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其排名的赏析

在雕梁画栋、曲栏横斜的大观园中,有如此多聪颖灵秀、才似道韫、貌若杨妃、活泼曼妙、刚烈不屈的女子。曹公将这些女子分别录入“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以及又副册,这种排名也是大有学问、值得赏析的。前人有将“十二钗”正册分为六组,每组两两相对而品论的。这里,鄙人也效仿此法,每组两两相对来赏析“十二钗”及其排名。

林黛玉、薛宝钗

第五回云:再去曲“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栋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从曲文《终生误》和《枉凝眉》中,我们可以看出宝钗和黛玉可谓是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子。且从书中多处描述可知,此二人乃大观园中拔尖的美人儿,又都极富才情。正册中,此二人的判词同为一首,有学者认为是为了维持黛钗的平衡。黛玉出场,不写其裙钗服饰,却浓墨重彩描绘其外貌特征;“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病美人儿。接着作者赋予其比干之心,西施之貌,道韫之才,湘妃之泪;宛若仙子,不染俗尘。

而宝钗之美,书中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二人在怡红院开夜宴掣签之时,宝钗掣中“牡丹花”,黛玉拈中“芙蓉”。黛玉“飞燕泣残红”,宝钗“杨妃扑彩蝶”。潇湘妃子以菊花诗夺魁,蘅芜君以螃蟹诗独占鳌头。脂砚斋批“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娇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黛玉、宝钗,一若芙蓉、一似牡丹;一才情过人、一德胜他人;一弱柳扶风,一珠圆玉润;两人当之无愧为“十二钗”之首。

贾元春、贾探春

贾元春乃宝玉之胞姊,因其才德过人而被选入“凤藻宫”中,成为元妃。元妃省亲之时,我们借机窥测到贾府的富丽堂皇、歌舞笙箫。元妃将宝玉“携手揽于怀中,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元妃与宝玉姐弟情深至此,感人至深。元妃出场并不多,但每次出场似乎都是大场面,比如省亲归宁和传谕打蘸。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依次是《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脂砚斋批语指出,元妃省亲时四出戏是“暗伏全部书的大关目,即伏贾府之败;伏元妃之死;伏甄宝玉送玉;伏黛玉之死。”后来,元妃回宫之后,赐下红麝串,黛玉与众姑娘所得赏赐相同,而宝钗却与宝玉一样;隐约可知其中必有文章,元春是关乎贾府命运及宝黛爱情归宿的重要人物之一。

探春可谓是迎、探、惜三春之中的佼佼者,有“玫瑰花”之称,美中带刺。探春之才华抱负、精明才干可谓仅次于凤姐。她兴利除弊,在凤姐小产不能料理家中琐事之时,接过权力棒,将府内上下打理妥当。至于探春之才气,从海棠结社便可推知一二。海棠结诗社时,探春所拟的那张花笺,其才情无不洋洋洒洒于纸墨之间。但是庶出的身份,让她的性格成分里带着自卑的因素;她看不起自己的生母赵姨娘,也希望自己是男儿身可以远走他乡干一番事业。开夜宴时,探春拈得一支杏花,命中主得贵婿,远嫁为王妃;后四十回高鹗所续探春结局与曹公本意不符。红学泰斗周汝昌认为,探春和《二梅度》里的陈杏元相似,是一位“和番”之女。我赞同此说法,探春应“一番风雨路三千”远嫁异乡,骨肉家园分离。

史湘云、妙玉

此二人性格可谓互补,湘云活泼豪情,妙玉孤高冷僻;湘云平易近人,妙玉心性极高。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妙玉处吃茶,妙玉命人将刘姥姥所用茶杯扔掉;其高傲洁癖至此,确与湘云相对。

湘云每次出场,大抵都会使人眼前一亮。她不拘小节、憨态可掬。海棠结社之时,湘云所作之诗的确构思新颖;其才情灵性与黛玉、宝钗相差无几。湘云身上还有一股子侠女气概,第五十七回,湘云听到邢岫烟之事,义愤填膺,立即起身要去为她打抱不平 。黛玉笑她:“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湘云英气可爱、心直口快,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当之无愧。周汝昌就是典型的史湘云的拥护者,他认为宝玉最终携手共度一生的灵魂伴侣是湘云。而我坚信湘云有自己的姻缘,与宝玉无关。因为在前八十回中,看不出宝玉与湘云有情愫,更多的只是兄妹之情罢了。如果湘云果真为宝玉灵魂伴侣,又何必排在黛钗之后,应当与黛钗齐列为正册之首才合乎情理。

妙玉为何排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呢?她是正册中唯一一个与贾府没有亲缘关系的人,况且又为何排在迎春、惜春等人之前呢?想来还是因为其“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同时,她与宝玉还有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她对宝玉很特殊,栊翠庵品茶,他给宝玉用的是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而妙玉是有洁癖的,她不要刘姥姥用过的茶具。但却为何对宝玉如此?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时,只有他去栊翠庵取红梅,妙玉才会给;宝玉生日,妙玉又命人悄悄寄去一个帖子给他。妙玉的种种行为确实让人匪夷所思,难免以为她与宝玉有某种情愫。也许正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吧!但是,若将此感情理解为相识相知的友情,也无不可。

贾迎春、贾惜春

迎春是贾赦妾室所生之女,自幼性格怯弱。自己的奶妈犯事也不敢管,后来被老爹当做商品售于孙绍祖。迎春如昙花一现,不满十七这个懦小姐就被孙绍祖折磨至死。    惜春是贾珍的胞妹,自幼无父怙母依,被贾母接到身边与众姊妹一同读书习字。性格冷僻,所以连服侍其多年的入画都容不得。眼见了大观园中殁司棋、夭晴雯、嫁迎春、屈香菱、殒黛玉、送探春等悲凉诸事后,将世事勘破,常伴青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迎春和惜春,论才干,不及凤姐;论德行,不如李纨;论美貌,不若可卿。那么,为何排在她们之前呢?以鄙人愚见,想必是因为她们是贾府里年轻的一辈,且与宝玉、黛玉、宝钗年龄相仿,关系也较亲密些。况且,还是清清白白女儿身。

王熙凤、贾巧姐

脂砚斋评王熙凤“以女子曰学名固奇,然此偏有学名的反倒不识字,不曰学名者反若假”。凤姐一出场,众人皆屏气凝神,可见凤姐之威严。黛玉进贾府之时,对黛玉的赞誉之词,也颇迎合老祖宗疼惜孤女之心。曹公有一句对凤姐的描叙,鄙人以为极好——“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其美貌与威势,跃然纸上。弄权铁槛寺,表明了她的贪婪;协理宁国府,道出了她的才干;大闹宁国府,写出来她的醋意;借剑杀二姐,显示了她的手段。对待宝玉、黛玉,她又体恤关爱有加,不失叔嫂风范。凤姐机关算尽,终为聪明所累,其结局也令人扼腕叹息。脂砚斋在凤姐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下批语“拆字法”,众多研究者便得出许多解释。“冷”究竟指冷子兴、冷郎君柳湘莲还是冷美人薛宝钗?无奈曹公未完的《红楼》,留下太多未解之谜。

巧姐,其名乃乡村老妇刘姥姥所取。前八十回对巧姐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远不及“十二钗”中的其他人。以书中巧姐的判词可知,巧姐在贾府势败之后,被狠舅奸兄卖与他人。幸得刘姥姥搭救,得以保全。巧姐为何排在“十二钗”正册呢?想来是因为与贾府有亲缘关系,又是主子辈儿的小姐的缘故。

李纨、秦可卿

李纨,即“礼完”,受封建毒害之深莫过李纨。李纨是贾珠的老婆,出场时就是个寡妇,抚养年幼的贾兰。从小受“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影响,只读些《女四书》、《列女传》等,记得前朝几个贤女罢了。安守本分、抚育幼子。贾兰爵禄高登、胸悬金印之后,她便殁了。这个被封建礼教折磨得形容枯槁的女子,也最终魂归薄命司。李纨的“晚韶华”是自身的悲剧,也是封建社会悲剧的缩影 。

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最早香消玉殒的人物,这个少妇婀娜多姿、风情月貌,兼有黛玉、宝钗之美。贾母认为她是重孙媳妇中最“得意”的人,待人周到,上下皆对其赞不绝口。秦氏是宝玉的引梦人,将宝玉带到太虚幻境,这才引出了《红楼梦》仙曲,也让宝玉见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词和又副词,从而隐隐道出贾府众多女子的宿命。曹公把贾府“树倒猢狲散”的预兆委托可卿托梦给凤姐,并让可卿为其指明出路。可见,作者在秦氏身上倾注了大量自己的思想。秦氏滥情,最终落得个“淫丧天香楼”的凄惨下场。

写到这里,不免纳闷:“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为何不见薛宝琴?从宝玉口中得知薛宝琴外貌之艳丽更胜宝钗,是个艳压群芳的女子。薛宝琴又写有怀古诗十首,其才情灵窍也不输黛、钗、湘。然为何不见薛小妹入“十二钗”正册?想必是因为,薛小妹与贾府没有血缘关系,其结局与贾府也无渊源吧!“十二钗”属薄命司,或者薛小妹命途不薄、并不像其他姐妹那样令人扼腕拭泪吧。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就道明了所为“金陵十二钗”正册即为金陵十二个最出众的女子。“十二钗”正册的排名大抵是按其出众度来排名的,但是以我拙见还有以与宝玉的亲疏关系以及与贾府的亲缘关系来作为排名的依据。或许还有其他的缘由,但鄙人才疏学浅尚无能一一列举出来。

THE END
0.金陵十二钗的排名顺序是?1、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 3、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360问答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孙答部十怎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908/13/16860280_1095692563.shtml
1.十二钗排名李什么(十二钗排名)1、金陵十二钗正册 1林黛玉、2薛宝钗、3贾元春、4贾探春、5史湘云、6妙玉、7贾迎春、8贾惜春、9王熙凤、10贾巧姐、11李纨、12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副册 1甄香菱、2薛宝琴、3尤二姐、4尤三姐、5邢岫烟、6李纹、7李绮、8夏金桂、9秋桐、10林红玉、11龄官、12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榜: 1晴雯、2花袭人、3平儿、https://edu.iask.sina.com.cn/jy/jCsQiR6l0t.html
2.林黛玉人物名片排名: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 别名:颦颦,颦儿,潇湘妃子,林姑娘,林妹妹 外貌: 她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聪明清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https://www.meipian.cn/44ki42vc
3.金陵十二钗人物简介(正册)金陵十二钗,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遇幻仙姑,在随幻仙姑前行时于“薄命司”中发现“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三等,每册12人,共36人。“金陵十二钗正册”为金陵十二冠首女子之册。 https://www.jianshu.com/p/6d4aa32e2e0a
4.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谁的出身排名最高?谁的出身是垫底?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谁的出身排名最高?谁的出身是垫底? 红楼梦里的那些姑娘,曹雪芹将紧要的单拎出来放进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正册,这十二个姑娘按照册里出现的顺序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在这些女子里面,谁的出身最高,谁又是垫底的呢?https://dy.163.com/article/F5EAR80F0521SPK5.html
5.金陵十二钗这首判词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两株枯干的树木,树木上悬挂着一围玉带,树下有一堆积雪,雪下有一股金簪。 书中的正册判词钗黛合一,既指黛玉,也指宝钗。其中“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则为黛玉判词。 “堪怜咏絮才” “咏絮才”是指著名的东晋女诗人谢道韫,《世说新语》有摘https://www.meipian.cn/56kznj67
6.金陵十二钗的名字1、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位人物,出自《红楼梦》第五回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 按照全书重要性及身份地位排序: 2、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第一。 3、贾元春——位十二钗正册第二。 4、贾探春——位十二钗正册第三。 5、史湘云——位十二钗正册第四。 https://www.riliai.com/zx_233139/
7.《红楼梦》:薛宝琴为什么不能名列“金陵十二钗”?妙玉却可以其次,同样是在第五回,贾宝玉打开“金陵十二钗正册”来看,看到了十二首诗,这十二首诗分别对应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的判词。 这个排名是曹雪芹心目中的排名。 我们抽丝剥茧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9f25fbfaf2e6
8.【红楼人物年谱】贾元春年谱贾元春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名第三位。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与贾元春相关的图是: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与贾元春相关的判词是: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红楼梦十二支”中与贾元春相对应的,名为【恨无常】的词: “喜荣华正好https://www.meipian.cn/579js2hv
9.红楼梦重要人物名片排名:金陵十二钗正册并列第一 大观园居所:潇湘馆 其他名称:颦儿 潇湘妃子 林姑娘 林妹妹 花名签:芙蓉花 前世:绛株仙草(绛株仙子) 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的倾国倾城相貌,但体弱多病,父母双亡,被贾府收养,从小寄人篱下,造就了乖僻敏感的性格,生性聪慧,有才女之称。她与贾宝https://www.meipian.cn/44kko1pl
10.《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绛洞花王贾宝玉(情不情)注:括号内为考语,下同。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意】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 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465460.html
1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读——赵婷老师的校本课程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及解析 【学习目标】:结合人物事迹,了解十二钗正册判词的内涵并做积累。 【学习过程】:(一)阅读判词,学生猜测讲的是哪个人物。 (二)结合典故和判词内容及人物经历进行具体讲解。 1、正册判词之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http://www.dzez.com/in_sudi_show.asp?id=3617
12.百家讲坛经典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二十一)妙玉身份之谜纪实台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妙玉身份最特殊,虽然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与婚姻关系,却也能跻身其中,排名又在脂粉英雄王熙凤之上,这令很多人不解。而更让人吃惊的是,通过我上几讲的探究,妙玉还是贾宝玉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性之一。针对曹雪芹设置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身份的特殊性,著名作家刘心武为大家分析这些原因。(百科探秘 2009http://jishi.cntv.cn/C20629/classpage/video/20091109/1129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