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底是明朝故事,还是清朝故事?相信众说纷纭的观点,让很多人为之愕然,支持明朝说的大有人在,支持清朝说的也不乏拥趸,书中确实也拥有大量关于明朝与清朝的相关线索,也为各自观点提供了论点和论据。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如果按照这些线索,可以拼凑和支持《红楼梦》讲述明朝历史么?显然并不能。曹雪芹只是借由明朝这些素材,在写一个兴亡的教训。
就像靖难之役,分支夺了嫡长的权,不就是荣国府二房贾政上位,夺了嫡长贾赦的权么?不仅如此,皇帝上位,太上皇退位,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不也是借鉴了玄武门之变二房上位的典故么?而史家是二房上位,王家是二房王子腾崛起,薛家也是二房薛蝌比长房薛蟠强,这些都是在写一个主次支庶和兄弟阋墙的问题,家宅不宁,何以昌盛?这就是败亡之根本。
而宁国府“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就借鉴了弘治皇帝对正德的养不教,导致嘉靖皇帝接班后迷恋丹道,嘉靖万历爷孙两代数十年不管朝政导致明亡,不正是曹雪芹写宁国府败亡的根本么?
何为“宁”,安宁,止息,就是“亡”的意思。
所以,这些书中借鉴的明朝故事,更多是在讲述一个“亡”的道理。同理,书中与清朝相关的线索也是不少。比如说皇帝针对四王八公这一伙先帝老臣的削藩夺爵,尽管历朝历代并不鲜见,但明显也有康熙皇帝捉鳌拜、平三藩的影子。甚至荣国府一个老祖母带着全家人的设定,也颇似清朝孝庄皇太后生前的情况。尤其那个老太妃,绝不是太上皇的妃子,而是太上皇的长辈,死后那般哀荣,也是类似孝庄皇太后的地位……
正是这些线索,导致胡适等“新红学”认为《红楼梦》更像是江宁织造的曹家事,甚至引出了九龙夺嫡等一系列的说法。
何为“荣”,昌盛、兴旺,就是“兴”的意思。
《红楼梦》成书时,正是明亡清兴时期,宁国府讲的是明亡教训;荣国府讲的是清兴的事实。如果非要说是明朝故事,荣国府的这些清朝故事线索就无法解释。如果非要说清朝故事,或者曹雪芹家事,宁国府的这些明朝故事线索也无法解释。
甚至书中借鉴的历史典故远不止此。贾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的结局,明显借鉴了马嵬驿之变的故事。贾元春的贵妃一死,远房堂兄贾珍一家被诛杀,贾家被抄家,分明就是杨贵妃、杨国忠和杨家的翻版,这又如何解释?
而宝黛钗三人的姻缘,又分明借鉴了《孔雀东南飞》《钗头凤》《梁祝》《西厢记》《牡丹亭》,贾家败亡还借鉴了《一捧雪》《长生殿》等一系列典故与戏曲,又如何解释?
所以,如果以书中引用的线索去佐证历史,说唐朝、明朝、清朝都能说得通。但有没有可能曹雪芹引用这些历史的浪花,不是为了影射历史,而只是为了凑素材,并以史为鉴呢?
何为架空历史?就是不写真正的特定历史,而是撷取历史的片段和人物而讲故事。《红楼梦》之后,时至今日,这种题材也屡见不鲜,比如烽火戏诸侯所作的《雪中悍刀行》和《剑来》,就分明是历史的大杂烩,历朝历代的历史和人物都有客串,你说他是影射哪个历史呢?都不是,历史只是他笔下的客串演员,而我认为《红楼梦》也是如此。
那么你认为《红楼梦》是唐朝说?明朝说?清朝说?还是你支持我的观点,反过来认为书中的历史人事物,只是以史为鉴的“客串”呢?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