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崂山道士》(1981)
导演:虞哲光
配音:程之
赏鉴:中国曾经选评过“十大国产动画片”,是在青岛揭晓的。那一天,青岛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且几乎都使用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副标题——《崂山道士》等榜上有名。然而若将该片拍成真人电影,青岛人民最担心的,恐怕却不是自家的崂山是否如动画片中水墨背景那样美的问题。
《崂山道士》是一出独角戏,当然也有妻子、道友、仙师等等,但他们多数时候都属于人肉道具。因此拍真人版,最难的就是如何找到这么样的一位书生。人类表情自然比木偶生动,然而当他因砍柴吃不消而边跑边唱“我逃之夭……夭!”,或是向妻子炫耀“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时,就算也能找到昆曲名家来指点,自己却是否成得了程之呢?
故事:本片取材自《聊斋志异》。讲述了一个书生在看了《神仙传》后,做梦梦见自己前去崂山学道。结果他学了穿墙术后,就打算以此行窃,没想到法术失效,头上撞了很多包。醒来发觉却是一场梦。
12.《神笔》(1955)
导演:靳夕
赏鉴:《神笔》和《孔雀公主》都是靳夕的木偶动画作品。从技术成就上来说,前者并不如后者。但人们还是更多的把记忆空间腾出来,请进那位放牛娃与他的神笔。
《孔》代表着我们的木偶片在最高峰时,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成就,讲述它,需要配备尊敬的语气;而对于《神》,却允许放肆使用“啊”之类的感叹词。我们都想生活中能有一点奇迹,所以更喜欢这出看似朴实无华的传奇。
故事:放牛娃马良很喜欢画画,某天一位神仙送给他一支神笔,用这支笔画什么就能真的变出什么。当地官员将马良抓了起来,逼迫其为自己画一座金山,马良运用计谋,最终使其坐船去金山的途中葬身海底。
13.《雪孩子》(1980)
导演:林文肖
赏鉴:《雪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它不仅刻画了一个雪做的赖宁,还以身作则,“利用雪遇热变成液体这个自然现象,将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象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个成人来讲,必须嬉皮笑脸,才能接受这种一本正经的文章。谁也不会承认当年看《雪孩子》哭,是因为学习什么榜样,或是某种科学现象。
当然其中一部分要归功于金复载的音乐,个人认为他最好的作品是《哪吒闹海》,但那是他的“浓妆”,《雪孩子》则是“淡抹”。“淡抹”的音乐中,雪孩子蒸腾远去。它其实就是我们的龙猫,是我们悬崖上的那个金鱼姬。
故事:兔妈妈要出门,怕小兔一个人在家孤单,便给他堆了个雪人。随后小兔和雪孩子一起玩耍,成为了好朋友。小兔玩累后回到木屋休息。不想木屋意外着火,雪孩子为救小兔,自己化成一滩清水。在阳光照耀下,水化为蒸汽,幻化成雪孩子模样的云朵,徐徐升向高空。
14.《渔童》(1959)
导演:万古蟾
配音:邱岳峰
赏鉴:“老头,渔盆是我们国家地”。这一把嗓子,曾经说过,“翻沙子种金子,金子一屋子,沙子一袋子”(《阿凡提的故事》),说过“走过去,你可以溶化在那蓝天里”(《追捕》),说过“凡是交情经过考验的好朋友们,就要紧紧地把他们拉在身边,但不要对每个半生不熟的人过分的去周旋”(《王子复仇记》),说过“简!”(《简爱》)……邱岳峰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他把文字变成声音,让一代人轻松背诵,尤其是这句“捞头,愚盆是窝们国家地”。
虽然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大反派洋神父,但不可否认,《渔童》本质上还是一部非常和谐的动画片。同样是从海里捞到宝贝,却没有成为另一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据说摄制人员当初曾冒着七级风浪,到蚂蚁岛去体验生活。他们到养老院同老渔翁座谈,到幼儿园观察小孩玩耍,甚至还去普陀山观看一些庙里的金童玉女,最终才把渔童和老渔翁的形象确定下来。就此看来,与其把剪纸片《渔童》上升到“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歌颂了劳动群众的勇敢和智慧”这种高度,我更愿意把它降低点,它只是实实在在的体现了那个时代动画工作者所普遍具有、这个时代却极其稀有的敬业精神。
故事:一位老渔翁意外网到一只画有渔童的汉白玉渔盆。夜里,彩绘的渔童从盆里跳出,用钓竿垂钓,变出许多珍珠。一个洋神父欲强行将渔盆霸占,于是勾结官府、颠倒黑白。结果老渔翁在公堂上当众将渔盆摔得粉碎,随后渔童突然跳出,甩起钓竿大闹公堂,并狠惩了洋神父。
15.《骄傲的将军》(1956)
导演:特伟
赏鉴:看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就像听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
京剧本是一门国粹,如今它最大的功能却是让人望而生畏,然而看《骄傲的将军》时不会,听《关公战秦琼》时更不会。动画片中的那些音乐、扮相、举手投足,相声里的那些唱腔与姿势过场,都是非戏迷眼中的京剧。可他们却喜欢看喜欢听,并能在得当之处,笑得出来。或许这就是因为《骄》和《关》都在京剧烦琐的门道与讲究中突围,给予了人们它本应给予的平易近人的快乐。
故事:一位将军得胜归来,庆功会上受到众人吹捧。骄傲的他随后不再练武,整日沉湎于吃喝玩乐。后来敌人突然进攻,将军慌忙迎战,但因荒废武功太久,结果只能束手就擒。
16.《毕加索与公牛》(1988)
导演:金石
赏鉴:据说《毕加索与公牛》是“意识流动画的初探”,看完这部片子,对不知道“意识流”为何物的人来说,“意识流”仍旧是原封不动的三个字。但却可以怯生生的说,自己懂了一点点毕加索。
如果去掉旁白,你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产自中国的动画作品。它更像一位海外归来的教授,举手投足都是洋派,但并不打官腔,相反讲起课来清晰扼要,庖丁解牛给你看。
这部片子是八一厂拍的,摄于1988年,那正是中国动画江河日下的时候。如果再早些,或许会有更多的《毕加索与公牛》,可惜我们没能有这样的幸运,它也只能止步于“初探”。
17.《小鸭呷呷》(1980)
导演:虞哲光
赏鉴:1960年,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折纸片《聪明的鸭子》上映。
在片头,历来最先的主创名单,却让位给这样的一段说明文字:“折纸片,是这次技术革命运动新创的片种,它是从儿童折纸手工发展出来的。活泼有趣、动作灵活,人物和布景是用纸料制成的。风格新颖,富有儿童趣味。”这是折纸片的出生宣言,但不幸也是它的墓志铭。折纸片的一生没有多少文字可记载,产量也屈指可数。确切的说,二十年前它已经随着最后一部《蓝骨》寿终正寝了。
虞哲光除了这部《聪明的鸭子》,同时还是《小鸭呷呷》的编导。两者相差整二十年。在《聪》里面,小鸭子单是拍拍翅膀、摇摇尾巴,就已被认为很了不得。而到了《小》中,鸭妈妈挎着一篮子鸭蛋,小鸭子们气定平和的破壳而出。再往后,折纸片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们没机会看到了。现在唯一的希望,也许就是那些不正规的人员,也即我们的网友们。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聪明,有着一股脑的热爱,只是不知道,他们舍不舍得这时间。
故事:趁鸭妈妈不在,十只小鸭子联合战胜了狡猾的狐狸。
18.《不射之射》(1988)
导演:川本喜八
配音:孙道临
赏鉴:有一种说法,日本人比中国人更中国。似乎拐个弯回来后的他们,更懂得中华文化。
对于这篇拐弯回来的动画片,即便你不知道它的导演名字长度惊人,也没注意到片头所写的“这是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中新的一章”,可还是能瞧出它的不地道来——那就是“过头”了。纪昌学箭的曲折遭遇,在咱们这里是稍微点头称道的神奇,到了他们那儿却现实得笃定不已。因此就算抛开木偶造型的东瀛化不谈,《不射之射》也不免成为木偶片中的异类,至于是否喜欢,则要看你是否愿意抓住中华文化皮毛不放了。
故事:纪昌刻苦练习箭艺。老师告诉他,使用弓箭不过是“射之射”,不用弓箭却能使苍鹰落地,这才是“不射之射”。多年后纪昌技艺学成,人们见到的是一个温和慈祥、与世无争的纪昌,他甚至已经不认识“弓”为何物。纪昌死后,邯郸城内的武士们也都耻于张弓舞剑了。
19.《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
导演:钱运大、唐澄
赏鉴:这几乎就是给当时孩子们预备的一出样板戏。如今,父辈们仍旧背得出样板戏的大段唱腔,而我们也记住了“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个专有名词。不过这一名词早已被注册过,还要小心不要冒犯它的商业利益。
在众多动画片中,《草》貌似最为写实,当然这也是必须的:龙梅和玉荣如果打扮得跟蛋生一样,那无知的小朋友们,就只会去喜欢,而不去学习了。然而许多年后,玉荣的小女儿们在看完这部动画片后曾问道:“妈妈、大姨,人比羊更应该受到保护,为什么为了救羊把人给冻了?”动画片的归动画片,样板戏的归样板戏,耐心等待,它不会永远与政治不离不弃的。
故事: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蒙族小姑娘龙梅和玉荣冒雪抢救公社羊群的故事。
20.《铁扇公主》(1941)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赏鉴:《铁扇公主》作为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有着很强的政治意义的。据说影片中原有一句字幕:“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后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和平年代的观众再来观看这部电影,恐怕不会得出“这是一部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蹂躏中国的日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样的结论,毕竟我们不会因它而弃医改行,我们不叫手冢治虫。
所以你很可能只会看到一部粗糙的黑白动画,里面的人类说着早期中国电影里的那种貌似方言,眨着早期迪士尼白雪公主一样的大眼睛;里面的猴哥与八戒,则丑得连我们都会叫“妖怪啊”。然而不惜一切代价所成就的它,毕竟是一切的起源,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可以说是中国的原子弹,我们创造了,只为证明我们能做到,炸人倒是其次的。
故事:“仅以唐僧等四人路阻火焰山,以示人生途径中之磨难:欲求经此磨难,则必须坚持信念。大众一心,始能获得扑灭凶焰之芭蕉扇”(原片字幕)
往期推荐
解答丨90%美术生都会纠结的问题:我到底该不该勾选服从调剂?
美考新手进!“色调色相和质感,五大调子三大面”你可知道是何意?
画笔当筷子?颜料做美甲?美术生还用画具做过什么沙雕事!?
美术生我告诉你,任你削铅笔再牛,在他们四位面前也不过是个渣渣~
看完超真实的美术生日常,谁不说一句美术生真是太太太太太惨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