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68周年社庆。我们想通过一批老照片,展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故人、故书与故事。在老照片里,看懂人文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创社社长冯雪峰
冯雪峰的椅子
东四头条4号文化部东院。人文社创社之初曾在此办公
东四头条4号文化部东院有六栋两层小楼,前三栋是人文社的办公楼
1956年,朝内166号大楼建成。1958年1月,人文社从东四头条搬迁至此
人文社前楼
朝内166号大楼外的章鱼式过街天桥
人文社大门入口处的部室分布图
人文社前楼入口
前楼过道
前楼楼梯处
人文社后楼:曾经的作家招待所
1958年9月编制完成《五年出版规划草案(1958-1962)》
人文社内部资料
“三套丛书”编选计划
1974年发稿单
校对科堆积如山的校样
校对科之一角
1958年版《鲁迅全集》(10卷)
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
2005年版《鲁迅全集》(18卷)
茅奖系列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托尔斯泰文集
“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名著名译插图本
巴尔扎克全集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插图版四大名著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丛书
出版的茅盾先生作品
茅盾先生手稿
1971年编辑出版《李白与杜甫》时郭沫若先生与我社编辑的书信
陈早春(左一)探望巴金先生
1964年,参加河南安阳农村“四清”运动时,几位同志相伴往访汤阴县岳飞故里,并在岳飞庙合影,后排左起:罗君策、冯雪峰、赵其文、林辰、楼适夷、彭庆生;前排左起:李启伦、张琳、王思宇、王一文、李吉庆、许显卿
张守义,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1956年调入 人文社美编室
《欧也妮 葛朗台》插图 张守义画
《茶花女 》插图 张守义画
酒仙 张守义画
1974年孙绳武、王家骧、王之梁到黑龙江大庆搞“三结合”,撰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言,与大庆工人合影
严文井与叶圣陶参加作家座谈会
1983年,韦君宜(左二)去南方组稿时在淮安与当地干部座谈
下围棋的聂绀弩
牛汉、艾芜与黄汶
八十年代的萧乾与屠岸
1988年编《田间诗文集》时,编委会成员合影(前排右起:阮章竞、田间夫人葛文、艾青夫人高瑛、白崇义、田间儿媳;后排右起:魏巍、叶晓山、贺敬之、艾青、朱子奇、钱丹辉、张常海),摄于北京后海北沿田间故居
1989年,人文社翻译家孙绳武(右二)、许磊然(右五)、蒋路(右六)、卢永福(右三)、陈斯庸(右一)应邀访问苏联
《当代》杂志编辑部
牛汉与《新文学史料》工作人员合影,从左至右为牛汉、黄汶、李启伦
1990年,古典文学编辑室部分同志在讨论选题。左起:管士光、刘文忠、宋红、林东海、戴鸿森
1991年4月,《文学故事报》全体于大观园留影。左起:杨柳、刘海虹、陈汝林、黄伊、李丹妮、张玉兰
绿原致信严文井、周游、孟奚
人文社为社内员工办文学进修班,这是课程表的一部分
“老头版”的《白鹿原》
哈利·波特系列
"蓝星诗库”部分诗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走过了整整68年。今天,在建社68周年社庆的日子里,我们与京东图书联合,以满200减50的优惠回馈诸位读者,也愿更多的名家名作带给您抚慰与力量。
京东图书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3月28日当天好书满200元减50元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可能力度不是最打动人心,但我们推荐的书一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过去一年中的年度好书。
首先要推荐的是
李洱《应物兄》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最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新的文学建构方式,新的文学道德,由此诞生。
对于汉语长篇小说艺术而言,《应物兄》已经悄然挪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的坐标。
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过了凛冽的寒冬,南下的候鸟就要北归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起,瓦城里的人像候鸟一样爱上了迁徙。冬天到南方避寒,夏天回到瓦城消暑。对于候鸟人来说,他们的世界总是春天的。能走的和不能走的,已然在瓦城人心中扯开了一道口子。
每到这时,金瓮河候鸟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的张黑脸便会回想起自己曾在一次扑打山火时路遇猛虎,幸得白鹳相护,躲过一劫。而管护站站长周铁牙则会伺机逮上几只野鸭,带回城里,打点通路。
一场疑似禽流感的风波爆发,令候鸟成了正义的化身。在瓦城人看来候鸟怕冷又怕热,是个十足的孬种。可如今,人们却开始称赞候鸟的勇敢。小城看似平静安逸,却是盘根错节,暗流涌动,城外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保护区,与管护站遥遥相对的娘娘庙都未曾远离俗世,动物和人类在各自的利益链中,浮沉烟云……
《郝经集编年校笺(上下)》
张进德 田同旭 编年校笺
郝经(1223-1275)是蒙元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其在诸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其对蒙元的社会变革,有着重大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本书共收赋15篇、诗467题731首(其中辑佚诗及残词4首)、文216题214篇(其中辑佚1篇),汇集郝经今存全部诗文作品,进行编年、点校、笺证,附录朝廷封赠、史传碑铭、祭奠题咏、遗事辑佚、诸家评介、年谱、杂剧等资料。
张进德,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元明清小说、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田同旭,山西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古代小说戏曲为主要研究方向,著有《沁水历代文存》、《元杂剧通论》等。
约翰·班维尔《蓝色吉他》
爱尔兰国宝级作家、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新作,丰富、华美、感人,每一页都闪耀着令人惊叹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象。
奥利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而私下里,他还是一个从来没被抓过现行的小偷。他偷窃不为钱财,只求刺激。他最恶劣的偷窃行径,是从好朋友那里偷了他的妻子。如今,他的绘画生涯遇到瓶颈,已多日未曾拾起画笔;不巧的是,他的秘密恋情也被人发现,他只得仓皇出逃,逃离他的情人、妻子和他的家。可最终,他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踏上救赎之路……
《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集》
余志和 译
收录保加利亚最著名作家的四十一篇作品
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创作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
《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集》收集了保加利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十八位经典作家的四十一篇作品,是对保加利亚中短篇小说创作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这些精心筛选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保加利亚人一百多年来不断变幻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的爱与恨、欢乐与忧愁……
徐怀中《牵风记》
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汪可逾,路经“夜老虎团”驻地,因一曲古琴《高山流水》,与团长齐竞相识,成为他部下的一名文化教员。汪可逾聪明灵动、冰清玉洁,齐竞文武双全、儒雅健谈,在浪漫激越的战地恋歌即将奏响之际,却发生了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
骑兵通信员曹水儿高大威猛、勇敢果决,为齐竞所看重,也颇受女性青睐。在漫天烽火中, 他却时常自我失控,终于酿成了悲剧……
在晋冀鲁豫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火中,汪可逾、齐竞、曹水儿等人的命运有着怎样的演变?那匹灵性神奇、善解人意的老军马又该如何功德圆满,死而无憾?
小说血色唯美,空灵奇崛。既有对战争、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有人与大自然神奇关系的表现,亦真亦幻,拓展了战争文学的创作空间。
《秋之白华:杨之华珍藏的瞿秋白》
该书收录了杨之华生前保存的瞿秋白照片、手迹和大量书信、诗歌、文稿。其中,瞿秋白致杨之华的全部书信、瞿秋白与王剑虹往来的全部书信、杨之华怀念瞿秋白的诗歌、散文及部分在瞿秋白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小说创作,大多系首次完整面世。
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和外孙女李晓云在梳理这部分材料的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又在关键处对其进行了注解,使之更臻完善。这批文献承载着瞿、杨的深爱与理想,填补了现代文学史、党史和瞿秋白研究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封面借鉴鲁迅为纪念瞿秋白编印的《海上述林》风貌,蓝布绒面精装,全书朴素典雅,集阅读与收藏价值于一体。
程千帆《唐诗课》
《唐诗课》是著名文史学者程千帆先生11篇论述古典诗歌文章的合集,所论对象以唐诗为主。他的这些文章角度新颖,如研究唐诗中的地理、方位的虚与实问题,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的一与多,《春江花月夜》一诗的理解与接受问题,等等,审视辨析,别开生面,别有会心,既精彩,又有丰富的启示性。
程千帆 (1913-2000),原名程会昌,晚号闲堂,湖南长沙人。程先生治学以古典文学为中心,兼及文献、史学两大领域,成绩十分卓著,代表性著作有《古诗今选》、《古诗考索》、《文论十笺》、《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被开拓的诗世界》(与莫砺锋、张宏生合著)、《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章灿合著)、《校雠广义》(与徐有富合著)、《史通笺记》等。
周大新《天黑得很慢》
该书是著名作家周大新的最新长篇小说。继上一本《曲终人在》获中国好书、中国出版政府奖之后,本书《天黑得很慢》仍旧采用拟纪实的手法,用讲故事的方式,关注老龄社会的相关问题。有关爱与恨,病与死等等。小说用冷峻的笔法写出了人在时间无情面前的绝望,同时又用温情的笔法写出了人用以抵御时间的坚韧、温暖和爱。
该书入选中国好书1月榜单;2018年1月文学好书榜;2018年第一期中版好书榜;出版商务周报3月推荐书单;获得第一届南丁文学奖和2018年度中版好书。
石一枫《借命而生》
两个越狱的嫌犯,让看守所管教杜湘东从此走上了追捕之路,也从此开启了他不断为自己“失职”寻求救赎的职业生涯。杜湘东的人生轨迹全然偏离了自己的理想和规划,而追捕中他渐渐发现,两个“杰出”嫌犯的背后也有着无法言说的隐情……随着时间拉长,这场追逐渗透进几个当事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命运的底色。
祝勇《故宫的古物之美》
《故宫的古物之美》是祝勇继《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宫美文”。在这本书中,祝勇选取了18件故宫藏品,以18篇散文讲述一件件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连缀起一部故宫里的艺术史,再现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祝勇笔下的“古物”通过一个时代的物质载体,折射同时代的文化精神。这是对我们古老文明的惊讶与慨叹,是一种由文化血统带来的由衷自豪。
长江《天开海岳》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项目,更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有力见证。作家深入工程内部,从亲身体验和多方采访出发,记录了这座被国外同行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迹”工程的前世今生。作品上篇,总工程师林鸣等几位主要建设者回顾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其中最大的压力是“最终接头”冒险精调,最大的考验是能否坚持“半刚性”创新,最大的挑战是首截沉管长达96小时的安装,最大的困难是E15的两次回拖三次重来……正是这个充满悬念又高潮迭起的历程,将人们的心与建设英雄紧密相连。在作品下篇,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朱永灵局长带来独家讲述,揭开粤港澳三地、甲方乙方、中外专家通力合作中不为人知的温情、难题、委屈、喜悦……所有的汗水和心绪,让港珠澳大桥这座“国之重器”更富人情味,吸引着更多的人走近它、了解它背后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部创新型散文新作。作者依凭近五百首历代哲理诗的古树,绽放哲学智慧、人生感悟的时代新花。创作中,借鉴东坡居士的“八面受敌”法,每立一题义,都是从多重视角研索、深思,从而拓展了情趣盎然的艺术空间,做出准确而警辟的点拨。全书意蕴丰厚,格调清新,文情并茂,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冯骥才《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漩涡里》是冯骥才“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史式写作中的最后一本。本书完整、真实而又细腻地记录了冯先生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转型”——从文学跳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心路历程。这一转变是为时代所逼迫,也是冯先生已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命运使然。他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谢默斯·希尼《希尼自选集:消失的岛屿》
这部自选诗集涵盖了谢默斯·希尼前半程的创作生涯。从第一本诗集开始,谢默斯·希尼的写作就“成熟而确定”,正如奥斯汀·克拉克刊于《爱尔兰时报》上的评论所言,贯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的创作:诗集《一个博物学家的死亡》《通向黑暗的门》《越冬》《北方》,还包括杰作《田间劳作》和《苦路岛》,收尾篇目选自获得英国惠特布莱德文学奖的诗集《山楂灯笼》。
自1990年首次出版以来,这部自选诗集便越发经典,谢默斯·希尼最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诗歌都包括在内,如《挖》《期中间断》《图伦男子》《伤亡者》,等等。这部诗集与后来的《消失的岛屿:希尼自选诗集1988-2013》(New Selected Poems 1988-2013)一道,完整呈现了谢默斯·希尼的诗歌生涯。
更多好书推荐
汪曾祺全集
(随机发货; 随书附赠:汪老宣纸画+ 精美帆布包,精装12册)
全集贵“全”。《汪曾祺全集》收录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汪曾祺作品。讲究底本,校勘精良,倾力打造汪曾祺作品新善本。每篇有题注,提供了汪曾祺每一篇作品的版本信息。
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汪曾祺年表。
按照学术惯例,全集中的文学作品,以最初发表的报刊版本为底本(少量未发表作品以手稿、油印本为底本),以作者生前自己或他人编订出版的、比较优良的作品集或手稿作为参照校本,进行校勘,改正文字的错、漏、衍、倒置及标点错误。少数不能判定正误而存疑处,予以标示:误字用[],排仿宋体;漏字用〔〕,排仿宋体;原稿漫漶无法辨认的字,用□替代。保留异体字,保留带有作家个人风格与时代印记的用语。
文学作品每篇皆有题注,交代原载及收入作品集、文本改动、笔名等版本信息。保留作者原注;其他少量必要的注释,皆标明“编者注”。书信题注,介绍收信人简况;信中注释力求简约。
《红楼梦》(启功注释程乙本纪念版,全四册)
1953—2018
新中国第一个《红楼梦》整理本出版六十五周年纪念
以程乙本《红楼梦》为底本;
红学大家周汝昌、周绍良、李易等校点,国学大师启功注释;
平装锁线,小32开四册,怀旧单纯阅读的时光;
精美函套和腰封,随书赠送TL宝石与绛珠仙草图案书签;
承载数十年国民阅读《红楼梦》的美好记忆。
启功先生曾主持程甲本的校注工作(按:起初是程乙本),还曾写过《读〈红楼梦〉札记》《〈红楼梦注释〉序》等重要文章,我曾反复研读过启先生的文章,获益匪浅,特别是关于满族的风俗习惯,《红楼梦》中关于真假、虚实以及有意回避清代的种种写法,启先生更是发人之未发,对“红学”的研究启迪甚多。
——冯其庸《启功先生论〈红〉发微》
巴金《家》
传世的经典作品,权威的独家版本,巴金家属认可的最美装帧,平装、精装同时呈现,给你一个历久弥新的《家》。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进入社庆专题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3期目录
聚焦│Focus
《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8年度作品揭晓
阎晶明 现实主义与现代性的融合
实力│Main Current
迟子建 炖马靴(短篇小说)
选自《钟山》2019年第1期
罗伟章 寂静史(中篇小说)
选自《钟山》2018年第6期
张 柠 刘玉珍,叫你那位罗长生来一趟(短篇小说)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1期
薛 舒 成人记(中篇小说)
选自《长江文艺》2019年第1期
班 宇 猛禽(短篇小说)
选自《上海文学》2019年第1期
郭 爽 拱猪(中篇小说)
选自《正午时踏进光焰》
锋锐│New Wave
房 伟 阳明山(短篇小说)
选自《红豆》2019年第2期
梁清散 济南的风筝(短篇小说)
选自《银河边缘 · 奇境》
李 诞 在雪地犹豫(短篇小说)
选自《冷场》
非虚构│Non-fiction
女性书写小辑
叶浅韵 生生之门
选自《十月》2018年第5期
鱼 禾 寄居之所
选自《天涯》2018年第6期
草 白 临渊记三题
选自《野草》2018年第2、3、6期
吕 途 女工传记四则
选自《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读大家│Reading Classics
洪子诚 死亡与重生?——当代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
选自《文艺研究》2019年第1期
对话│Dialogue
金 庸 张 英 侠是一种很崇高的道德(访谈)
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2期
书架│Book Shelf
潘向黎 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外三篇)
选自《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
肖像│Portraits
王祥夫 宽堂先生
选自《滇池》2019年第1期
艺见│On Arts
朱以撒 书意六谭
选自《书意百谭》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3期
3月1日出刊
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改版扩容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