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红楼梦》里,林黛玉去世的情节,当初是拍摄了个版本吗

但是小编一直记得的是,小时候只要是和堂姐们一起看红楼梦,她们总是会赞叹里面的人长得都很精致。但是就如前面所言,小编已经记不清那些年里到底看过哪几版红楼梦,也不知道堂姐们称赞长得精致的到底是哪一版本了。

不过多年以后的今年,确切说是小编有清晰的记忆之后,在小编看来堪称“长得都很精致”的红楼梦人物,只能是87版《红楼梦》了。

87版《红楼梦》并不是红楼梦影视剧的鼻祖,小编在最开始写红楼梦的时候就盘点过100多年来红楼梦的各个影视剧版本。最初将红楼梦搬上荧屏的是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这个只是截取了红楼梦故事里的一个重要情节,在这部电影里,梅兰芳反串林黛玉。

在20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主要是香港的一些影视剧公司热衷将红楼梦搬上荧屏,很多版本也就是取中红楼梦中的某一个情节,然后选取演员来演绎,比如我们至今依旧喜欢的林青霞和张国荣,他们在不同版本的电影版《红楼梦》里都扮演过贾宝玉这个人物角色。

相较于以往贾宝玉多为女性角色反串、亦或者是只截取书中某个片段去演绎的那些版本,87版《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更大一些,它不仅仅是原原本本演绎了整个红楼梦的故事,且人物形象都十分传神,以至于30多年后的现在,依旧被大家奉为经典。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小编每次拿起红楼梦这本书,去看里面的故事情节,在小编脑海里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探春、王熙凤等等这些人和87版《红楼梦》里的演员人物是完全挂钩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是一样的感觉,但是这个人数肯定不是少数。在小编看来,87版里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87版《红楼梦》有多经典?在某瓣上,它被评为9.6分,并列国产剧第三,仅仅比第一名少了0.1分。它的经典更在于即使过了多年,很多人谈起红楼梦,首先想到的都是它。

当年观看87版《红楼梦》的人群,小编根据年龄将他们划分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年纪当年已经成年,一类诸如小编不过是个孩童。这下好了,一晃多年过去,当年那批大龄观众也不记得87版《红楼梦》里关于林黛玉去世的情节到底是怎么演绎的,而我们这批幼龄观众更是记不清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了。

然而,根据很多网友的记忆,87版红楼梦里关于林黛玉去世的情节,是有2个版本。

而林黛玉在贾宝玉远行的这段时间里先是因为探春远嫁而过度悲伤,紧接着又因为贾宝玉迟迟不归而心神不定,这两件事熬尽了她的心血,还能支撑她多日的精神支柱是鸳鸯早前带来的假消息即她要和贾宝玉成亲了。但是,在她听到别人议论元春让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而贾宝玉依然行踪不定的时候,彻底垮了,很快她就去世了。她走后不久,贾宝玉回来了,不知道情况的贾宝玉在潇湘馆叫喊林黛玉,却没有人再理他,后面贾宝玉也哭了。

而网友记忆里的另外一个版本则是高额版本的掉包计。

曹雪芹的红楼梦,只保存下来前面80回,高鹗续写了40回。在高鹗续写的40回里,贾母和王熙凤对贾宝玉和林黛玉婚事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转弯,王熙凤后面更是建议施行掉包计,然后林黛玉也是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礼成之际魂归。

很多网友发言自己在小的时候是看到过这个版本的演绎的,而且信誓旦旦地这个情节在87版《红楼梦》也有。因此,他们认为87版《红楼梦》里关于林黛玉去世的情节,当初是拍了两个版本。

事实真的如此吗?小编却有以下几个疑虑。

第一点,87版《红楼梦》不是按照高鹗版本来拍的,从史湘云、探春的结局都能看出来。尤其是探春,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里是嫁给了粤海的将军,而87版《红楼梦》里,探春就是和亲远嫁,这和探春的判词是一致的。

基于87版《红楼梦》远高鹗的这一事实,当初主创人员为什么要单独为林黛玉安排高鹗版本的结局呢?

而且,时至今日,不管是经典影视剧,还是普通的影视剧,鲜有两种结局。当年王扶林导演等人为什么要为林黛玉拍摄两种结局?而且还能送审成功?

第二点,其实87版《红楼梦》播出2年后,89版《红楼梦》也上映了,而且在89版本里,确实是上演了掉包计,林黛玉的死法和高鹗版本是完全一致的。

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的礼乐声传来后,林黛玉不堪打击,气绝身亡,去世前还说了那句意味不明的话,即“宝玉,你好......”。

第三点,在87版《红楼梦》播出后,红楼梦剧组创办了一次晚会,上面有重新演绎红楼梦里的一些情节故事,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对此,王扶林导演曾公开发言自己安排红楼梦晚会的初衷。

王扶林表示“这个晚会要求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兼具,我还打算拍出电视剧中所没有的太虚幻境;贾宝玉的几种可能命运都演一遍;王熙凤的‘掉包计’也演给大家看,让大家评评哪种表现方法更好“。

王扶林导演的这段话也清晰地说明在87版《红楼梦》是没有所谓的‘掉包计’。

关于87版《红楼梦》林黛玉去世的版本,向来是众说纷纭,大概也只有主创人员才能揭开谜团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王朔:87版《红楼梦》差点给我看吐了记者:你认为87版《红楼梦》拍得挺差的?王朔:严重不靠谱,王扶林最早拍《敌营18年》就不靠谱。记者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614843968/
1.“贾宝玉”从川台退休!87版《红楼梦》竟藏着这么多四川“彩蛋”87版《红楼梦》竟藏着这么多四川“彩蛋” 近日 曾在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 扮演贾宝玉的演员 导演 欧阳奋强宣布退休 而他的工作单位竟然就是 四川广播电视台 文化旅游·经济频道 信我 你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图片源自:香江资讯 60年前 欧阳奋强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4岁起就成了 峨眉电影厂演员 图片源自:文化与体育 18岁那年https://www.sctv.com/news/detail?id=1778675512696553474
2.被吹捧最过分的87版红楼梦,实际上很多精彩剧情都没拍出来大多数人为了将程高本的结局,贬低得一文不值,将87版红楼梦的结局吹捧上天,他们对87版编剧周岭采用程高本部分剧情,比如黛玉焚稿,司棋撞墙,海棠赏花妖,失通灵宝玉,黛玉抚琴,薛蟠第二次打死人,妙玉的结局,只不过是被删除了而已,却视而不见,87版编剧周岭为了打着尊重曹雪芹和脂评本去抹黑,宝钗,袭人,王夫人,还把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6143309/
3.87版《红楼梦》该下神坛了!毕竟拖后腿的脑残粉太多又太low△ 知乎部分截图,这段喵叽叽叽写了无比长,配图超多 是的,新红楼这部分的确不怎么像话,这不是新红楼的问题,至少87版自己也不怎么样。说白了,是整个古装剧在这方面都不行啊! △ 1987版《红楼梦》 我在《袁弘张歆艺的“今生今世”和礼服灵感的“三生三世”》一文已经说过了,云肩也可以作为婚礼服饰的。一知半解地听说了“凤冠霞帔”,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26/11/72621803_948006823.shtml
4.87版《红楼》为何草草收场?编剧周岭:矛盾多了——中新网87版《红楼梦》再度受热捧 北京卫视今日开始播出的系列节目《聚星坊———唇枪舌剑侃红楼》日前在京录制。作为嘉宾出席的87版《红楼梦》编剧周岭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当年87版也曾因为结局的问题挨过观众的板砖,而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没了,矛盾多了,只好匆匆收尾。 https://www.chinanews.com.cn/yl/2010/08-09/2455434.shtml
5.扒一扒反原著的87版红楼梦87版红楼梦对原著前80回的改编也差不多属于有其表而无其质的简单抄袭、剪裁。87版电视剧最终呈现出来是贾母黛派与王夫人钗派”之间的“婆媳大战”,是王扶林导演所说的普及版、“简化通俗小人书版”,也就通常所说的娱乐化、庸俗化的“戏说”影视文化快餐作品。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4183/discussion/637329976/
6.救救红楼梦红学界四大丑闻之四、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这个是我看红楼梦遇到过的最恶心、最阴险的人物解读观点,没有之一。 87版电视剧删了这句台词,更是一下把“金玉良缘”的合法性给彻底剥夺了,助长了这种完全错误的人物理解! 我觉得有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可以把眼睛抠出来喂狗了,反正也是睁眼瞎,装脑袋上也什么用。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616870139/?author=1
7.87版《红楼梦》真的那么经典吗?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无比的 “经典”, 还什么“难以超越”、 “不可逾越”。 我非常仔细地看了三遍,认真做了看剧笔记。发现: 除了邓婕的王熙凤表演精彩以外,哦,还有王立平美妙绝伦的音乐,其他部分非常之粗糙。 看看秦可卿、尤氏屋里挂的、摆的,全是地摊货,宁国府不至于的吧;凤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21480361/
8.红楼梦:从问世就被各种魔改!87版最严重,将黛钗形象颠倒对换87版最严重,将黛钗形象颠倒对换 关注 《红楼梦》自从刊行于世,就在社会上掀起热潮。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知。以至于:开谈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很多人根据原著进行再创作,有点评类、笔记类、续书类、外传类等等。 改编成戏曲搬上舞台也风靡一时。据统计,清朝的红楼梦戏曲至少有21种之https://www.360doc.cn/mip/111217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