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痛批版《红楼梦》:拍的都是什么把原著毁了,简直没法看林黛玉王扶林王朔红楼梦邓婕陈晓旭

被批“没有才气”,他用经典打脸王朔、用智慧掩埋痛苦,走过艰难的征程

“虽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但这部《红楼梦》足以让我终日惶惶不安。”从王扶林的话语中,我们体验到了他决绝的心境。

回顾这部剧,耗时三年,从获得拍摄批准到与观众见面,这其中的不易与艰辛,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王大胆”索性大胆一回

王扶林的大半辈子充满了“变数”,面对事业的坎坷,他从不轻言放弃,似乎在等待一个“馅饼”从天而降。

而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的成功拍摄,似乎就是上天对他的奖励。

回顾起当年筹拍这部经典背后的曲折,王扶林至今还记忆犹新。

之所以想要拍这部经典,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某杂志对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学生的一次调查。

在采访中,很多学生说没有看过四大名著。在震惊之余,王扶林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普及中国的古典名著、传统文化,让大家了解其中的精髓。

1982年,机会终于来了,!

在一次央视的内部会议上,王扶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现在是电视台改革初期,需要改变面貌,给观众提供一些新的剧目。

他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可以借鉴海外知名广播公司的做法,他们把自己国家的名著搬上屏幕。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收视率还挺高的,我们也可以效仿。

当时除了杨洁导演准备筹拍《西游记》,其他三部名著都还没有筹拍的打算。在想到拍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王扶林提出《红楼梦》室内戏居多,可以先拍它。

副台长说:“《红楼梦》人物众多,光是女性角色就有上百人,每位女性特色鲜明,只要其中一个把握不好,整部剧都会拉低水平…”

可其他几位领导却十分赞成,坚定地说“就算搭上职业生涯,也要让这么好的戏落地!”

终于,拍《红楼梦》的艰巨任务被王扶林拿下来了。同事们知道后,送给他一个外号叫“王大胆”

戏是拿下来了,可准备阶段,就开始困难重重。

王扶林想请越剧《红楼梦》的导演范岑,邀请他加入电视剧的拍摄,但遭到了范岑导演的拒绝。于是他又请来北京电影厂的陈荫大导演,可不久,陈荫大导演因心肌梗塞猝然离世,于是他又去找到台里另外一位导演,对方嫌拍摄周期太长,拒绝了。

无奈之下,王扶林决定自己独挑大梁。他心想,反正大家已经叫我“王大胆”了,索性就胆大一回吧。

1982年,王福林找到了包括沈从文,吴世昌,周汝昌等20多个红学界的权威组成的顾问团。这个顾问团犹如一道屏障,给王扶林和剧组带来了庇护与支撑。

王扶林把他们聚集在中国音乐学院里,光是商讨剧本改编,就花了两年零两个月。

在这时,电影界发话了,建议中央电视台放弃拍摄计划,因为一些有资历的电影导演正准备拍摄《红楼梦》。

与当时的电影界相比 ,电视剧还只是个“小字辈”,完全不具备号召力。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王大胆”没有退缩,他反而觉得,这些压力可以激励自己和“老大哥”竞赛的劲头。

1985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宣布投拍电影《红楼梦》,共6部8集,获取到的资金是2000万元。

面对各方面都占据上风,又步步紧逼的“老大哥” ,王扶林给年轻的演员们做心理工作,让他们放松心态,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没必要有过多的顾虑。

而他自己,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王扶林回忆说:“那时每天都像踩着地雷,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

2.在经典名著面前,“王大胆”却十分小心翼翼

经过专心研究,王福林开始把握了《红楼梦》的魂魄。他要通过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烘托出贾府作为豪门的封建家庭规矩。

这就要求整体拍摄风格要细腻,抒情、自然。就以黛玉初到贾府吃饭为例,王扶林就用很多镜头来渲染她的小心、谨慎。她看别人怎么拿筷子?看别人吃完饭后如何漱口、擦嘴,看别人喝茶是个什么样子…

王扶林说“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细节,没多大意思,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忘了《红楼梦》的风格!”

在挑选演员上,他更显得小心翼翼,费时又费劲。

这时,王福林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面启用新人!

剧组派三个小组奔赴全国各地,历时一年多,从一万多报名的人中,最终选出153名演员。每个角色的扮演者,真正做到万里挑一。

王扶林向台里申请了10万经费,让所有演员在北京圆明园里开办学习班,进行封闭训练。每天早起练功,上午听红学家讲课,下午学习琴棋书画,古代生活习俗及影视表演。他觉得所有演员都必须要把原著吃透才行。

这些演员,年龄偏小,几乎没有表演经验,大部分都是圈外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鞋厂工人,商场售货员,还有职员。

关于启用新人,王扶林有自己的想法。为了更接近角色,他要求演员们要纯,要真,要善,要美。

经过耳鬓厮磨的三个月,新人们开始慢慢接近《红楼梦》中的人物,时至今日,他的那句“你不会表演我不怕,关键是你得像这个人物”依然能给业界带来启发。

也正因为王福林对选角的“小心翼翼”,虽然启用了一群毫无表演经验的年轻人,甚至有很多不是演员的普通人 ,但播出后,却让人留下“这个角色就是他/她”的赞叹。

如今, 30多年过去了,王扶林还记得每一个主演的名字,还记得与之相遇的一幕幕。

当时最让王扶林头疼的是,剧组马上开机,但扮演贾宝玉的合适人选还没找到。

长得太清秀的男孩,像女孩子一样柔弱,这种感觉并不符合,有的男孩太机灵,又会显得油滑,像个纨绔子弟…总之,都不满意。

也有人提出让女演员反串贾宝玉,王扶林果断拒绝了。

王扶林需要的,是一个既要有玉树临风公子哥外貌,又要有一些天真俏皮孩子气的男孩,他还不能年纪太小,需要有一定阅历和成熟的心态,才能把握住角色的分寸尺度。可这样的人,上哪去找呢?

这时,有人向他推荐欧阳奋强,王扶林与他第一次见面时,眼前一亮,内心不禁一阵欢喜,“这就是我要找的宝玉啊”!

当时的欧阳奋强21岁,有一定表演经验,心态成熟又长着一张娃娃脸,皮肤很好,看上去就像十七八岁的样子。

当看到他与陈晓旭站在一起时,剧组人员都发出了惊叹:他俩,像极了宝玉和黛玉!

与贾宝玉不同,在挑选林黛玉的角色时就顺利很多。

说到与陈晓旭的相遇,王扶林回忆道“认识晓旭是一种机缘”。

当时王福林收到一封从鞍山寄来的信,信是一个叫陈晓旭的话剧演员写的。她说自己想演林黛玉,并且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分析,她既谈到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谈到了自己的劣势和不足。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信中还附上自己的照片和一首小诗。看到这封信后,王扶林觉得很难得,于是告诉她可以来北京参加学习班。

就这样,在一个雨天,一个瘦弱的女孩出现在王扶林的眼前,说话间,王扶林 发现她的气质和感觉就是黛玉。

王扶林回忆说“晓旭的眉宇间有着林黛玉的清冷气质,她的身形弱柳扶风,包括她说话时低眉含羞的模样,几乎像极了林黛玉,如果说其他演员都是靠演技取胜,那么晓旭则是靠天赋而成。”

就这样,陈晓旭饰演林黛玉的角色就被定下来了。

陈晓旭是幸运的,但很多角色的敲定却没有那么顺利,充满着戏剧性的反转。

邓婕是重庆女孩,她身上有股干脆劲。凤姐操持着一个大家族,而邓婕在上学后就帮姥姥管家,还管着弟弟妹妹。

大家一致觉得,她样子有些泼辣,演丫头,气质大了,演夫人、小姐个子又不够。不仅长得不漂亮,皮肤还黑,一时半会儿不知该让她试谁的戏。

然而,当邓婕化好妆,走到摄像机前一表演,大家都惊呼“太上相了”。王扶林在录像带中看到邓婕表演时称,邓婕上镜之后,可用惊艳来形容。

在当时,王熙凤的候选人除了邓婕之外,还有另外两位,一位是话剧演员,个子高挑,有表演经验,一位是越剧演员,形象很好。

面对两位更具优势的竞争者,曾经有导演组人员劝邓婕有自知之明,知难而退。而邓婕还是决定,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在最后确定演员的时候,剧组不免又是一番争论。而倾向邓婕的,只有王扶林和编剧周雷。

王扶林说:“她的一双眼睛很有神,让人眼前一亮。邓婕喜欢看书,肯钻研,不浮躁,演王熙凤的人不能没文化,否则演不出王熙凤的多面性”。

就这样,王扶林说服了其他人 ,让邓婕出演了王熙凤。

多年后,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邓婕凭借王熙凤这个角色,一举摘下了当年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

攻克一个难关,还有下一个困难等待着他。

当年筹拍《红楼梦》可谓是集千难万险于一身,单是资金方面,剧组就一直捉襟见肘。

3.在艰难条件下,呈现经典

《红楼梦》之所以拍了三年,除了对原著的严谨和忠诚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资金不足,时常面临经济危机,偶尔就需要停工延期,不得不一边拉赞助,一边进行拍摄。

当时筹到的资金是680万,这笔费用是剧组拍完36集电视剧的所有费用,包括剧组一百多号人的衣、食、住、行、服装、化妆、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

对于一个拍了三年,有一百多号人的剧组,吃喝拉撒是每天都需要的开销,再加上拍摄,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所有演员住在一栋筒子楼里,只有两个卫生间,男孩一个,女孩一个,谁都想象得到,几十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会有多么不方便?但从没听任何人抱怨过一句。

因为经费紧张。剧组的伙食自然不会太好。在拍戏的过程中,有很多聊天吃饭的戏份,因为饿,演员经常会一边聊一边就把道具吃了。

主管财务的制片主任提出了意见,后来,除非是剧情需要,演员们就从没主动吃过一次道具了。

一百多号人去某地取景,如果刚好遇上是剧组演员家,大家就有机会改善一次伙食,可以有肉吃,有酒喝,每个人都很高兴。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演员们用最完美的状态,为我们呈现出一版经典的《红楼梦》。

大家不仅可以在生活节俭上达成共识,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一致认同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对待建筑美食和演员们的妆容服饰上,王扶林是很大方的。

为王熙凤制作了70多套服装,为林黛玉制作了40多套服装,还掏钱建了“宁荣街”和“荣国府”…

《红楼梦》中,有不少大场面,其中,秦可卿出殡,元妃省亲就是场面最大的两场。每场都需要好几千人,道具也要好几百件。

秦可卿葬礼是《红楼梦》中贾府的第一个大场面,这个场面需要展示的是贾府的荣华富贵。

在正式开拍时,大家就像正式演出一样,只需要一遍就过了。

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有争议,有质疑,有批评,但87版《红楼梦》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未被超越。

它不仅被誉为是经典中的经典,更承载着亿万电视剧观众的集体记忆,也记录着上百位演职人员,人生最美的青春时光。

2010年3月,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首度颁发杰出贡献奖,王扶林是六位被致敬者中的唯一男性。

“我们向王扶林导演致敬。因为有了他,无论是太虚幻境,还是虎穴龙潭,无论是宝黛钗的曲终人散,还是刘关张的义薄云天,都成为我们不能淡忘的记忆。面对古老中国或是新生中国的往事,倾注信念和创意的表现,都曾为审美带来快感。我们感谢王扶林导演!”

“智慧掩埋痛苦”,这是挚友康征为王福林撰写的传记书名。

这六个字,概括了王扶林凭借自身才华与毅力,在我国电影电视剧发展中,不断抗击干扰、化解困境所走过的艰难征程!

THE END
0.王朔:87版《红楼梦》差点给我看吐了记者:你认为87版《红楼梦》拍得挺差的?王朔:严重不靠谱,王扶林最早拍《敌营18年》就不靠谱。记者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614843968/
1.“贾宝玉”从川台退休!87版《红楼梦》竟藏着这么多四川“彩蛋”87版《红楼梦》竟藏着这么多四川“彩蛋” 近日 曾在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 扮演贾宝玉的演员 导演 欧阳奋强宣布退休 而他的工作单位竟然就是 四川广播电视台 文化旅游·经济频道 信我 你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图片源自:香江资讯 60年前 欧阳奋强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4岁起就成了 峨眉电影厂演员 图片源自:文化与体育 18岁那年https://www.sctv.com/news/detail?id=1778675512696553474
2.被吹捧最过分的87版红楼梦,实际上很多精彩剧情都没拍出来大多数人为了将程高本的结局,贬低得一文不值,将87版红楼梦的结局吹捧上天,他们对87版编剧周岭采用程高本部分剧情,比如黛玉焚稿,司棋撞墙,海棠赏花妖,失通灵宝玉,黛玉抚琴,薛蟠第二次打死人,妙玉的结局,只不过是被删除了而已,却视而不见,87版编剧周岭为了打着尊重曹雪芹和脂评本去抹黑,宝钗,袭人,王夫人,还把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6143309/
3.87版《红楼梦》该下神坛了!毕竟拖后腿的脑残粉太多又太low△ 知乎部分截图,这段喵叽叽叽写了无比长,配图超多 是的,新红楼这部分的确不怎么像话,这不是新红楼的问题,至少87版自己也不怎么样。说白了,是整个古装剧在这方面都不行啊! △ 1987版《红楼梦》 我在《袁弘张歆艺的“今生今世”和礼服灵感的“三生三世”》一文已经说过了,云肩也可以作为婚礼服饰的。一知半解地听说了“凤冠霞帔”,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26/11/72621803_948006823.shtml
4.87版《红楼》为何草草收场?编剧周岭:矛盾多了——中新网87版《红楼梦》再度受热捧 北京卫视今日开始播出的系列节目《聚星坊———唇枪舌剑侃红楼》日前在京录制。作为嘉宾出席的87版《红楼梦》编剧周岭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当年87版也曾因为结局的问题挨过观众的板砖,而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没了,矛盾多了,只好匆匆收尾。 https://www.chinanews.com.cn/yl/2010/08-09/2455434.shtml
5.扒一扒反原著的87版红楼梦87版红楼梦对原著前80回的改编也差不多属于有其表而无其质的简单抄袭、剪裁。87版电视剧最终呈现出来是贾母黛派与王夫人钗派”之间的“婆媳大战”,是王扶林导演所说的普及版、“简化通俗小人书版”,也就通常所说的娱乐化、庸俗化的“戏说”影视文化快餐作品。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4183/discussion/637329976/
6.救救红楼梦红学界四大丑闻之四、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这个是我看红楼梦遇到过的最恶心、最阴险的人物解读观点,没有之一。 87版电视剧删了这句台词,更是一下把“金玉良缘”的合法性给彻底剥夺了,助长了这种完全错误的人物理解! 我觉得有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可以把眼睛抠出来喂狗了,反正也是睁眼瞎,装脑袋上也什么用。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616870139/?author=1
7.87版《红楼梦》真的那么经典吗?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无比的 “经典”, 还什么“难以超越”、 “不可逾越”。 我非常仔细地看了三遍,认真做了看剧笔记。发现: 除了邓婕的王熙凤表演精彩以外,哦,还有王立平美妙绝伦的音乐,其他部分非常之粗糙。 看看秦可卿、尤氏屋里挂的、摆的,全是地摊货,宁国府不至于的吧;凤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864810/discussion/21480361/
8.红楼梦:从问世就被各种魔改!87版最严重,将黛钗形象颠倒对换87版最严重,将黛钗形象颠倒对换 关注 《红楼梦》自从刊行于世,就在社会上掀起热潮。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知。以至于:开谈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很多人根据原著进行再创作,有点评类、笔记类、续书类、外传类等等。 改编成戏曲搬上舞台也风靡一时。据统计,清朝的红楼梦戏曲至少有21种之https://www.360doc.cn/mip/111217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