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梦016:孔梅溪与风月宝鉴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话说空空道人自抄写了《石头记》后,便“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这个“情僧”便指的是故事中最后出家的贾宝玉。
空空道人虽易名情僧,只是改号而非弃道剃度为僧。
他将《石头记》改名《情僧录》,更符合石头上记录的故事内核。
于是《情僧录》就此流传开来,直到又经“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细说红楼系列016,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其实《情僧录》后面,还有一个“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才被孔梅溪改名。但若将孔梅溪和《风月宝鉴》提前,则更容易理解。
我们要先解决孔梅溪是何许人也?
他为何将《红楼梦》题名为《风月宝鉴》?
原文在《风月宝鉴》之后,脂砚斋【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说的是作者曹雪芹曾有旧作名《风月宝鉴》,其弟名“棠村”者曾为其作序。孔梅溪题《风月宝鉴》,颇有缅怀故人之意,此《风月宝鉴》与前者并非一个故事,当是纪念曹雪芹而沿用。
那么,孔梅溪能给《红楼梦》题名,当是作者熟识之人。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孔梅溪”这个人物倒极可能并不存在的概率更大。读书人小心被作者的小说家言给“骗”了。
孔梅溪此人无考,是作者书中表述人物,硬要找寻不免疏漏。若换一个视角去看“他”,则不免豁然开朗。
石头将随僧道二人下凡的经历,镌刻在自身,由空空道人抄录去。
石头便是贾宝玉,历劫后出家为僧,就是情僧。情僧代表佛家。《石头记》是佛家视角。
空空道人作为传抄者,帮助《石头记》传世,将之改名《情僧录》。空空道人代表道家。《情僧录》是道家认识。
孔梅溪又题名《风月宝鉴》,看似借鉴曹雪芹原来作品名称,实际代表儒家对《红楼梦》的看法。重点在“东鲁”曲阜孔家,而不是“孔梅溪”。
你看作者罗列出儒释道三家人,齐齐为《红楼梦》背书。
情僧是书中“贾宝玉”。
空空道人是书中神话人物。
“孔梅溪”又怎么可能确有其人?
既是东鲁孔家人,便代表儒家。以儒家角度去看《红楼梦》,《风月宝鉴》这个名字无疑更贴切。
《石头记》是佛家思想,人如石头无情无色,无欲见空。
《情僧录》是道家认识,天道自然,万物追求本源,是情僧的故事就该叫情僧录。
《风月宝鉴》是儒家观点,男女之情终究小技,关乎风月,但兴亡则警世人。
《风月宝鉴》无疑带有一点贬损《红楼梦》从女儿讲故事的意味,但也揭示出“以史为鉴”的真相。但终究不如《红楼梦》。
《红楼梦》虽以“儒释道”三家为内核,但本质却自成一体。三家都无法单独表述。所以,很快又改了名字。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