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戏幕未落,他们已投入滚滚红尘]
写真,尺度开放
生活,时尚前卫
拍戏,转型迅速
[87版:余音绕梁,他们一生都走不出戏]
有的遁入佛门
有的毅然改行
拍完《红楼梦》之后,欧阳奋强觉得在戏里演了“贾宝玉”这么重的角色以后,演别的任何角色都很难超越,所以他毅然决定改行。在深圳大学读完书后,他在四川电视台当上了导演,从此默默耕耘。和欧阳奋强一样选择淡出娱乐圈的,还有袭人扮演者袁玫,弃演从商的她,每次与昔日“红楼”姐妹们聚会,都特别感伤:“‘红楼梦’像自己娘家,想‘娘家’的感觉是很凄楚的。”
有的移居海外
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在凭《红楼梦》声名鹊起之后,却选择去加拿大学习深造。其间,她在加拿大参演的电影《浮云》曾亮相加拿大国际电影节,但此后就少有音讯。最近回国露面的她,表示至今仍未结婚。独守空闺的张莉,竟然还是与寂寞的“宝姐姐”命运相似,令人唏嘘。与张莉一样出国的,还有秦可卿的扮演者张蕾,如今她移居日本,过着悠闲幸福的日子。
【红楼·入梦】
也许,新《红楼》的小演员们并非“出梦太快”,而是“入梦太浅”。87版《红楼梦》惜春的扮演者胡泽红认为,新《红楼》的演员们没有静下心来理解《红楼梦》:“我们这一批演员比他们来说比较淡定一些,比较单纯一些。现在80后的孩子、90后的孩子,他们有一种很浮躁的心情。你想想看,主要演员在接《红楼》的同时还接了很多戏,我们当时就是一部戏。像我们那十二钗,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剧组。”
[新版:好吃好穿,养出了贵族的形]
2006年6月,新《红楼》的演员海选正式拉开帷幕,很快,这场选秀被证实为一场闹剧———演员推倒重来,导演临时换人。接下来的培训更为喜感,这些小演员们竟然被安排在了顶级酒店享受顶级服务。“我们把五十七名主要演员全都安排在顶级酒店居住。”制片人李小婉说,这么做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衣食无忧的感觉,真正培养出“贵族气质”。剧组还请来专家为孩子们教授礼仪,写毛笔字、弹古筝、朗诵诗词等。但是,被请来授课的87版编剧周岭却透露,与当年主创和演员们一课不漏的情形相比,新《红楼》的主创竟然没有露面,令他十分感触。如今,这批“产品”速成出炉了,难怪不少观众会觉得“货不对板”。
[87版:省吃俭用,修炼出人物的魂]
英国《金融时报》有篇文章,解读为何新《红楼》遭到这么多板砖,题目就是《87版<红楼梦>贵在诚意》。相比起新版“水中望月”的海选,87版走的则是“大海捞针”的精选。花了约两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之后,剧组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让他们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情趣。截至2005年,87版《红楼梦》播了700多遍,近日还在多家电视台与新版同时播出,依然获得观众热捧,足见其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红楼·解梦】
新《红楼》为何被拍砖?小演员“出梦”为何如此快?或许,在这样的年代,我们只能出现这样的《红楼梦》,而87版《红楼梦》也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年代。
实用主义
有媒体评论认为,李少红拍出这样不符合大众审美观的作品,与其后现代主义审美取向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是:反逻辑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否认整体性;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新《红楼》剧组宣传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剧组已经对小演员们有了进一步的包装计划,即“高起点、高要求”,“精挑细选每一部戏”,以求让这些演员们有“更好的发展”。虽然剧组用心良苦,但一开始便贴上“商业”标签的演员们,本身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市场气息。按照影视圈的规律,“实用主义”必须摆在第一位,即实现商品化,利润最大化。于是,在拍摄期间,小演员们跟着制片人四处“化缘”,参加的商演、晚会不计其数。
快餐主义
超前主义
【红楼·惊梦】
面对在地面频道播出时起就不绝于耳的争议,虽然李少红嘴上很硬,但上星时还是对部分镜头进行了删改。以第一集为例,本来有贾雨村在下雨天撑着雨伞、旁白却是“风日晴和”的硬伤,在卫视播出时已经不见踪影。“娇杏入门”、“甄士隐出家”、“封肃向甄士隐抱怨”的情节,也在第一集中被删掉。
据央视索福瑞25城市测量仪数据显示,首集播出时,该剧在北京和安徽两家卫视的收视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三。从舆论来看,“挺红派”势力开始壮大,与“黑红派”逐渐旗鼓相当。但不少网友则质疑,这些褒扬之声,很有可能源自于“托儿”。
反方:网友继续拍砖
正方:托儿加入论战
此次新《红楼》上星播出,电视台颇为卖力,不仅在播出前后分别推出了《解梦红楼》、《一人一个红楼梦》、《大家说红楼》等节目,还特设了一些“短信平台”和“评论空间”。奇怪的是,这些平台和空间所发放出来的声音,却与网友意见截然相反,褒扬之意溢于言表。其中,电视台的“吹捧短信”最为露骨。有网友戏称,在电视画面上一直滚动播出的吹捧短信能“预知未来”,有的人物尚未出场,就有吹捧短信出现在荧屏上:“女性角色连女婴都没露脸呢,夸王熙凤的短信就出来了。”
[新《红楼》主创“雷语”]
说新《红楼》演员没有“入梦”,不仅是因为观众觉得戏演得走了味儿,更因为主创们对《红楼梦》的理解很“诡异”,其中不少“雷语”更是在网上广泛传播———
●李少红:
“贾宝玉可以算是富二代,他生活的状态和现在的富二代很像,但他也和普通的年轻少年一样,有发育时期朦胧的爱情,有初恋。”
“凭什么《红楼梦》就不能有惊悚,不能有鬼怪,《红楼梦》不是一派歌舞升平,曹雪芹的立场和观点批判性很强,他只是将其隐藏在花前月下和诗情画意中。”
“不要有编剧的影子,曹雪芹就是编剧,剧本只有对原著的取舍,不要有加法。”
●蒋梦婕:“我演的黛玉是古代先锋少女,才情一流,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跟那个年代的女孩子不一样,很独特。我饰演的黛玉与陈老师(陈晓旭)饰演的黛玉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