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突围》编剧周梅森:这是我从事创作以来被骂得最惨的一次

电视剧《突围》收官了,播出期间,其收视率、网播量与话题度,一直在同期卫视剧中遥遥领先。

但与此同时,这部剧也让该剧编剧、原著作者周梅森收获了近40年创作生涯中的最差口碑成绩。观众们的抨击声一浪高过一浪,诸如“转场生硬”、“剪辑混乱”、“剧情浮夸”、“台词对不上口型”等指控在剧集播放期间一直此起彼伏,这让周梅森感到颇为不快。

截至发稿,《突围》豆瓣评分

“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周梅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官场小说作家中,周梅森属于非常高产的一位。从198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沉沦的土地》开始,他创作的中长篇小说、电视剧本等加起来有三十余部。其作品总以群像式描写展开,由点及面,用相当宏观的视角对社会进行审视剖析,如《人间正道》中歌颂了共产党人无惧无畏的改革精神;《我本英雄》反思了“以GDP为纲”思想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后果;《至高利益》揭露的是垃圾政绩工程背后的内幕;《梦想与疯狂》反映了中国资本制度变革时期的各方利益博弈;《人民的名义》是从副市长出逃、反贪局长空降H省开始,逐渐牵连出的一个腐败窝案……而《人民的财产》(《突围》原著)则是以国有资产流失进行切入,意在探讨大型央企国企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

在周梅森看来,写小说的关键在于描写“人”。而无论是位高权重的省部级领导,还是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其身为“人”的内核总是大同小异,只不过由于所处位置和环境的不同导致思想和外化的表现有所不同。描写这些特点和细微差异,对于交游广阔、社会及采访经历丰富,并曾在徐州市人民政府挂职当过副秘书长的周梅森而言并不难。

周梅森 图/受访者供图

相比写小说,拍摄电视剧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程,涉及拉投资、请导演、码演员、谈渠道等多个环节,不光工序复杂,面临的审查尺度也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2017年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周梅森就提到,当年将《绝对权力》送到专家组评审的时候,得到了一致好评,结果让有关部门把这部剧给毙了,经过主审部门的领导多次沟通才“救下来”,付出的代价是改了600多处。

2015年,周梅森开始创作《人民的名义》,由于早年间一直在积累素材,这本书很快写完。剧本过审时,按照原本的经验,他觉得剧中大风厂的群体性事件等场面都极有可能遭到删除,改用画外音呈现。但四审之后,这组镜头仍然保留下来。

《人民的名义》

而到了这一次《突围》,周梅森原本创作的剧本有60集,成片体量是62集,但最终呈现出来仅有45集,几乎四分之一的内容遭到删减,难免会出现剧情不连贯的毛病。由于是在已经拍摄完成的成片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删改,导致不少地方逻辑关系发生了错乱,只能用画外音旁白来补救。相比之下,坊间热议的“赵立新换脸”等瑕疵倒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除此之外,剧集名字从《人民的财产》换成《突围》,从“反腐剧”变成了“改革剧”。在周梅森看来,这一根本定性的改变,使得整部剧的呈现重心都与创作初衷出现了偏移。

剧集播出时,在多个场合中,周梅森都一再强调不要把《突围》理解成《人民的名义》的续集。但不管怎么说,作者毕竟都是同一个人,再加上原著《人民的财产》的书名,观众也很难不用同等的标准来期待。

《突围》

周梅森表示,观众对《突围》纷至沓来的负面反馈令他一度每天都很不好受。

将时间轴拉长来审视,官场剧、反腐剧、政法剧、扫黑剧……这一类特殊题材影视剧变数的确太多,有时在波峰,有时又在波谷。有学者将我国反腐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1999年,为探索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00-200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2004-2015年为沉寂与调整阶段;2015年至今是“回暖”阶段。之所以期间会出现沉寂与调整的“波谷”,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相关剧集只要火了一部,就会带动大量盲目跟风者上马,剧情越拍越黑,甚至诲淫诲盗,起到教唆犯罪的作用,导致管理者不得不收紧监管尺度。

以下是中国新闻周刊和周梅森的对话: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作品覆盖面通常特别大,公检法、国企领导、商人、劳动人民等各个社会阶层都有涉及,为什么你能同时驾驭这么多人的生活和心态,并且做到描写精准?

周梅森:我交际非常广,我的朋友上至部级领导,下至基层的煤矿工人,我既可以和达官显贵们斡旋聊天喝酒,也可以和基层工人在街头小摊撸串。我的性格决定了,在我的眼里没有高低,人都是平等的。我的习惯是,一旦介入某一个环境里,我就会根据一个人物,不管是什么达官显贵,什么败家子,我都一定会去分析他的性格。所以不管小说还是剧本,我都是在完成一个作家的基本任务:塑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那么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就要求你要对咱们国家的开放进程,时代演变,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生存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我算是比较全面深入地介入这个时代的。比如1992年,我国刚刚有股票的时候,我是南京最早的股票大户之一,投了20万开户;股改的时候,我还率领小股东们一起投反对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都参加了。

至于人物,不管他是高官还是小偷,还是贪污犯,只要人物的性格树立起来以后,根据他的性格,自然就能推导出他如何行事了。

中国新闻周刊:1992年的20万不少了,那时候你还不到30岁吧。

周梅森:主要来自于稿费。我从1983年开始,到1992年差不多10年时间里发表了两三部长篇。到1999年,我就已经可以自己投资了。当时我投拍了三部电视剧:《国家公诉》《我主沉浮》《我本英雄》。《国家公诉》还是我个人独资投的。

我的态度很简单,你不拍我拍,我自己掏钱。但这两年我不太愿意拍了,某种程度上,拍电视剧有点像体育活动,我这个年龄已经有点干不动了。

《国家公诉》

中国新闻周刊:你一般会自己介入编剧创作吗?是先有书,还是先有剧本?

周梅森:我都是先写书。书相对来说字数要少一点,20多万字,人物就全立起来了。写完了再拿给出品方去看,哪个地方要加、要改,出品方都可以提意见,提了以后我自己来改,最后剧情怎么走也是我来定。我写小说的时候,就知道哪个地方有戏,哪个地方可以抓住读者和观众,这样对我来说非常方便。而如果直接写电视剧剧本,至少五六十万字起步,对我来说工作量太大了。

但一般来说,书要等到和电视剧播出同期再销售,就是要随着剧走。因为我的剧的投资体量都很大,投资商当然不想提前剧透影响收视率,我自己也希望跟着电视剧巨大的广告效益多卖点书。《人民的名义》卖了180万册吧,《人民的财产》目前卖了30万册,但还没完,因为网上一轮半、二轮、三轮就要开始播了,这个过程中还会多卖一些。这个市场现在是没有过去好,但我觉得卖50万册应该没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突围》评价不佳,你认为主要责任在哪方面?

周梅森:我只对我的小说负责,对我的文字作品负责。

《突围》

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的财产》原著中的主人公之间,比如说齐本安、林满江、石红杏三个人之间除了职务关系,还有亲戚关系,还有青梅竹马的关系。这些关系交错重叠,会不会给读者造成比较大的阅读负担?

周梅森: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说人物关系都纠结在一起嘛。

我的书也好,剧本也好,都信奉一点:要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要写出典型性格,就必须要营造典型环境。《人民的财产》和《突围》里,作家的任务就是营造典型环境,使这种典型环境符合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符不符合?我认为它是符合的。

只要符合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在典型环境里把一个个典型人物塑造出来,从而完成一个个戏剧矛盾、戏剧冲突的构建,我觉得这就属于一个很正常的文学创作形式。

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的财产》原著临近结尾处,皮丹自首了,林满江生病去世了,这些设置使得情节节奏大大加快。反观《人民的名义》情节扣得就比较紧,一步步发酵到了结局。《人民的财产》这么处理,会不会有些草率了?

周梅森:《突围》和《人民的名义》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人民的名义》属于案件剧,案件剧是由案件的发展来推动情节的,人物方面会相对弱一些。《突围》是一个人物剧,当我完成了对一个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之后,我的任务就结束了。至于那些人物判多少年,用什么方式来惩戒,那都不是我盯着不放的东西。当我完成了塑造人物的任务后,我希望尽可能地不按戏剧性,而是按人之常情,按“事之常情”来发展剧情。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收视率居然也还不错。这可能就是人物剧的好处,尽管情节不连贯、故事主线受到了破坏、口型对不上……但只要人物树立起来了就可以看,说实话我也觉得很意外。当然这也是我从事影视剧创作以来被骂得最惨的一次,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突围》

中国新闻周刊:你以后是真不写了吗?

周梅森:不写了。现在我66岁了,在中国(反腐小说)这个领域,我不敢说做得多么好,起码优秀作品还是有一些的。我问心无愧,我对得起这个时代,对得起观众。我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以后还会有年轻的、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新作者出现。

THE END
0.《假如爱有来生》《假如爱有来生》 文/匆匆那年 假如爱有来生 我一定不会让你一个人傻等 万水千山的距离 我也要踏上征程 去有你的地方 一起看最美的风景 一起度过最美好的人生 假如爱有来生 我便不会在乎世俗人的眼睛 跟相爱的人一起 哪怕是背叛整个世界 也不会辜负你的深情 https://www.meipian.cn/1o1lshce
1.教育理论丨《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P1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P2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P2 https://www.jianshu.com/p/5a09e8a9fd65
2.岳上风2018年诗歌精选37首一位老人走过来 放下手中农具 把菩萨抱起 挪回到 庙里阴冷灰暗的 供台上 《那时我小,刚刚记事》 出了大队部的门 拐过墙角 她的坏腿就好了 走得飞快 她只是想赶紧回家 但这次不行了 治安员陈红星追上来 将她一脚踹倒: 我早就注意你了 你个地主婆子 https://www.meipian.cn/1u9sqntf
3.《十五从军征》教案(通用10篇)(师做副板书。)通过昨天预习,你在文中读懂了黑板上哪些问题?(谁?一位现年80岁的老兵,从哪里知道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对于其他问题,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没有)那主要写的是这位80岁老兵的一件什么事呢?(一生交流,)它通过写老兵回乡的经历是想告诉我们有关战争的哪一方面呢?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353849.html
4.天津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必考题型之名著常识练习题(一)4.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5.简述孙悟空学艺和名字的由来。 6.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7.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一回写得最为精彩,为什么? 答案:天津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必考题型之名著常识练习题(一)答案 下载高清试卷有答案解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http://tj.zhongkao.com/e/20121225/50d92512c7cc6.shtml
5.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桥》教学设计(通用6篇)(2)你认为这横线上要填一个什么词?把你的想法跟小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请同学上台写出答案。(写在黑板的左边,回位后再将自己所写的词写在发给的小卡片上备用) (拥戴威严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办事果断无私无畏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爱民胜子心系群众等) https://mip.oh100.com/peixun/xiaoxue/138889.html
6.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 1 一、按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27分) https://3g.yjbys.com/xuexi/shujiazuoye/3358809.html
7.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12套)不同点:(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仲永童年聪明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内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2)两文写法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https://www.oh100.com/kaoshi/yuwenshiti/214299.html
8.课外阅读自测《西游记》专题25.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6.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一回写得最为精彩,为什么? 三打白骨精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18/22/4526637_426257290.shtml
9.绿叶书苑第233期一株狗尾巴草 永远的《龙船调》 组诗 大梦人生 一 阳雀子又叫了 阳雀子一叫 灯红酒绿的都市 就在我眼前一起坍塌 八百里的巴山楚水 都跳起摆手舞来 二 (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好醇好冽的乡音 扯起个喉咙 喊醒了满山的杜鹃花 你那缠头长丝帕 https://www.meipian.cn/1iot054b
10.《消失的十一层》总编剧谈锐十一问Q:男一的扮演者,写的时候就对标演员潘粤明吗? 您认为他和剧本角色最贴合的地方是哪儿? 最惊喜的表演再创作是什么? A:剧中男一号曲江河的人物原型很多就是原小说中武局的原型参照,武局身上除了一名睿智老公安该有的一切气质,更有着他独有的文人气质和敏锐的洞察。 https://www.brtv.org.cn/2023-07/24/cms1405312article.shtml
11.四年级语文《牛和鹅》教案(通用10篇)2、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又不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学习。 3、出示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2)、找出文中写得精彩的部分,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 二、交流释疑,细读感悟。 (一)、自学指导 画出作者怕鹅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作者害怕的心情,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害怕的心情的? 1、生自学 2、小 http://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31106123034_7704357.html
12.电子邮件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邮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子邮件的使用与―般书面文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2009年7月,成都某法院审理了一起罕见的网络借款案,判定当事人的借贷关系成立,被告应该根据网上写的借条归还借款。 https://www.gwyoo.com/haowen/63633.html
13.杨显惠的夹边沟:一辈子写不完的往事——中新网因为当年工农兵学员都是推荐上大学,僧多粥少,肯定会有人认为推荐不公平。系党支部要核实这些举报信的情况,就派我和这个同学去基层调查,我们跑了两次,一次去武威,一次去定西。 那是我第一次到定西地区,我同学家在定西的通渭县,1975年的那天,在县城里,他说我们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你跟我回趟家吧。我们就往他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10/05-19/2291606.shtml
14.独家专访|九连真人,打进中国最牛摇滚圈的小镇青年另一边毕业于湛江的岭南师范学院的阿麦毕业后不适应留在大城市里教管乐团也回了老家,当上了曾经“并不想当”的音乐老师。 # 阿麦在给学生上课 他们曾与《莫欺少年穷》主角阿民一样斗志满满,“阿哥,出门寻钱赚”,但最后又回到了山路十八弯的“九连山”。 https://www.douban.com/note/726285169/
15.曹操《观沧海》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4篇)3、哪些诗句是描写的想象之景?你认为诗中哪些诗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4、诗歌的抒情方式大致有三种:写景抒情、叙事抒情、议论抒情。本诗属于哪一种抒情方式? 5、你认为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七〉朗读背诵。 1、个性朗读。自由选用速读、变换节奏读、方言读、唱读等方式进行特色朗读。(目的是多角度识记诗词https://m.yuwenmi.com/jiaoan/jiunianji/322895.html?new=Math.random()
16.阅读。修鞋姑娘王境华ㅤㅤ①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会说: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https://www.jyeoo.com/shiti/492e7109-15fb-15e1-5bfb-9977bd16525e
17.小学语文四大名著考点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 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 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 回是(高鄂) http://www.zhihuishan.com/weixinview-view-13323.html
18.朱自清《春》教案(精选12篇)(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https://mip.ruiwen.com/wenxue/zhuziqing/91642.html
19.初中语文四大名著超全练习题常识100题7、“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___。 《西游记》、大闹天宫等 8、《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09/02/1087858553_10878585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