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虽然表面上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表现了“一损皆损,一荣俱荣”的家族命运,但实际上,贾家才是作品的真正核心,而荣国府则是这个核心中的核心。除贾家外,其他三个家族的角色在文本中多为配角,虽然他们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真正影响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大多出自史家、王家、薛家等。例如,史湘云和史太君来自史家,王夫人和王熙凤来自王家,薛宝钗、薛蟠和薛姨妈来自薛家,他们或嫁入荣国府,或长时间居住其中,和贾宝玉、林黛玉、秦可卿等重要人物共同上演着这一场梦幻般的世家大戏。
1. 甄士隐家
在贾家荣国府登场之前,甄士隐家便率先登场。在第一回中,脂砚斋的批语揭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并提出为何不采用“假语村言”来叙述。接下来的脂批则强调“写假则知真”,揭示了甄士隐所隐喻的内容正与贾府的兴衰息息相关。作品中有两次出现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在大石牌坊上反复出现,暗示了贾府与甄士隐家之间的深层联系。甄士隐的名字中,‘费’与‘废’字相近,正如脂批所言,贾府的故事演绎了一个“废”太子的故事,秦可卿便是这一角色的象征。
2. 江南金陵甄家
在《红楼梦》中,贾家不仅是作者家史的映射,还隐喻了皇家。尽管曹家和皇家不可能永远纠缠在一起,但在第二回中,冷子兴所描述的荣国府中,同时提到了江南金陵甄家,脂批也指出:“又一个‘真正之家’,特与‘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江南甄家与甄士隐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排除了它们的完全重合,正是为了避免让故事变得重复和多余。江南金陵甄家是否意味着“真正之家”呢?答案可以通过贾宝玉这个人物来解答。
《红楼梦》中有两个宝玉,分别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甄宝玉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并未被详细描述,但在第五十六回,贾宝玉得知甄家有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气质相似的甄宝玉,并在梦中进入了一个与大观园类似的地方,脂批指出:“写园可知”,这正是暗示甄宝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某种相互映射。通过梦境中的景象和人物,脂批强调了两者的深刻联系,暗示两者实则是同一人。事实上,甄宝玉是现实中的存在,而贾宝玉则是虚幻的梦境人物。
3. 贾家与江南甄家的关系
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江南金陵甄家和甄宝玉的出现较为隐约,但在第十六回中,脂批却指出江南甄家是“大关键、大节目”。甄家与贾家之间的联系,始终是作品的核心之一。第五十六回,甄家派人到访荣国府,贾宝玉梦见甄宝玉,两者的交汇点开始显现,预示着他们将逐步分开并承担各自的历史任务。在贾宝玉梦中的“玉”的交接,也象征着他们的灵魂和命运的交融与分离。
4. 甄贾之间的危险关系
尽管江南甄家与贾家在《红楼梦》中的关系看似亲密,但其中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例如,第七回中,凤姐处理甄家的礼物,王夫人也提到甄家送来的东西,而第十六回中,贾家向甄家借款。这些场景表面上看是彼此的友好往来,但实际上传达了家族间复杂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在权力斗争和政治风波的背景下,甄家与贾家关系的维持充满了潜在的危险。尽管如此,贾家与甄家之间的联系仍然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发展。
5. 家族的隐喻与象征
最终,作者通过作品中的家族间复杂的关系,展示了自己家族的兴衰史以及与皇家、政治的复杂联系。贾家虽然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成为了皇家命运的隐喻,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寓意却超越了一个单纯的家族史。曹家、贾家、甄家,这三个家族的关系交织成了这部作品深刻的梦幻与现实交错的象征,呈现了作者在充满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对命运与权力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