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解读:人物介绍之黑熊精

唐僧和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路过一座观音禅院,禅院的金池长老想占有唐僧的锦澜袈裟。金池长老和弟子们商量,想趁唐僧师徒睡着后用火烧死他们俩。看来观音禅院的这些和尚都不是善类。

孙悟空听到他们谈话后,到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了辟火罩,保住了唐僧和他住的房间。孙悟空顺势把火引开,结果把寺院其他房间都给烧了,在大火中,金池长老也不慎撞死了。

黑熊精居住的地方离观音禅院只有二十里路,他和金池长老是朋友,当他看见禅院有火光时,便过去救火。然而黑熊精发现有人在故意放火,于是便放弃了救火的想法。

黑熊精突然发现了锦澜袈裟的金光,于是趁乱偷走了袈裟。孙悟空找到黑熊精,但是无法制服他。无奈之下,孙悟空找到观音菩萨,顺便打探一下,看看观音是否知道她的禅院被火烧了。

观音对禅院的情况一清二楚,虽然对孙悟空很生气,但是以大局为重,她没有和孙悟空计较。观音帮助孙悟空收服了黑熊精,黑熊精成了观音的守山大神。

黑熊精的形象:

黑熊精的外形并不是熊,他已经修炼成人形,是个黑汉,原文第17回:

那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后来又有对黑熊精的正面描写,孙悟空看到他后,觉得好笑,没想到是一个和煤炭一样的黑人。原文如下:

行者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黑熊精平时的外形是个黑人,而不是他真实的本相,说明黑熊精是个积极向上的妖怪,以做人为目标。正因为如此,孙悟空很长时间不知道这个黑人到底是什么妖怪,直到从小妖搜出了一封信函,才知道这个黑汉子是一只熊精。

黑熊精的本领:

黑熊精的战斗力如何?孙悟空说没有办法拿下他,原文如下:

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

能够和孙悟空打成平手的妖怪能力不一般,说明黑熊精是个人才。

黑熊精的修行:

黑熊精的人品如何?黑熊精和金池长老有来往,又和苍狼成精的道人(带发修行的俗家弟子)、白蛇修炼而成的白衣秀士等三人高谈炼丹之术。说明黑熊精有做神仙的欲望。黑熊精看见寺院起火而去救人,说明黑熊精心底还是善良的,而且他也不吃人。原文描述:

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

黑熊精把自己的山洞说成是仙洞,而且他的洞府布置也非常有讲究,有气质。连观音菩萨看了都暗暗称赞,动了恻隐之心。原文如下:

菩萨看了,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此有个慈悲。

由于黑熊精本领高强,有上进心,加上他又没有在人间作恶,从本质上讲,他的人品不坏,是可塑之才。黑熊精偷了袈裟,准备回去开一个“佛衣会”,说明黑熊精对袈裟非常尊重,也反映黑熊精对佛是很尊重的,黑熊精有成为佛门弟子的想法。

黑熊精存在的意义:

黑熊精偷袈裟的行为,在观音眼里就像是知识分子偷书一样。黑熊精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妖怪,万物皆有灵,体现观音菩萨慈悲为怀。观音收了黑熊精。只要有善心,都是佛门有缘人。

观音对孙悟空说了一句话,其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原著如下:

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

如果孙悟空拿出大闹天宫的本领来,没有几个妖精能够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活命。观音这句话让孙悟空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妖精、神仙只在一念之间,很多妖精本身就是神仙,有些妖精是大仙们考察的对象。由于他们有错综复杂的背景,所以孙悟空也不敢大开杀戒。

孙悟空知道本领强大的妖精会得到大仙的垂怜,这些妖怪或者有后台,或者会被大神们收走,所以孙悟空不会轻易要他们的性命。

本领高强的妖怪结局不一定很美好,也要看运气,如蜈蚣精就没有黑熊精幸运,他被毗蓝婆菩萨刺瞎了眼睛后去做看门的。而六耳猕猴和蝎子精则出现了意外,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死的。

对于本领小的妖精来说,孙悟空知道他们的修行差,这些妖精不会有后台,也不会有大仙收留他们。孙悟空一般都会尽情地将他们打死,如车迟国三怪、白骨精、蜘蛛精、豹子精、黄狮精等。

黑熊精的出现和结局,让孙悟空对妖精有了新的认识,面对不同的妖精,孙悟空知道如何去处理,这就是黑熊精存在的意义。

THE END
0.周星驰另类解读《西游伏妖篇》——《西游记》原著中的黑暗面儿时看了老版本的《西游记》连续剧,异常喜欢。相信是我们这一代人都非常热爱的西游记版本。在兴趣的驱动下,借助字典,(笔者当时正在上初中)囫囵吞枣的读完《西游记》原著。连续剧改编的种种疑问也早早在心中埋下。恰逢徐克和周星驰的 《西游伏妖篇》上映,谈谈我对电影和原著的看法。 https://www.jianshu.com/p/926bcd6b4c8b
1.烧脑瞎猜:《西游记》的隐性主线一、《心经》是整部《西游记》的隐隐的主线。原著第十九回是“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心经》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进入了著作当中。当时唐僧还不想收,是孙悟空劝说之下才收的,授得《心经》后,便一路修习一路西去,不论是在被妖怪抓去要蒸要刮、还是女儿国女王要嫁等紧要关头,唐僧念的都是《心https://www.meipian.cn/4znq8vns
2.《西游记》原著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至于《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等作品对于孙悟空的演绎,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演绎得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各人理解不同,没必要争个你高我低。事实上,到了今天,《西游记》原著本身也成了再创作的素材,出现一些新的解读未尝不是好事。https://www.jianshu.com/p/0547472eea4d
3.人民日报读书管见:《西游记》之西游观点该译本1942年在纽约出版,书前还译有胡适关于《西游记》的考证。在序言中,韦利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了这个“中国寓言”,指出唐三藏代表“普通人”,孙悟空代表“天才”,猪八戒代表“肉体的欲望”,沙僧则代表“诚”——这些论述至今在西方还颇有影响。 不过他的版本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节和改写,凡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16/c1003-28127638.html
4.看懂了《西游记》,也明白了佛学——《西游记》 “你挑着胆儿,我牵着马儿。。。”大师兄孙悟空、二师兄猪八戒和三师兄沙僧帮助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去往西天的路上,唐僧等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也修得了正果。 那么这个故事也有另外一种解读,且听我给您道来。 一个一心向佛的人,要想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需要借助三种力量的帮助,然后再人世间经历各种磨难,最 https://www.jianshu.com/p/21e70be90ddd
5.人类高质量解读《西游记》:书中的恐怖真相,悟空竟然被杀了三次你说够不够狠?不过至于这道绝世神功,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咱们暂且先不说,给大家留个悬念,最后再揭晓答案。咱们现在来看一下西游记这本书最残忍的地方究竟体现在哪里? 孙悟空的第一次灭亡,其实就是在原著的第一章当中。因为这张开篇介绍的第一主角其实并不是孙悟空,而是生长在花果山山顶上的九窍奇石。 https://www.jianshu.com/p/169e7932dca3
6.《西游记》的漫漫“西游”路洛阳日报洛阳晚报《西游记》这部充满文学想象力的伟大作品,自明代面世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一个瑰宝。梳理《西游记》数百年间的传播历史,有两条不同的轨迹:一条是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传播,基本上是伴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海外,最初是以汉文原著阅读、接受,再到以当地语言文字改写、翻译、改编的传播路径;另一条则是通过来华https://lyrb.lyd.com.cn/html2/2016-05/23/content_69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