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是按什么来排序的

确定了这个大的框架之后,作者还将这十二钗两两相对而出。钗黛难分伯仲,是一对;元春探春,两位王妃是一对;湘云和妙玉,这两个众人眼中贾府的外人,都为孤女,列为一对;迎春惜春两姐妹,一懦一冷,算成一对;凤姐和巧姐,一对母女,列为一对,李纨和可卿,是贾府的两代儿媳,一贞一淫,视为一对。

《红楼梦》“怀金悼玉”,贯穿全书的主线索是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第五回中,判词的红盖头也是由宝玉来揭开。宝玉的婚恋关系是 “金陵十二钗”排序的一大基础。

黛湘钗妙这两对金玉,也正好照应了第五回太虚幻境中的四个仙姑: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依刘心武先生的解读,这四位仙姑是隐射黛玉、湘云、宝钗、妙玉。痴梦仙姑指黛玉,黛玉确是一个对宝玉用情太深、入梦太深的痴情女子;钟情大士指湘云,钟情即种情,湘云是个能给宝玉带来快乐的女子;引愁金女指宝钗,正是这戴着金锁的宝钗给宝玉带来了无数的愁绪烦闷;度恨菩提指妙玉,就是最后帮助贾宝玉渡过所有的艰难困苦的女子。“

那么,元春、探春为什么排在第三位、第四位呢?那则是和 《红楼梦》的副线索有关了。

这姐妹二人可以说是贾府兴衰的象征性人物,而且一为宝玉之胞姊,一为宝玉之庶妹,与其他姐妹相比与宝玉更为亲近。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因 “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元春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她在贾府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元妃省亲”表现了贾府曾经烹油烈火的盛况。

再看判词的后六位: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秦可卿。迎春、惜春二人论才不如凤姐,论德不如李纨,论貌不如可卿,但遵循作者排序先主子小姐后媳妇的原则,所以排在了前面。这二人虽也是贾府的正牌小姐,但与贾府的关系就不那么紧密了。二人一个怯弱,一个孤冷,对贾府的兴衰变化从不关心,与宝玉的关系似乎也隔了一层。

将十二钗分为六小对来看,每小对的顺序,作者也是仔细加以斟酌,根据人物形象在书中的出场率、还有作者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看怎样达到一个大体的平衡。

判词的第二对:元春和探春。元春乃贾氏之嫡出长女,又是贵妃,是贾府坚强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家族制造的 “金玉良缘”婚姻的支持者,自然是在探春之前。但若是按长幼嫡庶的顺序,探春是庶出,却排在了同样是庶出的迎春之前,这又为何呢?除了上文提到的元春、探春,两位王妃当作一对之外,书中探春的无论才、貌、均远胜迎春,出场率也比迎春要多,从其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可看出作者对这一形象亦十分喜爱,因此打破了封建血统地位的排序,将探春排在了第四位。

判词的第三对:湘云和妙玉。湘云在书中第一次出场是在二十一回以后,再次出场是三十一回以后,湘云与宝玉的爱情应发生在钗、黛之后。已有很多书册文字中记录《红楼梦》原本的结局,是宝玉与湘云二人最后重逢聚合。如杜春耕先生收藏的 《<红楼梦>本义约编》 (光绪四年版)中的文字 “考 《石头记》乃是宝、湘为夫妇,———已是困苦流离之际矣。”

判词的第四对:迎春,惜春。二人均为贾府庶出小姐,都不关心贾府的一切孑然独立,然迎春年长且为荣国府小姐,惜春年幼且为宁国府小姐,故迎春在前惜春排后。

综上所述,曹雪芹在将这金陵十二钗进行排序时,是经过了精心构筑,遵循了一定原则,是一种综合性评估,包括人物形象与宝玉的婚恋关系、贾府关系的远近,人物形象在书中的出场率,还有他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以及如何达到一种大体的平衡,等等。当然,曹雪芹设计的正册人物,哪怕排在最后,都是他心中非常珍爱不能割舍的角色。

《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的别名,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十二个女子。金陵即现在的南京。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金陵是一个省,“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则又次之”。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亮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

金陵十二钗入选的标准有三:

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儿;

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

三曰“薄命”。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有一个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

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贾府大小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秦可卿出殡不久,元春晋封贵妃[4] 。贾府为了迎接她省亲,建造了大观园。她给家族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自己幽闭深宫,不能尽天伦之乐。[1]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来自四大家族之史家,是贾母的侄孙女。自幼父母双亡,在家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不时还要三更半夜做针线活儿。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七,是贾赦与妾所生,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原著前80回未交代结局,根据金陵十二钗判词,最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九,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在前80回里她支持宝黛爱情 。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十,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在贾府败落后,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相救,把她带去乡下。

李纨——金陵十二钗之十一,贾珠遗孀,生子贾兰。李纨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8] 。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节妇的典型。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宁国府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7]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综上所述,曹雪芹在将这金陵十二钗进行排序时,是经过了精心构筑,遵循了一定原则,是一种综合性评估,当然,曹雪芹设计的正册人物,哪怕排在最后,都是他心中非常珍爱不能割舍的角色。

附:“金陵十二钗”正册正确的排序: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然后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周老在他的《红楼夺目红》一书中提到,此四姑者,是宝玉一生所遇时四个最重要的女子,不但是宝玉心中最敬重仰慕之人,也是关系到他一生所历经悲欢离合的‘阶段性’人物。”黛湘钗妙这两对金玉,也正好照应了第五回太虚幻境中的四个仙姑: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依刘心武先生的解读,这四位仙姑是隐射黛玉、湘云、宝钗、妙玉。痴梦仙姑指黛玉,黛玉确是一个对宝玉用情太深、入梦太深的痴情女子;钟情大士指湘云,钟情即种情,湘云是个能给宝玉带来快乐的女子;引愁金女指宝钗,正是这戴着金锁的宝钗给宝玉带来了无数的愁绪烦闷;度恨菩提指妙玉,就是最后帮助贾宝玉渡过所有的艰难困苦的女子。“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周老是按照与男主人公宝玉的关系来解释十二钗的排序的,至少是前四位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刘心武先生将此详细解释,延续的仍然是周老的路子。

在《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巾,己卯、庚辰两本中的第1 7、18回前有一条总批说:宝玉系诸艳之贯,故大观因对额必得玉兄题跋,且暂题灯匾联上,再请赐题,此千妥万当之章法。

庚辰本第46回有一条脂批说:“通郡情案,皆必从石兄挂号,然各有各稿,穿插神妙。“皆必从石兄挂号”可以说是“宝玉系诸艳之贯”另一个说法罢了。

依据这两条脂批,新疆师范大学的胥惠民在他的论文《试探“金陵十二钗"副册及又副册写了哪些人》是这样解释的。

当我们认识了“ 宝玉系诸艳之贯” 的本义是说贾宝玉是连接金陵十二钗所有女儿的一条线索时, 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原来确定十二钗次序的根据是“ 诸艳之贯” 贾宝玉: 她们和贾宝玉的关系, 即“ 必从石兄挂号” , 以及贾宝玉对她们品德才能的评价, 这样她们必须长期生活在贾府。

宝钗之所以坐首席,因为她是宝玉的妻子,她有美好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还有杰出的诗才,是海棠诗社两个夺过魁的诗人之一。黛玉之所以坐次席,因为她是宝玉的姑表妹,又是他用生命所爱的意中人,聪慧,有诗才。且在诗社屡次夺魁。元春之所以坐第3席,因为她是宝玉的亲姐姐,曾教育宝玉识字,又是当今圣上的贤德妃。探春坐第4席,因为她是宝玉的亲妹妹,德才兼美,有组织才能,还是海棠诗社的发起人。史湘云坐第5席,因为她是宝玉的表妹,性格豪爽,诗思敏捷,不足是对宝玉说过一次“混帐话”。妙玉人品高洁,聪慧能诗,虽与宝玉无亲无故,但二人是心仪的互敬互重的朋友,生日互送贺卡,其友情受到黛玉的敬重,所以坐了第6席。迎春、惜春是宝玉的堂姐、妹。前者温顺懦弱,后者生性孤僻,她们的才能逊于以上诸人,所以分别坐了第7、第8席。

宝玉说过:“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凤姐是宝玉的姑表姐,又是堂嫂,她的才能很受宝玉的赞赏,曾推荐她协理宁国府理事一个月,仅仅因为她结过婚,“光彩宝色”减少了,所以坐了第9席。巧姐是风姐的女儿,又是宝玉的侄女,所以坐第10席。李纨虽是宝玉的亲嫂子,因年龄长于凤姐,结婚时间长,故而只能坐第11席。秦可卿既结过婚,又是宝玉的侄儿媳妇,才坐了第12席。

而贵州安顺学院的刘蕊杏则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在判词的排序问题上,作者首先遵从了封建社会主子小姐、媳妇这个大的等级框架。因此,宝钗、黛玉、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这几位主子小姐,其排序都放在了前面;凤姐、李纨、秦可卿,作为贾府的媳妇,其排序则靠后,巧姐因为和凤姐在一组,因此也放在后面。确定了这个大的框架之后,作者还将这十二钗两两相对而出。钗黛难分伯仲,是一对;元春探春,两位王妃是一对;湘云和妙玉,这两个众人眼中贾府的外人,都为孤女,列为一对;迎春惜春两姐妹,一懦一冷,算成一对;凤姐和巧姐,一对母女,列为一对,李纨和可卿,是贾府的两代儿媳,一贞一淫,视为一对。

刘蕊杏还提到判词排序与宝玉的婚恋关系,这点毋庸赘述,前面胥惠民也提到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和贾府关系相关这个视角。

判词的排序还遵循以荣国府为主宁国府为辅的原则。在《红楼梦》中,贾府分为荣宁二府,就叙事内容而言,是以荣国府为主,宁国府为辅。因此,判词中的人物宁国府也仅占两位。且在迎春、惜春,李纨、秦可卿这两对金钗中,将迎春、李纨这两位荣国府的小姐媳妇置于前,惜春、可卿这两位宁国府的小姐置于后。

元春、探春为什么排在第三位、第四位呢?那则是和《红楼梦》的副线索有关了。《红楼梦》副线索是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这姐妹二人可以说是贾府兴衰的象征性人物,而且一为宝玉之胞姊,一为宝玉之庶妹,与其他姐妹相比与宝玉更为亲近。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元春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她在贾府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元妃省亲”表现了贾府曾经烹油烈火的盛况。而探春,在贾府众姐妹中,才情很高,精明能干。探春以她“政治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无济于事。这样一个有志有才的女子最后被迫远嫁,一方面表现了封建女子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悲,一方面也表现了贾府已走向衰败。

其次就是从写作手法看待,也就是“人物的出场率和作者的珍爱程度”将十二钗分为六小对来看,每小对的顺序,作者也是仔细加以斟酌,根据人物形象在书中的出场率、还有作者对这个角色的珍爱程度,看怎样达到一个大体的平衡。

先看判词的第一对: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论才、论貌都不相伯仲,与宝玉的关系都十分紧密,因此孰先孰后是一大难题。在此,作者独具匠心地用一首判词来写两人,双峰对峙不言高下。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四句写宝钗,二、三句写黛玉,可谓是不偏不倚。可见,在作者心中,二人的地位是同等的。

判词的第二对:元春和探春。元春乃贾氏之嫡出长女,又是贵妃,是贾府坚强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家族制造的“金玉良缘”婚姻的支持者,自然是在探春之前。但若是按长幼嫡庶的顺序,探春是庶出,却排在了同样是庶出的迎春之前,这又为何呢?除了上文提到的元春、探春,两位王妃当作一对之外,书中探春的无论才、貌、均远胜迎春,出场率也比迎春要多,从其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可看出作者对这一形象亦十分喜爱,因此打破了封建血统地位的排序,将探春排在了第四位

判词的第三对:湘云和妙玉。湘云在书中第一次出场是在二十一回以后,再次出场是三十一回以后,湘云与宝玉的爱情应发生在钗、黛之后湘云、妙玉相论,二人同样都是作者喜爱之人物,但从与宝玉的婚恋关系看,湘云更胜一筹,故湘云在前、妙玉在后。

判词的第四对:迎春,惜春。二人均为贾府庶出小姐,都不关心贾府的一切孑然独立,然迎春年长且为荣国府小姐,惜春年幼且为宁国府小姐,故迎春在前惜春排后。

判词的第五对:凤姐,巧姐。二人为母女,自然是母排前女在后。判词的第六对:李纨,秦可卿。二人均为贾府之媳妇。李纨为荣国府长孙媳妇,秦可卿是宁国府重孙媳妇且在第十三回就死掉了,所以李纨排前可卿排后。

天津外国语学院的郑铁生在论文《金陵十二钗判词的排序与《红楼梦》叙事结构的内在关系》中,提到一个新的分类方法,

第一层面,在爱情悲剧中的女儿:黛玉(荣)、宝钗(荣)

第二层面,得不到爱的薄命女儿:元春(荣)、探春(荣)、湘云(荣)、妙玉(荣)、迎春(荣)、惜春(宁)

第三层面,生存在宗法婚姻家庭的女儿:凤姐(荣)、李纨(荣)、巧姐(荣)、秦可卿(宁)。凤姐和李纨是贾母的孙媳妇;巧姐和秦可卿是重孙辈的,何况秦可卿又是宁国府的人,当然是倒数第一人。

THE END
0.金陵十二钗的排名顺序是?1、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 3、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360问答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孙答部十怎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908/13/16860280_1095692563.shtml
1.十二钗排名李什么(十二钗排名)1、金陵十二钗正册 1林黛玉、2薛宝钗、3贾元春、4贾探春、5史湘云、6妙玉、7贾迎春、8贾惜春、9王熙凤、10贾巧姐、11李纨、12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1甄香菱、2薛宝琴、3尤二姐、4尤三姐、5邢岫烟、6李纹、7李绮、8夏金桂、9秋桐、10林红玉、11龄官、12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榜: 1晴雯、2花袭人、3平儿、https://edu.iask.sina.com.cn/jy/jCsQiR6l0t.html
2.林黛玉人物名片排名: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 别名:颦颦,颦儿,潇湘妃子,林姑娘,林妹妹 外貌: 她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聪明清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https://www.meipian.cn/44ki42vc
3.金陵十二钗人物简介(正册)金陵十二钗,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遇幻仙姑,在随幻仙姑前行时于“薄命司”中发现“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三等,每册12人,共36人。“金陵十二钗正册”为金陵十二冠首女子之册。 https://www.jianshu.com/p/6d4aa32e2e0a
4.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谁的出身排名最高?谁的出身是垫底?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谁的出身排名最高?谁的出身是垫底? 红楼梦里的那些姑娘,曹雪芹将紧要的单拎出来放进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正册,这十二个姑娘按照册里出现的顺序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在这些女子里面,谁的出身最高,谁又是垫底的呢?https://dy.163.com/article/F5EAR80F0521SPK5.html
5.金陵十二钗这首判词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两株枯干的树木,树木上悬挂着一围玉带,树下有一堆积雪,雪下有一股金簪。 书中的正册判词钗黛合一,既指黛玉,也指宝钗。其中“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则为黛玉判词。 “堪怜咏絮才” “咏絮才”是指著名的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世说新语》有摘https://www.meipian.cn/56kznj67
6.金陵十二钗的名字1、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位人物,出自《红楼梦》第五回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 按照全书重要性及身份地位排序: 2、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第一。 3、贾元春——位十二钗正册第二。 4、贾探春——位十二钗正册第三。 5、史湘云——位十二钗正册第四。 https://www.riliai.com/zx_233139/
7.《红楼梦》:薛宝琴为什么不能名列“金陵十二钗”?妙玉却可以其次,同样是在第五回,贾宝玉打开“金陵十二钗正册”来看,看到了十二首诗,这十二首诗分别对应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的判词。 这个排名是曹雪芹心目中的排名。 我们抽丝剥茧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9f25fbfaf2e6
8.【红楼人物年谱】贾元春年谱贾元春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名第三位。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与贾元春相关的图是: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与贾元春相关的判词是: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红楼梦十二支”中与贾元春相对应的,名为【恨无常】的词: “喜荣华正好https://www.meipian.cn/579js2hv
9.红楼梦重要人物名片排名:金陵十二钗正册并列第一 大观园居所:潇湘馆 其他名称:颦儿 潇湘妃子 林姑娘 林妹妹 花名签:芙蓉花 前世:绛株仙草(绛株仙子) 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的倾国倾城相貌,但体弱多病,父母双亡,被贾府收养,从小寄人篱下,造就了乖僻敏感的性格,生性聪慧,有才女之称。她与贾宝https://www.meipian.cn/44kko1pl
10.《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绛洞花王贾宝玉(情不情)注:括号内为考语,下同。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意】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 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465460.html
1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读——赵婷老师的校本课程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及解析 【学习目标】:结合人物事迹,了解十二钗正册判词的内涵并做积累。 【学习过程】:(一)阅读判词,学生猜测讲的是哪个人物。 (二)结合典故和判词内容及人物经历进行具体讲解。 1、正册判词之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http://www.dzez.com/in_sudi_show.asp?id=3617
12.百家讲坛经典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二十一)妙玉身份之谜纪实台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妙玉身份最特殊,虽然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与婚姻关系,却也能跻身其中,排名又在脂粉英雄王熙凤之上,这令很多人不解。而更让人吃惊的是,通过我上几讲的探究,妙玉还是贾宝玉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性之一。针对曹雪芹设置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身份的特殊性,著名作家刘心武为大家分析这些原因。(百科探秘 2009http://jishi.cntv.cn/C20629/classpage/video/20091109/1129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