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育人功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意识,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和精神文化境界,增强广大青少年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阅读兴趣。由共青团西宁市委、少先队西宁市工作委员会举办的“ 传承经典 书韵飘香”西宁市红领巾悦读行动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式启动。
本次红领巾悦读行动,将通过“红领巾小书虫”动感中队的风采、少先队辅导员日常读书感悟的美文、少先队员精选的好书推荐、图文并茂彰显阅读功底的读书笔记、自主设计制作的精美书签,充分展示全市各级中小学校常态开展红领巾阅读活动的缩影。表达广大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与好书为伴,传承经典,文明阅读,创造文明生活的美好愿景。
红辅阅读美文展
作者:西宁市城西区黄河路小学大队辅导员
金健怡
主题:《诗经》感悟
《诗经》感悟
《诗经》太美,等你走得足够远,你便会觉得最自然安心的是家乡的风景,最美的是记忆是儿时真挚淳朴的生活。小时候我们的愿望很简单,也许就是一根棒棒糖的味道,但等我们长大了,便越来越容易烦恼,生活的压力变成了我们的理由,一个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现实的理由,然而理由终究是理由,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会在每个沉寂的夜里去追索自己的过往,去寻找一个叫做“初心”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世界太少追求。但也不至于太过悲观,总有傻子喜欢幻想,总有爱情在被追求,所有美的,必有爱它的人存在。
《诗经》对于我而言便像是一座城,里面的风景有好有坏,但不管怎样,它都变成了一座属于我的城。我爱它,因为我的根被记录在其中,我并不是在扯一段千年古情,我只是想表达一点:《诗经》是我们璀璨的古典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份记忆,记录了华夏民族曾经的生活。这记忆的意义并不是让我们模仿古人那样如何如何地生活,它的意义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根在这里,不要忘记!
“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对于大师而已,与《诗经》相识相知便如伯牙子期一般——你懂我,我为你存活,仅此而已。但生活中不可能人人大师,人人大师那是成功学的伪造,是害人的毒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你可以读不懂古典之美,但古典的一直在那里,它用它的方式告诉你——莫忘初心!莫忘初心!你只需要接近它,去阅读它,待你懂了,我想定是与我一样感动热泪的吧。生活如此美好,初心未改,古典于世。诵读《诗经》,勿忘初心。你我的精神世界原本就很美。
《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关注于现实生活、由现实生活触发出真情实感,再将这种真实情感在《诗经》创造中抒发出来。这样的创作态度,使其具有极为深厚的艺术魅力,也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第一座里程碑。
虽千年故去,唯有真性情亘古不变在其中,读《诗经》犹如读一部诗歌化的历史,在诗中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千年前人民的故事及其所思所想,也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影子。鉴古观今,《诗经》虽所成千年,却依旧是一面观察社会的明亮镜子,这面镜子使我们明德尚礼,为我们修身养性、明辨是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诗经的现实意义之一。在物欲横流的现今,你若是停下来细读《诗经》,把衣服穿好,活得坦然,自然不会太难的。孔子也说“不学《诗》,无以言。”其中道理,大概如此。
《诗经》是本好书,读它便是在提升自我的人文修养,它是诗歌化的历史,而会看历史的人比常人成长地更快,走的也更远。于是衡子说:“生活是座城,《诗经》不可不读。”
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何开始把粗言秽语当成是感叹词使用,而这种情况对现今社会而言已经普遍不足为奇。如果想改正,不说粗言多用雅句却显得异类许多,甚至还有虚伪做作之嫌。“文明”这个词产生便是有存在的意义的,你不可用着文明指着别人自己却满口粗言秽语,这是真的虚伪,也是在绑架他人,换用孟子的说法这就是“好为人师”的一种表现。虽然现代人很擅长这个,同样擅长的还有无思考地道德约束,这都是很可怕的。我也是上述人中的一个,但我要改,不为做什么君子,只是跟随本心的指引,于是我开始了较长时间的自我修正。我大量地阅读名著,望从中获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虽有所成效,但难改变把粗言秽语挂在嘴边的习惯。直到我再读《诗经》,我觉得也许它可以帮助我改掉陋习,于是我发下愿——记录《诗经》阅读的心历,以此作为我的一个成长记录,也当是以文会友,抛砖引玉的那篇文、那块砖。
故此我希望读《诗经》能净化我日渐浑浊的心性,我也希望时代下迷茫的人,能够同我一起践行古典之道,学在古典,行在当下,如是而已,望君共勉。
红辅阅读美文展
作者:西宁市城北区山川学校大队辅导员
史虹莹
主题:若爱 请深爱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任何一个教育者,只要稍微细心一些,就可以随时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
在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后,我总结了几个词:爱心、细心、责任心。首先,一位合格的教师要爱工作、爱学生,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回顾我本人初出茅庐,时日并不长的教育经历,反思自己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将自己的爱心投入其中。就从最简单的师生问好开始,学生兴高采烈地走向老师问一句老师好,而老师可能正在打电话或者和别人交谈就没有给向自己问好的学生任何回应,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有一丝失望。只是一个微笑或者点点头,为什么我们不能停下一分钟去回应学生呢?又或者平时上课中如果学生吵闹老师首先是劈头盖脸一顿骂,而不是静下心去分析问题,最后导致整个课堂气氛很紧张。这些其实都是很常见的一些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中确实反映出我们还是缺少爱心。担任了学校大队辅导员一职后感觉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一起参加活动,一起为学校争荣誉,没有老师的“居高临下”,而是走进学生。就像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到的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是把我们的当做老师,可能会是朋友,亦或者是兄长。
其次就是细心。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课堂中“优等生”的关注度比较高,一些老师单纯地认为仿佛优等生只要学习成绩好那么整个班级就没有后顾之忧。但是一个班级中有几十位同学,他们的接受程度不同,学习能力也是千差万别,这时候细心的老师们就要发现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李镇西老师分别阐述了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只是过度的关心“优等生”,就像他提出的: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它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最后是责任心。作为一名教师,爱岗敬业是责任,教书育人是责任,提高教学质量亦是责任。有了责任心,才能谈教育,才能谈教书育人。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不适合当老师,性子太急,忍不住发火。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充满“孩子气”的我也有着独特优势,有一颗童心。正是这颗童心让我能迅速融入到学生中,陪他们欢笑,陪他们经历挫折。所以今后的我,依然会保持一颗童心,用真心、真情去爱我的学生。李镇西老师的书中写到了很多他与学生的故事,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万分感动。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写《爱心与教育》,他说因为承受了太多来自学生的爱。作为老师,最幸福不过的就是得到学生对自己的肯定,得到他们的爱,为了这份幸福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红辅阅读美文展
作者:西宁市城中区南山路小学 于艳荣
主题:《写给生命自觉的自己》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写给“生命自觉”的自己
你好。有生以来第一次给你写信,感觉挺新鲜的。听说你最近开始了全新的生命历程,生命有了自觉,每天都充实而快乐。是这样吗?
每天清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听李修平老师的诵读《论语》之后听辛亦云老师讲解《论语》,接着是读原文,写心得,看友伴的分享,和北京师范大学吕文倩、岳曲老师相互砥砺;最后是听王文静院长、孙立建老师的点评,感觉这一天过得充实而美好。我渐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行走在成为“君子”,成为“仁者”的路上好快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忘不了5月11日在“京师好老师成长营”台上儒雅的学者侃侃而谈,台下300余名听众鸦雀无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掷地有声,做“四有”好老师的誓言响彻云霄。在随后的立志大会上,我对自己庄严宣誓:做一名好老师,一名学生喜欢,家长爱戴的好老师。“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志向,有了这样的目标,我才会乐此不疲。尽管每天的工作很忙很累,除了亲自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外,还肩负着全校教育教学的指导、引领和管理工作。每天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到黄昏时下班,身体都在高负荷中度过,但正是因为有了高远的志向,我才会无怨无悔地行走在成为名师领航者的路上。
也许你会说,你已经到“知天命”的年龄了,同龄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都开始“做减法”了,你还要不停地奔跑,你的志向坚定吗?
辛亦云老师在《论语》为政第二2.4中讲到:“我之所以为我,是受天命的制约。看似消极,翻转过来是最大的积极,是经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后到了五十知天命的人生阶段,经过生命成长的自觉后,更清楚地知道:我之所以为我的特殊性,那就全力以赴的发挥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次既然“天命”将我推倒了这个地方,我一定“听天命,尽人事”。所以我不会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每天坚持读书学习到深夜。我是何等有幸啊,能成为全国名师领航班的一员,据说全国只有129位,我们中的每一位都是全国教师的十万分之一。你说,我怎么能辜负“天命”对我的恩赐呢?你说,我的志向能不坚定吗?
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与什么样的人为伍。”我是何等幸运,在人生“知天命”的年段让我遇见了国学经典,遇到了传统文化,遇见了北师大这么优秀的团队,她们的敬业,她们的尽责,她们的学识,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我,影响着我。王文静院长赶在出差前深夜点评学员的心得;杜霞教授倾情地解惑,就像心灵导师一样引领着我的生命成长,每每都令我感动不已。
现在每当有什么困惑时,我都会求助王教授和杜教授,她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指导,交流,那么平易近人,推心置腹。每次我都受益良多。
你说,我怎么会不坚定自己的志向呢!我身边有这么多可敬又可爱的优秀者,我一定会以她们为榜样,心上立志,修己达人。正是因为有了她们的引领,我真的觉得自己的生命开始有了自觉,正行走在通向“仁者”的路上。
我清楚地知道,我已经不再年轻,各方面的领悟能力都在走下坡路,但我不怕,我坚信“勤能补拙”,所以我会更加勤奋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友伴学习,知行合一,不断地去提高自我,修炼自我。这次能成为名师领航班的成员,我感觉身边的每一人都身怀绝技,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一定利用好这个资源,不断地在“勤学、责善、改过”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记得王文静院长说过: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道,就有怎样的德,就能成就怎样的事业。我心坚定,我愿追随圣贤,朝着“仁爱、智慧、胸怀,能量”的大道前行。
听了上面你的肺腑之言,祝贺你的生命觉醒了!辛亦云教授说:“人唯有对生命有所觉醒,才能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成,自我创造的道路”。我为自己的生命觉醒而自豪!
三年的学习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祝你勇敢地搏击长空,奋勇前行。期待你三年之后能够化蛹成蝶,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别人生命里的重要他人。加油!
红辅阅读美文展
作者: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第二小学 马晓莉
主题:《只有阅读才能看见未来》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只有阅读才能看见未来
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题记
我的儿时
我出生在海北州一个小县城的教师之家,父亲是一所学校的高级教师,现已退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我们姐妹三人学习上格外用心。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伯伯曾给父亲说:“咱们回族的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久的书干嘛?最终还是要辍学,然后嫁作人妇,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爸爸凝视我良久目光坚定地对我们说:“女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父亲的话语、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常常寻思着:在求学的路上,我能看到什么?收获什么?我想只有守住求学路的清苦和艰难,才能有花开见佛的可能。
我的阅读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成长。阅读可以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愉悦身心。阅读中,有慰藉,有自己,有天地,有万物。作为一名教龄13年的教师,阅读已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
2008年,刚开始上班,我有意识地广泛阅读,每个月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做一些相应的读书笔记。
2009年,迎接宝宝出生的那一年,我读了许多育儿书籍。一年后,和儿子一起亲子阅读。随着儿子不断长大,我开始大量买图画书、童话故事、古诗词,我仿佛和儿子走进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2016年,有幸成为了桥头第二小学“名师工作室”中的一员,从此我会多读一些教育专著,读一些有关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书籍,还会写一些教学日记。《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启示:你今天遇到的问题,其实早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你要做的,就是学习。
2019年,我与几位同事参加了南京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为期一周的培训,我追随“亲近母语”的脚步,对个人的阅读与学习、对班级的阅读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虽然我们深处偏远的地方,可是仍然能感受到互联网深刻冲击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都被手机奴役着,在搞笑短视频、“心灵鸡汤”、眼花缭乱的直播和游戏里迷失方向,如何利用现代技术的便利充实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内涵、滋养我们的心灵、我思考着并找寻着。偶然一次机会我倾听到董卿在《朗读者》中的这样一段话“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致使我一直在找寻类似的节目,如中《朗读者》《国诗词大会》《跟着书本去旅行》等,看后我受益匪浅并把节目介绍给我的孩子和学生们。
我的课堂
学校推荐使用《日有所诵》教材已有2年,这两年中孩子们每周都会积累一首古诗和一首现代诗,每天都要求大声朗诵15分钟。在我的班级中,我会根据不同的学段给孩子推荐不同的书籍,如四年级我们共读了《夏洛的网》《小鹿斑比》《草房子》《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今年,我们计划共读《鲁滨逊漂流记》《柳林风声》《呼兰河传》《昆虫记》;每位同学每天都要保证30分钟的阅读时间,并且要完成读书笔记。经过5年班级阅读的打造,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个学生每天都会留出固定的时间读书,并且真正明白了读书的乐趣,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孩子们都会轮流上台分享读书心得,分享时还会进行互动。
我的学生
从最初看到淌着鼻涕、蓬头垢面,衣衫俭朴的他们。从每次检查作业,站起来总是面无表情的他们。到现在的他们能够大胆上台展示分享、他们的阅读量甚至超过了新课标对六年级优秀阅读量的最高值。这一切都源自于阅读、阅读、再阅读。
记得去年中秋节放假三天,一走进班里,淹没在话题里。中秋节干啥了?帮家人收洋芋、晾晒菜籽、做饭、刷碗、扫地、学做月饼......大多数孩子跟着大人忙秋收,小脸晒的黝黑黝黑,动作娴熟,不娇气、不做作,那繁忙的田间晃动的身影,不是我课堂里的学生,而是皮皮实实的、吃苦耐劳的孩子。把三天时间,交给补习班、手机、电视好,还是交给这样的劳动好?谁能说的清。可在他们的周记作业中要求描写中秋节的所见所闻时,作业本中密密麻麻的字迹足以证明孩子们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他们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
我的家庭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女性更是处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生活工作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工作中她们撑起了一片天,生活中她们撑起了整个家,瘦弱的身躯中掩藏了无限的力量,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又如何成为丈夫坚强的后盾?成为儿子心中最闪亮的母亲?我想唯有书籍才能造就一个有灵魂,有气质,有品味的女人。
我算不上是书香女人,但我读书的热情是满满的,闲暇之余的我喜欢徜徉在文字中,翻开书页喜欢闻闻书中的墨迹味,淡淡的就像清晨的空气那样令人沁人心脾。我就这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喜悦与快乐。我喜欢读莫泊桑的《项链》,这篇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美的真谛,生活中的我们不要让虚荣蒙蔽了我最真实的内心,因为一个朴实,闪亮的内心要远远胜过外在装饰的道理。我很喜欢读饶雪漫的《左耳》,“甜言蜜语说给左耳听”小耳朵清纯的形象让人无法忘怀,读这本书不仅让我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那个少男少女懵懂的又轻狂的时代,谁不曾年轻过,谁又不曾轻狂过,这些都是我们人生路上最美好的记忆。我更喜欢读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家笔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令我魂牵梦萦,平时课堂上我喜欢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与我的学生分享,一起分享冰心老人的精神世界。冰心一生伴随着风云世纪变幻,她跟随时代的进步,坚持写作七十五年,冰心老人这种持之以恒的信念深深的令我折服,她是我心中的女神,在她看来“有了爱,才有了一切”的理念。
的确如此,世间万物有了爱大家才走到了一起,我和丈夫因为有了爱才组建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家”一个多么温馨的词,柴米油盐淹没了我们当初的激情与浪漫,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作为妻子的我要多读书,读好书,认真品味,细细琢磨书中深刻的内涵和哲理,从书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净化心灵,让我们从书中学做一个兰心慧质的女人,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一个知性达理的女人,就像四月的春天一样美丽,这样的女性才会多角度地去理解忙碌的丈夫,做他坚强的后盾。
我的孩子
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来说,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精心呵护宝宝成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多的责任是承担起孩子的教育问题,要为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在家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一同感受故事人物中的喜怒哀乐,陪孩子一起写字,一起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和孩子一起传承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给孩子营造一个书香的环境,让这种书香文化根植于其中,让书香浸满家庭,成为孩子心中最闪亮的母亲。
我的未来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当你遭受挫折,意志消沉或心情烦闷时,何不去找一些励志作品读一读呢?比如罗兰的《名人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学学他们是如何面对挫折的,在自己思想的王国里与他们对话,激励自己的斗志,从而使自己勇敢的面对困难,乐观的看待一切。读书,是一种境界,只要你钻进去,就会发现有无穷的乐趣和价值。“鸟欲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我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有着勇于拼搏的豪情。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善于读书,热爱读书。从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价值。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而阅读教学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高自身思维能力,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有的职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的感觉是学生感官对文本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心理基础。学生在语文阅读时,必须全身心的投入,用心去品味问题创设的意境,才能真正感知到美的存在。
红辅阅读美文展
作者:西宁市虎台中学中队辅导员 王立
主题:我美丽,因为我在思考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我美丽,因为我在思考
参加工作初期通读了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和赞可夫的诸多书籍之后,在我脑海里沉淀的两个字就是阅读,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去阅读。我心里明白只有习惯才能形成习惯,自觉才能觉人,所以我没有停止过学习和思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阅读,是在作家的笔下,人性中的微妙幽暗在认识自我的途中感到震撼的一个过程。阅读,是一个人精神发育的唯一途径。阅读,可以让人不俗,课堂上口吐莲花,魅力永驻。书,是管理你气质的最有效最奢侈最高端的消费品。
沿着陶行知的思想走出来的杨瑞清老师的《走在行知路上》让我拥有了花苞心态,从而学会了陪伴、期待和赏识。“我建议,你选择;你选择,你承担;你承担,我陪伴。”“走近生命,爱满天下”。这些理念在我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一直启引着我,使我的灵魂走的更远,以无私而成其私,以不争先而领先,以至于我体验了一种长足的职业幸福感。
《孔子全集》是2016届学生毕业时送我的。孔子是东方的太阳,《论语》是亚洲的圣经。“仲尼叙书,上谓天谈,下谓民语,兼盖男女,究其表里。”“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这套书深层次的规范了我的行为,,同时不失灵气。当我在梭罗的《瓦尔登湖》里看到“子日:德不孤,必有邻。”时心里阵阵激动。我从来沒有呵斥过学生,也沒有遇了过冥顽不灵的学生,却是实实在在的让很多沉迷于网瘾、参与暴力、厌学的孩子迷途知返。我知道吸引学的点在哪里,那就是源于灵魂的一种善念和书香的魅力。
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是影响了我的思想的一本书。“为了岗位,牺牲自己尚可以理解”,可是,因此牺牲你的亲情或家庭,那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是不人道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做教师的每一个人反思,教师是有尊严的!只有尊严才能塑造尊严!“我美丽,因为我在思考”就是其中一个内容。做一个让学生心生敬慕的老师,让他们心动而自觉的去努力提升自己,教育工作会轻松许多。我跟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努力做真实的自己,不纠缠,向前走,站得高一点,格局大一点。好多家长都反应,我的音调不高,但学生犯了错误最怕我知晓。
《文苑经典美文》自2005年创办以来,是我沒有停止订阅的月刊。每到月底便眼巴巴等待下一期,正是这每月一本陪伴了我15年的书让我深深体验到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那一刻《白鹿原》里朱先生的那一句“晨读,是我生命的需要。”在脑海中一跃而现,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里,我和孩子们都期待周一的班会课,那是因为我克服一切阻碍,保证20分钟的读书分享,就在这一刻,班级的精神内容和凝聚力得以升华,孩子们的心绪得以安宁。正是书香的浸润,让孩子们变得谦逊有礼、积极阳光、奋发向上。
供稿丨西宁市少工委办公室
共青团西宁市委
欢迎投稿
监制:王 婧
审核:陈绍清
编辑:程宗恒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