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六个故事原型都在这儿,直指真正的作者

读土默热先生“红学研究”文章,不但具有颠覆性,而且考证严谨,有理有据。关于《红楼梦》的故事原型,土默热先生考证出其所依据的六个故事,都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洪昇。今天请诸君欣赏土默热先生的一篇文章《<红楼梦>故事原型考辩》。

《红楼梦》故事原型考辩

《红楼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好多当时颇为流行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改头换面后,巧妙地溶入了《红楼梦》的情节中,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这些故事的原型,今天有据可考的有:补天石和三生石的故事,冯小青的故事,唐寅葬花的故事,林四娘的故事,《长生殿》的故事等。

一、补天石的故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本身就是写的“石头”的故事。作者开篇就交代,《石头记》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那块女娲遗弃的顽石,记载的“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偏又“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故事。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的故事,是中国传统神话,古已有之,当日共工头触不周山,致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娲皇”锻炼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补上了残破的天空。但《红楼梦》所说的“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故事,只存在于天津蓟县的盘山,《盘山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盘山位于京东四十里,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一处宗教活动集中的名山。今天盘山的名气似乎无法同五岳或佛教四大名山相提并论,但在清初却是与它们齐名的。乾隆皇帝就说过,“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盘山相传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的地方。传说远古的世界一片混沌,是盘古氏从混沌状态中开辟了“大荒”,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才有了后来的洪荒世界。故此盘山又称“大荒山”。盘山在明末清初就有盘古寺,据《盘山志》记载,此寺由来已久,可证实此传说的悠久。由此可见,京东的盘山应是《红楼梦》中“大荒山”的原型。

盘山最大的特点是满山大石,其中不乏“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巨石。这些大石中最出名的是“风动石”,顾名思义,此石虽形体巨大,但经风一吹,便摇动不止。明代学者曹能使所作《名胜志》记载,此石游人“以指摇动辄动”。传说这块“风动石”便是女娲补天弃置未用的“补天石”。“风动石”附近,明末清初有一女娲庙,可见女娲在“大荒山”炼石补天也是盘山流传久远的故事。《红楼梦》中那块“自怨自艾”的石头原型,应是盘山的“风动石”。

“风动石”南有砂岭,曹能使的《名胜志》说砂岭悬崖“高二百余仞,陡绝难行”。据《盘山志》记载,康熙二十九年,大文学家洪升到盘山“逃禅”时,曾作文《驳名胜志》,指出“砂岭为入山孔道,亦不甚高”,说曹能使关于悬崖的记载荒诞无稽,“何以多谬如此?”此“无稽”的砂岭悬崖应是《红楼梦》中“无稽崖”的来历。

洪升在盘山“逃禅”时,就住在“风动石”旁的“青沟禅院”。“青沟禅院”在明末清初名气很大,有智朴、德风等高僧驻锡,这些大和尚自身的佛学修养和文学修养都很好,与京中官僚和学者多有往来。此“青沟禅院”应是《红楼梦》中“青埂峰”的来历。

《红楼梦》中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以及娲皇弃置未用的“补天石”,都集中在盘山一地,且《盘山志》和《盘山志补遗》中记载明确,在我国的其他名山中,再无可能考证出《红楼梦》与“石头”有关的四个假托名称聚于一处的地方,《红楼梦》中“石头”故事的原型在盘山,应无疑问。

二、“三生石”的故事

《红楼梦》书中交代,女主人公林黛玉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因受“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欲到人间以“眼泪”报答,因此与“一干风流冤家”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来“造历幻缘”。“赤瑕宫神瑛使者”、“绛珠草”显系作者杜撰,但“三生石”的故事却有明确的来源。“三生石”并非位于古天竺的“西方灵河岸上”,而是位于“花柳繁华”的杭州。杭州西湖岸边有上、中、下三天竺,有传说从西方飞来的“飞来峰”,《红楼梦》称此地为“西方灵河岸上”是有根据和渊源关系的。“三生石”的故事在很多以西湖为题材的小说中均有记载。署名“古吴墨浪子搜辑”的短篇小说集《西湖佳话》,卷十三记载的“三生石迹”较为详细。《西湖佳话》的作者今已无考,约成书于康熙年间。

据《西湖佳话》记载,西湖岸上的下天竺溪回山静,下天竺有个天竺寺,寺后有一块十分“洁净可爱”的石头,被人称为“三生石”。相传唐朝时,有个法名圆泽的高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倚着这块石头沉思,不言不语,从不厌倦。别人也猜不透他的心思,“有的说他要炼石补天,有的说他要使顽石点头,有的说他要点石成金”。

在“安史之乱”中杀身成仁的虎将李恺,有个儿子李源,“是一个烈性奇男子”。悲痛于父亲战死,拒绝入朝当官,立志出世逍遥。当他游历到西湖天竺寺后,与圆泽和尚同坐在寺后石头上,“语语投机,字字合拍”,就像“两个泥塑木雕的活佛”。那块石头“就像遇着两个知己提拔,”通了灵气一般,“也就烟润起来了”。圆泽和李源“在这石前订了三生之约,”两个人,一块石,“做了三个生死不离的朋友,后人就叫这石为三生石”。

后来两人相伴入蜀游历,在南浦地方,圆泽自知“大数已定”,告诉李源,将托生于此地一农妇为子,相约十三年后,再践“三生之约”。十三年后,李源果然与圆泽再世的牧童相见。于是,已通了灵性的“三生石”便将二人这段故事记录在石上。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将忠贞不渝的“信友”、依违莫逆的“石交”,称为“三生石上旧精魂”。

《红楼梦》套用“三生石”典故,是十分恰当的。一方面,表达了宝黛二人间忠贞不二、生死不渝的爱情;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作者自己是生于“乱世”的“奇男子”;同时,也间接交代了《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花柳繁华”的杭州。

三、冯小青的故事

冯小青的故事在杭州几乎家喻户晓。《小青传》、《疗妒羹》等作品,在明末清初刊刻的《西湖志余》、《西湖佳话》、《西泠恨迹》等小说集中,均有记载。

冯小青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生于维扬,幼年跟随母亲学习“斯文技艺”,得以工诗善画、多才多艺。年十六被“西湖富贵公子”冯云将聘为侧室。冯云将的夫人钱氏悍妒异常,凌虐小青无所不用其极。因为不堪挫辱,小青被迫析居于孤山别墅,终年不得与夫君见面,“一个是画儿中的爱宠,一个是影儿里的情郎”。仅二年时间,十八岁的小青,便在孤苦伶仃中悲惨地死去了。

《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好多地方都是直接从《小青传》套用来的。如对黛玉体态身段的描写,“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与小青完全相同。黛玉小时“癞和尚”说“不可见人”;小青小时也有个“怪尼姑”说“勿令识字”。黛玉爱看“移性情“的书籍,曾经茶饭不思,挑灯夜看《牡丹亭》;小青也爱看情诗情话,曾经物我两忘,踏月静听《还魂记》。黛玉爱潇湘馆“那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小青独居的孤山别墅四面临水,万竹簇拥,也是幽静之处。黛玉经常对镜自怜,“只管呆呆地自看”,“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小青也经常照水絮语,吟出“卿须怜我我怜卿”的诗句,这诗句又直接被《红楼梦》引用为描写黛玉对镜自怜的场面。黛玉在苦风凄雨中孤苦无告地病逝,身边只有一个紫鹃,死前焚稿断情,自云身子干净;小青也是在形影相吊中悲悲切切地病逝,身边只有一个老妪,死前整饰得“容光藻逸”,死后诗稿也遭焚毁。《红楼梦》中对黛玉“判词”的描写,“一个枉自嗟讶,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几乎就是《小青传》原文的翻版。

《红楼梦》借用冯小青的故事,不是机械照搬,而是进行了成功的再加工创造。小青的故事仅止凄楚感人而已,小青与冯生之间并无多少感情可言;而林黛玉的故事不仅比小青的故事催人泪下,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更是感天动地的经典。

四、唐寅葬花的故事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章,极其哀艳感人,那首《葬花词》,写的凄楚断肠,令人不忍终读。细考原典,《红楼梦》这段写得最成功的故事,竟是模仿明代大才子唐寅真实生活中的故事。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为明代著名的风流才子。唐寅确曾干过葬花一类风流雅事。据《六如居士外集》卷二记载:“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母,多种牡丹花,开时,文徵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落花,遣小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这应是《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情节的由来。

《红楼梦》中的《葬花词》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唐寅的《花下酌酒歌》和《一年歌》的原意,有的甚至就是唐寅的原词。《花下酌酒歌》中说,“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来比今年老。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一年歌》中说,“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把唐寅诗的这些句子同《红楼梦》中《葬花词》比较,不难看出因袭的痕迹。

不仅黛玉的葬花词,模仿自唐寅的《花下酌酒歌》,黛玉的《桃花行》,也是模仿的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比较以上句子,也不难看出模仿的痕迹。

《红楼梦》的作者袭用唐寅葬花的故事来刻画书中女主人公,并直接套用这位风流才子的诗句写黛玉诗,说明作者著书时的心境与唐寅葬花时的心境息息相通,唐寅的行为和作品,最能表达《红楼梦》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林四娘的故事

林四娘的故事,是明末清初战乱年代的事情,在康熙朝流传很广。除《红楼梦》的记载外,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的《池北偶谈》和林西仲的《林四娘记》中,都有大同小异的记载。

《聊斋志异》中的林四娘,是青州道台陈宝钥于旅途中夜逢的美丽女鬼,原为衡王的宫嫔,性格十分文弱。二人结成琴瑟之好,林四娘夜夜必至,或谈论音律唱凄咽的曲子,或评判陈公的诗词,过了三年美满的生活。不图三年后,林四娘转生,二人在缠绵凄婉中相别。

《池北偶谈》中的林四娘,却是一个仪从很盛的女鬼,也是衡府宫嫔,夜来和陈宝钥相见,只是借地宴客,不曾有什么儿女之私。这个林四娘不是文弱女子,却是勇武性格,打扮得“蛮髻朱衣,绣半臂,凤嘴靴,腰配双剑。”临别也为陈公赠诗一首,其内容与《聊斋志异》所记大同小异。

林西仲所记的林四娘生前却不是衡府宫嫔,只是一个平民女子。因为父亲下狱,为营救父亲,与表兄同卧处半载而不及于私,父亲出狱后疑而不释,因而投缳自尽,以表清白。此林四娘是个女才子,能够为陈宝钥清理案牍,判冤决狱,观风试士,解决宿欠,使陈公声名大振,但始终与陈公不及于乱。

三个版本的林四娘,共同之处都死于明末,都以女鬼的形象与陈宝钥交往,但处事性格却有迥然不同。《红楼梦》中的林四娘故事,似与《池北偶谈》的版本接近,都是爱武的衡府宫嫔;但又有很大的差别,《红楼梦》的林四娘是在衡王战死后,为报仇在战场上被杀的,而《池北偶谈》的林四娘,却是“不幸早死”的,死因不详,死后“不数年”方才“国破”,所以并未亲赴沙场。

《红楼梦》中的林四娘,借的是衡府宫嫔躯壳,内容却与明末清初战乱中英勇战死的南明永宁王世子妃相同。据清代李岳端所著《春冰室野乘》记载,永宁王世子妃彭氏,奉贤人,生有国色,骁勇多智,力敌万夫。清军攻入江西,永宁王父子皆殉国,彭妃率家丁数十人,进入福建汀州,结义军抗清,自号大将军,攻下闽省十几座城池,“大清兵极畏之”。顺治五年,彭妃为叛将所败,被执不屈,被清军绞杀。其从婢二人,俱有勇力,善骑射,兵败时窜山谷间,兵退后窃妃尸葬之,后不知所终。

如果《红楼梦》中的林四娘故事的原型是彭妃,就足以说明作者的立场了。清初,林四娘的故事可以歌咏,记入书中,但永宁王战死、彭妃抗清的事迹,却是触犯朝廷的故事,无人敢公然写入书中。借林四娘的躯壳,写彭妃事迹,是一种比较巧妙的创作方法。曹雪芹的祖上是皇帝包衣,为大清屡立战功,所以不可能持反清立场,故不会去歌颂这样一个抗清女杰林四娘。

六、《长生殿》的故事

《长生殿》是大文学家洪升,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写就的传奇作品,《长生殿》的文学成就很高,代表着中国古典戏剧的高峰。《长生殿》描写的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史载杨妃多污乱事,洪升作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若一涉秽迹,”“绝不阑入,”所以《长生殿》的主旨情而不淫,与《红楼梦》的“意淫”意境相同。

《红楼梦》创作中并没有直接采用《长生殿》的故事内容,但却明显套用了《长生殿》的故事形式。首先,套用了《长生殿》的“梦幻”结构。《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就是套用《长生殿》的“蓬莱仙境”,“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套用的是“牛、女”大士、真人,“神瑛侍者、绛珠仙子”套用的是“孔升真人、蓬莱仙子”,“十二钗册子”套用的是“历朝宫嫔册”,整个《红楼梦》的故事架构,“幻境”与尘世的对应关系,与《长生殿》基本相同。

其次,《红楼梦》套用了《长生殿》的人物角色和性格。宝玉、黛玉、宝钗的三角恋爱关系与明皇、杨妃、梅妃的爱情关系相同;宝玉和明皇都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情种,黛玉经常为了维护爱情而与宝玉疙疙瘩瘩,杨妃也经常为了保住爱情而与明皇别别扭扭;宝黛间因“诉衷曲”而坚定了爱情,李杨间也是“密誓”后愿生生世世为夫妻;李杨的爱情结局与宝黛同为悲剧,黛玉的“泪尽而逝”与杨妃“婉转马前娥眉死”,同样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李杨从天上爱到人间,又从人间爱到天上;宝黛从幻境爱到红尘,由于《红楼梦》没完,焉知作者会不会让二人再爱到“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再次,《红楼梦》直接套用了《长生殿》的好多故事情节。《红楼梦》隔水呜呜咽咽闻笛与《长生殿》隔墙凄凄清清听萧意境完全相似;《红楼梦》“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与《长生殿》淋漓夜苦谱淋铃曲意境亦复相同;《红楼梦》宝玉梦中被怪物拖下水去,恐惧大喊,被袭人唤醒,《长生殿》明皇也是梦中被夜叉拖下水去,恐惧大喊,被高力士唤醒。对比两部作品,此类明显因袭模仿之处甚多,不一一例举。

《红楼梦》不是那种抄袭模仿的庸劣作品,作者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是极高的,出现这种因袭现象是十分耐人寻味的,除非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同一人,否则不好解释。

七、这些故事的背后

《红楼梦》创作中借用了以上六个方面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作者必须有条件接触并熟悉这些故事,并对这些故事心领神会、心灵相通。如果不具备接触这些故事的条件,或者接触了也不会产生心理共鸣,这个人肯定不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么,这个《红楼梦》的最初作者是谁呢?他应是康熙朝的大文学家洪升。

首先,洪升完全有条件接触这些故事。洪升出生在花柳繁华的杭州,前半生过着非常优裕的纨绔生活,中年时由于“家难”,被迫离开了家庭,在北京过了二十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困苦生活。康熙二十八年,由于“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革去了国子监生籍,彻底断绝了仕进前程。悲愤之下,他跑到京东盘山去“逃禅”,接触了“大荒山”“补天石”的故事。

在京期间,洪升曾拜王渔洋为师,往来密切;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中记载的“林四娘”的故事,师生间很可能一起歌咏过。

康熙三十一年,洪升回到故乡杭州,在孤山筑“稗畦草堂”居住;孤山就是冯小青故事的发生地。洪氏家族的府邸位于葛岭,天竺寺是洪升经常去游玩、谈禅之处,当然会清楚“三生石”的故事。

康熙三十三年,洪升曾专门去了一趟苏州,拜谒桃花坞的唐寅墓,并赋诗四首以志此行,感慨自己和唐寅“后先境地颇相似”,因此更实地体会了唐寅葬花的故事。《长生殿》本身就是洪升自己青年时期的作品,因袭自己的作品,套用《长生殿》故事,为文学创作常情。

其次,洪升完全具备同这些故事产生共鸣的思想基础。洪升自负甚高,自诩补天手,洪家对洪升求取功名期望甚殷,但洪升年轻时无志功名,年长后又因“荒唐”行为被革去功名,终身仕进无望,这正是自比“补天石”,因“娲皇”弃置不用而“自怨自叹”的思想基础。

洪家是东南“望族”,在明朝“赫赫扬扬,已历百年”,洪升的父辈和师长,都有强烈的遗民思想;洪升的父亲,曾因“三藩之乱”的牵连下狱,被发配充军,洪家也因此而彻底败落;洪升自己也有“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这样苍凉的诗作,这应是洪升写林四娘故事,歌颂抗清义女的思想基础。

洪升与妻子黄蕙是表兄妹结亲,婚前长期恋爱相思,婚后却因“家难”过着极为痛苦的生活,终日以泪洗面;洪升有两个美丽聪明的妹妹,却因婚姻不幸,都年纪轻轻地悲惨死去了;洪升终生都强烈思念“冰雪花生艳,云笺玉不如”的妹妹,终生都感激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与自己在困苦中相濡以沫的妻子,这应是洪升借鉴“三生石”故事和冯小青故事的思想基础。

洪升性格狂放不羁,满肚皮不合时宜,一生醉心言情,以诗酒风流自负;在凭吊唐寅墓时,曾写出“不知他日西陵路,谁吊春风柳七郎”的诗句,这应是洪升模仿唐寅葬花故事,写出《葬花词》的思想基础。

以上内容,可以参阅笔者的系列文章:《怀金悼玉诉情种,寂寥伤怀话石头》、《〈红楼梦〉创作背景分析》、《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红楼梦〉文学考证》、《〈红楼梦〉创作过程分析》等。以上文章均见“红楼艺苑”网站“学术研究”栏目。

2003年8月于长春

=======================================

THE END
0.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气贯长虹 精选回答 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时的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https://edu.iask.sina.com.cn/jy/3od6XJmYFu5.html
1.梦幻西游三维版科举乡试怎么考科举乡试答案大全72.历史上着名的胡蓝之狱发生在哪个朝代? 明 73.廉颇与蔺相如? 王翦与王贲 74.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 顺治 75.清代曹雪芹所着的小说《红楼梦》最初时命名为? 《石头记》 76.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司母戊鼎 77.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是? https://m.18183.com/mhxysd/201911/2476762.html
2.红楼梦讲述的是哪一个朝代的故事?“敬”有恭敬之意,有慎重之意,还有警惕、戒备之意。儒家强调要“执小敬”、“行笃敬”,就是要人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因此,“敬”也就成为成就“君子”道德人格的重要手段。但儒家讲“敬”,并非死板而失去活泼之气,而是基于上述观点。下列说法对“敬”的理解有误的一项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280c65ce344ba5af888449d5da18cf.html?fm=bdbds050b8e5cac235542b74acf7f29fa5214
3.「《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讲的是什么故事?」《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讲的是什么故事?分享你的真实观点和经验 发布答案0个回答 无为县中医院 03-27 07:10 关注 红楼梦是哪个朝代?原著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从小说的细节以及红学专家的推断有以下两种可能:说法一:明朝末年书中唯一给的“提示”就是“末世”这两个字,书中交代故事发生扎起一个末https://www.daojia.com/wen/q_645553/
4.著名作家二月河于今日病逝于北京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民族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 问:您创作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大历史小说,广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些历史人物作为创作题材? 二月河:1982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到,康熙对我们中国历史贡献很大,但是到现在没有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我脑子https://www.dzwww.com/2018/eyhbs/
5.《赠汪伦》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仿佛山泉总要流经秀谷——刚上三年级,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触角探进古典文学的广袤空间:方思佩、夏璇读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周楠、江嘉辉、晋申诸男生比赛似地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少儿版);汇报课上,沈冠楠声情并茂的《爱莲说》,震住了全班,令一帮要强的小家伙大受刺激!孙添http://www.unjs.com/jiaoan/qita/20200125080810_2280136.html
6.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三篇】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4.布局已然铺就,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https://www.51test.net/show/8572865.html
7.红楼梦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红楼梦说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1、红楼梦是虚构的,没有朝代。2、《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https://edu.iask.sina.com.cn/jy/3v7fMpcrsVZ.html
8.《红楼梦》第一个和贾宝玉发生性关系的不是袭人,是英年早逝的她说起我国的经典名著,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红楼梦》,这本书不仅被很多读者喜欢,还被拍成了很多版的电视剧。大部分都喜欢看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薛宝钗三人的情感纠葛,但是还有很多遍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都非常耐人寻味。有看过的读者说在《红楼梦》中第一个和贾宝玉发生性关系的不是他的大丫鬟袭人,而是英年早逝的她https://www.163.com/dy/article/E64V048T05341HUP.html
9.红楼梦第八回内容概括讲是哪个朝代的故事《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为百科全书 《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是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真正经历过他写的这些事情的,人家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有本而来”,并非胡乱臆造,所以让读的人感觉特别真实可信。 例如:黛玉在贾府吃的第一顿饭,贾母让黛玉坐左手边的上座,这是除贾母以外最尊贵的一个位子,所以黛玉一开始谦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35031.html
10.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文中,作者很希望自己专心致志而成的“大作”能得到全家人的赞赏,在妈妈评价是“多么栩栩如生的画”后,小作者盼望爸爸表扬的心情尤为激烈,然而最终得到的却是“我没有见过这https://www.gwyoo.com/haowen/40905.html
11.反省的名言积累(100句论语名句,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解析)人生没有障碍。高山有路,深水有船。事情发生了不要慌,也不要自己吓自己。慢慢来,总会找到出路的/p> 29.《红楼梦/p> 万两黄金易得,知音难寻/p> 朋友很难找,但是得到了就要珍惜。朋友之间也有相处的技巧。不要太近,太近容易惹事,不要太远,太远容易误认自己/p> https://www.1566.cn/mymj/24885.html
12.“稻香村”为何“杏帘在望”——《红楼梦》女子诗社故事取材蕉园诗社铁诗社祭酒,寡妇大嫂子,柴门,稻香村,杏花村,杏帘在望,集中在《红楼梦》书中女子诗社社长李纨这个人物身上的所有文学要素,都出现在了蕉园诗社祭酒、寡妇大嫂子柴静仪身上,这既是大观园园林刻画取材于杭州西溪的铁证,也是大观园诗社故事人物创作取材于蕉园诗社的铁证。蕉园诗社是清初顺康年间发生的真实故事,蕉园姐妹生活吟咏的地点就在杭州西溪,这从时间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93fc720102yx5s.html
13.大学生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范文(精选25篇)大学生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范文(精选2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红楼梦读后感3000字 1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https://3g.yjbys.com/dushubiji/857187.html
14.一通百通读红楼(二十九):风月宝签&“罗拉快跑”(红楼梦)剧评东京才有爱情故事,加沙那地方有爱情吗?女:嗨,愁人!生下孩子怎么养?舍本逐末,如此恢宏巨著居然被这些“朗读者”看歪了!我还是听您的淫批吧!关键是《罗拉快跑》跟红楼梦有啥关联?先看第一段:宝玉道:“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他倒碗茶来我喝,就撂过手。”秦钟道:“这又奇了,你叫他倒去,还怕他不倒?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828418/
15.红楼梦故事地点最早提出《红楼梦》的地点问题,是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辨》中,他倾向于书中所写的事情发生在北京,但也并未表示确定。 1924年4月,《红楼梦辨》由亚东图书馆出版一年之后,刘大杰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商榷文章:《红楼梦的地点问题》,提出《红楼梦》的地点在陕西长安。 这一观点遭到李玄伯的反对,李玄伯随即撰写https://www.douban.com/note/481943688/
16.红楼梦人物介绍及故事(精选18篇)【导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人物介绍及故事(共1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红楼梦人物介绍及故事 1、宝玉摔玉 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冥冥中说自己曾见过这个林妹妹。然后走近林黛玉挨着她坐下来聊天,具体聊些上学读书识字的事情。之后问到林黛玉出生的时候是否有玉。当时林黛玉出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35798.html
17.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宝玉挨打,选自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礼记·月令》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意思是,五月是日照时间最长的时节,阳极于上,阴生于下,阴阳交争,死生较量,君子一定要清心寡欲、戒骄戒躁、远离声色https://www.cssn.cn/ztzl/ztzl_skwzg/ggfy/jyyj/shsj/202306/t20230605_5642643.shtml
18.1月25日《红楼梦》里的大丫头周思源幸亏是当时别人都抓住她,把她剪子夺下来。要不然,更不得了,就是她是誓死不从。这个地方都看出她黄金般的品格,不仅是像金子那样高贵、美丽,而且像黄金那样不容易被腐蚀。 我们通过鸳鸯这个形象,还可以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曹雪芹在《红楼梦》当中,他刻画人物的时候,他常常是一组一组地对比着写的。那么在“鸳鸯抗https://www.cntv.cn/program/bjjt/20050127/101421.shtml
1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木心说(《临江仙•柳絮》)这是《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在柳絮诗会上写的词。该词在诗会上②___,姐妹们无不赞叹。薛宝钗认为,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她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③___。 风飏柳絮,悠然起舞,即使深处低谷,也要向往远方。薛宝钗等人其实已经隐约意识到了众人极力拒绝承认的贾府已经https://www.jyeoo.com/shiti/79dc5310-153c-4215-95b8-654c257c2749
20.佳句荟萃:这77本书里万马奔腾的狂风,让人瞬间不寒而栗——[画集]竹久梦二《梦二画集·秋之卷》 大家的牧场都一样,都给风沙吹走了。 ——[生态纪实]蒂莫西·伊根《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 事情漫无声息地发生了,他一身骨架子在屋外过道上啪嗒啪嗒地响着,却不现身。我们听到了声响,却以为那是风吹着逐渐颓坏的房子。 https://www.douban.com/note/82259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