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卿乳名兼美,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钗、黛本已是人间极品,可卿却能兼二人之美于一身,于是便生得形容袅娜纤巧,行事温柔和平,性格又妩媚风流。无怪乎其仙去之后,贾珍都哭成了泪人,宝玉也为之吐血。
钗、黛之美,当在伯仲之间,然宝琴乍一出场,便风光占尽,且看大家如何描摹,有的说: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个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她这妹子;有的说:据我看,连她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她;也有的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宝琴之美既在宝钗之上,当然也就在黛玉之上。所以,老太太一见,便喜欢的无可不可,立马就逼着太太认做了干女儿,后来又干脆打算为宝玉求配,幸亏有一梅翰林之子在先,若不然的话,置钗、黛于何地?
尤三姐风流标致,面庞身段均与黛玉相仿佛,且看她:松挽头发,半掩红袄,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下面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两个坠子,似打秋千,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不独将他二姊压倒,据珍、琏二人评去,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就连宝玉都说:果然是个古今绝色的尤物。
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话说那次,仅仅露出了一段雪白的酥臂,就已让宝玉不自觉的动了羡慕之心,若是露出的多了,那还了得?
香菱之为人,是无人不怜爱的。天生得好齐整模样。其为人行事,又与别个女孩儿不同,温柔安静。怪道贾府中人都说她好个容貌,竟有些象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难怪如此之美,原是可卿之副!
史湘云娇憨可爱,偏又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模样,穿上了宝玉的衣服,猛一瞧倒象是宝玉本人,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原比她打扮成女儿时更加俏丽。暂且不说这些,单说那次,她醉卧于山石僻处的石凳上,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业已香梦沉酣,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半埋在落花之间,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面对此情此景,谁人能不动心?
贾府的四位姑娘里,三姑娘毫无疑问是个出类拔萃的,但见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家仆兴儿的描绘更是形象:都说三姑娘是朵‘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刺戳手。呵,有趣,有趣!
第十二名:多姑娘儿
这个媳妇美貌异常,轻浮无比,众人都呼她作“多姑娘儿”。美貌之外,且有天生的奇趣,一经男子挨身,便觉遍身筋骨瘫软,使男子如卧绵上,更兼淫态浪言,压倒娼妓,诸男子恨不得连身子都化在她身上,岂还有惜命者哉?哎,奇女,奇女!
以上十二位,即是鄙人慧眼识得的美女版“金陵十二钗”。诸君但看无妨,但要小心流鼻血。
作者之谜——
背景之谜——
主题之谜——
有关《红楼梦》的主题,至少有五种说法。一种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反映一段不可言明的“历史问题”;一种认为是爱情小说,讲述了宝、黛、钗的三角恋情;一种认为是曹雪芹的自传,是一部不可明传的“家史”;一种认为是作者发泄不满的愤世之作;还有一种认为是虚幻小说。从《红楼梦》诞生至今,对其主题思想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成为一个最难解的谜团。
写作地点之谜——
《红楼梦》写于何处,也是红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北京西郊,并涉及海淀区的健锐营正白旗、红旗村、白家疃、杏石口、南辛庄、门头村等地,但具体位置很难确定。1971年4月居住在香山正白旗39号的舒成勋,维修房舍时,在西耳房的西山墙上发现了一批诗文墨迹,和有关曹雪芹的传说相合,并引起史学界、红学界、文物界的关注,经过考证,有人认为这里是曹雪芹晚年居住和写作《红楼梦》的地方。但也有相当多的人持怀疑态度,他们逐条考查了题壁诗的出处,得出都是转抄古书中的结论。尽管被称为“曹雪芹纪念馆”(也称曹雪芹故居),但并不为一些红学研究人士所认可。
后四十回之谜——
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由高鹗增补的,其结局并不是《红楼梦》本来的面目。也有人认为曹雪芹已写完了一百二十回,只是后四十回没有最终定稿就去世了,高鹗只不过简单整理了一下,人们在传抄时便署上了他的名字。此外还有“一百零八回”之说和“一百一十回”之说。但曹雪芹究竟写了多少回呢?恐怕永远也不得而知。
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其岳父是个卑鄙贪财的人,又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悲痛”、“贫病交攻”,真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跛足道人走过来,嘴里叨念着一些词句。士隐听了便问道人,知道是《好了歌》之后,便将《好了歌》解注作答。经道人指点后,甄士隐彻底醒悟,便随跛足道人出家了。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
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画、入画。
清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听说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所作”,曹雪芹对它进行了删改润色,其叔脂砚斋给加了批注,并改名为《红楼梦》,他曾见过抄本。
程伟元,苏州人,出版商,曾三次印刷出版《红楼梦》,他出版的《红楼梦》程甲、程乙本他在刻本的序文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看来他也吃不准曹雪芹是不是作者。
脂评本封面只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没有曹雪芹的名号。
问题是不同脂批间具有非常多的矛盾,脂批很可能为假造。
欧阳健《古代小说版本漫话》说“脂本乃后出之伪本,而程本方为《红楼梦》之真本。”
曲沐《庚辰本〈石头记〉抄自程甲本〈红楼梦〉实证录》一文中,对脂本和程甲本作了大量的文字对比,证明脂本是造伪,脂本是从程甲本上抄录的,造伪者是脂砚斋。
永忠和明义言之凿凿说曹家有个曹雪芹,但翻遍曹家家谱却查无此人,在曹家家族中,合于敦氏兄弟所记载的曹雪芹年龄的,只有曹天佑一人。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诗词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作品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口皆碑,无人不晓。如果不能很好地读解书中的诗词曲赋,你就不能真的读懂《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