敬经典•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艺术”系列公益活动第一讲,和大家分享电视剧《红楼梦》与《三国演义》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 摄影/汪凯戈 少时不爱读书,喜欢站在火车上吹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422/c404005-3104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