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官途爱胭脂——宝玉一生及其判词浅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之前的篇幅中我们讲解了黛玉,宝钗的命运,今天我们来读一下红楼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首先我们从宝玉的神仙前世讲起,为赤霞宫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

那个时代,做父亲的希望孩子可以在仕途中一展宏图,等到宝玉抓周(抓周,也叫试儿、试周、揸生日。它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古俗,在民间流传。婴儿出生满一年,占称“周”,现称周岁,周岁这天,全家人不仅要庆贺,而且还要举行隆重的抓周仪式。)的时候,父亲先是喜笑颜开,后程逐渐怒从中来,宝玉抓了胭脂钗环。这可把贾政气坏了,骂骂咧咧的走了。后面的剧情似乎贾政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宝玉。只是偶尔的关心一下,出差布置的读书写字任务都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想办法,像不像你完成暑假作业的样子。

在前世今生中是神瑛侍者,那我们就要提及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绛珠也就是红色的珠子,暗示着泪血)这样一来,他们两个似乎在前世就已经认识了,所以才有了故事开头的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原文是这样的:

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有过“似曾相识”的经历,又有多少“似曾相识”的人不离不弃地走到最后。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恩天地之间缘分的奇妙,又叹息这份缘分的珍稀与脆弱。

宝玉,因为喜好胭脂钗环,于是和府中的女人关系都非常的熟络,比如袭人,晴雯等等。受到贾母的偏爱娇惯,而且基本上睁眼就和女人在一起待着,时间久了也就觉得:“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不过说句实话,宝玉对待身边的丫鬟都是细心加倍,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那种。

有一次,宝玉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判册,赏《红楼梦仙曲》,聆“意淫”之训,与秦可卿梦魂温存。这段咱们跳过,按道理来说,秦可卿是贾母赏给宝玉的丫鬟,存在着主仆的关系,而且秦比宝玉年龄大,二人之间发生温存关系存在很多的争论。

幼年宝玉与秦可卿弟弟秦钟同入贾府义学。秦可卿去世,贾宝玉急火攻心,直喷出一口血来。秦可卿出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获赠蕶苓香念珠一串。秦钟夭逝,贾宝玉忧戚不尽。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出宝玉这个人真的是重情重义,我们从很多剧中可以发现,主人基本上把仆人不当人,生死不顾。

宝玉不只喜欢胭脂,胸中还是有东西的。后来,大观园修建完成之后,要给园中的亭台楼阁取名字,宝玉在此刻大展才华,赢得了众人的赞许。

端午节后,贾环诬称“贾宝玉调戏金钏儿致其被撵投井”,忠顺王府查问贾宝玉“藏匿蒋玉函”之罪,两案并发,宝玉被贾政一顿毒打。薛宝钗送来了治棒疮的丸药。林黛玉两个眼睛哭的桃儿一般,贾宝玉托晴雯带给她两条旧帕传情。莺儿给贾宝玉打梅花络,薛宝钗忽叫打玉络,又用金线配搭,隐喻金玉姻缘。

薛宝钗在贾宝玉床边绣鸳鸯,忽见他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对前日挨打事件做一收束。因在梨香院亲睹贾蔷、龄官恩爱情景,贾宝玉情定林黛玉。

探春建海棠诗社,宝玉在诗社里别号怡红公子,与姐妹们作海棠诗、菊花诗。听刘姥姥讲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的故事,贾宝玉派小厮焙茗出城寻找若玉庙。栊翠庵品茶,妙玉取中宝玉是个些微有知识的。

翌年孟春,江南甄夫人来访,贾宝玉梦见甄宝玉。因忧虑林黛玉终身大事,丫鬟紫鹃以情辞试探贾宝玉真心,致其急痛迷心。清明时节,贾宝玉病愈。宝玉生日到来,红香圃设午宴,香菱斗草时弄脏了石榴裙,贾宝玉让袭人找来一件裙子给她换上。怡红院夜宴,贾宝玉与姐妹们开怀畅饮。次日,贾宝玉与邢岫烟论道,回赠妙玉字帖。自秋及冬,贾宝玉感伤二尤悲剧,弄得神色若痴,语言常乱。

又是一年仲秋,贾宝玉历经抄检大观园诸事,作《芙蓉女儿诔》《紫菱洲歌》寄托忧思。薛蟠新娶夏金桂,贾宝玉为香菱命运担忧。因这些羞辱惊恐悲凄,故酿成一疾,卧床不起,养病四个月。听闻夏金桂用计迫害香菱,贾宝玉特往天齐庙求疗妒方。

宝玉在整个红楼剧情中也展示了才华,做的诗词也很多。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紫菱洲歌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芙蓉女儿诔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人语兮寂历,天籁兮篔筜。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呜呼哀哉!尚飨!(宝玉祭奠丫鬟晴雯时所用的一篇祭文)

宝玉的结局有很多种,一是程高本中的出走。《葬花吟》中伏笔提示贾宝玉和林黛玉曾经“三月香巢已垒成”,但不久就“人去梁空巢也倾”,林黛玉是“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63回李纨说黛玉是“不得贵婿反挨打”隐含了八十回后黛玉因拒绝皇家和亲或者指婚而挨打,林黛玉和贾宝玉未能成婚的命运。

还有一种说法是宝玉最终沦为乞丐。贾府被抄家,探春已经远去,无人为贾府远谋,故此子孙流散,贾宝玉一度陷入狱神庙。宝玉家内沦落到噎虀围破毡的地步。

还有一种说法是,宝玉夫妇后来被蒋玉菡、袭人夫妇供养。但贾宝玉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贾宝玉后来放弃妻子薛宝钗,出家为僧。

判词《西江月》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从判词中我们可以出宝玉的性格,叛逆中有守则,豪放中有胆小。以下内容为引用: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贾宝玉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通世务”,尽管受到“世人诽谤”,却我行我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也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对于这样一个人,从封建统治阶级来看,当然是“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

我们有个疑问:贾宝玉是由于厌恶读书而宣称讨厌封建思想,还是由于讨厌封建思想而厌恶读书?

给大家提供一些线索,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1、刘姥姥评价宝玉的屋子是“小姐的闺房”,评价黛玉的屋子是“那位公子哥的书房”(那个时候是男尊女卑,而且奉行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之理)。

2、宝玉在前期给大观园题词的时候却是展现了才华,但在后边诗社取号和写诗的时候显示出了捉襟见肘的局面,宝钗给了两个号“无事忙”和“富贵闲人”。

3、在与贾芸的谈话中,宝玉滔滔不绝地谈一些吃喝玩乐的事。按那个时代的风气来说,文人雅士聚在一起,无非就是饮酒作诗,互相赠诗等。

4、还有就是彻底的摆平,就像你问小学生为什么不学英语,他说他爱国,不学习英语一样。是学习方法不得窍不想学,还是真的不想学。

所以,与其说宝玉是因为反封建而不读书,不如说这是他为了不读书而给自己找的理由之一。他不仅厌恶俗世,也并无什么其他的追求。就像我们遇到周围不爱读书,不想上班,只喜欢娱乐休闲的人,他们或许也会说些什么“人间不值得”之类的牢骚话。我们是会把他们看作是超越时代的智者呢,还是是一个普通的颓废厌世之人呢?

文字:洛言           排版:紫陌            图片:网络

岁月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漫天的星辰,是你洒向未来的梦想。我带你下海,你带我上岸。

THE END
0.重读《红楼梦》第五回—看判词②钗黛的判词,也把贾宝玉不得不面对的两个女子放在了一起,在爱情与婚姻中,在生与死的面前验证着宝玉对她俩流露的真情实感。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里被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并列第一。林黛玉在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而薛宝钗在与贾宝玉婚后只能空闺独守空房。 https://www.jianshu.com/p/d11eea672ea9
1.《红楼梦》第五回赏析(三)贾宝玉随贾母到宁国府赏花,因要睡觉辗转来到秦可卿的房间,梦中来到太虚幻境,遇见警幻仙子,警幻引宝玉进薄命司,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 (四)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https://www.meipian.cn/3a18pij0
2.红楼梦人物判词及赏析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为美丽的一部,其中涌现出了许多丰富复杂、引人入胜、具有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的人物形象。以下是红楼梦中的几个典型人物以及他们的判词及赏析。 1. 贾宝玉 判词:宝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天生丽质,人间少有。 http://m.yxlady.com/jingyan/2414276.shtml
3.《红楼梦》阴阳金麒麟新证:史湘云嫁给贾蔷?史湘云结局:“爱哥哥”非所爱“蔷哥哥”才是判词安排 《红楼梦》中的阴阳金麒麟真正预示是史湘云嫁给宁府的正派玄孙贾蔷? 对此,文化学者汪宏华经研究后表示,“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的贾蔷即是湘云判词中的“才貌仙郎”,与此前人们猜测的贾宝玉或卫若兰无关。主要依据是,第三十一回宝玉将麒麟遗失在蔷薇架下,而https://www.cqn.com.cn/wh/content/2013-01/10/content_1725988.htm
4.《红楼梦》黛玉、宝钗判词: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红楼梦》里十二正钗中除林黛玉和薛宝钗外,其他十位女子的判词皆是每人一判词,而惟独她二人的命运和结局隐于这一词之内。 ~~~~~~~~~~~~~~~~~~~~~ 人物 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贾宝玉的姨表姊、妻子。她容貌丰 https://m.douban.com/note/602215521/
5.红楼梦晴雯判词解读 这是晴雯的判词,她在“金陵十二钗”中只属于又副册,但却在“太虚幻境”中第一个出场。 人物 晴雯: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她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着千金小姐般的生活。红学中普遍评价她有林黛玉之风。她长得风流灵巧,口齿伶俐,有着得理不饶人的性格。其针线https://m.douban.com/note/601733388/
6.贾宝玉生命中的五位女性原创曹雪芹在写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时,心里非常纠结,她俩分别一个是贾宝玉爱情的象征,一个是贾宝玉婚姻的象征,命中注定了都要与贾宝玉发生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就只好把二者的判词糅合在了一起,相互对照,相互映衬,一个“可叹”,一个“堪怜”,无论是贤妻良母,还是冰雪聪明,最终都逃不掉“林中挂”和“雪里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18/c404014-29542989.html
7.谁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三钗《红楼梦》中除了贾宝玉之外,唯有她冷眼旁观,对整个贾府和“金陵十二钗”的未来作了预测,新编了十首怀古诗。这些诗就好比是贾宝玉梦中的判词,有了它们就可隐去八十回之后的部分了,所谓“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这里的“作者”第一层次可理解为贾宝玉、甄英莲夫妇,第二层次可理解为甄宝玉、http://images1.wenming.cn/web_wenming/wenshi/c/201112/t20111222_4358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