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作者简介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用来形容曹雪芹,再适合不过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简介,供大家参考。

曹雪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名,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画像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远离官场,无视权贵,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在他生前,《红楼梦》没能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其中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春年少的女子,作品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史湘云作为众芳中的一员,被喻为海棠的象征,她有着林黛玉的聪颖和真挚,却没有她的忧郁和褊狭;她有着薛宝钗的才思和醇厚,却不像她那样冷漠和矫情;她有王熙凤的泼辣和爽利,却没有她的残忍和贪婪,她是一个内外兼修的美女。

一、貌美

湘云因其姿容潇洒、高雅脱俗深得众人喜爱。《红楼梦》中并无对史湘云相貌的正面描摹,但是却从侧面写她和宝玉面貌仿佛。三十一回中宝钗提到:他在这里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他站在那椅子后边,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宝玉,你过来,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宝玉的面貌书中是描写过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曹雪芹描写的宝玉的外貌,真可谓美极,湘云和他相像,女儿的俊秀之外,也兼有男儿的俊朗。

二、才情美

湘云才思敏捷,是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她热衷于创办诗社,在诗歌评论中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群芳宴史湘云掣得海棠花签,签上的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这是苏轼咏海棠的名句。吟咏白海棠,史湘云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竟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被评为压卷之作。大观园的'最后一次诗会,她的柳絮词,写得妩媚清鲜,黛玉看后笑道:好得很,又新鲜,又有趣儿。湘云诗兴到来时,热情洋溢,忘乎所以,被谑称为诗疯子。芦雪庵联诗,她一边是忙忙的吃菜,句如连珠,诗如泉涌,力战黛玉、宝钗、宝琴三杰。林黛玉是大观园中公认的最有诗人气度和才赋的少女了,作者写她多次赞赏湘云的诗,可见湘云的诗才的确是出众的。此外,第三十一回,湘云与丫环翠缕拾金麒麟论阴阳,与翠缕的一问一答中,可能看出:湘云较之宝钗,黛玉才华出众,学识渊博,懂得周易之理,阴阳学说,诸子百家无所不知。兼有宝钗的才思,又有着黛玉的聪慧、少女的活力。

三、率真美

第一、她的笑。读过《红楼梦》的人,恐怕都不会忘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的出场,无独有偶,湘云的出场也是先声夺人的,她是和着笑声出场的。湘云是大观园女儿国里笑得最多一个少女,她常是大说大笑,拍手笑,拿手帕子捂着嘴呵呵的笑,有时笑得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甚至笑得连人带椅子歪倒了,她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活跃起来,就有了欢声笑语。

第二、她的说。这不是赞她说的妙,而是讲她说的直,快人快语。而最能说明她心直口快的事,发生在薛宝钗生日看完戏后,当大家猜出戏中小旦活像黛玉,都不敢说时,湘云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脂砚斋评湘云事无不可对人言,可见口快口直是湘云豪爽性格的另一突出表现。史湘云的真率爽直,不只是说笑,在实际行动中也有不少表现。《红楼梦》前80回,写了史湘云两次酣眠,一次酣眠芍药茵,醉后睡姿优美动人;一次酣眠桃花被,睡得痴酣而无所顾忌。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看似平淡无奇,却把湘云豪放爽直的独特之美,通过生机盎然的意境,色彩协调的画面,动人心魄的人物仪态,表现得令人陶醉、神往。

第三、为人、为事。她很少或者说根本不会为自己打算什么,争取什么。即使后来劝说宝玉读书,遭到宝玉的责备之后,她以后再也没说过类似的话。并且对宝玉一如既往,毫无芥蒂。她就是这样一个胸无心机,不用心机的姑娘。湘云没有林黛玉的尖酸小性儿,也没有薛宝钗的世故精明。她是个直来直去,有话明讲,从不因口舌龃龉而耿耿于怀的爽快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史湘云与奴婢之间特别亲密的关系,无论对平儿、袭人或者香菱、翠缕,她都一视同仁,从来不拿小姐的款。湘云思想性格不与封建传统一致的一面,是她人品美的体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史湘云的身世是凄凄切切的,但她没有黛玉的自卑心理,也不像黛玉那样自怨自艾,悲天悯人,用眼泪和叹息来折磨自己,她总是以乐观、旷达、宽宏量忘却自己的不幸和不快,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她那豪情率真的可爱性格,更没有扼杀她生活的热情和活力。爱说爱笑,敢作敢为,率真和豪爽,这是史湘云性格难能可贵的一点。

总之,人品美、才情美、性格美表现在独具特色的湘云身上,正是二百年来绝大多数读者深深喜爱、热烈赞叹这一艺术形象的主要原因。

THE END
0.张黎明:《红楼梦》的作者究竟会是谁呢?(上)《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是文学史教材中权威的说法,同时也是当今绝大多数读者习惯性的看法,大约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说法有问题。近年来,随着红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质疑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有人提出该书的作者另有其人。据网络上流传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研究者在曹雪芹之外提出的作者,累计已有六十多人[1]。 对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VQIURH40521GV5Q.html
1.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简介。曹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13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https://www.jianshu.com/p/bb577d257cfe
2.红楼梦作者简介当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时,我接受不了林黛玉的哭哭啼啼、贾宝玉的女孩子脸、王熙凤的贪得无厌。直到我搞清楚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我才开始了学会欣赏它,开始分析里面人物的特点,开始感觉林黛玉的忧愁是美的,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简介作文 一天妈妈给我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http://www.unjs.com/h/b/27439.html
3.红楼梦作者的简介非短一点不可!嗯.限220字以内!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b711462df5193d146d92bff0db53725.html
4.《红楼梦》作者简介《红楼梦》作者简介2011-12-27 小编: admin 在20世纪初,“红楼梦原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但大多数学者取得了共识——《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撰写和高鹗续全的。 曹雪芹 曹雪芹,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沾(音同“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河北https://zw.chazidian.com/mip/zuowensucai13228/
5.醉读红楼《红楼梦》的作者之谜可见,“壬午除夕”这个时间节点,既不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后代曹霑曹雪芹的去世时间,也不是《红楼梦》的真实作者爱新觉罗·永琪的去世时间,而是永琪写下“林黛玉泪尽而亡”的时间。 其实,关于《红楼梦》的作者身份,批书人在脂批中已经再三进行了强调。 【戚回后】将可卿之病将死作幻情一劫,又将贾瑞之遇唐突作幻情https://www.jianshu.com/p/207fce90d689
6.红楼梦作者简介资料(红楼梦作者简介)红楼梦作者简介资料(红楼梦作者简介) 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 2、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3、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相关资料图) 4、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 5、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http://news.xunjk.com/news/xyxw/2023/0815/618434.html
7.《红楼梦》作者的详细介绍~曹雪芹的简介~曹雪芹的简介~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 解析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0baad623efcc1fc7754d1db1bf5f2a53.html
8.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简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简介2022-06-26 曹雪芹的《红楼梦》阅读笔记【3篇】 阅读笔记是指在阅读时为了记录阅读经验或整理课文精彩部分而做的笔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曹雪芹的《红楼梦》阅读笔记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曹雪芹的《红楼梦》阅 [阅读本文]2025-06-11 校园安全主题方案手稿(合集九篇) 手稿是汉语词语http://www.db51888.cn/k/hongloumengzuozhecaoxueqinjianjie/
9.当前对《红楼梦》的错误解读五花八门作者简介 唐宇红,山西黎城人,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文秘专业,业余时间喜欢研读 《红楼梦》,多次在士君读书会、大唐诗社、山西大学、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等场所作专题讲座,多篇研红文章发表于 《黄河》杂志、 《山西日报》 《山西市场导报》,并著有《我眼中的红楼梦》一书。 http://www.sxgrw.com/2024/03/15/9973231.html
10.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那么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楼梦的作者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https://www.xuexila.com/lishi/bk/shuji/7523.html
11.红楼梦作者简介红楼梦主要内容(《红楼梦》作者的简介)本文解答了关于《红楼梦作者简介红楼梦主要内容》相关内容,同时关于1、红楼梦作者简介及主要内容,2、《红楼梦》作者简介内容,3、红楼梦的作者内容简介,4、红楼梦作者简历和主要内容,5、《红楼梦》作者的简介,的相关问答本篇文章福途教育网小编也整理了进来,希望对您有帮助。 http://www.designclub.com.cn/219306.html
12.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背景是什么《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http://www.chusan.com/zhongkao/240212.html
13.红楼梦曹雪芹蒙恩还玉阙第一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第一百十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第一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第一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作者没有其 https://www.zggdwx.com/honglou.html
14.杨明星、赵玉倩:“政治等效+”框架下中国特色外交隐喻翻译策略习近平借用《红楼梦》典故“金玉良缘”隐喻中智两国亲密友好的外交关系。还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等中国外交话语高频词,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隐喻对外关系、传递外交理念的法宝。 (二)隐喻类别https://www5.zzu.edu.cn/cdd/info/1066/1442.htm
15.《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介绍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汉人。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https://mip.ruiwen.com/wenxue/hongloumeng/465536.html
16.《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文史(一)胡适经过“考证”,认定《红楼梦》的作者是北京西山“曹雪芹”,这既缺乏依据,又违背常理。 其一,《红楼梦》中描述的人物有五百多个,个个都是“假语村言”,没有一个是真姓实名,“曹雪芹”也不例外。此人虽然只在首尾两回中一闪而过,但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红楼梦》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21/0223/c419387-32034820.html
17.也谈《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否都是曹雪芹所写,向来学界就聚讼不已,莫衷一是。最近傅承洲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也说〈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从钗黛结局谈起》一文(《光明日报》2022年8月8日),主要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分析,得出作者都是曹雪芹的结论。笔者读后觉得还是缺乏说服力,因此就傅文献一愚之见。 https://www.cnr.cn/ent/yds/20221031/t20221031_5260465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