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

人间最美的是自然,山色渐青,水如篮染,姹紫嫣红,橙黄橘绿,光影色形皆美,文字如何能超越具像时空,兼得音律美术之趣去描绘这些美?美,无处不在,展示着生命的喜悦,去爱吧,你会幸福的!看看古典版画插图,欣赏通花雕栏之意趣、落叶飘零之悲秋、假山环抱之寻踪、明清家具之美人靠、服饰刺绣之精美,揣测美人儿如何并头莲瓣簪儿,每日门儿倚遍,眼儿望穿,如何在琵琶弦上低吟浅诵地唱“棉搭絮”与“山坡羊”;又或者品茶,品的是一种孤寂的“禅”之美,是否会留意茶布敷是牡丹唐草纹样还是青海波纹样?梦太深,不知霰霜至;东洋松尾芭蕉的“无人见之春兮,镜中的梅”于俳句来说具极致的美;而西方则以欣赏歌剧为美的传统,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又怎少得了威尔第的《茶花女》?薇奥莱塔,一袭蓬裙,艳绝巴黎;一束茶花,惊动世界。黄土漫漫掩泪痕,烟波渺渺隐佳人,茶花飘零逐水去,歌剧留芳撼人深。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会带来极致的美学体验。究其本质,美与思想是艺术的方向。

▲ 安吉拉·乔治乌/拉蒙·法尔加斯/洛林·马泽尔

茶花:“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她带的茶花是白的,而另外五天她带的茶花是红的,谁也摸不透茶花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香闺:各种各样的珍宝在桌子上闪闪发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上千件小玩意儿是梳妆打扮的必备之物,而且没有一件不是用黄金或者白银制成。所有这些雕刻精湛的用具上都刻着各种不同的人名开头字母和五花八门的纹章标志。

出行散步:一辆由两匹栗色骏马驾着的蓝色小四轮轿式马车出行,习惯在郊外的布洛涅树林,在那里下车,漫步一小时。

剧院:每逢首场演出,玛格丽特总是必到。每天晚上,她都是在剧场或舞场里度过。她随身总带着三件东西:一付望远镜、一袋蜜饯和一束茶花,而且总是放在底层包厢的前栏上。

涉猎的书籍:玛格丽特的书房里摆满了诸如拉伯雷、莫里哀、卢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拉马丁、缪塞以及塞万提斯、拜伦、司各特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被18世纪法国普列沃神父浪漫主义小说《曼侬》与改编的同名芭蕾舞剧影响着,玛格丽特仿佛在曼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暗下决心,不能让自己的命运如曼侬一般。

爱情:从她的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

威尔第作为19世纪创意的艺术家活跃的时间很长,长达56年艺术生命,长寿而多产。20世纪现代画派的毕加索才可以与之相比。当年,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这部小仲马著名小说为剧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很显然,头簪茶花的玛格丽特身世命运把他撼动了,他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茶花女玛格丽特改名为薇奥莱塔,阿尔芒变身为阿尔弗莱德,并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很显然是由于他有相似的经历,所见皆花,所思唯月,融入对茶花女的同情,谱写成歌剧杰作。《茶花女》相比威尔第其他歌剧作品,是比较本土化的一个,而且不涉及历史。歌剧看什么?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注重人声的表现,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歌手的演唱上,乐队退后,观众掏钱来是听这个的,他们不太在乎乐队的表现,所谓美声时代也,有时候乐队仅剩一点拨弦声,甚至到男女主角声音激烈抗衡之处,乐队完全不出声。一部《茶花女》就让你对歌剧有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可以感受咏叹调、宣叙调等歌唱的艺术表现,感受歌声的美好!精华唱段如中国昆剧《牡丹亭》那样多出现在上折,《茶花女》第一幕就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一开场就是一首重要的重唱《饮酒歌》,阿尔弗莱德来了,爱情之火在燃烧,他要主动出击赢取美人芳心。《饮酒歌》是一首三拍子的华尔兹,大调,六度大跳的旋律,描绘出舞会上热闹、欢快的情景,暗示着某种渴望。1900年威尔第87岁高龄,在大酒店点菜的清单是这样的:米饭、肝、蛋黄奶油酸辣酱鳟鱼、小牛肉、牛尾、布鲁塞尔甘蓝、烤鸡沙拉、各式法式蛋糕。他对食物的热爱绝不亚于对歌剧和对生活的热爱,意大利人跟苦苦思索拷问苍天的德奥人不同,他们喜爱新鲜的食材,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意籍作曲家无一不是美食家,意大利歌剧折射着感官享乐的历史与社会现实。

接下来,阿尔弗莱德走向前,向仰慕已久的薇奥莱塔表白,唱起咏叹调《美丽的一天》(Un Di Felice),舒缓的三拍子节奏,大部分是大调式,穿插一点点小调式。1982年多明戈版阿尔弗莱德真挚的表白,爱情多美啊!眼看薇奥莱塔就快被感动,但她又表现出意绪难平不可捉摸的心思,像墙头草那样飘忽不定,事实上她没那么容易被征服。这段男声唱段有节奏明显变慢之处,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表现手法,称为“弹性速度”(Tempo Rubato),灵活运用自由节奏和变幻无常的速度是浪漫派表达音乐情感的一种方式,用变化的“弹性速度”慢下来,抒情地表达,再提速跟上原来的节奏。待唱到“Mystery”这个词时转入了小调,这里速度变慢了,这时,薇奥莱塔要加入唱了,她的声音会怎样?她跟阿尔弗莱德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她的音乐更快,更明亮,音区更高,出现很多顿音、跳进,作曲家以此手法,用音乐塑造她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轻佻和风骚形象,她一点也不想要阿尔弗莱德所说的“不可思议的爱”,这是威尔第擅长的。最后谁的音乐引导谁?阿尔弗莱德的音调升了,维奥莱塔的音乐慢了,她跟随他的声音,阿尔弗莱德的音乐在意志的较量中获胜,爱感动了她。

继而进入到重要的场景,模式是:咏叹调—宣叙调—快速咏叹调,主角退场。

咏叹调:“啊,也许,他就是我要寻的那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咏叹调重在旋律上,旋律攀升到最高音,并且它是小调式的,明媚艳丽又不失细腻。卡巴耶柔美的弱音表现内心矛盾与挣扎最迷人。

宣叙调:继续深入就到了薇奥莱塔自言自语般的宣叙调,她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想想我的处境,自甘堕落,孤身一人在巴黎,疯了,疯了,痴心妄想,可怜的女人,孤独地被遗弃在这个叫做巴黎的奢靡的沙漠,我还能期待什么?我该怎么办?我该及时行乐。”这种宣叙调跟17、18世纪枯燥单调讲述事情的宣叙调不同,以前给它伴奏的通常是单一乐器,而19世纪的宣叙调,由庞大的管弦乐队做伴奏了,是为“伴奏宣叙调”。当唱到“Gioire”这个词时音乐很欢快,弦乐部分有很多震音。这段尤其喜欢安娜·莫芙的戏剧性演绎,痛苦与哀愁美得无与伦比!

快速咏叹调:歌剧特有的卡巴列塔,出现在场末,让主角做强有力的展示,慷慨激昂地高歌一番,然后满腔热情地退下舞台,这是主角退场的一种惯例。“及时行乐”卡巴列塔,几乎所有女高音都唱过,薇奥莱塔发誓要“永远自由”,却屈服于阿尔弗莱德的爱情,薇奥莱塔原本已淡薄的心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弗莱德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歌剧演员需要什么样的声音?高低音一致,始终如一,声音平滑过渡音区,音色丰富,强大清晰。看音乐剧《剧院魅影》时,我无法把那种相对较“扁”的声音跟歌剧美声相比,音乐剧的声音要经过后台扩音设备同步收集,再清晰地在传送到观众席位,即使在剧院最后一排仍能听到针尖掉地那样清晰的声音,但这种声音对热爱美声的不是诱惑,真正的歌剧美声是不使用扩音设备,响彻云霄的。

男高音:《茶花女》对男高音的真正挑战在第二幕,情场失意赌场得意的阿尔弗莱德发誓要清洗他家族的罪孽,洗脱耻辱,此时阿尔弗莱德的咏叹调是一首卡巴列塔,他这样唱“我要把罪名洗清”,他要以一个很高的高音C结束,很多男高音或许做降音处理了。我们听听多明戈与帕瓦罗蒂对这段的演绎,多明戈早年是男中音,不懈的努力后成了雄霸乐坛的男高音,他才华横溢,有时候唱了一下午歌剧,晚上又要指挥乐队,他在这个高音C上坚持了4秒;而帕瓦罗蒂则强大而优美地唱着,稳稳地在高音C上漂亮地坚持了11秒,让人热血沸腾。

女高音:薇奥莱塔角色糅合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所具备的音色与音区,女高音需具备完美的声音驾驭能力,既要绝代美貌又要忧伤带希望地演绎,有时病恹恹还得斜躺着各种姿势唱,如何保持音质?炫技完还得如何优雅地死,引得观众泪沾衣襟,实际上找到这样完美的女高音太难了,可见茶花女角色的难度。第一幕有大量的花腔与特别高的音,薇奥莱塔需要有花腔女高音的华丽和戏剧女高音的力量。花腔女高音是音域最高的类型,音色明亮而清晰。戏剧女高音需要超大的嗓门,强力又清晰的颤音。第二幕她与阿尔弗莱德来到巴黎郊外过一段美好的生活,清新自然的地方,自然用的是朴实的抒情唱法,抒情女高音嗓音甜美而圆润。优秀的女高音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控制声音的能力,比如弗莱明她好像能稳住一个音,然后任意操纵它,让它变慢,或者飞奔,也许她的嗓音不是最洪亮的,也不是音色最丰富的,但她控制声音的能力相当强;而1980年的萨瑟兰在所有音域上都非常清晰有力。

1853年在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首演时,因男女主角表现不佳,惨遭失败,观众面对着魁伟壮硕的薇奥莱塔,简直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受尽肺结核折磨的茶花女的生命只剩下几个小时了。第三幕表现的是薇奥莱塔弥留之际,气若游丝的弱音又不能被乐队压住,可见多么考验歌剧演员的功底与技巧。面对首演失败这样的结果,威尔第只说了一句话:“时间会证明这次的失败究竟是主演的错还是我的错。”两年后,歌剧《茶花女》换了主角再次上演,随即轰动,至今已经是最常被演出的歌剧之一。

▲ 歌剧《茶花女》海报——照片中人据说为小仲马的情人,茶花女的原型玛丽·杜普莱西

喜欢绘画的,也许会对精美的“新艺术运动”作品感兴趣,少不了会关注来自捷克波西米亚艺术家阿尔丰斯·慕夏的海报。雅丽的色彩,柔美的线条、漂亮的人物脸庞和繁茂缠绕的花草,蕴藏着升华人性的精神意趣,浪漫、天然、毫无困蹇,精美无比。因他偶然为当红女星莎拉·伯恩哈特画剧场海报,使其一夜跻身巴黎的艺术名流,名噪一时,当时有成千上万的石板印刷海报跟风而来,一时洛阳纸贵。让我们欣赏慕夏1896年为《茶花女》设计的海报,赏心悦目!

身不由己的严蕊淡淡吟唱着“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苏小小凄清的写下“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流落风尘有绮丽倾心相陪的,也有沉百宝箱的刚烈决绝,李香君、董小苑、寇白门、柳如是……你们今何在?一颦一笑,临河倚窗的丽影曾让多少人迷醉,香艳浓情也抹上几许诗情画意。茶花女留传下来的画像确实漂亮,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写道,“玛格丽特有一幅她自己的画像,是维达尔的杰作,也唯有他的画笔才能把玛格丽特画得如此惟妙惟肖。”春愁一段来无影,秋水文章不染尘,忧伤以终老,心碎的不止小仲马,还有多情的李斯特,为此写下极富幻想色彩的杰作《死之舞》;而远在英格兰的狄更斯这样评论名噪一时的茶花女:“你会觉得她的过世好比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如同圣女贞德的死亡。”

1845年的巴黎,正是浪漫主义巅峰时期,巴黎是流动的盛宴,声色犬马,夜夜笙歌,满眼是踏着细碎轻盈的蹁跹舞步与拜倒在石榴裙之下的耳鬓厮磨,明媚艳丽中暗藏着烦恼忧伤。巴黎纷乱的觥筹交错中掩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与思想解放的新启蒙,浪漫主义时期最美的歌声在那里撩拨心弦。一簇簇艳丽的茶花如浪波盛开,开花一尺盈,花残落尽不忍睹,明艳美丽终究抵不过命运的作弄。于此,茶花女生命稍纵即逝,是否也会颇感尘世之美何其短暂,外在之美如波修斯在《哲学之慰藉》中所说,其“倏忽而逝,速于春芳之消歇”。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幸威尔第以音乐方式描摹这个世界,为我们留下唱尽爱恨情仇的《茶花女》。

THE END
0.《茶花女》背后的真实故事《茶花女》是举世闻名的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此书完成于1847年,出版于1848年。 《茶花女》出版那年,小仲马刚好24岁。 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能在极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部传世之作,背后一定有他的故事和原因。 小仲马的父亲是被后世称为大仲马的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亚历山大·仲马https://www.jianshu.com/p/9326b2552956
1.NO.78《茶花女》法国小仲马小仲马的《茶花女》之所以流传下来,成为经典作品,自有它许多令人赞誉的过人之处,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在作者的灵魂深处有一个信仰:厚爱别人,自会得到别人的宽恕。一部优秀作品的最高境界是让读者从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令人欣喜的是,《茶花女》做到了。 https://www.jianshu.com/p/3fb04b6142ae
2.永远的经典No1《歌剧茶花女》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家皮亚维谱于1853年,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而成,它已成为世界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上最美的歌剧,百余年来盛演不衰。 故事梗概:女主人公薇奥莱塔,是个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妓。在豪华的交际生活中,她与一位名叫阿尔费雷多的青年一见https://www.meipian.cn/54y76r8n
3.《茶花女》为爱奋不顾身的交际花|爱情|成全|小仲马|杜瓦尔|阿尔芒《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了交际花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之间的爱情故事。 玛格丽特虽是一位为爱奋不顾身的痴女,却也是巴黎风月场所无人不晓的交际花。在这场不对等的恋爱关系中,玛格丽特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换来了误解和侮辱。 小仲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茶花女的故事,也通过玛格丽特的故事想要告诉https://www.163.com/dy/article/I9F1II050553SPV0.html
4.《茶花女》:威尔第的浪漫主义,一个交际花为爱牺牲的感人故事|爱情|《茶花女》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它于1853年在威尼斯首演,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40年巴黎的爱情悲剧。 主人公维奥莱塔是一位美丽而放荡的交际花,她与一个年轻的作家阿尔弗雷多相爱,但因为他的父亲反对,她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幸福,最终死于肺痨。这部歌剧不仅展现了维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VSROIN05562LHN.html
5.茶花女与小仲马之谜(豆瓣)内容简介· ··· 《茶花女與小仲馬之謎》,isbn:7505917765,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8月版,定價5.4元。其後有同社(只是名稱變爲“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9月2印本,封面圖案與1版一樣,只是圖案背景有變化,定價15.6元。 茶花女与小仲马之谜的创作者· ··· 董纯译者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92907/
6.法国小仲马:《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茶花女》目录 第01节 第02节 第03节 http://t.icesmall.cn/wapbookDir/2/287/0.html
7.小仲马《茶花女》阅读心得感受2022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同时我们也看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法国上流社会的真正嘴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仲马《茶花女》阅读心得感受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仲马《茶花女》阅读心得感受1 茶花女每晚都要到花店里订购一束茶花,因此而得名。茶花女身世悲惨,叫人又羡慕又怜惜。 https://www.xuexila.com/fwn/xindetihuidushu/c1221522.html
8.茶花女十二小仲马AlexandreDumas最新章节免费小说茶花女 十二书名: 茶花女 作者: 小仲马 Alexandre Dumas 本章字数: 4502 更新时间: 清晨五点钟,微弱的晨光透过窗帘照射进来,玛格丽特对我说: “很抱歉,我要赶您走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公爵每天早上都要来;他来的时候,别人会对他说我还在睡觉,他可能一直要等到我醒来。” 我把玛格丽特的头捧在手里,她那https://www.qimao.com/shuku/101086-19/
9.世界名著《茶花女》简介世界名著《茶花女》简介 《茶花女》作者:小仲马,全名为亚历山大·仲马,(1824-1895)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1824年小仲马生于法国巴黎,其母是一位女裁缝,名为Marie-Catherine Labay。 大仲马成名后,混迹于上流社会,完全抛弃他们母子,直到小仲马七岁才相认。1847年Marie病逝于巴黎,小仲马悲痛万分,https://www.jianshu.com/p/80d42ce73cb6
10.《茶花女》:小仲马笔下的爱情故事,你会喜欢这本书吗?现实生活中父亲的爱情就像作品《茶花女》中的阿尔芒一样,充满着悲伤,而母亲也是只身一人,自己与母亲相依为命,但后来由于父亲争夺抚养权,被迫与母亲分开。 这样的生活背景给小仲马写下《茶花女》提供了强烈的题材支持。 可无论是怎样的看待监督,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着实让人为之触动。但是《茶花女》讲的又不仅仅https://www.jianshu.com/p/ed9a5c968365
11.《茶花女》大家好,我是来自沐石河中心学校八年一班的王莹。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小仲马的《茶花女》,亚历山大·小仲马,法国著名文学作家https://www.meipian.cn/150z8wle
12.《茶花女》作者小仲马逝世123周年纪念:斯人虽已去,爱情永流传法国不仅在建筑上造诣很深,令全世界人们向往,法国的文化也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比如我们熟知的经典文学作家雨果、罗曼罗兰、小仲马等都出生在17世纪古典文学辉煌时期的法国,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和《悲惨世界》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https://www.163.com/dy/article/E1MQ6TPK0518TRE0.html
13.小仲马的《茶花女》:谢绝考验的人性《茶花女》作为让小仲马蜚声世界的巨著,成为中国清末民初第一本从西方引进的文学作品(即《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因翻译这部作品,从此踏入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先河。《茶花女》这部小说在我国的声望很高,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做得好。宣传真的很重要,很多质量非常不错的小说因为宣传不多,反而没有质量不如它的小说名头响。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77182854/
14.茶花女小仲马在线阅读小仲马在《茶花女》里,以细腻的笔触、深情的语言,抒写了作为一个人的妓女的思想和感情,希望和绝望。 书中写巴黎名妓玛格丽特被并不富裕的阿尔芒诚挚的爱情所征服,双双坠入情网,正当这对热恋中的情人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时,阿尔芒的父亲暗中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真相,认为玛格丽特有意抛弃他,便不择手段,https://www.99csw.com/book/2083/index.htm
15.茶花女(法)亚历山大·小仲马.pdf文档全文预览茶花女 (法)亚历山大·小仲马.pdf 227页内容提供方:☎️☎️☎️➕微信msm2586 大小:2.95 MB 字数:约31.71万字 发布时间:2019-01-19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8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119/7030060162002002.shtm
16.茶花女(豆瓣)又名:威尔第 歌剧《茶花女》 / 1994年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现场演出 IMDb:tt0253836 豆瓣评分 9.0 1439人评价 5星 59.5% 4星 32.3% 3星 7.0% 2星 0.7% 1星 0.6% 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 茶花女的剧情简介· ···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巴黎,维奥莱塔是当时的一代名妓,一次偶然中,她同名叫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43649/
17.《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video播放 00:00 09:14 09:14 #花式刷片挑战#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了交际花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玛格丽特虽是一位为爱奋不顾身的痴女,却也是巴黎风月场所无人不晓的交际花。 ​展开 青扬电影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485280584/m1be285148033018zs1
18.《茶花女——饮酒歌》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知道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但大仲马一直拒绝承认他这个儿子。小说《茶花女》出版后,小仲马写信给大仲马说:“你应该看看我的《茶花女》,因为它已经超过了你的作品。”大仲马回信说:“不,你的作品永远超不过我,因为我的作品就是你。” 小仲马在看过歌剧《茶花女》后,曾激动地说:“再过50年,谁 https://www.cctv.com/entertainment/xzwt/no1/4.html
19.《巴黎茶花女遗事》与林纾的情爱观文史林纾并非没有意识到《巴黎茶花女遗事》存在的文本缝隙,在翻译的改写过程中,林纾所致力的始终在于“情”与“伦理”的调和,即在肯定“情”的前提下,促使其被收编进正统的认知框架,而从未尝试着取消“情”的意义。林纾最初被小仲马的《茶花女》打动继而着手翻译的事件本身,也恰恰说明了其对“情”的珍视,这种选择并不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0/c404063-32127124.html
20.聊一聊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说小仲马写完《茶花女》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有这样纯熟的写作技巧与构思能力,实在是太让人佩服了!作为大仲马的私生子,我相信小仲马一定对自己的前途怀过深深的忧虑,但《茶花女》一写就,一切就都放心了!https://www.jianshu.com/p/619e625436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