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解读:奎木狼的任务

贞观十三年,唐僧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此时的奎木狼已经下界整整十年。所以奎木狼下界变成黄袍怪,所做的那些事情,与取经没有必然联系。

奎木狼回到天庭时,先解下腰间的金牌并把它递给了玉帝,玉帝也收了金牌。金牌就是上天的令牌,表明奎木狼下界是奉了玉帝的旨意,去凡间工作,去执行任务,而且任务已经完成。当然,这个任务与取经无关。

奎木狼在凡间做了什么工作呢?绑架百花羞公主,和她生活了十三年,生了两个小孩,吃了一些人,这就是奎木狼的工作。准确地说,奎木狼的工作就是和百花羞公主生孩子,这就是玉帝交给他的任务。

玉帝是不是无聊到了极点,才会给奎木狼安排这样的工作和任务。何况神仙不能谈情说爱,更不能生育,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谁都不能例外。就连玉帝的妹妹,在生下二郎神后,也被玉帝压在桃山下(原著第6回)。

西游记里有一个重要的规则:人妖之间不会有生育;不同种类的妖精也不会有后代。

如:猪八戒和高翠兰;比丘国国王与白面狐狸精;采童男元阳的老鼠精;牛魔王与玉面狐狸精;九头虫与万圣公主等。

你可能会说,这些妖精或者女人没有生育功能,或者避孕措施做得好。因为在奎木狼下界前,确实有两个女妖精生下了小孩,而且是人类的孩子。

九尾狐的两个儿子是为太上老君烧火的金童子和银童子,罗刹女的儿子是红孩儿,后来成为观音的善财童子。童子一般是指男孩,这几个小孩好像都和老君有点关系。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不违反了西游记设定的规则吗?难道这三个男孩是老君造出来的?

奎木狼下界成为黄袍怪,绑架了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顺利地生了一儿一女。

同样也违反了西游记的规则。而且百花羞公主比之前两个妖精还厉害,不但生了儿子,还生了女儿。人妖跨物种真的可以生育,不管妖精是男的还是女的。

——这是不是也跟太上老君有关?

根据原文描述:

百花羞公主前世是披香殿的玉女,想和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约会,又怕污了天宫胜境(实际上是怕处罚),两人决定下凡。玉女投胎到宝象国成了百花羞公主。公主长大后,奎木狼为了再续前缘,下凡成了丑陋的黄袍怪。由于公主失去前世的记忆,黄袍怪便强行抓了公主做了十三年的夫妻。

现在有两个问题:

1,百花羞公主还有前世玉女的记忆吗?

2,奎木狼这么丑,玉女看上他哪一点,竟然主动和他约会?

百花羞公主前世是披香殿的玉女,经过轮回后,她能否记起前世的事情,也就是说,能否认出她的情人奎木狼。而在原著故事的最后,百花羞公主实际上已经认出黄袍怪就是奎木狼。

如果一个长相恐怖丑陋的男人,说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想勾引他,你觉得会有人相信吗?奎木狼被抓回天庭,在凌霄宝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着玉帝说:玉女想和他私通。

那么奎木狼应该是个大帅哥才对。

孙悟空在天上做“齐天大圣”的时候,是认识奎木狼的。而当时为什么没有认出黄袍怪就是奎木狼呢?说明黄袍怪不是奎木狼的本相。奎木狼的真容可能是个大帅哥。

奎木狼下界后变成黄袍怪,掳走了十六七岁的百花羞公主,和她在山洞里做了十三年的夫妻,百花羞对黄袍怪的感情如何呢?原文描写百花羞公主写给他父亲的信:

原文:“不孝女百花羞顿首百拜大德父王万岁龙凤殿前,暨三宫母后昭阳宫下,及举朝文武贤卿台次:拙女幸托坤宫,感激劬劳(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劬,qú)万种,不能竭力怡颜,尽心奉孝。乃于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良夜佳辰,蒙父王恩旨着各宫排宴,赏玩月华,共乐清霄盛会。正欢娱之间,不觉一阵香风,闪出个金睛蓝面青发魔王,将女擒住,驾祥光,直带至半野山中无人处,难分难辨,被妖倚强,霸占为妻。是以无奈捱了一十三年,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论此真是败坏人伦,有伤风化,不当传书玷辱;但恐女死之后,不显分明。正含怨思忆父母,不期唐朝圣僧,亦被魔王擒住。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伏望父王垂悯,遣上将早至碗子山波月洞捉获黄袍怪......

百花羞对‬黄袍怪‬没有‬真‬感情‬。在‬她‬心中‬,黄袍怪‬是一个绑架了自己十三年,让自己有家不能回的一个面目狰狞的妖怪。

黄袍怪脾气还不太好,百花羞公主活得战战兢兢。百花羞写信让唐僧带给她的父亲,从信中的内容来看,百花羞是非常恨黄袍怪的,希望父亲派人来抓他,并诅咒自己的儿子为妖种。

黄袍怪对待百花羞呢?是真爱还是假爱?

原文:却说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来杀他,也不曾打他,骂也不曾骂他一句,绰起钢刀,心中暗想道:“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终不然我饶了他性命,又着他徒弟拿我不成?噫!这多是我浑家有甚么书信到他那国里,走了风汛(风声、消息)!等我去问他一问。”那怪陡起凶性,要杀公主。

却说那公主不知,梳妆方毕,移步前来,只见那怪怒目攒眉,咬牙切齿。那公主还陪笑脸迎道:“郎君有何事这等烦恼?”

那怪咄的一声骂道:“你这狗心贱妇,全没人伦!我当初带你到此,更无半点儿说话。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你怎么只想你父母,更无一点夫妇心?”那公主闻说,吓得跪倒在地,道:“郎君啊,你怎么今日说起这分离的话?”

那怪闻言,不容分说,轮开一只簸箕 (bò ji)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执着钢刀,却来审沙僧,咄的一声道:“沙和尚!你两个辄敢擅打上我们门来,可是这女子有书到他那国,国王教你们来的?”沙僧已捆在那里,见妖精凶恶之甚,把公主躺倒在地,持刀要杀。

黄袍怪冒着身犯死罪的危险,下界与百花羞公主再续前缘,应该是爱到骨子里才对,原文却说黄袍怪对她脾气粗暴。当然发脾气也可能是黄袍怪很喜欢她,怕她跑了,觉得公主在背叛自己,所以很生气。但至少说明奎木狼对百花羞公主并没有爱到刻骨铭心的地步,这就奇怪了。

当黄袍怪变成一个英俊男子,要去宝象国拜见岳父的时候,百花羞公主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公主见了,十分欢喜。那妖笑道:“浑家,可是变得好么?”公主道:“变得好!变得好!你这一进朝啊,我父王是亲不灭,一定着文武多官留你饮宴。倘吃酒中间,千千仔细,万万个小心,却莫要现出原嘴脸来,露出马脚,走了风讯,就不斯文了。”老妖道:“不消吩咐,自有道理。’

这个英俊男子应该就是奎木狼的真身——奎木狼实际上是个大帅哥,百花羞怀疑或者已经认出黄袍怪就是奎木狼,意识到了这个男人和她有过关联。

之前她担心黄袍怪会吓到自己的父母,现在很明显,百花羞担心黄袍怪的安危。她对黄袍怪言语中用了“千千仔细,万万个小心”,就是嘱咐黄袍怪千万要小心,不要被泄露身份引来杀身之祸。而奎木狼以真身和她告别的时候,两人这一分别便是永别!

当孙悟空要营救百花羞公主的时候,她却犹豫不决。孙悟空是灵明石猴,善于洞察人心,他知道公主对黄袍怪有不舍之情,于是马上讽刺公主不知羞耻:

原文:行者道:“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jū,养育、抚养)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公主闻此正言,半晌耳红面赤,惭愧无地......

接着孙悟空耐心地劝说她,告诉她自己有本事可以降服黄袍怪,解除公主的后顾之忧。孙悟空花了很大力气,讲事实摆道理,最后说服公主配合他擒拿黄袍怪。

原文:那公主果然依行者之言,往僻静处躲避,也是他姻缘该尽,故遇着大圣来临。

“姻缘该尽”是什么意思,就是公主和黄袍怪缘分已尽。可怜的百花羞公主直到最后时刻才明白:十三年来,她朝夕相处的这个面相恐怖的妖怪,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情人奎木狼。

等到百花羞明白黄袍怪的真实身份时,孙悟空却来了。他们缘分已尽,真是造化弄人。

奎木狼被押回天庭,百花羞公主甚至来不及和他告别。百花羞肯定想知道:奎木狼为什么不愿意以真身和她在一起?为什么要变成黄袍怪骗了她十三年?

奎木狼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众人皆知的人物。百花羞公主的前世是天宫披香殿的玉女,她肯定是知道奎木狼长什么样子的。

二十八星宿是由二十八种动物通过千年万年的修炼而成仙,其中还有几位是美女,他们曾经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奎木狼是一头狼,是万狼之狼,能够成为二十八星宿之一,肯定有过人的本领和不俗的长相。天界的神仙也是看脸的,他们可不是妖精。

现在问题来了,黄袍怪对百花羞公主虽然有感情,但并没有爱得刻骨铭心,为什么他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下界与百花羞再续前缘?

玉女为什么选择投胎呢,直接下凡不是更好吗?奎木狼明明是个大帅哥,他为什么要在百花羞面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变成恐怖的黄袍怪呢?黄袍怪和百花羞公主之间的故事让人难以理解。

真相是玉帝和太上老君在做一个高度机密的实验——人妖交合实验。

玉帝安排了英俊的奎木狼去勾引披香殿的玉女,玉女被奎木狼的“爱情”感动了,决定和他私奔。两人的消息很快“走漏”,玉帝以男女私通的罪名把玉女贬下凡,让她投胎到宝象国成为百花羞公主。

公主长大后,奎木狼便“偷偷”下界和公主一起生活,带着太上老君的舍利子和公主做生育实验。

为了防止被百花羞认出,奎木狼以黄袍怪的形象绑架了公主,并且和公主生活了十三年。

因为有了舍利子,实验成功了,百花羞公主为奎木狼生下了一儿一女。

现在玉帝和老君可以确认:只要有舍利子,人妖交配也能生出正常的孩子,而且都是人类。

既然是做生育实验,为什么不让奎木狼直接找一个凡间女子呢?

如果是这样,奎木狼就罪不可赦。现在有了奎木狼与玉女这么感人的“爱情故事”,也让众天神对奎木狼产生了同情心理。因为奎木狼下凡不是为了男欢女爱,而是为了成全玉女,了结一段姻缘——奎木狼是深明大义且重情重义之人。

奎木狼任务完成了‬,问题是,他‬如何回到天庭。奎木狼‬是属于私奔下界的哦,是死罪。怎么办?这是摆在玉帝面前非常头疼的事情。

但是,故事最后还是圆满结束了。奎木狼用了一句话做了总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奎木狼的意思是:我做的事情,都是冥冥中注定的。暗示奎木狼已经完成了玉帝交给他的任务。

而“孙大圣到此成功”包含两个意思:

1,奎木狼帮助孙悟空重返取经队伍,奎木狼对取经有贡献;

2,孙悟空帮了奎木狼或者说是玉帝的忙。

前面两个意思好理解,但是孙悟空帮了奎木狼的忙,就不太好理解了。孙悟空杀死了奎木狼的两个孩子,应该是仇人才对啊。

玉帝如何帮助奎木狼重返天庭?按照原著分析,玉帝想到了取经团队,如果能够让奎木狼立功的话,就可以免除死罪。

玉帝等人帮助奎木狼策划:先想办法瓦解取经团队,然后通过奎木狼的力量让取经团队恢复。这样奎木狼就为取经事业立下大功。

要瓦解取经团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唐僧到达黄袍怪地盘之前,把取经团队的核心孙悟空赶走。然后又通过黄袍怪把孙悟空请回来。

黄袍怪的隔壁是镇元大仙,所以要在黄袍怪和镇元大仙之间找一个小地盘,弄一个妖怪过来。通过这个妖怪让唐僧赶走孙悟空,这个妖怪就是白骨精。

奎木狼找到玉女投胎时留下的白骨,刻上“白骨夫人”四个字。奎木狼承认玉女是他的夫人,说明奎木狼对玉女是真爱。

老君通过强大的法力,让白骨成精,并把唐僧的信息告诉了她。

为了配合唐僧赶走孙悟空,玉帝通知了猪八戒和沙僧。所以猪八戒极力怂恿唐僧赶走孙悟空。而沙僧不想看到取经团队解散,因为那样,沙僧又要回到流沙河,每隔七天被飞剑穿胸一百次,但又不敢不执行,所以干脆保持沉默。

孙悟空赶走了,会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其他人不认识路。幸好离开白虎岭,很快便进入黄袍怪(奎木狼)的地盘。唐僧误入黄袍怪的宝塔里,被抓住后,原文描述,如下:

那老妖,他也偷眼瞧一瞧,只见三藏头直上,貌堂堂,果然好一个和尚,他便心中想道:“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若不做个威风,他怎肯服降哩?”

从原文可以看出:黄袍怪根据外形就已经判断出他是唐僧,根本就没有想吃他,而是想吓唬他一下。

为了确保自己的判断,奎木狼从唐僧嘴里套出来猪八戒和沙僧两人,后来和孙悟空打斗前,还确认了孙悟空。

黄袍怪把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打败了,而且把唐僧变成老虎,狠狠地羞辱了一下唐僧。黄袍怪让取经团队的成员都明白:没有孙悟空,西天取经是不可能完成的。

最后由猪八戒请回了孙悟空。因为有了黄袍怪,孙悟空得以重返取经团队,奎木狼对取经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孙悟空打败了黄袍怪,并吃掉了他的舍利子。奎木狼隐去了真身,孙悟空没有认出黄袍怪就是奎木狼。

孙悟空吩咐猪八戒与沙僧把两个小孩直接从空中扔下去,摔成肉饼。两个可怜的小孩,必须要死,一来他们是实验品,二来可以减轻奎木狼下凡私奔的罪孽。孙悟空等于间接帮了奎木狼的忙。

原文: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有人问你是甚人,你便说是黄袍妖精的儿子,被我两个拿将来也……

奎木狼回到天界,赶紧先把金牌递上,向玉帝暗示:我下界是去工作的,是执行你的任务的。玉帝随即罚他去太上老君那里烧火。

老君已经答应观音的要求,安排烧金炉的童子下去考验取经团队。现在老君需要一个烧火的人,这件事情玉帝是知道的。玉帝真实目的是让他去向老君汇报工作,并向老君交回舍利子。

结果老君从奎木狼那里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舍利子被孙悟空吃掉了。苦苦修炼几千年得到的舍利子竟然被孙悟空吃掉了。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时间来不及了,老君赶紧派烧银炉子的童子下界去,让他带上紫金红葫芦等三件宝,在平顶山上和金角大王一起阻击孙悟空:把孙悟空装进紫金红葫芦,等孙悟空化了,舍利子就出来了。

银角下界后,玉帝知道情况十分危急,又不好当面得罪老君,于是派日值功曹去向孙悟空报信,提醒孙悟空前面非常危险。

以上就是奎木狼的任务,以及他与百花羞公主的故事。涉及和关联的人物和故事众多,所以用了整整四回。

玉女自始至终都认为奎木狼非常爱她,而奎木狼呢?

披香殿玉女死后分成两部分,魂魄投胎成了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尸骨留在白虎岭成了白骨精。百花羞公主有玉女的灵魂却没有玉女的身体,白骨精有玉女的身体却没有玉女的记忆。

注意,在西游记中,经过投胎后,相貌会发生变化,妖精修炼的人体除外。比如蜘蛛精死了,如果投胎,她们依然是蜘蛛精,仍然可以修炼成原来的模样,不过前世的记忆没有了。

作为玉女的“情人”,奎木狼应该喜欢谁呢?白骨精还是百花羞公主?

实际上,奎木狼爱的是玉女的身体,就是白骨精。因为“夫人”两个字刻在她的脊骨上。而奎木狼称呼百花羞公主为浑家,显然不是一个级别。

白骨精化成的人形应该‬就是玉女的本相,极其美貌,从原文描述及唐僧和猪八戒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玉女的容貌应该远在百花羞公主之上。

男人爱女人,很多时候爱的只是她的身体而已,奎木狼是正常男人的表现。这‬就是‬面对‬百花羞‬公主时,奎木狼‬纠结‬的原因‬:喜欢‬,但‬又‬谈不上‬爱‬得‬彻骨‬。

可惜天庭无情,容不得儿女情长,无论‬是真爱‬还是‬假戏真做‬。奎木狼下界后,不能以真身和公主在一起生活,他只能变成黄袍怪,因为在执行玉帝交给他的任务——人妖交合实验。

为了表示自己曾经爱过玉女,在回天庭之前,奎木狼现出自己的真身,让已经成为百花羞公主的玉女明白,奎木狼是爱她的。

奎木狼和玉女都是天上的神仙,都是高层人物的棋子,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爱情。说白了,贵为神仙的奎木狼和玉女其实都是可伶人。

THE END
0.周星驰另类解读《西游伏妖篇》——《西游记》原著中的黑暗面儿时看了老版本的《西游记》连续剧,异常喜欢。相信是我们这一代人都非常热爱的西游记版本。在兴趣的驱动下,借助字典,(笔者当时正在上初中)囫囵吞枣的读完《西游记》原著。连续剧改编的种种疑问也早早在心中埋下。恰逢徐克和周星驰的 《西游伏妖篇》上映,谈谈我对电影和原著的看法。 https://www.jianshu.com/p/926bcd6b4c8b
1.烧脑瞎猜:《西游记》的隐性主线一、《心经》是整部《西游记》的隐隐的主线。原著第十九回是“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心经》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进入了著作当中。当时唐僧还不想收,是孙悟空劝说之下才收的,授得《心经》后,便一路修习一路西去,不论是在被妖怪抓去要蒸要刮、还是女儿国女王要嫁等紧要关头,唐僧念的都是《心https://www.meipian.cn/4znq8vns
2.《西游记》原著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至于《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等作品对于孙悟空的演绎,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演绎得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各人理解不同,没必要争个你高我低。事实上,到了今天,《西游记》原著本身也成了再创作的素材,出现一些新的解读未尝不是好事。https://www.jianshu.com/p/0547472eea4d
3.人民日报读书管见:《西游记》之西游观点该译本1942年在纽约出版,书前还译有胡适关于《西游记》的考证。在序言中,韦利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了这个“中国寓言”,指出唐三藏代表“普通人”,孙悟空代表“天才”,猪八戒代表“肉体的欲望”,沙僧则代表“诚”——这些论述至今在西方还颇有影响。 不过他的版本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节和改写,凡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16/c1003-28127638.html
4.看懂了《西游记》,也明白了佛学——《西游记》 “你挑着胆儿,我牵着马儿。。。”大师兄孙悟空、二师兄猪八戒和三师兄沙僧帮助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去往西天的路上,唐僧等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也修得了正果。 那么这个故事也有另外一种解读,且听我给您道来。 一个一心向佛的人,要想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需要借助三种力量的帮助,然后再人世间经历各种磨难,最 https://www.jianshu.com/p/21e70be90ddd
5.人类高质量解读《西游记》:书中的恐怖真相,悟空竟然被杀了三次你说够不够狠?不过至于这道绝世神功,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咱们暂且先不说,给大家留个悬念,最后再揭晓答案。咱们现在来看一下西游记这本书最残忍的地方究竟体现在哪里? 孙悟空的第一次灭亡,其实就是在原著的第一章当中。因为这张开篇介绍的第一主角其实并不是孙悟空,而是生长在花果山山顶上的九窍奇石。 https://www.jianshu.com/p/169e7932dca3
6.《西游记》的漫漫“西游”路洛阳日报洛阳晚报《西游记》这部充满文学想象力的伟大作品,自明代面世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一个瑰宝。梳理《西游记》数百年间的传播历史,有两条不同的轨迹:一条是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传播,基本上是伴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海外,最初是以汉文原著阅读、接受,再到以当地语言文字改写、翻译、改编的传播路径;另一条则是通过来华https://lyrb.lyd.com.cn/html2/2016-05/23/content_69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