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林纾不通外文靠人口译翻译《茶花女》文化频道

清朝末年,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靠别人的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160部欧美小说,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这个人就是林纾。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的出现是在非常特殊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历史现象。他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他以一个‘古文家’动手去译欧洲的小说,且称他们的小说家可以与太史公比肩,这确是很勇敢很大胆的举动。自他之后,中国文人,才有以小说家自命的;自他之后,才开始了翻译世界文学作品的风气。”钱钟书亦谓:“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

自幼嗜书如命

林纾5岁那年,外祖母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启蒙课本是《孝经》,并在一家私塾旁听。他7岁正式入私塾时,就对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很大,从此与古典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为了找书读,他去开叔父的书橱,书橱里那本《史记》让他兴奋不已。只是,叔父书橱里的那几本书根本不够他读。于是,他开始把母亲给他的零花钱省下,用这钱到旧书摊上淘一些零星不全的子史书籍,偶得《毛诗》、《尚书》、《史记》、《左传》残本,日夕诵读。从11岁至16岁,他积累下来的书竟然有满满三橱,到20岁后校阅残破古籍不下3000卷。

绝意于仕途

因为不满社会现实,林纾开始和当时的其他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理想。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只是“七上春官,屡试屡败”的历程,让他在科场失意的同时,看到了太多官场的黑暗、政治的腐败。他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走上翻译之路

林纾有一位同乡叫王昌寿,1885年曾赴法留学6年,法语精湛。他回国后给林纾讲了许多外国名著,使林大开眼界。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由王昌寿口译,林纾用文言文记录下来。那时,闽江的一条小船上常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致:王昌寿手捧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展纸挥笔。林纾耳聪手疾,文思敏捷,经常是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4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已有6000多字。1899年夏天,昌言报馆版本的《茶花女遗事》公开发售。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流传开来。《茶花女遗事》的热卖,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道路继续走下去。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与魏易、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60余部西洋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THE END
0.越剧还原《茶花女》翻译史90后主演《枫落寒江》《枫落寒江》为2015年福建芳华越剧团新排剧目,在2015年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上获得剧目二等奖。该剧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副团长徐建莉导演,以福州籍著名翻译家、福建工程学院创始人林纾和谢蝶仙的爱情悲剧为背景,意在还原林纾翻译法国名著《茶花女》的历史过程。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6/04-28/7852691.shtml
1.《卡门(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和法语翻译家李玉民合译经典。文学史上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卡门(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和法语翻译家李玉民合译经典。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女性)(读客经典文库)》,作者:[法]普罗斯佩·梅里美 著; 读客文化 出品,出版社:文汇出版社。最新《卡门(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和法语翻译家李玉民合译经典。文学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60374.html
2.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文史不谙烹饪的美食家与不识乐谱的作曲家大有人在,可是不懂外语的翻译家,就叫人百思难得其解了。然而在清末民初,就有这样一位古文很棒却不认得ABCD的教书匠,阴差阳错翻译了一本法国文豪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其时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居然广受追捧,红到发紫。康有为曾经“点赞”过近代中国两位最出色的翻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5/c404063-30958412.html
3.英语名著阅读带翻译英语名著阅读带翻译-《茶花女》:Chapter 10 ★以下是®无忧考网英文写作翻译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名著阅读带翻译-《茶花女》:Chapter 10》,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请看本站写作翻译频道。THE room in which she had taken refuge was lit by a single candle on a tablhttps://www.51test.net/show/5582617.html
4.【交流】外文名著的最佳中译版本5、最经典的译文集:傅雷、卞之琳、梁宗岱几位先生; 6、神曲:王维克先生的《神曲》是最早的中译本,但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是完全根据意大利文翻译的。另荐钱稻孙先生的《神曲一脔》文言。钱稻孙先生意大利文从小谙熟,父亲为清政府驻意大利公使,和父母从小在意大利长大。骚体译《神曲》韵味无穷。惜只译数章,名为“一脔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1934760/
5.红与黑(翻译家罗新璋先生全新修订,译文精审,文笔优美,柳鸣九先生《红与黑(翻译家罗新璋先生全新修订,译文精审,文笔优美,柳鸣九先生誉其“堪称译界经典”。赠送世界冠军手绘彩色思维导图)》,作者:红与黑(翻译家罗新璋先生全新修订,译文精审,文笔优美,柳鸣九先生誉其“堪称译界经典”。赠送世界冠军手绘彩色思维导图)斯当达著 ; http://product.m.dangdang.com/29498862.html
6.钱锺书:林纾的翻译(经典分享)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 ,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法国十七世纪德·马露尔神父(Abbe deMarolles)的翻译就是一个经典的例证,他所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231/20/51659810_1109433907.shtml
7.上观新闻:翻译家郑克鲁突然离世,他曾说“翻译得好不好,由读者说了上观:去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郑克鲁文集》38卷,其中包括1700余万字的文学翻译,包括《红与黑》《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等。您选择翻译的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郑克鲁:通常我只译一流作品。许多一流作家的作品也不全是一流的,那我就挑选其中最好的翻译。我喜欢巴尔扎克,但不是巴尔扎克所有的小说都译,除了他的一些https://www.shnu.edu.cn/_t12/15/87/c16a726407/page.htm
8.新女性的“对照镜”——从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因此,尽管“新女性”是《翻译的传说》最重要的关键词,但准确地说,该书关注的其实是新女性的前史,亦即探讨清末民初时期中西碰撞的文学场域,如何为“五四”建构“新女性”提供思想和文化资源。 该书选取的主要材料是清末以来的流行通俗读物——小说,并重点聚焦于四部作品:《孽海花》《巴黎茶花女遗事》《东欧女豪杰http://literature.cssn.cn/ztzl/mkszywyllypp/202308/t20230830_5682309.shtml
9.浅析林纾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林纾一生翻译20余载,有王守昌、魏易等16位口述合作者(马祖毅,1998:431),拥有作品180余部,包括163部小说,其中40多本均为世界文坛经典之作。其原作来源横跨亚欧大陆,遍及英、美、俄、日、法、挪威等十几个国家,涉及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易卜生等各路名家。除去使其声名大噪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外,林纾还译有《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wenxue/640526.html
10.译学观点|宋炳辉:汉语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摘要:外来文化与文学资源的大规模引入和功能发挥,是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翻译文学是其最直接和最突出的表现。近代以来的大量汉语翻译文学实践及其翻译作品,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久、对本土文学与文化的影响力之大,为世界文学史和世界翻译史所少见,它从文学观念、文学语言、文类体系和学术范式等https://iots.shisu.edu.cn/9c/70/c15638a171120/page.htm
11.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与林纾一起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是()A、王寿昌B、严复C、高梦旦D、魏瀚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在C语言的赋值表达式中,赋值号左边必须是( )。 答案: 变量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问答题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答案: 正确答案:上星期你干什么了?https://www.ppkao.com/wangke/daan/a8a91ed558524de6944e3797c66fc94f
12.从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看译入语意识形态和诗学对翻译的影响【摘要】: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转向文化因素,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探讨,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角度。出现了多种文化学派,其中勒费福尔的改写理论具有特殊地位,他提出一切翻译都是改写,都是操纵,操纵翻译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3-2010188097.htm
13.外国文学社版茶花女(著名翻译大家王振孙翻译,32开本,简装本)作者:(法)小仲马 著 王振孙 译 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04-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1990-08-00 页数:256 字数:155 版次:1 ,购买外国文学社版 茶花女(著名翻译大家王振孙翻译,32开本,简装本)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book.kongfz.com/6414/1043929086/
14.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去世曾翻译《茶花女》等名著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去世 曾翻译《茶花女》等名著新京报 记者 吴荣奎 编辑 杜海涛 2020-09-21 10:06 热点 订阅 相关推荐 国际|哈梅内伊出席一宗教仪式 系本次以伊冲突后首次公开露面 00:27 世面 1.5万阅读 国际丨航拍美国得州洪灾大量车辆浸在水中,已致49死 00:28 世面 5947阅读 春秋航空一航班因漏油http://m.bjnews.com.cn/detail/160065398515978.html